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看板book標題[心得]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作者
pilipili0000
(。_。)
時間推噓 8 推:8 噓:0 →:0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作者:白洗嬉
譯者:尹嘉玄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9/10/09

medium好讀版:https://medium.com/@morvenhsu/a5fdbc2bdc16

——


本書作者是一位「輕鬱症」的患者,所謂輕鬱症便是指比較不嚴重的憂鬱症,但是有持續性的憂鬱狀態。這種人或許平時能夠有說有笑,也擁有正常的興趣與伴侶,但是卻長時間的處於憂鬱的狀態,更不時會產生重度憂鬱症的行為,像是嚴重失眠甚至是傷害自己。

書中內容則是由作者與精神科醫師的治療過程對話所集結而成,從作者自身的經歷以及感受,直接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以及其碰到的困難,並且從醫師從旁的諮詢以及協助,讓讀者能夠更容易的了解治療的過程並且自省。

————-

書中提到非常多憂鬱症患者內心所面對的矛盾,像是:

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自卑、遇到比自己不好的人就感到優越

明知道上面這種認知非常不理想,但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又發作時,便非常厭惡這樣的自己。

遇到事情用二元法做論斷、總用高標準來看待自己

明知道人非聖賢、並且認知到「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面相去解讀」。但是自己卻完全不會用相同的標準去看待自己,總認為自己不夠優秀、並且打從內心討厭自己。

非常的依賴他人,卻又不喜歡自己太依賴的行為

感情上很依賴他人,但是內心深處又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依賴他人的人。

在與伴侶相處上,必須藉由對方是否照自己的建議做出決定、才可感受到對方的愛;但若伴侶不照做就覺得對方不愛自己。雖然知道這種相處模式很不健康,而且內心深處也知道彼此保有獨立性才理想,但是卻又無法克服自己遇事時的想法。

—————

上面幾點或多或少都曾在我們的心中出現過,而這種矛盾感若被不適當的放大,就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生活。很多道理我們內心其實都明白,但是知易行難、加上事關己則亂。我們不難看到社會上屢屢發生嚴以待人、寬以待己的案例。只是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他們更常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對於這些跡象,書中精神科醫師表示:「在感到辛苦時,無論如何都是自己最慘。這種想法並不自私。」

人的情感與可碰觸的物質不同,人的情感無法被量化檢視。社會上許多不幸的案件,往往可歸因於旁人不夠理解當事人所承受的痛苦,而一味的認為其無病呻吟,或者是表示:「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不幸的人,跟他們比起來這些痛苦根本不算什麼云云。」,亦或是一股腦地希望他們「加油」,但是這些做法對於當事人毫無幫助,甚至是幫倒忙。

每種情緒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痛苦跟快樂都是無法比較跟量化的

————-

而憂鬱症患者所面臨的困境,很多時候的根源可以歸因於自卑感,自卑與否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別人的行為。當我們擁有自信、擁有自己的生活,對於他人的稱讚或是愛慕,便能夠坦然並且欣然地接受;相反的當我們很自卑,可能就會誤會他人的善意或者是愛,甚至是開始厭惡自己。

若想要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解脫,「突破」是個很好的方向。先從自己從未嘗試過的事物開始、接著多方挑戰一些小型的目標,逐漸累積自己的自信並豐富自己的生活。

———-

最後節錄書中的作者的一些體悟:

與其只去在意自己未能改變的地方,不如把焦點放在已經有所改變之處,對自己抱有希望

我只能接納如此不完美的自己、感受著每次面對自我省察、有新領悟時的那份羞恥感與喜悅,並期許自己可以有一毫米的進步與改變。

人生就是一連串學習接納的過程,無論是接納還是放下,都不是人生某個特並時期才需要拿出來的態度,而是一輩子都需要練習的課題。

在每段諮詢結束後,都有一篇作者內心的自省與獨白,可以做為每次諮詢後的總結,值得一讀。快樂跟痛苦並非互斥的存在,兩者更無法彼此抵消,我們可以是個平常看似正常的人,但是也不時沉浸在陰鬱中,因為這就是人生。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44.186 (臺灣)
PTT 網址

hsiflow05/18 21:22推推 謝謝分享

VONKate05/19 07:58

Madx05/19 15:22推 感謝分享!!!

kimberly05/19 15:29非常感謝你的分享

theelmo556605/19 15:40這本很理解人心,2也很好看

gedo05/20 19:26謝謝你的分享節錄很棒,整本濃縮就是這個心得

AkiraHibiki05/21 17:08謝謝

rubqeen05/22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