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恐懼的力量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恐懼的力量作者
licklabium
(2022mondeo wagon hybrid)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0

十多年前有位高二的年輕人前來找我。他家中事業經營的有聲有色,是名符其實的

富二代。念的是名星高中,成績名列前茅,家裡沒給什麼課業壓力。然而,他卻非常的

不快樂。他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更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去當志工吧。」我如此告訴他:「學歷對你只是錦上添花,即使不用工作,你也

不愁吃穿。」

  他真的休學去當志工,在醫院、老人照護中心和流浪動物之家奔走。兩年後,他不

僅回去高中完成學業,順利考上大學,還回來找我,眼神充滿活力告訴我:「我終於知

道自己存在的價值。」

  多年後再次回來找我,他已經獨立經營一間公司,工作之餘仍然去做志工。他說:

「即使再累,看到別人的笑容,一切都很值得。」

  坦白說,一開始給他如此的建議,是出於我過往經驗的直覺。我媽媽在長期家暴下

,因為擔任了慈濟的志工,而找到了活下去的動力。她曾告訴我,即使自己只有一碗飯

,分給別人吃一口,都是福報。就這樣,她當了數十年的志工。國中時的我不懂,卻讓

我多年思索。如今,我在此書中找到答案。

  作者曾在高速公路意外中,差點意外身亡,卻因為一位陌生人不顧一切,犯險救援

,才得以活命。那恩人沒有留下姓名,就此踏然而去,別無所求。這讓她開始思索,捨

己為人的情懷,從何而來?

  1934年,法國昆蟲學家曼紐在利用安德烈聖拉古機動運算程式,研究蜜蜂飛行原理

後,氣餒地寫下結論:「蜜蜂根本不能飛。」

  但,蜜蜂飛了。

  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寫著:「比起那些背叛同伴者,準備犧牲生命的人,往往

無法留下子嗣,繼承他們的高貴天性。」

  但,作者卻被恩人救了一命,人性光輝面仍處處可見。

  時間總是站在科學這一邊。數十年過去,發明了高速攝影機,科學家解開了蜜蜂飛

行之謎;數十年過去,作者進行了無數研究,也解開了利他的人性之謎。

  這是我看過最溫暖、充滿人性關懷,兼具科學性的心理學的書。

  作者的研究,從心理病態者展開,那是利他光譜的另一端。有別於因成長過程受虐或

被忽略,心理創傷而導致的反應性攻擊行為,心理病態者是以冷靜、目標導向,特意尋找

對象(如兒童、落單女子)來施暴虐殺的操控性攻擊行為。很無奈卻也不意外,心理病態的

基因影響高達85%,剩下的15%也不是來自共同環境影響。

  人的一生最具暴力性的年紀,根據統計,很意外的,是在兩歲時。(請注意,不是暴

力造成後果的嚴重性,而是暴力傾向。)攻擊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原始行為,不需要學習。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的暴力抑制機制(VIM),讓我們學會克制自己對同伴做出暴力行為,

使我們變成社會群體中值得信任的一份子。

  不幸的是,約有7%的兒童會在某個階段被診斷為品行障礙(CD),他們的暴力抑制機制

出了問題。這7%的兒童中,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主要表現出反應性攻擊行為。他們的

品性障礙是次發性障礙,起因多半是創傷或虐待經驗,又處在有壓力的環境所導致。

  剩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的的品行障礙兒童,才是特別讓人擔心的地方:他們的暴力

抑制機制已經受到損害,是最可能變成心理病態者的人。

  作者找到了一群可能是心理病態的兒童,加以訪談。和許多人想像的不同:典型

的心理病態者,似乎特別親切。如果你還記得鄭捷的話,應該能理解作者的意思。因此以

個人訪談來評估心理病態,絕對是壞主意。

  心理病態者通常有超乎尋常、迷人的外在表現,較高的智商,卻有慣常性暴力行為。

相當矛盾的特質。

  記得人一生最暴力的年紀是兩歲嗎?心理病態是一種發展障礙,世上每個心理病態成

人,過去都是心理病態兒童。然而並非每個心理病態兒童,最後都會發展成心理病態成人

。有些研究顯示高度的父母溫暖,可以減輕遺傳性心理病態特徵的嚴重程度。

  然而,這些孩子倒底出了什麼問題?作者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找到了可能的解

答。問題可能在感知恐懼的杏仁核。這些孩子不會害怕任何事,即使面對獅子、毒蛇也不

會嚇到他們。心理病態兒童對恐懼,在生理與主觀上的回應,都是稍無聲息。

  感知恐懼能力的缺損,也損害他們同理他人恐懼的基本能力。

  相反的,反應性攻擊行為的兒童,他們的杏仁核對於恐懼表情的反應,卻比正常兒童

的反應更強烈。過度情緒反應,與焦慮、抑鬱或創傷經驗有關,導致他們連回應模糊或輕

微的威脅都會暴發。表面上要區分兩者並不容易,然而在fMRI下,杏仁核的反應卻顯然不

同。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是心理病態者。從絕對的冷漠到對朋友、親人關心的人口分布,

恰好形成了常態分布圖的右半部,即所謂的半常態曲線。問題來了,那消失的左半部呢?

  這讓作者的研究,往光譜的另一側移動:超越常人的利他主義者,如同他的救命恩

人一樣。

  利他主義行為的一般定義是「把幫助他人得到福祉,當成目的的自願行為。」捐款、

做志工、捐血、幫助陌生人,皆符合。而這些行為皆相當常見,根據2016年全球行善指

數估計:每個月,全世界有超過二十四億人會為有需要的陌生人提供某種幫助;世界衛

生組織(WHO)紀錄,全球每年約有1.08億次捐血,且自1974年來就是穩定的數字。(1974

年以前,美國受捐血人得付費給捐血人,之後改為無償給予。)

  然而捐血風險和不適感非常小;捐骨髓風險和不適感就高了許多。在美國,每年約

有五千人捐贈骨髓。不過作者把「超越常人的利他主義者」標準拉得更高,需得符合

  (1)受益人與利他主義者無關且不認識

  (2)該行為對利他主義者帶來重大風險或付出成本

  (3)行為是「非規範性的」,也就是不能期待他人去做這些行為。

  作者的研究最後鎖定「非指定捐腎者」。捐腎的手術基本上是低風險:每五十例手術

,僅有一例產生失血過多的嚴重併發症;每三千例中,僅有一例死亡。然而與高空跳傘的

死亡率:十萬分之一相比,卻高了三十倍。手術復原期的不適,和長期健康風險,都可能

讓你我卻步。

  事實上,利他性捐腎者僅佔人口的不到百萬分之一。而前述的心理病態兒童,約佔人

口的2-3%。

  招募12名心理病態兒童花了作者兩年的時間。猜一猜,作者花了多久的時間,招募到

12名利他性捐腎者?


  不到兩天!

  在作者公開招募後的第一天,他的信箱塞滿了利他捐腎者的來信,其中一封寫著:

「我非常感興趣能夠成為實驗室大鼠,在我身上做研究。」

  這是對超常利他主義者的最好介紹了。

  利他行為的背後成因,究竟是什麼?或許你猜到了:是恐懼。

  超常利他主義者的研究顯示,他們的杏仁核對於恐懼的反應特別強烈。他們不僅本身

特別容易感受到恐懼,不敢去接觸如高空跳傘的冒險,甚至連生活中許多事,都會引起他

們的恐懼。他們也因此更容易分辨出他人的恐懼表情,尤其是眼睛。

  在所有長著眼睛的物種中,人類虹膜四周生動的眼白,幾乎是最獨特的。(想想海底

總動員中的動物如何逼真像人)

  自己生活中很少有恐懼經驗的人,難以辨別他人是否害怕;自己很常感到恐懼經驗

的人,則容易多了。

  矛盾的是,容易感到恐懼,怎能成為超級英雄?不都是說勇者無懼嗎?

  或許這揭露了一項重要事實:無畏和勇敢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區別。真正無私的英雄不

是起於缺乏恐懼,而是因為恐懼。他們能無私的回應,是因為當他們同理他人恐懼時,並

不會讓害怕情緒淹沒自己,阻礙救助行動。

  事實上衝入火場二樓救人的紐瓦克市長科瑞布克、衝入零下十七度、滿是殘骸和燃

油的墜機冰封河水中救人的藍尼斯科尼克,事後接受訪問都說:「當時我很害怕,那是非

常驚人的時刻…」和電影中的超人、蝙蝠俠完全不同。

  然而,恐懼究竟如何化為大無畏的勇氣,進而推動超常利他行為?

  作者將觀點轉向被唱頌千年的另一種人類強大的情感:母愛。再從母愛擴展至人性關

懷,甚至異母行為。時間追朔到幾億年前的犬齒獸,一路來到人類的近親黑猩猩,再到採

集狩獵的哈札人。這部分結合了人類學的觀點,立論相當有說服力,十分精彩。

  作者接著討論了隨著文明的演進,人類的利他行為究竟如何演變?什麼原因導致如此

的演變?人類是否能更好呢?利他主義能否後天教導呢?在重視個人主義和重視集體主義的

社會,何者容易出現利他行為?年長者和年輕人,何者更有利他行為?作者一再提問,我也

一再猜測。我得承認,一開始,我對自己心中的答案相當有信心,最後卻似乎看著作者笑

著對我說:「猜錯了吧。」

  然而作者除了自己數十年的研究外,還融合了各領域不同專家學者的觀點、各國際組

織的統計數據,証據力十足,讓我不得不信服。或許你閱讀此書時,也可以試著猜猜看。

  許多利他主義者都向作者表示,他們面臨有機會救別人性命時,也獲得了定義自己人

生的機會。如同那位找我聊的年輕人、如同我媽媽,更如同這世界上數十億個默默行善者

,相信也包括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

  懼恐,讓人們為了別人的幸福而勇敢。這是人性最光輝的一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174.245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licklabium (111.248.174.245 臺灣), 01/18/2023 00:27:37

weimr01/18 00:32

legend01/18 02:32

hsueh31201/18 09:51

miffymv01/18 18:56寫的真好!

s87140r01/19 10:29

te91201/20 16:56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