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動機,單純的力量》
一、前言
到底是什麼力量驅使我們工作?
早期的原始人因為生理需求而工作(動機1.0),像是飢餓、求偶等。行為心理學興起時,認為人們為了獲得獎酬或避免懲罰而工作(動機2.0)。但
唯有「內在動機」的驅使下(動機3.0),才會使工作變成遊戲,使人們熱在其中、熬過專精的痛苦來達到更高層的目的。
二、心得
1.工作和遊戲僅一線之隔,而獎勵則會使遊戲變成工作
我們花費時間在不同的任務上,不得不做的任務叫「工作」,自已想做的叫「遊戲」。
科學家將在幼兒園會利用自主時間去畫畫的孩童分成三組:第一組「一定得獎」組,詢問孩子想不想畫畫,並告訴孩子只要完成作品就會得獎;第二組「意外得獎」組,只問孩子想不想畫畫,畫完則會給孩子獎勵;第三組「無獎」組,只問孩子想不想畫畫。
兩周後,「意外得獎」組和「無獎」組的孩子還是持續在畫畫,但「一定得獎」組的孩子大幅的縮減畫畫的時間。
2.激勵2.0的失效
行為科學家常把職場工作或學校知識分成「演算式」或「啟發式」。前者是有追求正確與快速,循著單一途徑就可以得到成果,像是櫃台結帳人員或者銀行專員;而後者必須要嘗試各種可能性,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像是設計師或者藝術家。
「啟發式」的工作必須要經過一段長期的思考,甚至要忍許多的挫折,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全勤及遲到對於這類工作的效用較低,他們可能及時準時上班卻煩心家中事務無法專注,也可能在下班後持續思考解決方案,這是激勵2.0無法管理的。
3.糖果與棍子的失效
書中列出「獎勵」失效的七個原因:減少內在動機、績效、創意及良好行為,增加不道德行為、依賴及短視。
簡單來說,獎勵或懲罰都容易使你得不到想要的行為,但會讓你獲得更多不想要的行為。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就連精神上或口頭稱讚都是紅蘿蔔的一種,如果真的需要獎勵,你可以使用下列兩個方法:
(1)請盡可能地讓獎勵越不明顯越好,像是私下讚美(一對一進行)、真誠的讚美(發自肺腑,要不然就閉嘴)、不要過度誇讚(小孩可以一眼就看穿大人的把戲)。
(2)所有的外在獎酬必須讓人意想不到,而且唯有任務完成後才能見光。可以使用「既然式」的獎勵,像是「既然大家都已經完成任務,我們一起去慶祝一下」。但「既然式」獎勵出現的次數增加之後,就必然會轉換成「預告式」獎勵。
4.讓工作變成遊戲的三要素:自主、專精及目的
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讓遊戲變成工作,但只要具有自主、專精及目的,我們也有機會改寫工作,使之變成遊戲。
(1)自主是你可以選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工作方式及與誰合作,當我們可以依據自由意志做出選擇,會大幅提高工作的滿足感,即使遭遇困難或失敗也較能堅持下去。
(2)專精意味著不停的挑戰自己,當挑戰的難度略高於能力時,就可能會進入「心流」狀態,會使你感受到超凡的滿足經驗,使你的努力得到回報。
(3)目的則是你的「為什麼」,做任何一件事情背後的意義。因為我們並非如想像中的理智,我們的情感有時候會趨使我們去做出不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事,像是與他人吵架或爭辯、為了賺更多的錢違反法律、捐款給弱勢團體,或者養寵物。
當你存有「目的目標」,為自己設立了充滿意義的目標,小至照顧好自己的寵物,大到能影響境遇不如你的他人命運,都會讓你感到心滿意足。
三、結語
身為父母常常會似乎常常會被提醒要多鼓勵孩子,我們常因孩子做了符合我們期待的行為而大聲讚美,希望他能再一次或更多次的重複這些行為,但無意間卻破壞孩子的「遊戲」。
獎賞或讚美是必要的,它會提高短時間的動機,但使用的越不著痕跡越好。想要提高長期而強烈的動機,請給孩子多一點的自主,給他選擇、時間及空間,讓他有足夠的動力度過艱困的專精時期。
網誌好讀版:https://reurl.cc/oy180l
--
謝謝分享,非常精闢
18
[閒聊] 水星魔女 表揚就會進步的類型@bungoyama 「好像顏料一樣!好開心捏!!」 啪掐啪掐 「啊啦啊啦!!我們家艾莉畫得真好!!真是畫畫天才喔喔!!」16
[心得] 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 教養書心得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昨天收到幼稚園課後才藝的通知單,每一堂課的介紹都看起來很棒,訓練邏輯之類的,讓 我很容易有「既然都要在幼稚園等了,不如學點什麼吧?」的想法,也是負擔得起,要不 要全部打勾勾報下去。不過(摸摸口袋),多花時間和金錢在這些課程上面,是否真有效益 ?14
[心得] 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 教養書心得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心得內容: 《數學之前人人平等》 數學與平等有什麼關係?《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個書名可以有兩種解讀。 一是,作者認為學校中的數學課安排應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但實務上無法學會,10
[心得] 《教養方程式》教養書心得之後會把新文更新在上面,舊心得也會慢慢貼過去粉絲頁,有興趣可按讚。 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 我的觀察中,現代父母若在意小孩的表現,似乎成為一種羞於啟齒但又不太可能完全不在 意的尷尬事情,尤其在社群上,說自己在乎小孩的成就或表現,可能會特地強調一下自己8
Re: [其它] 一對父母為孩子的就業請託這種情況我遇過不少,無一例外都是有退路,你也可以理解為啃老 是因為有老可啃。更甚者,獨子獨女很多是想著自己繼承遺產活到 自己死就好了,幹嘛那麼累,人生就是輕鬆過。 所以他父母的解法壓根沒用。 如果你想幫這個忙,可以選擇幫,但是不要幻想你真的能『幫』到4
Re: [討論] 為什麼許多爸媽要逼小孩唸書?我也是為人父母, 可以理解其他父母要求孩子唸書的初衷, 只是很多父母把唸書和升學掛上了等號, 自然就會形成了壓力, 因為升學,1
[心得] 《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數學之前 人人平等》 數學與平等有什麼關係?《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個書名可以有兩種解讀。 一是,作者認為學校中的數學課安排應是「每個人」都可以學會的,但實務上無法學會, 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教學方式的問題,加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非常多的關卡、競爭與排 序,明示暗示地告訴孩子,你是有天份的人,或,你是沒有天份的人。於是,孩子就在這2
[心得] |AI世代的創意教養|關於育兒,你累了全文好讀版: 好久沒出現讓人非常耳目一新的教養書,這本書我很喜歡。 原因是這本書有很多觀點都跟我們以往認知的教養法則不太一樣。這本書的作者從解釋為 什麼父母覺得教養或是育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開始著手,討論了未來世代我們應該先帶1
[心得] 《家庭裡的素養課》接地氣的教養書《家庭裡的素養課》是一本相當接地氣的教養書,與臺灣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共有 48 堂親子故事的分享。作者顏安秀 具有二十多年的教育經驗,透過此書你可以學習到如何 運用巧思融合在家庭之中,也讓我提前預習國小教育的親子育兒場景。不論是手足相處、 是否提供平板、如何培養閱讀的能力、如何有效的獎勵孩子乃至於如何給予孩子勇氣,在 書中都有一一分享。閱讀的過程中,彷彿有一個大姐姐向我分享她寶貴的經驗,顏老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