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xc091832 過去發表過的文章
17
[討論] [建議] 中科院飛彈產能(新聞整理)科科院飛彈產能如何是版友討論的話題,所以整理相關新聞有個討論依據 從新聞資訊來看,擴產前每個月各型飛彈產能大概就是兩枚左右 直到2018年開始啟動廠房擴建投資才有改變,這個時間點比蔡總統2019年宣誓要早,考慮到 飛彈擴產的計劃應該是蔡總統上任不久就開始進行4
Re: [新聞] 射程150公里陸射小直徑炸彈(精準火箭運用)GLSDB在台灣很難用,這部份跟sfsm大應該有共識就不再提 臺灣環境挺變態的,幾乎什麼都要拿來打海上目標,連標槍都不放過,射程更長的精準火箭自然也不例外,以下參考資料都是砲兵季刊,可以略窺我國砲兵的想法為何 195期《共軍075型兩棲攻擊艦之研究–以反登陸作戰為例》內分析共軍的登陸效程 這四個階段,也分別對應國軍的源頭反制、聯合截擊/制海、聯合反登陸,而聯合反登陸又分為聯合反泊地、反舟波及反登陸,雷霆2000三款不同射程的火箭就是為此發展12
Re: [新聞] 射程150公里陸射小直徑炸彈 美方同意售推文已經歪掉了,所以回文另外討論,部份內容恕刪 SDB(GBU-39)沒有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要怎麼攻擊渡航船團? 除非改用SDB II(GBU-53)作為戰鬥部,只是SDB II單價達20~30萬美金,整套弄下來有沒有比魚叉划算有待討研究,還要負擔整合所需的時程與超支風險 而若要打擊固定目標,台海平均寬度180km,本島與金馬距離也超出GLSDB射程,再考慮臺灣對中國處於下風,實際射程恐怕會需要打折,除非能夠前推部署到金馬,否則是很難運用的 : GLSDB+精準火箭+ATACMS遠距攻擊 可嚇阻解放軍兩棲渡海32
Re: [提問] 輕巡防艦的定位水面艦超視距接戰,原則上要依靠外來座標,這部分有國軍自己的聯成,以及跟美國共通的link 16,至於目獲手段,在不靠美日的前提下,有主動和被動手段存在 被動定位通常會被忽略,但重要性可能最高,其手段包括電磁訊號截收(ESM),以及拖曳聲納監聽水面艦噪聲 冷戰時期蘇聯定位美國航艦戰鬥群,便相當依靠被動截收訊號,而美國使用長射程的反艦戰斧,則會透過ESM及拖曳聲納獲取初始方位 如經典的紅色風暴吸血鬼之舞片段,蘇軍便是透過截收E-2雷達訊號,推測美國航艦戰鬥群的位置及航向,再出動偵查機定位座標 假設052D、055持續開啟雷達,那臺灣就能透過ESM獲取足夠射控資料,不過中共海軍演習中,也曾發生中華神盾濫用雷達,因此被舊型艦艇摸進射程擊殺的案例,在雷達使用上應該也會相當謹慎35
Re: [分享] CSIS台海兵推之受邀專家評論2026年反艦飛彈殲滅16%,這個數字很微妙,不過那時魚叉交貨沒多少,海空戰力提升案跟反艦有關的部分也到該年才結案,有部分形成戰力要到隔年甚至後年 估計當時臺灣手上的岸基飛彈,大概只有五百多枚,考慮妥善跟第一波戰損,可能只有七成實際可用,加計艦載約400枚(實際可用估300枚,加戰損抓發射200枚)、空射140枚(但本軍推中認為沒機會發射),三軍能夠發射的總數約略五百枚 以命中率七成(飛彈故障/被干擾)來看,有效攻擊約350枚 再看中共的防禦能力,假設中共投入三分之一的艦隊封鎖臺灣/提供艦隊護航,現有46艘驅逐艦,可投入台海約15~18艘間,假設均為052D水準,四個方位可以各接戰四枚飛彈 假設和台灣單挑,應該只有兩個方位會有飛彈,等於最大接戰八枚,若面對亞音速目標,一波可能接戰兩輪16次,二對一攔截成功率九成,而HQ-10間隔五秒接戰,可接戰3次,成功率七成、機炮近迫成功率五成24
Re: [討論] 我國海軍"合理"的規模以及"夠用"的規模?手邊沒書,印象中海風泱泱有提到,美國認為至少需要22艘水面艦(一、二級)才足以負擔臺灣週邊海域勤務,有錯誤的話麻煩指正。 而光華計劃二代艦,計劃由8艘光華一號PFG(3000噸)16艘光華五號PEFG(1500噸),共24艘組成臺灣海軍下一代骨幹。 實際籌獲8艘Konx、6艘康定、8艘成功,單一級艦就達到22艘之規模,後來又接收四艘Kidd,總數攀升到26艘,二級艦就變得不急迫,一直有人提但一直被打槍。 到了2014年的15年兵力整建計劃中,水面作戰艦包括4艘防空驅逐艦、10~15艘2000~2500噸中型巡防艦,加上預期會用到2040後的康定級,大概也是維持二十多艘的規模。 再來看實際需求,以去年六月自由時報等的報導,海軍每天至少派出4艘軍艦偵巡台海周遭,包括「東北偵艦」、「海峽偵艦」及「南偵艦」丶「西南偵艦」巡弋,主要是對應4艘常態在台海週邊活動的56A,以「一對一」的方式,對中共軍艦進行嚴密監控,漁汛期,還會增派「護漁艦」,前往與鄰國有重疊的專屬經濟海域進行巡弋,因此海軍的偵巡艦也從4艘增加為5艘。46
[討論] T-72B3戰車兵的侵烏戰爭訪談侵烏戰爭中有不少烏軍擊毀俄軍裝甲部隊的影片,也讓許多人低估反裝甲作戰難度,這篇是少數的T-72B3戰車兵視角,因為是二次翻譯可能有些細節偏誤,但依然具有參考價值 一、車頂違建被拆了,因為違建阻礙機槍與無線電的使用,還會阻礙逃生 二、他認為烏軍規模較小但經驗豐富,並從從美國以及平民獲取大量戰場情報,而且在無人機、迫擊砲、反甲飛彈、光電設備以及通信方面具備優勢 烏軍在許多陣地配備攝影機,搭配無人機對俄軍進行定位與追蹤,然後透過平板呼叫迫砲進行打擊,而俄軍缺乏此類設備 註:發推者指出俄軍的Strelets-M應該有類似功能,不知道是沒效、被破解還是根本沒發給部隊,之前的報導則提到俄軍把烏軍基地台炸了,結果自己也沒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