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經濟學的 40 堂公開課
作者簡介
《經濟學的 40 堂公開課》一書由 Niall Kishtainy 所著。作者在 2011 至 2017 年是倫敦政經學院(LSE)中教授經濟學史的教授,在 LSE 之前,2008 到 2011 年時,作者在華威大學(Warwick)授過課。在任教職之前,作者也擔任過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世界銀行組織的顧問,可以說是現代經濟學大家之一。
本書簡介
《經濟學的 40 堂公開課》原文為《A Little History of Economics》。本書為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一系列科普著作之一,除了經濟學外,另外中譯本我查到的還有「哲學」、「文學」與「科學」。原文書有「世界史」、「美國史」、「宗教信仰」和「語言」等等。
本書取名為「公開課」,但我認為以「通識課」的名稱去期待本書的內容會比較貼切。本書包山包海,從一萬多年前的農業革命,一直到近幾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得獎內容都有涉略,但各主題都是點到為止。全書 326 頁,要分給 40 個主題,每個主題的篇福長度可想而知。不過也不用擔心本書講的太粗淺,在各個時代一時之選的經濟學理論,例如凱因斯學派,作者都有提供相對完整且清晰易懂的說明。
當然,礙於篇幅我不會把 40 個章節都做心得分享,底下我會進行兩個主題的分享。第一,是閱讀完全書後我自己的整理與體悟:「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有實質意義嗎?」;第二是結合書中第 37 章《現實世界裡的經濟學:市場設計與拍賣理論》與《思辨賽局》一書中的內容,介紹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理論,拍賣理論:「什麼是拍賣:人為設計的效率市場」。
文末一樣會附上我閱讀本書時做的章節筆記,應該算是「經濟學的 40 堂公開課的 40 堂公開課」,如果對本書內容有興趣但在考慮是否要下手購買,或是單純想了解、複習經濟學史的朋友歡迎參考。
內容簡介
#什麼是經濟學:經濟學有實質意義嗎?
什麼是經濟學呢?
如果你問一個高三畢業,上了經濟學系的學生,他可能會回答你:經濟學是社會學。如果你問一個修完大一經原的學生,他可能會回答你,經濟學就是十大原則。不過如果你跑去問《黑天鵝效應》的作者塔雷伯,他可能會回答你: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經濟學家都是蠢蛋。
究竟為何經濟學家會招此罵名呢?要了解這個問題還得從經濟學的源頭講起。經濟學緣起於貨幣的誕生,從第一場經濟革命,也可以說是農業革命開始,人發展出了農耕、畜牧的技術,從此有了多餘的糧食可以交易,因此促成了一個「複雜」的經濟體。「複雜」代表人不用自耕自食,不用自耕自食代表著需要「交換」(交易),交易需要一個媒介,這就是貨幣。
貨幣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貨幣創造出一種衡量經濟價值的標準,指出什麼東西值多少錢,並且從一個人手中將價值轉給另一個人。在沒有貨幣之前,如果你是種玉米的,想換個新鞋子穿,那你就得找到剛好想吃玉米的鞋匠,但這不是太普遍的情況。可是當世界有了貨幣之後,你就可以拿玉米換錢,再拿錢買鞋。這麼看來,引入貨幣算是一個劃時代的舉動,為人類活動找到公正的媒介。
如果從這個源頭推論經濟學是什麼?你會發現經濟學是一個研究「選擇」的科學。代表經濟學起源的「貨幣」,也象徵著當代的人們比起沒有貨幣的年代有了更多的選擇。可是選擇一多就會產生問題,有些人的選擇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有些人的選擇讓自己墜入萬丈深淵。更可怕的是,有些人根本沒有機會做選擇,也許是長輩或政府的錯誤選擇,讓那些人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換個簡單一點的說法,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做好的選擇」。
不過,這個願景,做起來可比說起來要難上許多。
為了能對「人的選擇」做出解釋,經濟學家必須排除最不重要的事物,以揭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經濟學家往往在理論中簡化了這個世界。人的種族?性別?年齡?社會背景?這些都無足輕重。經濟學家把一個活在現實的「複雜人」簡化成想像中的「理性人」,也就是會善用資源以衡量成本和效益的人,或著你可以想像成總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人。
可是人有情感,人不是機器,人常常被情感沖昏腦筋。難道那些喊著要減肥但是週末晚上卻大吃特吃的人很理性嗎?難道那些明明該好好念書卻翹課打網咖出去玩的孩子很理性嗎?難道在未開發國家中那些把自己餓死的人們也是理性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可是經濟學無法解釋這些情況,從而招致罵名。連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都質疑過經濟學家,在二十世紀初的全球經融危機時,她前往 LSE 請教那些「經濟學家」們,為何沒人預見危機的到來?
但經濟學真的一無是處嗎?
牛頓力學無法解釋量子世界,可是人們並沒有拋棄牛頓;那當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社會整體的運作情形」的時候,為何人們要唾棄經濟學呢?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把經濟學原理視為一種物理法則,那當經濟學無法解釋人類社會整體的運作情形的時候,我們該思考的,不是「為什麼經濟學沒有用」,而是「為什麼經濟學在這種狀況下沒有用」。
經濟學之所以沒有用,是因為使用者將其放錯維度了。經濟學是簡化過後的科學,既然簡化了,那勢必與現實有誤差。當套用規模很小或很單純時,這點誤差是可以容忍跟忽略的,但是一旦把規模放大或是加入過多的要素後,誤差便會把結論帶往與現實脫離的方向。舉例來說,經濟學也有成功的例子,像是冷戰時的軍備賽局、英國利用市場設計拍賣行動電話執照、碳排放量交易等等。只要是在合適的維度中,經濟學便有它的效用。
那經濟學對於一個人,也就是對單一個「個體」來說有用嗎?
按我的理解,如果以自己為出發點討論與自己相關的事情的話,絕對是最適合經濟學的維度之一。怎麼說呢?因為規模如此之小,就會讓誤差也顯得很小。而且在個人維度的誤差已經被行為經濟學家做出了系統性的分析,現在的人們稱之為「捷思」,這些在《橡皮擦計畫》中我有做一點簡單的討論。那,一個人要怎麼使用經濟學呢?底下我提供一個簡單利用經濟學思維的例子。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是「機會成本」,簡單來說就是經濟學假設人的選擇不是根據「自己選擇的行為讓自己獲得了什麼」,而是根據「自己選擇的行為讓自己失去了什麼」。這樣的思考方式會帶給你全然不同的自我要求與世界觀,例如,假設今天晚上你正躺在床上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熬夜追劇或打遊戲,比起期望享受娛樂帶給你的快感,不如思考你選擇熬夜後放棄的事物是什麼?是健康?還是隔天工作的好精神?會不會明天突然出現一個需要精神極度集中的情況?多多嘗試幾次後你會發現,當你用機會成本的角度去思考事情時,世界的不確定性與道德要求會把你推上當下最佳的選擇方案上。
#什麼是拍賣:人為設計的效率市場
(本段彙整了《思辨賽局》第十章的內容)
上面我們提到,經濟學有「適用維度」的限制,那如果今天有一個完全由人類設計出來的維度,那是否會完全適用經濟學的原理呢?好巧不巧,正好有一種類型的市場符合這個問題的敘述,那就是「拍賣」:一個完全由賣方設計規章制度的市場。
如果你去 Google「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會看到很多篇報導說這次的得獎者完善了拍賣理論,使各方避免了「贏家的詛咒」。什麼是贏家的詛咒?贏家的詛咒指的是以過高的價格收購了其他公司,或是在拍賣會上以過高的價格得標。
為了具體說明這個概念以及拍賣理論,讓我們先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你是 ABCD 公司的潛在買家。由於你又帥又聰明,所以無論這間公司現在的市值是多少,你都有能力讓 ABCD 的市值成長 50%。問題是你對這家公司的現值有疑慮。在審慎的調查後,你把市值定在 200 萬到 1200 萬之間,平均值為 700 萬元。而且你認為在 200 萬到 1200 萬元範圍內的所有選項都有一樣的可能性。當以這種方式確定出價後,你就要對所有人提出一個一次性的「接受,否則放棄」的出價。而對方將接受任何高於現值的出價,反之則拒絕。
好,那讓我們分析一下。假設你出價 1000 萬元,結果這間公司的現值是 800 萬元,那麼恭喜你,因為你又帥又聰明所以能使公司增值到 1200 萬元,於是你以 1000 萬的價格買下了 1200 萬元的公司,直接賺到 200 萬元;但是如果公司只值 400 萬元呢?那麼很可惜的,雖然你又帥又聰明,但你只能使其增值到 600 萬元,可是你花了 1000 萬元,直接賠掉 400 萬元。
你應該理解了我模擬出來的這個情境,那麼問題來了:你的最高出價應該是多少,才不至於虧本呢?
(不虧本的意思是,期望值不虧本,也就是平均來說你既不賺錢也不虧錢。)
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思考路徑是:平均來說,這家公司價值 700 萬元。而我可以使其增值 50%,也就是增值到 1050 萬元。所以,我可以一直出價到 1050 萬元為止都不會虧本。那,1050 萬元是你的出價嗎?
我希望不是。如果是的話,那你就陷入了「贏家的詛咒」了。
如果你出價 1050 萬元,而且交易成功了,那麼你就得到了一些壞消息:你會知道這家公司現在其實不值 1100 萬或 1200 萬元(你出價高於現值才會被接受)。當 1050 萬元的價格被同意了,就代表這家公司的價值只在 200 萬到 1050 萬之間,平均起來是 625 萬元。而即使你又帥又聰明,平均來說也只能讓公司價值提高到 937.5 萬元,這個價值遠低於你砸下的 1050 萬元。
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好像只要對方點頭答應了你的出價,你就不再想買這間公司了。你花的錢好像永遠會賠本,這就是「贏家的詛咒」。那要如何避免這種狀況呢?在討論實際的方法之前,讓我們先看看現實中的買方與賣方會在哪些場景交涉,然後針對各個場景,也就是拍賣場進行最優策略的討論。
拍賣主要分為三種形式,分別為「英式拍賣」、「荷式拍賣」、「維克里拍賣」。
一、「英式拍賣」又稱「升價拍賣」,就是讓拍賣人站在拍賣室的前面,大聲喊出不斷拉高的出價:
我聽到的是 30 嗎?戴粉紅色帽子的這位女士出價 30 。
40?好,我左邊的這位先生出價 40。
有人要出 50 嗎?50,有沒有人?
40,第一次,第二次,成交!
在英式拍賣中,最優的競價策略(也算不上策略)非常簡單,就是一直出價,直到價格超出了你的估價預算,就退出。
二、「荷式拍賣」的競價方式恰好跟英式拍賣相反:
設想一個車速表從 100 開始,然後逐漸下降到 99、98......
第一個讓車速指針停住的人就贏得拍賣,並支付指針停止時的價格。
也就是說,在荷式拍賣中,價格在一開始很高,然後一直下降,直到第一個競標者表態參與拍賣。
如果你在一個荷式拍賣會舉起了手,這個拍賣就結束了,你就是得標者。
在荷式拍賣中,你的最佳策略則是根據你認為的第二高估價來出現。這還蠻好理解的,我們假設包含你在內的三個人參與了荷式拍賣,再假設你又帥又努力,所以在拍賣前都下了很多功夫搜集資訊,以至於知道每個人的估價是多少,我們假設你的初始估價是 100 元,另一個人的估價是 90 元,最後一個人的估價是 80 元。現在你應該出價多少呢?按照你的初始估價的確會得標,但是按照第二高的估價 90 元(實際上是 91 元)出價則會讓你獲得更大的利益。
三、「維克里拍賣」又稱為「次價拍賣」,是「密封競價拍賣」的一種:
在維克里拍賣中,所有的出價都放在一個密封的信封裡,信封打開決定得標者時,由出價最高者勝出。
但是這裡有一個轉變,得標者並不用支付自己的出價,而只需支付次高的價格。
這個拍賣的亮點,是所有競標者的優勢策略都是:按照他們認定的估價出價。所謂的優勢策略,就是最能避免「贏家的詛咒」的策略。讓我們分析一下維克里拍賣的優勢策略,我們先假設你參與了一場只有兩人參與的維克里拍賣,你對這件物品的實際估價是 60 元。那讓我們看看為什麼如果你的估價是 60 但你只出價 50 元是一個壞主意。
什麼時候出價 50 元而不是 60 元會導致不同結果?或著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問:什麼時候出價 50 元和 60 元會導致相同的結果。好,首先如果有人出價高於 60 元,那無論你出 50 或 60 元都會導致相同結果(失敗)。但如果其他人的出價都低於 50 元,那無論你出 50 或 60 元也都會導致相同結果(得標)。這樣看來,只有當對手出價在 50~60 元之間的時候的情形,能讓我們何者才是優勢策略了。
我們假設有人出價 55 元,那如果你出價 50 元,你就會輸掉拍賣;但如果你出價 60 元,那麼你會贏得拍賣,而且只需支付 55 元的價格(得標者並不用支付自己的出價,而只需支付次高的價格)。講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維克里拍賣得到的結果與英式拍賣還有荷式拍賣基本相同:都是估價最高的人贏得拍賣,而且得標者支付的價格都是次高的估價。這在拍賣理論中稱為「收益等值定理」:在估價是私密且賽局是對稱的情況下,則不論是哪一種拍賣,賣家通常將得到同樣金額的錢。
我們看完了三個拍賣場景,也看完了各個場景的優勢策略因為收益等值定理所以是相同的,那我們該回答最初的問題「如何避免贏家的詛咒」了。
作法很直白:抱持著你的估價是最高的信心,然後根據現場你認為的第二高估價來出價。
按照第二高的估價出價的理由我們已經透過上述的解釋知道了。那什麼是「抱持著你的估價是最高的信心呢」?簡單來說,就是要像一個「結果主義導向」者一樣行動。你應該以終為始,看看你的行動會帶來什麼後果,透過決定後果來採取行動。舉例來說,假設你在跟某人求婚,你會在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我願意」的後果後才採取求婚的行動。正常人不會先求婚,對方答應後然後才真正考慮自己要不要結婚吧。如果聽到對方說「我願意」之後,你卻還要再想想再考慮,那表示你一開始就不應該去求婚。
在求婚時,設想「自己願意」的結果還蠻正常的,可是在拍賣時,多數人卻不會設想「自己已經得標的後果」。
你應該要相信你的出價已經是全場最高,也就是在預設你必定得標的前提下進行出價,而不是看別人出多少就出多少,也不會因為一些簡單的因素改變,例如參與拍賣的人數,改變自己的出價。為了說明以上的敘述,讓我們假設你參與了一場英式拍賣,而且你對這項物品的估值是 800 元。我們來看看底下兩種狀況你會怎麼反應,以及各種反應會產生的結果:
第一種,別人的估價高於你。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最優策略應該是輸掉這場拍賣。如果你跟著別人喊價,例如別人喊了 900 元,最後你以 1000 元得標,往往會掉進「贏家的詛咒」之中。為什麼?因為在英式拍賣中每個人的優勢策略就是一直出價,直到「價格超出了你的估價」。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在你(得標者)之外的次高出價只有 900 元,而你是因為想得標而非按照真實估價出價的話,那麼事情往往就是你花了 1000 元買了一個價值落在 800~900 元之間的物品。(如果再假設價格在這個區間的任何數字的可能性皆相同的話,你的期望值就是 -150 元)
第二種,參與的人數突增
想像一個場景,原本拍賣場中只有 5 個人在競標,你的估價如同上述為 800 元。可是當拍賣喊到 300 元的時候,會場內突然湧進了 15 個同樣也想競標這件物品的人,那現在,你的估價還會維持一開始的 800 元嗎?你的想法是,因為參與競爭的人數變多了,所以你的價格必須更有競爭力,所以拉抬了出價嗎?希望不是。正因為參與的人數變多,互相拉抬價格的情形才更容易出現,也就更容易落入「贏家的詛咒」中。按凱因斯的說法,投資價格看的是人的「動物本能」,也就是對於市場的樂觀態度,如果在拍賣場中出現了幾個樂觀派的買家,那麼往往會造成更大型的「贏家的詛咒」。
所以,你該做的事情是相信你的出價已經是全場最高,也就是在預設你必定得標的前提下進行出價。這麼做雖然有可能讓你輸掉拍賣(如果有人的估價高於你),但不至於讓你以必定虧本的方式買進一個物品。好,講到這裡,如果你掌握了這個概念,對三種拍賣的形式有初步的認知,也知道什麼是收益等值定理,那麼你可以說是基礎掌握了拍賣理論的要點。
心得
如果說古希臘人都應該懂點哲學,那現代人都應該懂點經濟學。
經濟學是一門還不成熟的學科,綜觀本書的脈絡,你會看見經濟學的發展往往是 A 提出一個風靡一時的理論,但是這個理論因為某些原因造成了某些問題,就出現一個 B 提出了另一個蔚為潮流的理論。經濟學就是在這種不斷推陳出新的方式下建構起來的。從以物易物,到貨幣的出現、重商主義、重農主義、看不見的手、自由貿易、帝國主義等等,經濟學像個有機體一樣在不斷地演化。
經濟學最為人詬病的事情之一,就是「理性人」的假設,在上述的簡介中我們也有提到,人不總是理性的。可是當我們換個角度想,正因為人不總是理性的,才需要經濟學作為工具,幫助人們做出理性的判斷。你可以選擇把經濟學視為一門不完整、帶有缺陷、不符合現實的學科,也可以選擇把經濟學當作一種以理性角度詮釋世界的模型工具。
看完這本書,你可以了解經濟學的歷史,一次把各個時代的經濟學家連續性的閱讀完,你也會清楚的看到人類在各個不同時期面對不同問題的思考迴路。強烈建議閱讀本書時,針對有興趣的章節中提及的年代背景做一些資料查詢,例如提倡創新的熊彼得(1883-1950)為何會在把「創新」帶進經濟學的領域?愛迪生(1847~1931)的崛起跟這項洞見有關嗎?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的量子理論也是這個時代潮流下的產物抑或是開啟這道潮流的契機呢?另外在哲學、文學或藝術層面又有什麼關聯呢?
對我來說,閱讀本書最有趣的一點就是能夠對歷史中的各朝各代做另一個維度的補充。底下我將附上 40 個章節的標題以及我閱讀時做的章節筆記,希望能讓你對經濟學史產生一些興趣。
章節筆記
第一章 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我們為什麼需要經濟學
Alfred Marshall(馬歇爾)說,經濟學家需要「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冷靜的腦指的是在描述世界的現況時需要無比的清晰,像是物理學家在討論物理現象那樣,試著在經濟體中尋找類似物理法則的東西,而這樣的模式已經被發展成如今的「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但經濟學家研究的畢竟不是冷冰冰的物質或元素,因此經濟學家除了冷靜的腦之外,同時要具備溫暖的心。溫暖的心指的是要對身邊受苦的人懷抱著憐憫之情,並試著做些改變,那要怎麼判斷他人是否正在受苦呢?這就交給「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吧,這類理論會去判斷某種經濟情境是好還是不好。所以,到底什麼是經濟學呢?我會說,經濟學是「選擇」的科學。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本章還提到一點點機會成本與稀少性的定義,不過這部分我猜後面的章節應該還會再細講。
第二章 展翅的天鵝: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從第一場經濟革命,也可以說是農業革命開始,人發展出了農耕、畜牧的技術,因此有多餘的糧食可以交易。作者在本章稱上述的經濟體是「複雜」的,複雜代表人不用自耕自食。不用自耕自食代表著需要「交換」(交易),交易需要一個媒介,這就是貨幣。本章敘述了貨幣的重要性,貨幣創造出一種衡量經濟價值的標準,指出什麼東西值多少錢,並且從一個人手中將價值轉給另一個人。在沒有貨幣之前,如果你是種玉米的,想換個新鞋子穿,那你就得找到剛好想吃玉米的鞋匠,這不是太普遍的情況,但有了貨幣之後,你就可以拿玉米換錢,再拿錢買鞋。這麼看來,引入貨幣算是一個劃時代的舉動,為人類活動找到公正的媒介。本章還介紹了古羅馬時代,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經濟觀,前者的理想國不用贅述,後者認為經濟必須是「自然」的,如果任何交易的目的超過讓家戶得到必要的食物,就是「不自然的」。橄欖的自然用途是食用,貨幣的自然用途是當作交換的工具。那把錢以某個價格(利率)借給別人以賺取報酬,就是亞里斯多德認為最不自然的經濟活動。
第三章 上帝的經濟體:中世紀的基督教思想
本章敘述約莫是 13 世紀的西方社會,那時的基督教社會延續的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認為高利貸是罪惡的,要特別注意的是,那時的高利貸指的並不只是那些利率高的嚇人的貸款,而是只要有利率的都稱為高利貸。相關資訊在《邏輯思維 93:誰弄髒了高利貸》中有詳細的描述,如果有要針對這個主題做文章可以參考一下那期節目的內容。自然,基督教認為金錢是罪惡的觀念跟他的宗教源頭有關,但後來的商業發展也不得不讓教會做出讓步,教會後來也看出高利貸並不等於為了讓銀行能運行所必要的合理利率。本章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認為金錢是邪惡的」與亞里斯多德「不自然的錢不可取」這兩個看似老古板的概念,居然可以啟發 St Thomas Aquinas 尋找「市場中的公正價格」。當然背後的理由是因為想要阻止人們賺取不當的財富,不過撇開成因,最後產生的結果是非常具有啟示意義的。
第四章 追逐黃金:重商主義
本章接著敘述 16 世紀開始歐洲盛行的重商主義(mercantilism)。重商主義的目標是使國家最大限度的富足與強盛,聽起來沒啥問題吧?目的是沒啥問題,問題點出在達到目的的方式。重商主義認為世界資源是一場零和賽局,零和賽局指的是大家認為世界就像一塊大蛋糕,如果我吃了一大口,那其他人吃到的份量勢必會受到壓迫,那其他人如果試著吃大口一點,侵犯的搞不好就是我的利益了。照這個邏輯順下去,重商主義的國家發展到最後,就只能不斷侵略佔領殖民地,然後設立高關稅,讓自己國家的貨物出的去,其他國家的貨物進不來。畢竟重商主義認為你的得到就是我的損失,你的損失就是我的得到,如果要確保我的利益不會受損,那我只能拼了命的去得到。所以現代的人常常笑當時的商人沒有常識,不過這一章提出了兩個為重商主義辯駁的論點:第一,經濟概念和出現概念的社會環境大有關係,久遠以前的環境條件和如今大不相同,當我們回顧過去時,很容易就忘記這一點。在現代,鈔票和貨幣之所以有價值,純粹因為我們同意這件事;但是在重商主義時代,黃金是唯一可以用來買東西的標的,而隨著商業擴張,人們必須用黃金去購買的必要用品就越多。現代政府可以透過印鈔票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當時的政府只能去爭奪實實在在的黃金;第二,重商主義銜接了兩個時代,一個是中世紀時代,那時的經濟生活是在地性的,多半由宗教和個人關係決定,金錢貨幣的影響少,另一個則迎來了工業時代,到了此時,貨幣金錢成了規則,經濟生活範疇大幅擴張,橫跨區域與全球。重商主義銜接了這兩者,他們是強調資源與貨幣考量勝過道德考量的先驅之一,這是他們之後諸多經濟思維的標誌。他們不擔心追求財富是否與聖經的訓義相容,對他們來說,金錢是新的上帝。
第五章 大自然的恩賜:重農主義
在 18 世紀的法國,底層農民過的苦不堪言,每日進行長時間的勞動,還要被苛與重稅。相較之下,王宮貴族每日無所事事卻不用繳稅,這時,一位思想家 Francois Quesnay 指出了這種狀況,批評政府對農民施加的負擔過重,後來這派思想就被稱為「重農主義」。從 Francois Quesnay 嘗試找出法則以描述經濟體的行為以及用模型來描繪狀況而言,他是很現代的。Francois Quesnay 把經濟價值的源頭確立在實際的事物上,例如小麥、豬等等,而不是光看貨幣。重農主義者說,財富指的是土地孕育生產出來的小麥和豬,農民用自己的收成或是出賣收成換得的收入來求得溫飽。有時候他們會多生產一些,可以賣給別人,他把這部分稱為淨產出:這是農夫從耕作收穫(總產出)拿走自己所需之後「剩下」來的部分。Francois Quesnay 利用這個想法,把經濟體是為一個大型的有機體,經濟剩餘就好比血液的供應,在這個想法之上,他做了第一個經濟「模型」,寫在他的著作《經濟圖表》(Tableau Economique)中,也就是在國中公民課本上大家都看過的,資源在勞工、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流動的模型原版。那如果說「重商主義」是兩個時代的銜接者的話,「重農主義」的定位又在哪裡呢?本章最後的敘述認為,重農主義是卡在舊時代體制下的現代經濟學家。例如,重農主義主張自由放任、確認經濟源頭是實際的事物等等都、製作經濟模型等等行為很現代,可是同時他們認為這些經濟的決定應該交由君主決定,他們也認為社會階層應該明確分為貴族與平民,這就是舊時代體制的部分。後來的工業革命,直接摧毀了重農主義抨擊製造業的主張,但主張死去了,現代的經濟學觀念卻留存了下來。
第六章 看不見的手:亞當斯密與《國富論》
亞當斯密貴為經濟學之父,其著作《國富論》更是在歷史上留下一道精彩的思考痕跡。本章作者簡介了亞當斯密的基礎理念,首先從一個經濟體與足球隊的比較開始。讓我們用足球隊來譬喻社會的運作,一支出色的足球隊需要出色的球員,他們該知道如何團隊合作:如果你負責防守,你要留在後面保護球門、如果你負責進攻,你要前進,努力得分。在一支糟糕的團隊裡,球員只顧著自己的光環,他們只想自己射門得分,不會佈陣各處,彼此幫忙,結果就是球場上一片混亂。你看,社會就像是由幾百萬人組成的團隊,大家一起合作,彼此交易。那,是什麼力量使得社會這支團隊表現傑出呢?如果經濟的運作原理和足球相同,那麼社會需要的是讓人們為了團隊而努力;社會不需要的,是每個人都只顧著自己。但亞當斯密不認同這種想法,他認為人要去做對你自己好的事,到最後就會有更多人受益。亞當斯密說:「我們能指望吃上一頓晚餐,並不是因為屠夫、釀酒師或麵包師的善意,而是因為他們關心自身利益。」這就是亞當斯密的洞見,足球隊和經濟體有另一項重大差異:足球隊需要教練來安排球員,例如你負責防守,他負責運球。某種程度上,你可以想成是教練拉著球員,把他們帶到球場上不同的位置,但是在經濟體中沒有這種事情,沒人告訴麵包師今天要做多少麵包,他們要自己做決定,根據的就是要怎麼做才能賺錢。經濟體的運作看來像必然有一個教練出手安排這安排那,但是當你試著要尋找他的蹤跡時,卻又不見人影,這就是著名的「看不見的手」。不過這一章並沒有討論到亞當斯密寫的《道德情操論》一書,《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的關係是討論亞當斯密時一個相當精彩的地方。
第七章 當穀物遇上鋼鐵:工業革命下的因果鏈條
原來比較利益是李嘉圖提出的!我曾經聽聞過李嘉圖,是在討論土地價格、房價的音頻時有關《地租理論》的內容,不過我從來沒有對李嘉圖做過任何研究或調查。這一章用簡單的方式介紹了《地租理論》,從現在往回看,《地租理論》是建立在三個前提上的:第一,土地數量固定不變;第二對不同種類之土地投入同量的資本與勞力時,產生不同的收穫量;第三,只要農業生產技術不變,對土地所投入的追加資本及追加勞力所產生的收穫量,必少於先前投入資本與勞力所產生的收穫量。當然作者是以一個簡單的類比解釋這個概念的,總之提出這個理論的原因是因為在十九世紀時,英國高漲的食物價格讓勞工的憤怒與日俱增,有人認為,引發高食物價格的理由是因為地主賺取過高的租金,從而推高了農民的成本;不過李嘉圖不同意,他說情況剛好相反,是食物價格太高導致租金高漲,李嘉圖相信,因為食物價格不菲,才讓地主得以佔盡每個人的便宜。所以在李嘉圖擔任英國國會議員期間,致力於推對反《穀物法》(限制國外便宜糧食進口),並提出了所謂的「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而英國在李嘉圖過世後 60 年終於取消了《穀物法》。看這一章最讓我感動的不是李嘉圖做了什麼事,或提出了什麼有趣的經濟理論,而是他思考的模式。作者是這樣描述的:李嘉圖的思考風格,是從一個簡單的始點開始,然後看看依此推理下去會得出什麼結果,他從未偏離謹守邏輯的方式、李嘉圖提出的很多起始點都遭到後世經濟學家駁斥,但他用來建立一連串因果關係的方法,終成了經濟學的方法。舉例來說,所謂的《地租理論》其實是以「土地的肥沃度不同」作為起點,才有了後來的「地租是為使用土地原有和不可摧毀的生產力而付給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產品」這個結論。最近我自己在看許多大學的科系,其中我對「社會系」特別有興趣,許多人說到社會系學到手的是「研究方式」,應該就是指學習像李嘉圖那樣嚴密的邏輯論證吧。
第八章 理想社會:空想社會主義
本章在敘述社會主義的起源,主要介紹傅立葉(Charles Fourier)、歐文(Welshman Robert Owen)與聖西門(Henri de Saint-Simon)。這三位時常被視為社會主義的始祖,是在烏煙瘴氣的工業革命時代中追求烏托邦的思想家。我曾經看過一本叫做《到芬蘭車站: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與發展》的書,裡頭對社會主義有更多詳細的描寫。例如在本章提到歐文做的「理想社區」實驗,但其實還有很多社會主義的擁護者做過,而失敗也是各有其因。《到芬蘭車站》我有寫過心得,不過並沒有做詳細的章節筆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 Google 一些關鍵字(Gracchus Babeuf 巴貝夫答辯書、安芳登)等等。在本章最後,作者引述了馬克思對於這些社會主義起源思想家的評價:傅立葉、歐文和聖西門都是做白日夢的人,他們想出了新的世界,但不知如何實現。訴諸人的善意無法帶來更美好的世界,工人和雇主之間的衝突將會越演越烈,資本主義則會在一場大型革命中冰消瓦解。新社會不會在和諧的情況下出現,而會在嚴重的騷動與巨變中誕生。這個評價也是蠻中懇的,傅立葉、歐文和聖西門都相信,市場和兢爭並非通往美好社會的道路。他們都相信,藉由訴諸人的理性和善意,可以創造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一個烏托邦。但他們誤判了人類行為的動機,人性可以本善,但人性是人性,人的行為是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是由各項動機引起的,而非人的本性。不過從這一章可以看出,社會主義的發起是美好的,是為了對抗當時慘無人道的資本家,在台灣很多人一聽到「社會主義」或「共產」就發作,這樣濟世的思想被妖魔化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第九章 食指浩繁:馬爾薩斯與《人口論》
複習一下《人口論》吧,在高中的公民課應該都有學過:馬爾薩斯認為,人口是以幾何級數比率增加,而糧食和其他生產卻是以數字級數比率增長的,因而人口增長的速度永遠高過糧食同其他生產增長的速度。由此推知,人類必須控制人口的增長,否則貧窮就是人類不可改變的命運。大家比較熟悉的應用可能是中國先前執行《一胎政策》或是帝國主義擴張時的主張。不過這些應用時常讓人誤會,認為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是一個陰沈黑暗的理論,但其實在馬爾薩斯所寫的論述中有一部分常被世人遺忘,那就是他說他完全不反對人口成長,而且還認為有很多人是好事,前提是社會要有方法餵養這些人。馬爾薩斯提出《人口論》是根據當時的底層社會環境,如果說馬爾薩斯的想法陰暗沈鬱,那麼,當時人們生活的環境的確也是如此。不過後來的歷史證明馬爾薩斯錯了,十九世紀還發生了一些馬爾薩斯或是倡導進步人士都無法預見的事:新科技提高了生活水準, 人們得以長期賺得高於維持基本生存所需的薪資。這讓我想起在《橡皮擦計畫》中提到的:「你對於未來的想像,來自你過去的經驗。」馬爾薩斯不知道農業的第三次革命(基因改革),也不知道物理化學領域可以快速進步,所以他沒辦法想像出人口很多同時又富裕的未來,我想,這就是時代的局限性吧。就算在現代,還是很多人拿資源的存量大做文章,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的想法有誤,只是對於這種議題我更偏好之前在《邏輯思維》聽到的想法:想像自己正在從很高的頂樓跌落,跌到地面就代表資源耗盡也代表死亡,現在人類就面臨這種情況,不過處理這種情況的方式並不是拼命的往上滑來減慢速度(減少資源使用),因為那樣做根本無濟於事(看看京都議定書)。人類該做的,是在真正落地前的時刻,就算是零點零零一秒也好,找到一個緩衝地帶(新的資源),然後往那個方向繼續掉落。
第十章 工人世界:馬克思與共產主義
本章介紹馬克思,基本上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主張都提了一遍:共產主義將替代資本主義、剩餘價值、異化等等。不過畢竟這是一本經濟學的簡史,並沒有花太多的篇幅詳細解釋馬克思這個人。理解馬克思除了從先前提過的《到芬蘭車站》之外,我還可以推薦一本白話簡單的讀物《遊蕩世界的幽靈:馬克思,資本論的誕生》。那我們談談馬克思吧,在本章中提到,馬克思認為,資本主意最後會被取代,這是因為資本家賺取利潤的方式出了問題,我認為很多人在了解馬克思主義時都忽略了這一點。人們常說,馬克思的思想是錯誤的,為什麼?看看歷史啊,歷史證明了資本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可是他們並沒有指出,在二十世紀初,很多人開始關心窮人的苦境,開始把投票權從富人身上擴大到窮人;法國、丹麥和其他國家引進失業救濟金;德國政府更是在首先為一般大眾提供了教育,慢慢的,各國政府也立法規定不準用童工,至此之後,在工業革命時代的窮人困境就慢慢的改善了。你看,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賺取利潤的方式出了問題」會導致資本主義被取代,但上述的作為不都是在利用利潤解決那些問題嘛?我們能說馬克思的思想完全錯誤嗎?或是我們可以這樣問,如果沒有馬克思主地,資本主義會做出這種程度的讓步退讓嗎?對於馬克思主義,現代人還有許多誤解,常拿中國與蘇聯的共產時期失敗的經歷說嘴,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馬克思的提倡的共產是要循序漸進,是要由一個完善的資本經濟體轉化而成的,而不是像當時的中國蘇聯一樣是貧窮的農業國家。關於馬克思,我還推薦洪鎌德教授的書或開放式課程,他是台灣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專家,不過課程聽起來有點助眠就是了。
第十一章 完美平衡:新古典經濟學
本章介紹新古典經濟學的誕生。新古典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最重大的差別在於著眼點的不同:古典經濟學著重的是市場力量如何影響經濟體,新古典經濟學看的則是理性的個人如何帶動市場。舉例來說新古典經濟學已經不再尋找最終得價值衡量標準,價值只是某些出自於供給和需求的事物的價格;而古典經濟學則會認為價值有一個衡量標準,例如馬克思認為的「剩餘價值」或是重商主義的「黃金數量」。也可以用另一個角度理解,古典經濟學把市場中的「人」視為有各種特色,目的均不相同的個體;新古典經濟學則把所有「人」視為理性的,每個人都只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或有人說效用的最大化)。新古典經濟學把人這個要素簡化了,這是因為所有理論都需要簡化,簡化才能做出一個模型,模型把重點放在欲解釋的關鍵因素上。在經濟學中,所謂關鍵就是稀少性的問題。本章介紹了基於理性人的假設下,經濟學的基本法則,諸如「供需理論」、「邊際效應」等等,最後作者也提到了「所有理論都需要簡化,但要簡化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呢?」也為日後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第十二章 擋住太陽:自由貿易和保護政策
本章討論約莫 1880 年代,在德語系經濟學家間興起的「方法之戰」(batttle of the methods)。這場辯證的雙方對於如何研究經濟學各有看法,其中一方認為經濟學應該從原理與邏輯出發,是李嘉圖學派的支持者;另一方認為經濟學應該從事實出發,是李斯特(Friedrich List)的支持者。雙方都有理,理論需要以歷史經驗驗證,另一方面,沒有理論的抽絲剝繭,一大團事實也毫無意義。但顯然,從現代已經擁抱數學的經濟學來看,前者,也就是理論派是獲勝的。本章並沒有討論為何獲勝,本章討論的是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辯證。在那個時代,英國奉行所謂的「大都會主義」(cosmopolitanism),也就是適用於英國經濟的理論,也適用於法國、德國或俄羅斯,因此如果自由貿易對英國來說是好事,那麼對其他國家來說也是好事。不過李斯特不這麼認為,他相信經濟要進步,重點是要建立以工業和工廠為基礎的經濟體,而非以農業為本。然而,在發展初期,新工業就像小孩一樣,因此政府應該培育其發展,阻擋其他障礙。他這麼認為,英國已經歷經工業革命的洗禮,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和較低的成本作出鋼鐵及其他工業用品,那如果本國要發展工業,但尚未掌握技術因此成本很高的話,那國內根本沒有買家會買這種「幼稚工業」(infant industry)的產品。所以他主張要「保護」發展中的國企,也就是政府需要設立高關稅。「難道發達的英國跟貧窮的俄羅斯的狀況一樣嗎?」他這樣質疑著那些宣稱要發展自由貿易的人們。
第十三章 戰爭的利潤:帝國主義
在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歐洲列強奉行所謂的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指的是:「一個國家的政策,藉由殖民、軍事或其他手段擴張其國力及其影響力。」那這跟經濟學有什麼關係呢?英國經濟學家 John Hobson 提出一種看法:國家的儲蓄多過頭了。工人和資本家從生產產品當中賺取收入,然而富有的人賺得太多,根本花不完,於是他們只能儲蓄,而存起來的錢如果用於投資,就能生產更多的商品。問題是,投資多了,但願意或能購買產品的人卻沒這麼多(錢都被富人賺走了),所以利用儲蓄興建的工廠能為業主創造的利潤越來越少。那怎麼辦?誒,本國的儲蓄爆滿了,可是未開發國家還沒啊,所以帝國強權侵入外國,建立殖民地。資本家則在殖民地興建工廠,把他們在本國賣不掉的產品賣給殖民地的人民。John Hobson 將這種「超額儲蓄」稱為帝國主義的「經濟主根」(economic raproot),而這個概念有助於解釋一個疑問:資本主義為何未如馬克思所預測,到最後走向崩解,因為帝國主義的擴張為資本主義帶來了新的生命。
第十四章 製造噪音的喇叭手:福利經濟學
本章討論「福利經濟學」(welfare economics),在現代,福利經濟學指的是研究社會經濟運行的目標,或稱檢驗社會經濟行為好壞的標準;實現社會經濟運行目標所需的生產、交換、分配的一般最適度的條件以及其政策建議等等。複雜嗎?那我換個說法,福利經濟學其實就是在研究所謂的「市場失靈」。市場什麼時候會失靈呢?就是當社會效果和私人效果有差異時,其實就是大家國中都學過的概念,諸如「公共財」、「外部性」等等。本章簡單介紹了外部性成本的概念,也就是私人利益與整體利益衝突的情況,唸到這裡時我突然想到限制理論(TOC)中的核心概念:局部最佳不等於整體最佳。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為行動準則時,產生的總利益不一定就會是最大的。例如工廠排放廢水,如果工廠遵守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廢水都不處理就倒入河水中,那麼環境污染或是漁業就會造成社會的成本增加。另外本章提到一個很有趣的概念,為什麼人們需要政府存在呢?那是因為,只從經濟論據上來說,政府必須存在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少了政府就沒有公共財。
第十五章 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不完全競爭經濟學
本章介紹研究「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學家:Joan Roninson 與 Edward Chanberlin,雖然兩人研究的想法即為相似,不過後者終其一生都在辯論自己的理論與前者不一樣(也許是因為前者是一位女性?)。那他們研究的內容是什麼呢?是介於「壟斷」與「完全競爭」之間的市場,壟斷指的是一家獨大,完全競爭指的是商家很多,沒有任何一個商家獨自有能力對價格進行影響。很顯然地,這兩種市場都很極端,都不常見,所以可以這樣理解,所謂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研究,就是在理想的兩個極端之間,試著帶入現實的情況。抽象一點的說,一邊是黑,一邊是白,他們的研究就是又黑又白的灰色地帶。那在不完全競爭之後,經濟學家又忙著研究所謂的「寡占」市場,就是指一小群大企業提供服務的市場。這些概念在《經濟學原理》中都有探討,細節很多就不贅述了。不過這一章提到一個有趣的議題「品牌形象」,這跟行銷還有廣告學有關,那一般認為「廣告學」是二十世紀初開始興起的學科,也許可以跟「不完全競爭」的研究做一點比較。
第十六章 有計劃的人:蘇聯的經濟問題
本章討論蘇聯執行的社會主義,回顧歷史,我們自然可以大聲自信的說社會主義那一套並不可行。但是,顯然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社會主義看起來是一套可行的方案,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所有歷史事件,都是那個時代最聰明的人提出的一項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就算事後看起來是大錯特錯,那也是「事後」才會知道的事情。本章作者就是要帶你看看,一些關於社會主義的正反說法。反對社會主義的經濟學家,本章舉的例子是 Ludwig von Mises,大致上有兩個論點,第一是資訊超載,因為計畫經濟要決定市場上的所有東西,中央政府根本無法負荷,傳聞史達林有一次鬧脾氣跟下屬說「你們要我簽的文案都堆到我的胸口了!」;第二是社會主義並不理性,在市場經濟下,價格顯示木料的最佳用途在哪裡。沒有價格,就無法適切決定如何使用木料,或是要生產多少雙鞋子。那支持社會主義的人怎麼看呢?Oskar Lange 與 Abba Lerner 認為社會主義是理性的,因為不同的市場可以視為不同的供需方程式,政府要做的事情只是解數學題,算出供給等於需求的均衡價格即可。對此,Ludwig von Mises 認為,具有實質意義的價格來自商人努力要賺得利潤的行動,而不是來自玩弄等式的經濟學家。但我自己很好奇的是,現在人工智慧處理數據的能力如此發達,以現在的算力跟設計模型的能力(例如把追求利潤設計成一個參數)重新執行社會主義還是會失敗嗎?現在還在執行社會主義的國家又過的怎麼樣呢?
第十七章 亮出你的財富:有閒階級與炫耀性消費
Thorstein Veblen,號稱想法最接近馬克思的美國經濟學家。馬克思批評的是工業革命下資本主義的剝削,范伯倫批評的則是在經濟發達年代資本主義的浪費。他批評的人近似於如今被稱為「暴發戶」的人群,他稱之為「有閒階級」(leisure class),他們從事休閒活動與購買奢侈品,也就是他認為的「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這些人的行為,范伯倫認為跟經濟學中提到的「理性人」完全不吻合,他認為,人們並非透過理性計算來決定要買什麼、要怎麼花錢。要真正理解人的選擇,你必須檢視他們的直覺和習慣,而這些都是由他們成長的社會塑造而成。如果你貼近檢視,將會看到原始習俗生活出現在現代經濟體裡。我們買東西,並不是像一個完全理性的人純粹是為了滿足本身的慾望,而是為了要獲得別人的認可。例如以前的原始社會以不用工作就有糧食吃為榮,例如祭司或族長,他們不需自己身體力行的去打獵,你看,那些宣稱自己不用工作就能養活自己的人的想法是否很類似呢?有趣的是,范伯倫認為,發明與改進機械的工程師和技師這類具備工作天性的人,應該由他們這些人幫忙引導出更好的社會。看到這裡我不禁想到馬斯克,他就是拉動世界往前走的人吧,那范伯倫如果看到現在的社會,他又會如何評價呢?不過可惜的是,1929 年美國股市崩盤,范伯倫未能親眼見證到這個鋪張浪費,他極力反對的社會風氣的結局。
第十八章 一路下沖:凱因斯主義
本章介紹 1929~1933 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產生的凱因斯主義。先提凱因斯,在他之後,經濟學分成「總體經濟學」(研究整個經濟體,例如就業水準)以及「個體經濟學」(研究個別消費者以及企業如何做選擇)兩個領域,由此可知他的貢獻。那他當初面對的大環境究竟是如何呢?在當時有大量的人口失業,可是沒有人知道原因。在傳統經濟學領域,一國的所得,是加總該國的工廠與工人可以生產的產量。背後的假設是所有工廠都以完全的產能運作,所有勞工都能就業。由於經濟體的運作方式總是竭盡所能運用所有稀少性資源以創造最大產出,因此,如果要製造更多靴子,就必須將原本生產帽子的員工調過來。到了 1933 年,美國工業的產出比 1920 年代末期少了一倍,因此有幾百萬人失業。有這麼多的閒置勞動力,原本可以在不減少帽子產量的前提下把這些人挪去生產更多靴子,但並沒有。也就是說平白多了很多勞力,可是經濟狀況卻沒有上升。凱因斯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他的洞見,在凱因斯的理論中,一國的所得是人們所花掉的錢,是他們的「需求」,而不是工廠的「供給」。原本的經濟學界奉行所謂的賽伊法則(Say’s Law),指的是「東西做的出來就賣得出去,有供給就會有需求,因此不可能出現衰退和失業」,而塞伊法則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假設每一個人都把賺來的錢拿去買東西。但如果大家不把所有的錢花掉,反而是存一些起來呢?本章用浴缸中的水作為舉例很有趣。而凱因斯不認同賽伊定律,他說當流出浴缸的水比流進來的多,就發生衰退。事實上,導致衰退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在存錢不花錢。 由於凱因斯之故,經濟學家很快達成了一項共識:大蕭條以及之後多次衰退期間幾百萬的失業者,都是支出水準下降的受害者。最後,今天啟發俱樂部聽到一句好玩的凱因斯語錄:「長期?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這句話的背景就是因為很多經濟學家在批評凱因斯主義是飲鴆止渴。
第十九章 創造性破壞:資本主義的騎士熊彼得
在熊彼得之前的資本主義觀點,例如馬歇爾和傑逢斯的觀點是靜態的,是「現況快照」,在標準的現況快照中,每個都知道有哪些產品可供買賣,大部分時候供需都能達平衡;但熊彼得認為經濟體不斷變化,比較像一部電影。傳統經濟學把經濟體中的資源視為既定因素,之後再看如何讓資源全部達成平衡。這裡沒有發明新東西的創業家,只有為了追求自身最大效用買賣他們所知產品的人。本章有一句話可以讓人深刻的體會到這兩者的不同「 在馬歇爾的經濟體中,企業根據油燈的價格從事競爭;在熊彼得的經濟體中,成功的創業家靠著發明燈泡把競爭對手逐出業界。」熊彼得認為經濟體的演變,資本主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業家不斷地吹皺一池春水,他將此稱為「破壞性創新」,經濟體開始收縮,一直到啟動下一輪的創新。資本主義經濟體的繁榮與衰退、起飛與跌落,都來自一波又一波的創新潮,來自創業與效仿的高潮迭起。有趣的是,熊彼得被稱為「富人的馬克思」,因為他也預言的資本主義的終結、社會主義的到來。但與馬克思不同的是,熊彼得認為資本主義的終結是因為社會上層人士,也就是那些心生不滿的知識份子滿心挫折。思考路徑是這樣的:熊彼得所謂的企業家或創業家一開始是無畏的英雄,但當企業規模擴大之後,創新流程變得固定,於是創業家變得像討厭學校、拒做功課的無聊青少年。他們痛恨工作時必須打上領帶,還得坐下來開乏味的會議。當然熊彼得的預言沒有成真,不過這也給了我一個思考性的問題:當自由的創意擁有了一套制式的流程,那創意(或稱創新)還稱的算新玩意嗎?還是只是一套比較開放性的制式問答罷了?也許能在《創造力》中找到答案吧。
第二十章 囚犯的兩難:納許與賽局理論
本章介紹賽局理論。我在《思辨賽局》與《賽局意識》這兩本書的心得中有為賽局理論做由淺入深的介紹,歡迎大家參考。那賽局理論在經濟學歷史中的意義何在呢?賽局理論要看的是國家、企業與人在一方行動會影響另一方結果的情境下如何行事。專業一點的說,賽局理論在討論的是「策略性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但在賽局理論問世之前,經濟學家談論的是「完全競爭」。在完全競爭中,完全沒有策略性互動,市場裡有許多買家與賣家,且沒有人可以影響價格。賽局理論容許經濟學家討論更複雜、更實際的情境。
第二十一章 政府的專制:哈耶克的警告
本章介紹海耶克(Friedrich Hayek),我跟海耶克不熟,從本章的敘述來看他是一位極端的經濟自由主義者。當時的背景是在二戰期間,當時英國政府為了因應戰爭,開始限制商業資源的發展,將資源丟到戰爭上,也就是政府控制了經濟體。但哈耶克討厭這種行為,他認為這樣的想法最後會導致政府全面掌權,不僅掌控經濟體,還控制了一般的生活層面。終極的結果是出現「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變成政府全能、要求每隔人完全服從政府的社會。他說政府控制經濟體將會剝奪人們的自由,就算是混合式經濟這種半吊子亦然,半吊子指的是政府並沒有全面掌控(例如現代社會,有私人企業也有政府的活動)。當然,最後西方的民主社會並沒有出現極權主義。經濟學家許多的辯證重點在於要在哪裡畫上界線,說到底,很多相關的論證最根本都是在探討所謂自由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點偏哲學的意味了。哈耶克的思想似乎在中國蔚為流行,日後有研究到哈耶克時可以深入找找資料。
第二十二章 大推動:發展經濟學
本章以獨立後的迦納(Ghana)說明何謂「發展經濟學」(Development Economic)。簡單介紹背景,在非洲的各個國家陸續獨立之後,各國政府打算迅速的追上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這可不是簡單的任務,迦納的總統 Kwame Nkrumah 這樣說:「其他國家花了三百多年才獲得的成就,曾經倚賴宗主國的區域(殖民地)地需努力在一個世代達成。」那主要遇到什麼困難呢?在 1940 年代之前,多數經濟學家相信有市場就夠了。市場是能賺得利潤的承諾,可以鼓勵企業家興建工廠與鋪設電話線路。但是新一派的發展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無法在貧窮國家順利運作。因為一家工廠要能獲利,必須還要依賴有其他工廠存在。新的沙丁魚罐頭工廠要賺錢,前提是要賣掉這些沙丁魚罐頭。誰會買?經濟體中傳統區塊裡的人收入並不多,沒有錢去買罐頭,也許工廠的工人會買,但也買的不多。但是如果旁邊又蓋了一間製鞋工廠,那麼罐頭工廠的工人除了罐頭豬愛還會想買鞋子,製鞋工廠的人也會來買罐頭。你看。如果你是想要蓋沙丁魚罐頭工廠的企業家,你會因為國內沒有其他產業而裹足不前。如果要促成工業化,必須將勞工帶離農耕,同時,要讓他們投入多種不同產業。經濟學家 Paul Rosenstein-Rodan 主張,僅有政府才可以精準地安排這樣的大躍進;政府可以在經濟體內許多區塊進行大規模投資。他將這樣的作法稱為「大推動」(BIg Push)。那這樣的理論有順利發展嗎?要看地區,因為由政府主導企業很容易出現效率不彰或徇私舞弊的問題,書中舉了失敗與成功的例子。最為成功的莫過於南韓了,南韓得出色之處,在於政府能阻止新產業怠惰偷懶。用優惠貸款獎勵企業家的同時,南韓政府也確保企業能有好表現,對於無力競爭、無法將產品銷往海外的企業,朴正熙甚至收回貸款。本章很有趣的是那個大推動,最近我聽吳軍的《數學通識》中提到虛數的概念「引進一個第三方(不存在)的東西並解決實際的問題」很像這個概念,誰能想到一間工廠無法推動經濟的解法是要蓋第二間呢?原來真的「more is different」。
第二十三章 涵蓋一切的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
本章介紹一位經濟學家 Gary Becker。一般來說,經濟學屬於社會科學的範疇,社會科學的面向很廣,諸如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等。而 Gary Becker 打破了「經濟」與「社會」的分野,換句話說,他說一切社會行為都可以歸根於經濟學。對貝克來說,經濟學是一種「工具」,而非一種「實體事物」,內容不必然關乎「經濟體」(也就是只肖累與生產產品的個人與企業),也可以討論生活中幾乎任何面向,包括過去向來被認為超乎經濟學家範疇的犯罪與育兒。例如犯罪,人犯罪並不是因為天性邪惡,只是因為犯罪這個行為帶來的利益超越了懲罰的成本,所以貝克建議,消除犯罪的最好辦法,是讓犯罪無利可圖。以違規停車來說,這可能代表要提高罰金;對於強盜來說,則可能代表要延長刑期。這就是一種看世界的角度,或著說詮釋世界的模型,當我們看敘述談判的書籍是,書上會說「生活無處不是談判」,就是類似的道理。貝克為當時的世代提供了換然一新的角度,不過有趣的是這個角度後來更是延伸成了行為經濟學。貝克說,人無時無刻都在做選擇,而當時的經濟學認為人是理性的,那行為經濟學則是在「人做選擇」的情境下,加入了「人不理性」的輔助說明。
第二十四章 成長:經濟成長理論
本章說明兩種解釋「成長」的模型,一種是 Rober Solow 的,另一種由 Paul Rome 提出。前者的成長,認為貧窮國家的成長速度很快,總有一天會追上富裕的國家。他認為技術是「外生因素」,是來是經濟體以外的事物,無法控制,就像讓花園枝繁葉茂的陽光。他的理論假設,所有經濟體都同樣能得到技術。但另一種成長的模型認為技術是「內生因素」,這派理論認為技術進步和陽光是兩回事,人會發明更好的引擎,是因為引擎能讓他們賺錢。技術很特別,因為一但發明某種技術後,就可以一用再用。所以富裕國家會利用技術不斷地創新,例如航空公司發現了一個新金屬有較高的燃點,那除了航空公司外,也許家電商人也會應用這些知識做出更好的廚房用具。知識和人們會買賣的多數其他東西大不相同,經濟學家說這叫「非抗對性」(non-rival)產品。簡單來說,在梭羅的理論裡,成長會慢下來(技術是外生因素);但在 Paul Romer 的理論裡(技術具有非抗對性),只要新構想在經濟體裡傳播,成長就得以繼續。我自己會這樣理解,「理論」會普世流傳,但「技術」卻會被獨自佔有。梭羅把理論跟技術的分野搞混了。不過這也不是說梭羅一無是處,他的出發點極好。在梭羅之前,經濟學家認為,只要窮國開始大量興建工廠、道路和港口就會富裕起來,我們在前一章看到開發中國家也很努力這麼做。梭羅指出,就算投資更多資本(興建工廠與購買機器),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能暫時刺激成長。經濟體長期要能成長,必須要有更好的技術。梭羅說,技術進步才是真正的成長引擎,技術進步會帶動高產能。念完這章我又再度聯想到那句話,任何當時的理論都是為了解決當代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當然,這個方案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後續問題,但那就是後代的人們要再祭出新的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第二十五章 協調融洽:部分均衡與全面均衡
學經濟學的時候,我們都看過供需的直線方程式圖形,兩條方程式的焦點被稱為「均衡」。但本章的內容告訴我們,這種均衡是「部分均衡」。例如,的確石油市場的供需則以油價決定。問題是,油價不光影響石油市場,低油價鼓勵人們多買車,導致鐵路衰退、暖氣系統捨棄煤炭改用石油。一個市場的動向會在多個市場激起漣漪。馬歇爾的供需理論是「部分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理論:這裡忽略了漣漪效應。而法國經濟學家 Leon Walras 則提出了另一種均衡:「全面均衡」。怎麼理解呢?單一市場的均衡可以寫成一條簡單的方程式:供給等於需求。在瓦爾拉斯的理論裡,石油的供給與需求由經濟體中的「每一個」價格決定。也就是如果市場裡有一百萬種產品,到最後你會有一百萬條方程式,每一條都由一百萬種價格決定。不過這麼複雜的運算不是由瓦爾拉斯證明出來的,當時的經濟學還是一個文字大於數學的科學,是後來兩位經濟數學家阿羅、德布魯證明出來的。他們引述了 Vilfredo Pareto 的「柏拉圖均衡」說明如果經濟體中存在全面均衡,那必定具備了柏拉圖效率。這個概念在經濟學上有一個特別的名稱:第一福利定理,指的是:一旦所有交易都完成,任何人都無法再獲得任何好處時,也代表再也沒有任何被浪費掉的資源。假設我們都有兩個蘋果跟兩個香蕉,你對香蕉跟蘋果的愛好程度相同,可是對我來說,蘋果等於兩個香蕉,所以我會傾向於把我的香蕉拿去跟你交換蘋果,如果交易達成,那麼此時我們兩個所組成的社會就具備了「柏拉圖效率」,也就是經濟體中沒有任何資源被浪費的情況。有些經濟學家把「第一福利定理」看成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證明:人的慾望會導致市場走向均衡,可是這個定理成立的條件過於嚴苛(完全競爭、沒有外部性、沒有交易成本、完全信息、不存在規模經濟),因此這條定理也時常被視為實際運作的市場不可能具備效率的證據。
第二十六章 一分為二的世界: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
本章介紹資本主義市場的一種反面想法。李嘉圖說,國與國之間根據比較利益進行貨物出口就能促此雙方的經濟成長,可是一位阿根廷經濟學家 Raul Prebisch 說不對,像巴西這樣的窮國多半出口「初級」產品,富國多半出口製成品。假設你的所得提升十倍,你可能會在汽車和珠寶上多花十倍的錢。但另一方面,雖然你每天可能會多買一杯咖啡,但卻不會比以前多買十倍。也就是說當窮國經濟成長,對於要從富國進口的汽車需求也隨之成長。但是,富國成長時,對於要從窮國進口的糖需求成長速度卻慢很多。因此他建議這些貧窮國家不應專業化,應該分散發展,也就是說製造不同產品,就是第二十二章提到的「發展經濟學」。而有一派更為激進的反抗者,是經濟學家 Andre Gunder Frank 的「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roy),他把馬克思所謂「資本家」剝削「工人」的概念套用到「富裕國家」剝削「貧窮國家」的層次,他認為貿易實際上會傷害窮國。法蘭克說,窮國出口貨物賺得的利潤並沒有用於真正的經濟發展,例如興建學校或發展新產業。窮國經濟由大型外國企業主導,從貿易中賺得利潤的是他們。他說,貧窮國家的命運(就是變得更貧窮),「依賴」的是富裕國家的作為,而富裕國家所做的一切用意都在於讓自己更富有。因此貧窮國家如果要翻身,就勢必得打倒貪婪的政府,需要革命。當然,你不能說他錯,可是他也不全然對,亞洲一些貧窮國家,在發展經濟學的推動下也成功翻身成了發達國家,如亞洲四小龍。怎麼說呢?資本主義當然不是盡善盡美的,可是指出他的錯誤是一回事,說一定要推翻他又是另一回事了。一個現有體制必定有他值得存在的理由,也許這理由不太光彩(例如當年美國跟蘇聯在爭奪影響力做的很多事),但都必須將這些理論之外的理由考慮進去。
第二十七章 裝滿浴缸: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本章說明凱因斯學派的作為。凱因斯的說法是,當儲蓄並未用來投資工廠和機器時,就會發生衰退(第十八章)。所以如果人民不花錢,政府就必須花。花錢建設道路、醫院、替辦公室添置新的盆栽等等,基本上,不管怎麼花,大致上都可以阻止經濟向下沈淪。凱因斯說,就算政府把鈔票埋起來,也比什麼都不做更好。當企業主聘用員工把錢挖出來時,就會創造支出與就業機會。事實上,政府做的事就是把在經濟體裡竄動、沒有花出去的儲蓄借來花掉,重新引導這些錢流進浴缸。那大致上有兩種作法,減稅或增加支出,無論是透過減稅讓消費者手裡有更多錢花,還是政府自己動手花,一開始花掉的錢,都會在經濟體裡流動,創造出價值高於一塊錢的新支出,這種支出效果稱為「乘數」(Multiplier):這些錢對於經濟體的最終影響,會比原始增加的支出或減少的稅金放大好幾倍。這一章說經濟學家利用政府支出與稅負的政策稱為「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另一種類型的政策叫做「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這是只想辦法改變經濟體中的貨幣數量或是借貸的利率。而在貨幣政策方面有一條很著名的曲線:菲利普曲線(Philliphs curve)。指的是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關係。如果經濟蕭條,政府就應該提高支出,以推高通膨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代價;另一方面,如果經濟體運作速度太快、通膨太高,那麼政府就應該減少支出或增稅,以減緩經濟體的發展速度。值得一提的是,可以看出凱因斯學派與傳統經濟學大有不同,傳統經濟學認為經濟體自然會達到平衡,但凱因斯學派認為政府應該要出手干預。可是凱因斯學派並沒有說古典立論全錯了,只說這套論調僅適用於充分就業的情況,凱因斯檢視的是經濟衰退時會發生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翻譯,凱因斯學派在經濟衰退出場,長期經濟回復穩定之後,就是古典經濟出場的時機。但那個長期究竟是多久呢?凱因斯這樣說:「長期?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
第二十八章 小丑治國:公共選擇理論
本章介紹「公共選擇理論」。簡單理解,就是凱因斯學派發揚光大之後的反對者。凱因斯學派很明顯是「大政府」的,但經濟學家並沒有認真去問政府是否真的能夠執行這些政策,他們提出正確的政策之後,就假設政府能夠也願意執行。公共理論的創始人說檢視政府的行動時,方法必須比照檢視企業賺取利潤的作為: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都是人,他們也和大家一樣,都會追求個人利益,政治人物並非無私的英雄,現實中,政治人物更樂於保護自己的地位,比經濟學家所想的更卑鄙、更自私而且不太可靠。根據布坎南的說法,政治人物創造出「租金」:指高於競爭市場裡可賺到利潤的額外部分。比如,政府如果對進口汽車課稅,就保護了國內車商免於和海外廠商競爭。藉由給予某些特定族群特權,政治人物期待的是贏得政治上的支持,甚至獲得金援。一旦有機會用絕少的付出賺得額外的利潤,就會鼓勵「競租」(rent-seeking)行為:企業花錢,努力說服政府給他們特權。你可以這樣理解,公共選擇理論算是大政府的「陰謀論」或是「剎車片」。布坎南說政府擴大自己的規模是因為政治人物的私心,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可能有這樣的成分,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政治人物的確也有可能是「大我大於小我」的人,這也是公共選擇理論最常被批評的部分。那公共選擇理論在經濟學上的地位如何呢?我自己會將其理解為「理性的敵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所有人都贊同的那一件事,有一個剎車片存在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第二十九章 貨幣幻覺:貨幣的力量
凱因斯學派說要把浴缸裝滿,也就是利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但在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七九年出現了問題,那段時候被後人稱為「不滿的冬天」。大致上的狀況是,通膨在一九六零慢慢攀高,到了一九七零年代,居然出現高通膨伴隨高失業率的現象,而不是菲利普曲線預測的低失業率。這時,解釋這種情況並提出新理論的經濟學家就是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他提出所謂的「重貨幣論」。在一九三零年代,美國央行挹注到經濟體中的貨幣太少,造成了百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大蕭條),從一九二九到一九三三年,貨幣的供給量少了三分之一。凱因斯主張,引發衰退的原因是支出太少,傅利曼說這兩者不相干,根源在於貨幣太少。那凱因斯究竟錯在哪裡呢?錯在勞工會把「貨幣」薪資和「實質」薪資混為一談。凱因斯說當失業率高漲時政府應該提高貨幣供給,讓通膨上升,失業率就會下降,這想法大致上沒錯,政府提高薪資,讓工廠有更多的錢付給員工,也就會有更多員工來上班。但傅利曼說這只有短期的效果,勞工的就業量增加,是因為賣鳳梨的人提供了更高的工資,然而鳳梨價格很快就會上漲了(通膨高),所以人們的「實質」薪資(以他們的薪水能買多少鳳梨來衡量)就不同了。一旦勞工發現自己錯了,就不會維持相同的就業量,經機體也就回復到原本就業水準低的局面,也就是說,政府做到的唯一效果,就是提高通膨而已。所以傅利曼主張小政府,如果政府廢除企業賦稅、放寬市場規範,企業就會受到鼓勵,提高產出並增加雇用人力,這些想法後來被稱為「供給面經濟學」(Supply-Side Economics)。
第三十章 看向未來:理性預測
對凱因斯開第一槍的是傅利曼,接著補刀的是 Eugene Fama 提出的「效率市場假說」(前身為理性預期)還有 Robert Lucas 提出的「市場結清」(網路上翻譯多為市場出清)。有關效率市場,簡單來說,就是人很理性,會根據目前已知的所有條件做出決定。假設今天星期一,你要出們上班,因為之前的經驗告訴你到公司要 20 分鐘,所以你提早了 20 分鐘出門,那你不理性,你做的事「適應性預期」。所謂「理性預期」是你不會根據過去的車程來預估行程,反之,你會使用今天所有可用的資訊,例如你會打開手機看到車禍的新聞知道今天的路程會慢個十幾分鐘。理性預期,或說效率市場假說有兩個著名的故事,第一個是股票無法預測,金融市場的價格反映了所有可得的資訊,當股價中已經計入所有因子,投資人就用盡了所有可獲利的機會。如果每個人都很理性,都認為下週股票會上漲所以這週買入,那麼股票價格就會在這週提高,下週的波動幅度不會有預期的這麼大。第二個故事是一個奉行理性預期的經濟學教授看到地板上有 1000 元,但他卻完全不理會,他的理由是:「如果這是真的 1000 元,早就有人撿走了。」接著,「市場結清」指的是市場會快速達成均衡,特定產品很少會有需求或供給太少的情形,價格會調整到確保均衡。市場結清搭配理性預期,重擊了凱因斯。凱因斯之前提出的主張是,當很多人要找工作卻找不到時,經濟體就會陷入泥沼。市場結清代表在現有薪資水準下,想要找工作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任何找不到工作的人,都是自願選擇失業。然而理性預期代表政府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無法提高就業。當然,這兩種模型現在來看也是漏洞百出,可以用「資訊不對等」為論點來進行討論。
第三十一章 進攻的投機客:貨幣投機者
本章介紹 George Soros(索羅斯),他被喻為「打垮英國央行的男人」。簡單來說,貨幣的匯率有兩種,一種是浮動的,會隨著市場價格波動;第二種是釘住的,也就是把匯率跟某個外國強勢貨幣掛鉤,由央行負責維持這個匯率。當市面上匯率過高,政府就必須多印貨幣;當市面上匯率過低,政府就必須用外匯存底購入貨幣。而在一九七六年的墨西哥,以及一九九二年的英國,還有一九九七年的東南亞都發生了匯率引發的經濟危機。細節本章並沒有寫的很詳細,也許可以找看看有沒有專欄或專書。有趣的是,一九九年那場金融危機的本質跟前兩場不太一樣,美國經濟學家 Jeffrey Sachs 等人認為,很有可能的情況是,經濟體本身沒有什麼太嚴重的問題,但投機客觸動了危機。這就好像沒有失火,卻有人大叫「失火了」導致大家互相踐踏。經濟學家說這是一場「自我實現的危機」。
第三十二章 拯救弱勢:窮人的經濟學
本章介紹 Amartya Sen。在第一章時作者提到:Alfred Marshall 說,經濟學家需要「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森恩就是溫暖的心得代表人物, 對森恩來說,經濟學的重點在於最貧窮的人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東西?要如何才讓他們能過著幸福且充實的人生?有錢買食物很重要,但能夠讀書、身體健康以及有機會參與社會的運作也同等重要。真正的人類發展就在於擴大自由。飢荒是怎麼發生的?這是森恩的一項研究重點,有人吃得不夠和整體食物不夠是兩回事。食物不僅是食物,同時也是一種人們從市場裡購買的產品,有百百種理由導致人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因此必須挨餓。為何飢荒食富裕家庭都沒有太大的影響,為何飢荒食商店仍然放滿了食物?森恩指出,飢荒是市場行為導致的,而不是糧食不足的問題。這一章放在索羅斯後面,讓我產生了劇烈的情感反差,前一秒還在熱血奸詐的金融巨鱷,現在有種經濟學是為大道的感覺。貧困是聯合國一直在處理的一項重點,之前曾經做過類似的報告,如果要討論時可以拿出來對照。還有本章提到的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能力是絕對的,但是要得到能力所必要的物質條件則是相對的。這句話也蠻有趣的,把一個現象放在不同的環境中做對照時,還得因地制宜地衡量測量對照時採用的標準才行。
第三十三章 知己知彼:資訊經濟學
本章從「檸檬車市場」為起頭,介紹資訊不對等帶來的「逆向選擇」。檸檬車市場在《思辨賽局》一書中有更為詳盡的說明,簡單介紹如下,二手車商裡有兩種車,一種是好的車,一種是不好的檸檬車,可是從外觀上分不出來,只有車商本人知道哪些好哪些壞。按照我們的假設,你會有一半的機會買到壞車,現在我們繼續延伸這個狀況,假設車商跟你都願意用高價買賣好車、用低價買賣壞車,但是由於有一半的機會買到壞車,所以妳會出一個最高價跟最低價之間的價格給車商。那好車的賣主就不幹了,明明車是好的卻賣不到高價,這種資訊不對稱就造成了二手車市場都是檸檬車的效應。這個效應在健保、股市、求職中都很常見,書中將其歸納於資訊經濟學中,當然,裡頭也包含了一點賽局的色彩。
第三十四章 未履行的承諾:時間不一致問題
本章介紹「時間不一致性」這個概念,就是這一刻你認為最好的決定,在三天之後也許就不是最好的行為了。作者以學校老師為例,對老師來說,在星期一早上,最好的做法是威脅學生如果星期三之前不交功課就要留下來。但等到真的到了星期三,老師最好的作法是放學生回家。老師會自我安慰說:反正學生一向不做功課,那幹嘛罰他留校,自己還要陪著學生留下來。那這個行為前後不同的理論會在哪方面應用呢?會應用在政府層面。還記得前面提及凱因斯學派的行為只會帶來短期的經濟效益,長期來說只是提高通膨率而已的結論嗎?政府部門應該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了國家經濟,他們會宣布維持低通膨的政策。可是當選舉將近,但經濟卻萎彌的時候,政府也許會為了選舉而做出符合短期利益的事情。基於上述理由,經濟學家建議控制利率的機構,也就是「央行」,應該獨立於政府之外。在一九九零年代,許多國家都讓央行獨立,經濟學家將那個年代稱之為「大緩和」(Great Moderation)。不過大緩和的功勞真的是央行獨立帶來的嗎?還是只是一種巧合呢?如果央行獨立這麼有效,那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又要怎麼解釋呢?這些是作者在文末留給讀者思考的問題。
第三十五章 消失的女性:女權主義經濟學
女性的薪水為何普遍比男生低呢?傳統經濟學也許會這樣回答:因為男性跟女性的偏好不一樣,男性偏好理工、商法,而女性偏好文學、藝術,男性的偏好為他們帶來的較高的工資。但有些經濟學家不這麼認為,他們是女性主義的擁護者,他們指出這種說法只是找藉口合理化女性在經濟方面的弱勢,認為女性在經濟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全出自於他們自身的選擇,而不去檢視是否是因為社會規範他們應該要適合什麼角色。對啊,傳統經濟學假設一個「理性人」的存在,但實際上這個「人」會因為身份的不同而被不同的外在條件,無論是性別或種族,給限制。但經濟學並沒有把這些東西考慮進來,例如養育未來勞動力的成本,多半由女性承擔。標準經濟學忽略這些成本,因為母親育兒不會獲得金錢所得。舉例來說,假設有一位女性管家,負責做做家事處理雜務,每個月按時領工資。但如果這個管家跟老闆結婚了,成了老闆的配偶,他每天還是在做家務跟處理雜事,可是老闆不在付他工資,因此這種無形的勞力成本便沒有被計算進經濟體系中。當然,我個人對女性主義是持保留態度的,但這個觀點的確值得討論,把更多的外在條件納入理性人的假設之中,讓理想模型更符合現實才會更有意義。
第三十六章 迷霧中的心靈:行為經濟學
本章簡介了行為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推薦讀物,有《不當行為》、《橡皮擦計畫》、《快思慢想》。本章介紹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稟賦效應與捷思,不過讓人驚艷的是作者如何說明行為經濟學具有新意的:當然,所有經濟學都關乎行為,但行為經濟學之所以有新意,在於這個領域發展理論的核心,圍繞著人們實際做決定時的特點,而非單純假設人是完全理性的。「所有經濟學都關乎行為」在《不當行為》中,Richard H. Thaler 說:我們不必完全拋棄傳統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為什麼?因為傳統經濟學是一種過於簡化的模型,過於簡化的理由很多,可能是當時的人沒想那麼多,或是當時的數學能力、製造模型的能力不足以支持過於複雜的系統,因此才把人假設的如此簡單。但歸根結底,經濟學就是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所謂行為經濟學,可以說是讓經濟學更加完整的註解。不過話說回來,女權經濟學、資訊經濟學、賽局理論、福利經濟學也都可以套用進這種「註解」的邏輯吧。
第三十七章 現實世界裡的經濟學:市場設計與拍賣理論
本章介紹「拍賣理論」。今年,也就是 2020 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頒給了研究「拍賣理論」的經濟學家,拍賣分很多種類別,其中運用到大量的賽局概念。與傳統經濟學不同的事,拍賣場不是市場,市場是由看不見的手所決定的,但拍賣場是由人設計出來的,一場好的拍賣可以讓賣主得到應得的利益,一場失敗的設計可能讓買賣雙方不歡而散。我覺得心得的其中一個主題可以寫拍賣,第一個理由當然是因為諾貝爾獎,第二個理由是我對拍賣理論的記憶不鮮明,已經忘記大部分東西了,什麼「贏家的詛咒」等等都忘的差不多了,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是,拍賣是人為設計的市場,念完這章我才掌握了這個概念。如果說經濟體是一個有機體,那它就很難被操作,遑論設計(看看凱因斯學派),那人為設計的市場,也就是拍賣會要怎麼運行成功呢?這要掌握的因素一定超過經濟學的範疇,例如也會運用心理學領域中人的行為動機的相關理論吧。
第三十八章 狂放的銀行家:明斯基時刻與龐氏騙局
本章介紹 2008 年次級房貸風暴的起因,以及預見這次風暴的明司基。對明斯基來說,貨幣以及透過放款創造貨幣的銀行,是經濟體的力量所在,最終帶著經濟體踏入危機。在危機發生的前十年,美國房價翻倍,放款人和借款人一起創造了一種自我實現的漲勢循環,經濟學家有時候把這稱之為「泡沫」。明斯基把這種輕率借款的體系稱之為「龐氏財務操作」(Ponzi Finance),這類貸款賭的是房價不會跌且利率不會漲,借款人不會因為貸款陷入麻煩。這場危機,超級簡單來說,就是過度樂觀的態度造成銀行過於寬鬆的放款造成的危機。這麼說來,用「明斯基紀元」來取代「明斯基時刻」一詞或許更貼切:資本主義花了幾十年才從謹慎的架構轉化為輕率的體系。現代人更常用「明斯基週期」這個詞,指的是一段繁榮的時期過後,資產價值下跌的情形。
第三十九章 高高在上的巨人:收入分配問題
本章介紹 Thomas Piketty 的觀點,說明收入分配不均的狀況。他是著名暢銷書《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在這本書中他檢驗了富人階級的增長,並確認了憂心這群人領先其他人的速度太快確實有道理。我沒有看過那本書,不過按照本章的敘述,那本書是想回答一個問題:為何這些巨人如何變得如此巨大?馬克思說,他們是靠著剝削工人賺錢的資本家;熊彼得說,他們是承擔風險的大膽份子;傳統經濟學家說,勞工的薪資由他們對於生產的貢獻度決定;皮凱提主張,決定頂端所得的是企業的習性慣例,以及企業過去支付多少錢給高階人員。皮凱提發現,他稱之為「資本主義的歷史法則」(HIstorical Law ofCapitalism)讓財富不斷成長: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時候,財富報酬率都超越經濟體的成長率。本章還提到一個有趣的主題:現代經濟學很多時候重視的是效率,而非分配。
第四十章 為何要成為經濟學家:經濟學的意義
最後一章,作者正面回應了「經濟學與現實世界脫離」的指控。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在處理小規模交易時都有顯著的成效,例如處理二氧化碳排放量、電視證拍賣等等。但經濟學處理大問題,例如「世界該如何運行」時就顯得非常乏力。也許是經濟學還沒發展到能解決那些問題吧。一般來說,常見的對經濟學的指控是他們簡化了世界,而且做了兩個很危險的簡化:相信市場有效率(市場可以導引社會的資源用在最佳用途)、相信整體來說人是理性的(人們會善用資源以衡量成本和效益)。經濟學家簡化了這個世界,沒有問題。為了能做解釋,你必須排除最不重要的事物,以揭示最重要的部分。但在這樣子的簡化下要如何有效的觀測世界,為何經濟學家沒有預見金融危機,我想這都是待解決的質疑。
--
很認真的心得
謝謝~
你也太認真了吧
因為之前唸過的好書過了一段時間總是會忘記裡面的內容,所以現在看書的時候都會強迫 自己做一大堆筆記加深印象(希望這樣可以讓記憶延長一些啦QQ
這心得如果是在PTT敲出來的不知道執多少P幣XD 推認真
對欸,不過我都是打在Evernote再貼過來的可惡
推,太強了,同樣也看過這本書但我寫不出這樣的心得
我之前也寫不出來,剛好這一年閱讀的書都有一些相關性才彙整起來的!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31.145 臺灣), 11/02/2020 12:18:21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31.145 臺灣), 11/02/2020 12:19:50還用看書嗎,先看完這篇文就夠了......
2萬8千多字,先推,感謝分享,找時間慢慢看
建議最後面的章節筆記可以慢慢看或挑有興趣的標題瀏覽~~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231.145 臺灣), 11/02/2020 17:37:33發現自己看過都忘的差不多了
看不完...熱愛經濟學的我對這本之前就有興趣,經由您的
推薦又多了本書單,謝謝您!加收藏慢慢看!感謝!
這文直接看完就很多理解。XD
推超認真心得XD
同看過 給推
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才會滑到最下面..
之前有買這本 看了一半就沒看下去 看到有人分享決定重拾
這本
推認真(*插鴃ꬪ)
12
Re: [討教] 岳不群寧願學辟邪也不學劍宗,是心魔嗎像葵花寶典這般 1. 明明是一本書,可分為兩部分閱讀 2. 分由兩人讀後互相驗證,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甚至會深信是對方讀錯的 我是有想到符合這例子的一本書 我書櫃中一本【經濟學原理】,雖然只是一本書,但要分的話,也是可以分成上下冊9
[問題] 想問問經濟入門的推薦書單小弟最近對經濟相關的內容有興趣, 不過完全沒有相關基礎,目前有看到四本書 版友們比較推薦哪一本呢? 還是小孩才做選擇,乾脆都買XD? 1、倫敦的40堂經濟學9
[心得] 小島經濟學《小島經濟學》是一本以一座原始小島為模型,用一則則寓言故事來說明經濟學如何運作的 書。 透過一則又一則的預言故事,作者帶著我們了解人類文明如何進步,經濟學參與在其中的原 始想法。在每則故事後面還會有對應真實社會的事件說明,可以幫助讀者建立經濟名詞與現 實社會的關聯。7
[問卦] 道家無為而治是不是符合經濟學效率?經濟學的理論有說 如果讓市場自由運作 也不用怎樣干涉 每個人各盡其力、各取所需 可以讓效率最大化。5
[心得] 《搖滾經濟學》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搖滾經濟學》讀後心得:音樂產業帶給我們的啟示 解開超級巨星與暢銷商品的祕訣,看懂音樂背後的複雜世界 圖文好讀 你喜歡聽音樂嗎?你知道為什麼突然間人們都在瘋同一首歌?為什麼音樂越來越容易取得 ,演唱會的票價卻越來越貴?為什麼許多巨星都在拚門票秒殺,天后泰勒絲卻刻意拉長售4
[問卦] 有沒有法律經濟學的八卦?法律經濟學(law and economics) 或稱法律的經濟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是由美國學者在1960年代發展出的跨領域交叉學科。5
[心得] 《推力》詼諧有趣的行為經濟學好書《推力》讀後心得:詼諧有趣的行為經濟學好書 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部落格圖文版 我們的生活很忙、時間很少、選擇卻很多,但我們做的決定常常不太高明。如果我們懂得 善用「推力」,結果將大不相同。像是把較健康的食物放在容易看見、方便拿取的位置,3
[心得]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 作者: 奈爾.傑斯坦尼 (Niall Kishtainy) 譯者: 吳書榆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Medium原文|3
[心得] 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書名】: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 【作者】:大衛.傅利曼 【譯者】:徐源豐 【出版】:先覺 —————————————————————1
[心得] 作惡的執照-對經濟學有廣泛涉略才看得懂這本書就是在講西方政府如何仰賴經濟學者提出的見解來管理國家 又涉及心理學的一些觀察 是不錯的題材 但是因為書的份量並不大但是涵蓋的經濟學各家的理論卻相當廣 如果讀者本身之前沒有對經濟學各家的區別有相當的認識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