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子彈整理思考術》導讀·方法與哲思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子彈整理思考術》導讀·方法與哲思作者
leo7283
(時代廣場)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3

《子彈思考整理術》導讀 方法與哲思

【作者】:瑞德・卡洛(Ryder Carroll)
【譯者】:吳凱琳
【出版社】:天下雜誌

圖多,排版優化原文
Matters|https://tinyurl.com/bjd8jfmj

即使沒讀過原著,你可能或多或少都聽過「子彈筆記」一詞。於是我拿它做為關鍵字,在博客來搜尋,買到一本簡體版;事後才發現,繁體版的書名叫做《子彈思考整理術》。

好在仍找對作者,依然是最源頭的資訊,萬幸。


■ 為什麼叫做子彈筆記術

作者瑞德・卡洛(Ryder Carroll)自幼受多動症所苦,很容易分心。經過多次嘗試和失敗,逐漸摸索出一種作法,輔助自己「有缺陷的大腦」,克服了自己的人生難題。

最終,拜社群網站傳播之賜,這門工具熱地蔓延開來,並且大受歡迎。

為了體現這套方法的速度、效率、內容和目的,作者決定稱呼其為「子彈筆記術」
(Bullet Journal, Bujo),結構如下:

【快速紀錄法】

搭配符號系統,寫出「保持簡潔又不失原意」的子彈短句,高效地捕捉想法;主要分成任務、筆記、事件三類。

【群組化(Collection)】

捨棄傳統的流水帳,改為模塊化紀錄。

猶如樂高玩具,每一塊「積木」都旨在管理、收集相關的內容,疊砌成堆,獨立成群;核心概念有索引、未來紀錄、月度紀錄、每日記錄四種,但也支持個性化設計。

【任務遷移】

需要我們把某些內容「重新寫到」另一頁上。

通過重寫,你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些任務,從而扔掉那些無用的東西,就可以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握住生活的主動權。


■ 更驚豔的是背後的哲思

在書中上半場,談到子彈筆記的製作方法,也是你在網路上所查到的各種資源著重介紹的部分,是一種行動;然進入下半場,作者教我們如何把信仰與行動聯繫在一起。

從 13 個面向探討各種哲學思考的要義,簡潔有力,直指人心,還結合在子彈筆記本的幫助下,將這些哲思付諸實踐。

漸漸地,就能夠明確帶著意向性去生活,在有所收穫的同時找到意義,把這件事情是什麼與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聯繫在一起。

如果說子彈筆記術是「招式」,那麼這些背後的哲理思維就是「心法」了,值得悉心鑽研,內外搭配,相得益彰。


■ 實行滿一個月的心得
.
一開始,對於子彈筆記術的「整合」讚譽有加。集規劃簿、日記本、筆記本、任務清單和速寫簿的優勢於一身。

【每日記錄】的清單一字排開,經由符號系統注釋,既釐清了思緒,也為思想減負。

真的!可以完成某件事不代表我們就應該完成這件事。去粗取精後,事情大致上只剩下「需要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前者是你的責任,事有輕重緩急之分,後者是你的目
標,別讓瑣事給沖淡了。

也是《每天最重要的兩小時》提到的「策略性不稱職」的概念。在當時,對於如何施行仍是迷糊籠統的,現在總算是心湖澄明。

提到目標,是樹立在【未來紀錄】和【月度紀錄】裡的備忘。讚嘆子彈筆記術的「拆解」功夫,把不受控的大目標,化為可執行的小步驟。

曾在新年寫下要學習電繪的計畫,Apple Pencil 和 Procreate 都買好了,卻束之高閣,意興闌珊;直到我把它切分成小進度,有明確的日期和時間,納入【每日記錄】排程,在完美主義誘使下——儘可能地想幫任務畫上 X——只要起個頭,神經例行程序按鈕一開,
就沒這麼難了。

如法炮製,終於把躺在草稿夾裡,封存超過半年的 Line 貼圖進度,用三個禮拜,每週挑固定的一晚「復工」,前幾天送審上架啦!

方才兩大段是子彈筆記「管理現在、規劃未來」的妙用;至於「追蹤過去」,即偏向日記本的用途,是我比較少涉獵之處,這裡融入了感謝、肯定與省思,將逐步落實這項應用。

我會一直寫下去。

--

閱讀筆耕|一週一耕,佐以心智圖耘襯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35.172.186 (臺灣)
PTT 網址

Odahunter06/19 18:08這本書的觀念跟方法都非常受用,非常值得一看來了解子

Odahunter06/19 18:08彈筆記!畢竟市面上大多子彈筆記都被包裝了,少了原著

Odahunter06/19 18:08想傳達的概念,至於感謝那單元人認為是整本的精華之一

Odahunter06/19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