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十年後,藍色依舊是最溫暖的顏色
可以理解大家對於此部電影在性愛部分的拍攝帶有保留
事實上我自己在看到演員自白前,就感受到演員的辛苦
看到他們要長時間維持如此的拍攝也是不認同
但這並不會減低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我也不認同導演的拍攝技巧,還是欣賞其運鏡的用心
更不用提到兩位大女主的演技為此片加了非常多分
https://i.imgur.com/3aNF9mU.jpeg
2013年上映的《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還是穩如泰山的霸主冠軍。
當然板上推的《燃燒女子的畫像》、《Carol》有其厲害之處,
但!沒錯!比起長髮的漂亮姊姊、長相清秀英氣又有俐落短髮的姊姊更是我的菜。
這也是為何這部電影能蟬聯我心之冠軍的原因。
https://i.imgur.com/yyEdVEF.jpeg
不管是導演對於光與鏡頭的選擇、文學的隱喻、直白的現實恐同反應、
繪畫的符號等等,真的只有好好好這個字可以形容。
藍髮的Emma太迷人了。
當初24歲的我,在電影院哭的無法自我,總覺得真的是最美的遺憾。
然而,十一年後,意外重新看了一遍卻又有不同的感想。
能讓人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感想的電影
真不愧是當年破例搬給導演與兩大主演金棕櫚獎的片!
(注意以下有雷)
簡介劇情:
15歲情竇初開的Adele在面臨青春期的性向不確定與當時保守風氣下,
對於自我的探索。一天在去被同學們鼓譟而開啟的學長戀情約會途中,
過馬路被一頭藍髮的Emma吸引、一見鐘情。
發現自己不愛學長又被同性好友「欺騙式的探試」性向後,與同志朋友一起去酒店。
在那邊遇到了一見鐘情的對象,
縱使兩人有這年紀與各種不同的坎在彼此的關係中,
炙熱的愛情依舊降臨在兩人世界。
當激情退去,一切回歸平淡後,
Adele為其燒飯煮菜洗衣、支持著女友所追求的藝術夢,
甚至願意成為女友的繆思,讓她畫其私密的裸體畫。
在女友開友人聚會時包辦一切的餐點與招呼,
換來的卻是融不進女友的交友圈、被趕鴨子似的要求其創作、
夢想中的工作不被肯定,最後在女友的冷漠下與同事出軌,間接導致分手。
幾年後相見,即使兩人之間仍舊有愛,卻回不到以往的關係。最後穿著一席藍色洋裝出席前女友的畫展,認清了自己已不再是她身旁的人,大步離開。
https://i.imgur.com/kX8c2D3.jpeg
也許24歲的我,對於這份刻苦銘心的初戀感到惋惜與不捨,
35歲的我卻有了不同的感受。
一、是否需要那三段床戲?還需要那麼久的時間?
這個許多影評人都有在討論。而我認為這是必須的。
這樣才能帶出戀愛中的兩人與在家庭影響下的戀愛之不同。
也更能去符合兩人在「性」上面的契合度。
就像英國詩人勞倫斯曾經提到:「性和美是一回事,就像火焰和火一樣。
如果你憎恨性,你就是憎恨美。性和美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生命和意識一樣。
那隨性和美而來,從性和美中升華的智慧就是直覺。
我們文明的最大災難就是對性的病態的憎恨。」
再有默契的靈魂,如果有了隔閡,最後還是導向分開。
https://i.imgur.com/qi1PAch.jpeg
二、Emma的自私
整部片我最記得的一段話,就是在闊別多年的餐廳景中,
Emma不願正面回應Adele對復合的渴望,只提到了
:「你的溫柔無邊無際,而我會永遠放在心裡。」
多麼浪漫啊..........多麼渣啊。
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Emma的自我中心傾向。
光是Adele說自己不愛貝類,
結果第一次去人家家裡,就準備海鮮痛風大餐給她?!
我就說了我不愛,你偏要我吃?
好,愛你,我吃了,不代表我喜歡,真的是因為愛你!
再來吧,還記得Emma與Adele交往時其實有個前女友沙賓,
雖然並沒有真的交代她們重疊的可能,但曖昧時覺得是有的。
回到Adele初見Liz(Emma後來的對象),兩人親密調情到,
連Adele在與其他男性緊貼著跳舞,
Emma也不願意分一點點視線給她。
甚至等她忙完一切,沒有一句感謝,彷彿一切都理所當然。
退一萬步,導演的鏡頭有暗示到,
Liz跟那位Emma想登上其畫廊的藝術經紀人應該關係非常密切,
她或許能夠提供更多機會給Emma,於是Emma在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卻不能否認最後是開始去Liz家畫她的裸體畫。
當然~不是說在畫裸體就一定對模特兒有什麼愛戀關係,
but!!如同文字的力量,畫家的筆觸也多少帶有對於畫的詮釋所在。
畫展中可以看見Liz的裸體畫佔有著很大的部分,而且還是懷孕後期,
那到底是誰先出軌?
精神出軌比較嚴重還是肉體出軌?
難怪Emma會說Adele溫柔。如果是我,先看到調情、再聽到她去畫Liz、看到展出來的畫,真的會去給他三巴掌。
https://i.imgur.com/q63z8im.jpeg
Adele熱愛文學、有創作能力、
在學校被譽為是一等一的神秘美女、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在兩人初識時,聊了沙特、聊了對文學的感想、
甚至表示她的英文程度很優秀。
最後追尋想望成為了老師。然而這一切,對Emma來說反而是很庸俗的存在
:「妳該嘗試出版妳的創作。」
:「那只是我的日記、我不想分享給她人。在妳身邊我已經很快樂了。」
聽完後Emma不以為然就睡了。
歌德曾說過:「藝術家就像是週日下午的小男孩,他發現世界有趣之處,藉由藝術家的創作,再讓我們看到他。」
很明顯Adele在教導幼稚園的這些小孩是非常得心應手的,
甚至會為他們寫引導他們創作的故事,
但這樣的能力Emma沒有想要去理解伴侶的工作性質。
只是一昧的要求她出版,不尊重她的想法與夢想。
以及在伴侶不願意出櫃,全部導向:「跟我在一起很丟臉嗎?」,
完全沒有為在最保守教育圈的Adele著想,
她可能因為性向丟了工作(2013時)
在與藝術圈好友聚會上,彷彿Adele聽不懂就是天大的問題,
提到畫家,急忙解釋著:「我跟你提過她啊!」
介紹她時也總是誇大的說:「她很會寫作。」
難道就不能是單純的、有創意的幼稚園老師嗎?
也許導演刻意刻板了藝術家聚會。雖然本人無法稱為多有名的藝術家,
相信我,比起探討嚴肅的藝術話題,更多時間是在喝酒講解對生活的不滿。
「日常的生活」,就是孕育藝術家創作的能量。
於是我們分享生活、分享有趣的事務、觀察日常中的一切互動。
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與缺憾,我們用藝術創作去彌補遺憾。
這不表示我們的話題就緊鎖在:「談論藝術。」
這就像是~~當我在寫論文時,
誰來跟我提一句跨文化理論相關的話題或理論,
我都會超有負擔。但那是我啦
https://i.imgur.com/t4lYkX2.jpeg
我反而覺得,是文化資本與溝通不在同一條線上導致一切的結束。
Adele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按照她所說的必須取得碩士),
也許她們出生的家庭,在求學時期會有所影響,
成年後,原生家庭的影響就未必那麼大。
就是願不願意為對方妥協與改變。
我個人認為在這裏,階級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但,更實際點去理解,Emma能夠無所牽掛的去追求藝術夢,她是要感謝的。
感謝原生家庭給她一間房子、
感謝Adele幫她處理所有生活瑣事(甚至很有可能Adele有負擔生活開銷),
所以她可以義無反顧的去追求那個藝術夢。
https://i.imgur.com/7XjspVd.jpeg
講了這麼多,這部片依舊是我心中第一名的好片,
還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見這部片的優秀之處。
這僅僅是我個人對這十你來自己心境的轉變,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對這部片的感想。
很多影評都寫得非常好,
可能歷經歲月風霜,我變得太實際了,寫出來也是顯得世俗了些
後來有發現在2022年重新上映,也是話題性十足
真的是神作!!!!
--
好像演員都不是很認同這樣的拍攝方式 時不時出來抱
怨 但也不敢說死
力道超強,但後來發現演員很痛苦也很反對拍攝方式
變得不知道該用什麼角度看
之前2位女主有一起上雜誌封面看了很感動,這導演之
前別部片也一堆爭議,我想還是不要出來拍片比較好
其實後續演員的反應也是看在眼睛裡,飾演emma的演員
也有提到很辛苦,但同時也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
至於導演這部片把他推上一線導演後比較沒代表作
這部分是可惜的 但也不能忽略這部電影真的是好電影
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說的 拜託不要再害更多人繼續錯了
抱歉,寫了文章卻沒有精密校正。全文為「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君子好色不淫」 的確不適合用在這樣的場景,於是改用英國詩人的論點。感恩L大,但能在推文中告知 應該能更不誤人子弟。
※ 編輯: xdr86 (220.129.19.141 臺灣), 05/03/2024 15:13:30推作者認真文....但我個人還是對導演性愛的呈現持保
留態度
我主觀的不太喜歡那段性愛呈現,太外放,沒感覺
性和美是一回事ok,但不是每個呈現方式我們都要喜歡
,也沒錯
勞倫斯的那句話跟影片怎麼拍真的是兩回事
提出勞倫斯的詩作,是為了要強化我對於這幾段性愛片段的詮釋 「性與愛是自然產生的,是對親密關係最直覺的反應」 當然也能理解許多人對導演拍攝的保留我沒有為導演說話的意思, 只是單就片子在這十年中給我的不同感想來做評論
※ 編輯: xdr86 (220.129.19.141 臺灣), 05/03/2024 15:59:32 ※ 編輯: xdr86 (220.129.19.141 臺灣), 05/03/2024 16:02:08撇除性愛那段真的是一部好電影,但我不敢看第二遍
當年在金馬影展首映看完心情超差XD
懂法文的可以去追一下之後Lea跟Adele的訪談,太多
的性愛場景是真的影響到她們,之後的宣傳兩個異女
還要擺出曖昧親暱姿態更是大感吃不消,Adele曾說有
陣子都不敢Lea聯絡,因為自己少女時就長時間在她面
前裸露觸碰對方假裝高潮,想起來就太尷尬,有點不
堪回首。
這部當年有去電影院看過,真的是部好作品(床戲不
評價),而且很有詩意跟韻味,好喜歡結尾
喜歡看阿黛兒吃義大利麵,滿嘴都是
爆
Re: [情報] 2020法國 凱薩獎 燃燒女子演員退席抗原文恕刪。 這次的凱薩獎我是很有感的。我沒有年年看凱薩獎,因為法國人的頒獎典禮其實很無聊。 今年特別看了一下,只因為引起爭議的雙方都是我熟悉的。 我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 ,我會知道這些名字就是因為電影,所以 性別在這裡不是我要講述的核心。我關心的是敘事。80
Re: [情報] 2020法國 凱薩獎 燃燒女子演員退席抗關於燃燒女子的畫像女主角Ad鋩e Haenel 阿黛兒‧艾奈爾、 以及多次被控性侵的導演Roman Polanski(兩人不是同一案件) 前因後果可以看這篇長文 UDN有做很深入的報導文章 引述關鍵部份如下:32
[好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喚醒心底最深的回憶內文微雷,開頭第一段無雷。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看到版上開始吵這部片,甚至有惡意反串,覺得很難過。 《刻在》本來就是這周票房冠軍,討論多並不奇怪。11
[好雷] 醉好的時光因為板上對該片的評價多半是嫌棄劇情過於枯燥冗長,而對該片感到失望 但我倒覺得劇情相當的合理,我也能夠理解劇中四位主角的行為及心境的變換 與其刻意的塞入一些笑料,又或是一些重大的事件來做為主角心境的轉折契機 我覺得該片的處理真的相當的合宜 其實現實生活中,多數人所面臨的難題,就是陷在日復一日的困擾中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不管是工作或是情感方面的問題,我們總希望能夠去解決,但要如何在工作上或是情感上得到其他人的認可,這就不是我們能夠輕易影響的,因此面對這些難題,我們經常是不斷的去努力,卻又不斷的受挫(就像Mike試著帶全家去划獨木舟露營,但依然沒有解決與Anika之間的婚姻危機)。8
[普雷] 男性視角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本文有雷及偏私的負面觀點,還請慎入) 圖文網頁版: ~*-*~*-*~*-*~*-*~*-*~*-*~*-*~*-*~*-*~*-*~*-*~*-*~ 男性視角下的愛情故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4
[普雷]《安迪沃荷:時代日記》藝術亦商業反同時代下的同志藝術家,你不知道的安迪沃荷 想找藝術通常在美術館,或在藝廊和網路新聞中,這是我們普遍印象,而隨著時代我們知 道藝術很廣,從我們的生活周遭、行為舉止、甚至連講話和看待事物的方式都是藝術,而 在美國資本主義下的藝術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國正反矛盾的總和,一位藝術與不藝術之間的 潮流先驅:安迪沃荷。2
[普雷] 編導的自我療癒?《我沒有談的那場本人完全是衝著「徐譽庭」三個字去看的 之前電影「誰先愛上他」刷了三次 電視不管是「荼蘼」「光陰的故事」 「我可能不會愛你」 全部都是心頭好2
[情報] 《一屍到底:法屍浪漫》公布上映戲院2022 坎城影展開幕片! 奧斯卡金獎導演改編橫掃日本31億活屍神作 《一屍到底:法屍浪漫》公布上映戲院列表 6/17(五) 全台上映1
[好雷]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 ASAKO I & II這週間某天看了2018年年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這部片無論就題材、演員、預告還是 簡介,沒有一處吸引我,導演濱口竜介也是一個陌生的名字。當初沒有看,但印象中先偷 看了喜歡的影評人寫的專文。看完直覺:「一定不會是我的菜吧!」前陣子聽到工作室小 幫手談及這部片男主角與女主角後來擦出火花(但男演員是已婚狀態),好像變成這一部 片的翻外篇(在日本男女主角的前途可能完蛋),本來忘記的這部片又回到腦袋中。1
[好雷] 平衡,非對稱 Balance, Not Symmetry (2019 英國片)尋找藝術家電影時,找到個我很認同的片名 "Balance, Not Symmetry"就好奇看看,竟眼睛一亮找到了部很投緣的蘇格蘭輕鬆小品、雖是獨立製片但也有個小有名氣的《蜘蛛人:返校日》Laura Harrier 主演,故事雖然很簡單有點老套談不上什麼深度、但一種「日常即興」貼近年輕人生活的平凡筆觸令人心動,劇情也許常有拖沓姿態也許常有自戀、但時時刻刻都用導演的剪接師專長做成入口即化的MV,獨立筆觸也許很多即興片段破碎剪接手持搖動、但在幾個福至心靈的關鍵時刻運動鏡頭上天下地宛如神遊物外!雖然爛番茄六篇影評給了0%,但我輕鬆看看就很愉快。 這位編導是威爾斯人 Jamie Adams,都拍些英國獨立製片又快又多產,很會用流行音樂即興演出讓電影輕鬆歡快,歷年每片都有間歇地參加些獨立影展主要則在愛丁堡電影節。他幾乎每片不是詩歌就是音樂總是在談生活混亂心也很亂的「年輕藝術家」,他唯一在台上過作品是擔任剪輯的歌舞片《戀夏小情歌》。這部 "Balance, Not Symmetry"我暫譯為《平衡,非對稱》,拍在蘇格蘭格拉斯哥、主角群是格拉斯哥藝術學校 Glasgow School of Arts 畢業班學生、大量使用的配樂則委託蘇格蘭團 Biffy Clyro創作整張專輯、不少評論還說可跳過電影直接買專輯 XD 這種說法我也 kind of agree,因為專輯真的輕鬆愉快充滿靈感很適合走路騎車聽!只是如果說配樂太好聽強過了電影、我覺得也可以把電影當成專輯的配影,許多電影中的成長故事也許 40%靠劇情慢慢醞釀鋪陳出來、但也許 60%是要靠若無其事唱出的配樂給予主角超脫的靈感。Laura Harrier 飾演的主角 Caitlin是美術學校畢業班學生、在片初的暑假過完後就要回到學校做畢業創作,只是這個暑假她父親過世了她和繼母都還在苦澀療傷,開學回歸學校既是個沈重的新挑戰、也說不定是給自己打通靈感超越傷痛的新契機? 飾演繼母的是《冰與火之歌》與《女巫》的巫婆臉女演員 Kate Dickie,她也是個藝術家還住在個教郊區玻璃盒子現代大宅中,只是喪夫時期大宅成為牢籠令她難呼吸,只好在家埋首創作呼應 Caitlin在學校的畢業創作,很顯然「創作」都是一個路途迷茫的療傷過程。在學校有《歡迎光臨奇幻城堡》的立陶宛演員 Bria Vinaite 飾演的女同學 Hannah 一路支持 Caitlin,一起聽課一起創作一起生活一起開趴,當然也很老梗地陷入一次破裂與和解;開趴跳舞當然會認識藝術學校可愛小男生、將帶領她走訪格拉斯哥 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開啟藝術與人生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