PTT推薦

[心得] 真相製造 - 眼見不再為憑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真相製造 - 眼見不再為憑作者
happyennovy
(喵)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

方格子全文:https://vocus.cc/article/64e170dcfd8978000170cf6f

本書是一名獲獎無數的記者劉致昕深入8個國家,第一手採訪第一線操作網路力量的人,

如何動搖當地政治、影響社會心理、傷害脆弱的民主。又當網路行銷公司和政治利益結合

,目前不受選舉法規範的他們是如何餵食人民「被製造的真相」?


作者用字文字平實,讀起來卻讓人驚心動魄,因為這樣網路消息的操作手法,天天就在你

我身邊上演,防不慎防且難以判斷真偽。近期甚至瑞士知名企業家杜伯里 (Rolf

Dobelli) 建議大家拒看新聞會讓生活過得更好,他的著作<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認為無

孔不入的新聞和網路資訊會削弱人們的判斷力。


極端分子與他們的產地
網路極端團體的始祖,首推10年前創立的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 ISIS)。在巴黎查理日報事件(Attentat contre Charlie Hebdo)之後

歐盟實際調查伊斯蘭國的成員,發現他們許多是具有歐美國籍伊斯蘭移民第二代、第三代

。此次事件不禁讓人聯想起震驚世界的雙子星911恐怖攻擊,更將歐美社會對於伊斯蘭移

民的恐懼推升至最高點。查理日報事件的主謀被指出身自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莫倫比克

(Molenbeek),這是一個中東和北非伊斯蘭移民為主體的行政區。事件發生後莫倫比克的

居民被比利時社會指責沒有「比利時價值」,拿著歐盟國籍卻不認同自己為歐洲人,雙方

對立更亦激化。


德國的去極端化中心指出人要走上極端化的脈絡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項

1.認為自己不被家庭、社會認同而感到失望

2.人格特質中對於榮譽感、自由、卓越的積極性

3.具有強烈正義感想要扶弱濟貧,積極試圖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意念


歐洲的伊斯蘭移民第二代第三代通常處於歐洲社會底層,他們祖父母、父母輩來自戰亂地

區,以提供廉價的勞力擠身於歐洲社會,然而這些後代雖一出生即取得歐盟國籍,但卻難

以向上流動成為歐洲的中產及上流階層。歐洲各國政府即便在二戰後極力推行多元文化,

但仍難以改善移民後代普遍較歐洲白人處於經濟弱勢之事實,這給了 ISIS 操作空間招募

參與恐攻的聖戰士。


ISIS 可以說是第一個使用縝密網路作戰的恐怖組織,其一條龍的流暢的召募方式如下:

1. 先在影音平台、社群網站和匿名論壇張貼好萊塢電影式的宣傳影片釣魚,吸引伊斯蘭移民後代目光,並善用 hashtag 讓資訊廣泛散播。

2. 互動率高的「天選之人」會被加入ISIS的秘密社團或是通訊群組,聖戰士會提供一對一談心服務以及線上 QA,讓被選中的新成員對 ISIS 有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提升加入 ISIS的意願。

3. 為願意加入 ISIS 的新成員安排交通、食宿,將相關訊息透過秘密通訊群組發送給新成員,新成員使用歐盟護照、照著指示抵達位於伊拉克的伊斯蘭國。

雖然ISIS的招募訊息排山倒海而來,讓人應接不暇,但聖戰士的媽媽們企圖反制、成立反

極端暴力主義非營利組織深入移民社區和學校,希望透過多方合作拉回迷途的移民後代。

而來自莫倫比克的喜劇家和創業家也利用在當地成立的創業中心,提升伊斯蘭移民後代的

謀生能力並協助他們在當地找到網路行銷人員、軟體工程師的工作。他們希望透過職場教

練的帶領,這些移民後代的年輕人能夠認同自己、辨別訊息的真偽、反思自己願意為什麼

樣子的未來努力?


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成為 online game 的選舉
作者先後又到訪法國巴黎、印尼日惹和德國柏林深入和當地官員、民眾和網路公司深度交

流,發現網路力量左右各國大選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網路媒體讓建立不實內容更簡單,而

社群網站讓這些不實內容更容易被散播。


自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來自美國極右派和俄羅斯情報組織試圖在臉書、推特、JVC等

社群網站散布假新聞和偽造的財產文件,試圖阻止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當選。在這

場選舉,向來主張美國至上的美國極右派團體(通常為川普支持者)竟然和宿敵俄羅斯官

方達成一樣的共識,十分諷刺。這群白人至上極右派反對歐洲接納移民的政策,認為這樣

會損害到歐洲白人的利益;而俄羅斯方面則因馬克宏的對手勒龐(Marine Le Pen)政治立

場上親俄,願與俄羅斯進行經濟雙邊互惠,相較擁抱傳統北約和歐盟制度的馬克宏,協助

勒龐當選對俄羅斯是一大利多。幸好2017年的大選因法國人對社群網站的黏著度相對美國

和亞洲國家為低,且更傾向相信傳統媒體,才導致假訊息散播的速度不如預期就被反擊,

最終馬克宏得以險勝。


地球另一端的印尼,則在2019迎接史無前例的大選:全國80萬個開票所要選出超過2萬名

新的人民公僕。印尼政壇很早就知道網路的厲害之處,各個候選人無不聘請網路行銷公司

操盤,組織網軍、吸引同夥、詆毀對手,而這些網路公司的翹楚嗅到商機,也不甘只躲在

螢幕後面操盤,便以政治網紅的形式出道,為某個候選人喉舌。然而這一切只是場秀,事

實上許多網紅收錢辦事,並沒有特定政治立場,誰給錢誰就是乾爹,他們只是話題製造者

,不須為撕裂社會、激起對立負責。早在2017年,印尼政府為了遏止網路散布假消息的歪

風,創造出假新聞小姐,並以浮誇的短片內容向民眾宣導查核事實的重要性,只可惜人性

傾向腥羶色的訊息,官方定期公開的事實查核的報告乏人問津。


曾因冷戰國土和人民被一分為二的德國,在迎來柏林圍牆倒塌後的30年,再度面臨國家分

裂的問題,但是這次分裂比30年前的更棘手:實體的隔離可以用物理方法移除,但是心理

上的隔閡卻需要花費難以估計的社會成本來挽救。德國曾為對敘利亞難民最友善的國家之

一,但在歐洲國家接二連三的被恐攻以及社群媒體上加油添醋的「爆料」消息,本處於經

濟相對弱勢的東德區德國年輕人開始集結,成立秘密社群。他們認為伊斯蘭移民耗費社會

成本又不願融入德國社會,主張「把德國還給德國人」,然而他們對伊斯蘭移民的認識常

僅止於網路消息和自己的想像,事實上作者採訪的極右派成員他們堅決不和任何伊斯蘭移

民說話,更別說踏入真正的伊斯蘭移民聚落實際考察。靠著這些對現狀不滿的年輕網路聲

量,原本是邊緣極右派小黨的Afd橫掃半個德國,在梅克爾任期的尾聲其支持率以驚人的

幅度提升,其支持者甚至開始攻擊對伊斯蘭移民採取友善態度的政治人物。


這3個國家的慘痛經驗,無一不指出網路的秘密社群已成為假消息和仇恨言論的淵藪,嚴

重的甚至左右國家的政局,其中最為人得知的例子就是川普靠著網路社群推波助瀾,當選

美國第45屆總統。這些參與其中的網路行銷公司或「自認只是熱心人士」網軍使用的手法

和 ISIS 如出一轍,皆是在匿名論壇大量散布或轉發不實、聳動的消息,製造社會分化,

再從中集結支持者、壯大聲勢後更容易帶風向。想趁機發大財者以網路聲量為成績向雇主

抬高網路服務的售價;尋找同溫層的憤青以加入秘密群組、以集體戰的方式成為特定政治

人物的打手 (可能是無償的),這種現象在近幾年更為激化並散布到世界各地。


那麼台灣呢?
本書中當然也有寫到中國論壇的網路長城、小粉紅戰狼式戰法宣傳共產黨政績,這些是身

在台灣、不時面對中國文恫武嚇的我們非常熟悉的日常。那麼作者眼中的台灣網路生態又

是如何呢? 作者部份改以對話訪談的形式撰寫,力求用字精準真實,不帶政治立場。


本書記錄分別採訪台灣兩個主流政黨的網軍,其中一個受訪者為農場文章主人,表示他使

用文章農場分享生活小撇步、旅遊、理財等主題文章外,偶爾也會夾雜一些政治宣傳(但

自稱不多),這類的文章農場在封閉的Line 群組裡面尤其受長輩們的歡迎,至今我們一天

到晚都可以看到家族的長輩在轉發這些內容似是而非的農場文,長輩通常深信這些農場文

並拒絕與年輕人溝通,結果造成世代對立的加深。


另一邊使用媒體宣傳的方式則更有組織架構,發文需要經過上層審查,這源自於各級政府

在2018年後也更加重視網路的政績宣導,避免政府立意良善的政策因網路謠言醜化。許多

政府機關的小編都是實質編制的公務員,使用網路宣導政策的初衷,是為了壓制農場文的

假消息,但後期在反駁在野和民間的質疑聲音上,順應上級要求不得不使用聳動標題攻擊

對手,例如「XX黨的都是笨蛋嗎?」這一類的標語將民眾一分為二,只要不支持都變成XX

黨的支持者。這樣的行文方式會讓圖文的焦點不再是政策宣導,而變成選舉的口水戰,身

為公務員的小編在受訪時不禁感嘆人民公僕和黨工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現今在台灣主流論壇上不論是FB粉絲頁、PTT、Dcard等都可以看到支持不同政黨的極端分

子,為此我特別關注書中追查網軍來源,結果不出意料的,根據本書的匿名採訪,這些網

軍中確實有政治狂熱分子,但是看錢辦事、幫忙偽造文件、製造去脈絡的「真相文」、用

「澄清文」帶風向的也不在少數。看到此,我們反問自己以後還要花時間閱讀網路上的「

懶人包」、「打臉文」嗎?


結語與心得
我家妹妹到德國求學後就在當地落地生根,她時常和我分享德國的狀況,所以看到德國那

一章的時候特別能感同身受。德國在二戰後傾力彌補種族屠殺的罪過,追求轉型正義的同

時社會氛圍有雙隱形的手掐著德國人咽喉,一旦講到移民和社會弱勢政策等議題,這雙隱

形的手就勒緊德國人讓他們把想說的話給吞回去,深怕批評其他國家的人又會被指稱為納

粹分子。她的德國籍老公就曾在聖誕節家族聚會裡指責政府的移民政策失誤讓移民社區成

為社會問題,結果被家族撻伐叫他不要評論政治。


「現在狀況還不算太糟,你沒看過二戰後有多慘」


這種狀況下,無論是真心希望改善移民困境的人還是反對移民的聲音都沒有宣洩的出口,

許多德國人對政局的不滿只能暗中在私密朋友圈或是秘密社群裡發酵,疫情前幾年德國開

始爆發零星無差別攻擊外國人的事件倒是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因為政府和社會氛圍的矯枉

過正,反而促成社會極端化,但這不是德國的專利,世界各國都一樣,越是表面形式上追

求「民族熔爐、多元文化」的社會,背地裡靠著社群網站的力量,反對勢力就越不能小覷

,很慶幸台灣社會目前對於種族議題還沒有那麼重視,因此還沒讓人感受到對此議題的嚴

重分化。


我自己本身對近年的網路社群現象有點反感,消極反抗就是少看新聞、少用社群媒體、避

免討論政治以免被分類。我也時常反思:若非不得已要接觸新聞媒體,是否有能力略過那

些標題驚悚的農場文? 是否能一眼辨識出把社會二分法的標題? 是否有能力抵抗誘惑並過

濾掉這些影響我們判斷事實的雜訊? 如果無法對消息進行事實查核,或許乾脆一開始就全

盤不接受反而心靈上更為平靜? 畢竟人生時間有限,把握機會和至親好友一起體驗想做的

事會比時時刻刻盯著社群媒體來的更值得。關掉新聞台,爭執一併煙消雲散,家人還是家

人、鄰居仍是那個和藹可親的長輩,彼此關係不應受到「消息製造業」的影響。


我們都自許為文明人, 要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劉致昕訪問過的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思

想恐怖份子? 由於演化機制讓人類的大腦傾向喜歡簡單(去脈絡化)、新奇(或是聳動)的消

息來源,在本書尾聲,作者提出多元的消息來源有助於我們判斷消息的真偽,意即:別老

是窩在同溫層! 針對台灣的網路假消息,作者還介紹了台灣非營利團體 Cofacts 利用集

體智慧和協作的方式,幫助人們查核事實,不再受網路謠言的迷惑。


引申閱讀
關於莫倫比克的新聞曾有方格主撰寫過報導:恐莫倫比克現象。
https://vocus.cc/article/61d7ef57fd89780001dce9e8

Cofacts 的網站,查核的內容五花八門,不局限於政治議題。
https://cofacts.tw/


書籍資訊
英文書名:Reality is Business - the Portraits Covering Across Belgium,
France, Indonesia, Germany, China and Taiwan
作者:劉致昕
出版社:春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1.11.101 (臺灣)
PTT 網址

u80305708/26 22:18感謝推薦

iv0nne08/28 01:06 這本真的很推薦,拓展我的視野,國家圖書館有電子書推薦

iv0nne08/28 01:06大家借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