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女孩與蜘蛛 Das Mädchen und die Spinne (2021 瑞士片)
好不容易有空去影院,就選小人物小生活小時刻小物件的小瑞士電影《女孩與蜘蛛》Das Mädchen und die Spinnen,連女孩的情人都只是公寓牆上爬的小蜘蛛!看電影簡介「以封閉的室內場景、堆疊的人物調度、放大的細節肌理」、其手法「看似冷靜疏離卻醞釀出緊張脆弱的心理暗湧」、甚至煞有其事地「透滲出存在主義思維」?這些認真文案恐怕反給廣大觀眾打了退堂鼓 XD 我很簡單就是來看美女的:演過德片《二姐妹的情人》與《心之物語》還有德劇《冷杉溪》與《明日歐洲爭霸戰》的大鼻子女星 Henriette Confurius,這次演個柏林青年要挽回心愛之人!
說情人愛人也許言過其實,但女主角 Mara 要挽回的是她親愛的室友 Lisa :開場 Lisa 正在搬家搬到一間獨居新公寓、號稱是好姐妹但又有點疏離的 Mara 當然來幫搬,但很顯然搬得有一搭沒一搭地都在在意著 Lisa、Lisa 不理她她就睜大眼睛去在意來來往往的身遭人事物,本來憂鬱的臉龐跟大家胡亂聊天耍蠢才漸綻放笑容!可惜巧笑倩兮仍無法挽回 Lisa 漸行漸遠的那顆心... 以上只是我看完片後解讀出的劇情主軸,不過觀眾直接看起片來恐怕會先一頭霧水,要帶著耐心注意細節慢慢看下去才會若有所悟。(悟的和我也許大不相同也歡迎多多交流)
https://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1/06/02/16/58/1549424.jpg
本片雖有明確的女一女二,但後來世界觀越做越大都去拍旁人,從新樓友與搬家工、舊室友與舊鄰居、舊情人與新曖昧、樓下的與對街的、乃至閣樓怪婆婆與隱居怪阿姨、玩樂搗蛋的小弟與小妹、甚至來幫搬家的 Lisa 媽媽故事都比 Lisa 有趣戲份也都比她重很多!但 Mara 無拘無束交遊廣闊與大家談了好多天做了好多好玩事, Lisa 卻只沒好氣「我們是在搬家不是在摸魚!」XD 談起搬家,不只舊家物件要整理、新家傢俱要歸位、門窗廚具要檢修、牆面油漆也都要整平!但本片愛拍的細部特寫,卻都是遺漏的物件、忘收的工具、散落的羽毛、打翻的水杯、與弄髒的表面。
本片表面上就是一部簡單的「搬家片」,從一場短短兩三天的搬家談:搬家事主理性精準計畫妥善按表操課、但來幫搬的人一直認識新人看見新事而心有旁騖,如果 Lisa 生在古代中國大概就跟這些愛玩朋友「割席絕交」了吧 XD 這其中,每一個配角看見新人新事都蠢蠢欲動,有人主動出擊有人被動等人敞心扉、同一個人有時大膽有時畏縮亦有其起落,而其中最能觸類旁通的就是這位聰慧靈氣的主角Mara、一直像個 powerhouse 鼓勵全公寓各種小人小情給予正增強!至於最自由奔放無拘無束不需增強的,就是兩個到處亂跑的小弟小妹啦,每每惹得搬家事主 Lisa 七竅生煙。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5/18/15/16/3617884.jpg
於是本片內裡「秩序 vs 混亂」的主題也漸漸呼之欲出,其實從開場的那張「公寓平面圖」就可見一斑:這是一間德國與歐洲社福國家最常見的「公共住宅」,簡單模矩化設計的樓梯柱樑與牆面,一個公寓單元就是長方形四等分牆面平整等你去填充?以建築設計的美學與趣味看來,這就是極無聊古板「現代主義」大量生產的勞工住宅。印出這樣一張井然有序卻死氣沈沈的平面圖給 Lisa 當禮物,Mara自己卻更喜歡另一張莫名奇妙印錯的版本:電腦繪圖的線條偏移錯位了、整齊排列的文字圖說散落各處了,雖然一切變得雜亂無章毫無意義、卻有種莫名美感與靈感而生氣蓬勃!
然後那張空無呆板的平面圖,在 Lisa 無情令 Mara 傷心的落寞塗鴉下,從房間裡一個女孩開始讓小朋友接下去畫畫接棒、一次次亂畫疊加到了片尾不但增添了百花齊放的多樣生活、甚至還被一杯漏水渲染成多彩!本片就在這些先設定了「搬家」主軸後再偏離主軸的去中心化小碎劇情中,慢慢告訴我們這整間舊公寓的舊文化,就是人人相濡以沫互相依存充滿靈感的「共居生活」,尤其在 Mara 促狹靈巧的推動下一棒接一棒互相鼓勵!只是這裡面唯一目標清楚直線前進的 Lisa 可容不下這些小人小物小情小愛的分心,一定義正辭嚴甚至疾言厲色拉大家回歸她那條單一正軌。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5/18/15/17/3174384.jpg
也許我們這才知道 Lisa 要搬出去住象徵著什麼:過去我們是二十幾歲年輕人、還在這窮而性感的柏林過著安貧樂道相濡以沫的「共居生活」,而今有人如 Lisa 可能工作有成經濟變好可以負擔了、就搬出去獨居一間擁有全公寓都自己掌控?獨居一間,這在我們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市民意識中,恐怕都是「長大成人」的必經之路,象徵著你揮別了十幾二十的學生公寓與二十出頭的年輕單身生活、未來有自己的窩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家庭與夢想!嗯,這成年美夢是很美妙,但這是否也默默認定了「個人主義」才是值得追求的終極價值?年輕時的「共居生活」只是個過渡?
也不只這間共居舊公寓,連那間新公寓的新鄰居見過兩人後,也對 Mara 悄悄側耳「如果是妳搬來跟我更投緣」XD 看來就算是搬出來獨居的成年人、新生活中也仍懷念過去年輕的共居生活呢?畢竟共居生活真有其無可取代的社群精神與隨機靈感:專心搬家的 Lisa 看不見外人、眼觀四面的 Mara 卻能聽到嬰兒的哭聲,趕搬家進度的 Lisa 看見任何意料之外都緊張焦慮、連一隻蜘蛛都珍而重之的 Mara 則看每個人都有一個精彩故事;而說到底,這些舊公寓千奇百怪的樓友們其實也是 Lisa 的舊友,但當她有新公寓與新志業專心致志時,是否註定揮別這些令她分心的旁騖?
https://de.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5/18/15/16/3977725.jpg
Mara & Lisa 的分道揚鑣,也許小尺度是一段友情無可挽回的變化、中尺度是從「共居公寓」到「獨居公寓」無可迴避的成長、大尺度則像是「互助共生」到「個人主義」的文化思潮變遷、甚至若戴上時代眼鏡看也隱然有七八零年代「共居公社」那嬉皮精神一去不返的喟嘆... 隨著片尾 Mara 宛如吟詩般輕輕道來的「輪船」故事,也許時代趨勢就像那條從不等人的巨大渡輪、而 Mara 就如甲板上的女子已孤身一人只剩少數海鷗同道們?但看片尾最後一景,隔街相視的 Lisa & Mara兩人中,倒是老派的 Mara 消失在人流中已不見影、是否新派的 Lisa 才是真正失去的那人?
「一隻蜘蛛拜訪女孩、女孩叫媽媽別趕走,但蜘蛛有天自己走了、慢慢連蜘蛛網也不見了。」那這部《女孩與蜘蛛》的兩位女主,誰是女孩誰是蜘蛛呢?本片表面看似友情的分離與思念、也可看成年必經的成長與懷舊,拍了很多專心致志對比百花齊放、隱然直指精準效率的德式理性之盲點,最終感嘆的恐是個人主義抬頭所致的集體疏離、以及時代精神走向疏離一去不返吧?本片人人搬家偷閒都去接觸身邊人,唯有搬家事主 Lisa 難得的搭車偷閒都在滑手機 XD 反觀 Mara 在車上欣賞風景處處是趣味!推薦能看慢速冷調小眾電影的觀眾欣賞,帶點耐心不久就能看出趣味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_IIlyOOP0
--
話說我跟兒子在家也常玩「男孩與蜘蛛」,畢竟蜘蛛雖張牙舞爪但在家裡可算是益蟲,不過我們總還是拿個杯子罩住牠好奇觀察牠、把牠送到陽台看牠哪天爬回來,和本片女孩比起來還是小器了一點... 話說在台灣的經驗裡,好像男孩比較敢去碰蜘蛛?有人認識女孩喜歡蜘蛛嗎?
--
也推薦幾部我念念不忘的「共居生活」電影,雖然有的光明有的灰暗:
刺蝟與女王 My Queen Karo (2009 荷比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3XQATKy7QA
摩天樓 High Rise (2016 英國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G801J-fnE
丹麥共居生活 Kollektivet (2016 丹麥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_swe-UIg8
--
不錯看 就是拍得僵硬了點 少些靈氣
我看的感覺有點像今年另一部分章節的德片 "Nö",這次這片竟還用同一首配樂反覆分章 XD 有時真不知他們為什麼如此心懷工整格式...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70.72 臺灣), 12/03/2022 15:02:06民族性使然吧XD另外推薦小羊大看南法撩妹記
應該是你的菜
謝謝推薦!久仰其名,有空來看~
好愛配樂
謝謝分享連結!很喜歡這首,但好像又不太經典,我看完片尾名單也沒找到是哪首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70.72 臺灣), 12/04/2022 01:45:51片尾曲Voyage Voyage在同年的《邂逅在六號車廂》也
有用
謝謝推薦!記得也很好奇這部,但好像台灣院線沒上,我也漸忘了
※ 編輯: mysmalllamb (36.226.170.72 臺灣), 12/04/2022 13:06:0936
[好雷] 超人高校 Sky High (2005)這兩天看《絕命凱特》再度驚艷於 Mary Elizabeth Winstead的風采!於是心血來潮找找她早期片單,就在 iTunes 上找了海報看來很青春的《超人高校》Sky High (2005) 來瞧瞧,居然是部超級英雄 YA 片!而且她還難得地耍婊使壞演個 supervillain 女王蜂?話說經過 2010s這個十年後超級英雄電影方興未艾早已成了大量生產的主流,回想 2000s那個年頭好像只有《X 戰警》和《蜘蛛人》有成系列其它仍在百花齊放中?如果把這部《超人高校》搬到今日,應會成為一部嘲諷超級英雄狂熱的惡搞電影吧?如今觀眾累積數不完的超英電影經驗後,再看這片也許越看越有趣? 故事背景:這是個有許多超英與政府合作維護治安的世界,當然超英也會與超英或與民人成家生子需要上學,國小天真童年也還罷了但國中「青春期」紛紛開始顯露超能,因此高中開始就有一間超英子弟菁英學校「天空高中」Sky High,竟還真的開在雲端城堡是最高機密重地呢!主角 Will 與他青梅竹馬 Layla一齊入學當了小高一,第一天來學校就見識這超英高中和民間高中沒啥不同的叢林法則:這裡一樣有走路有風的酷孩子、其善者趾高氣昂其惡者恃強凌弱,這裡也一樣有被霸凌的魯蛇們、儘管各有個性特色但在學校就抬不起頭,尤其開學第一天就由校方直接能力分班! 也許在我們現實世界的美國高中裡,能力分班的「酷孩子」就是科學班資優班體育班啦啦隊班學生會班等、「魯蛇班」就是剩下那些下課後餐廳打工做小發明車庫玩 band 種花弄草或無所事事的那些?在本片這超英世界裡可就一翻兩瞪眼地殘酷了:超能力高強正典的酷孩子都當 Heros分到「英雄班」以後要成為國家棟樑、超能力光怪陸離的另類孩子都當 Sidekicks分到「助手班」以後專門幫棟樑抬轎,居然在高中就把人分成領導菁英與技術勞工、根本和我們現世如出一轍還更加極端!什麼適性適才開發潛能都是屁,從少年人格養成階段就灌輸階級意識鞏固階級穩定才是真。11
[好雷] 雨天.紐約 A Rainy Day in New York (2019)伍迪艾倫慢慢從鬼影幢幢的 #MeToo 風暴中脫離出來後,他被壓箱的新片《雨天.紐約》也終於上映了,看起來輕鬆無負擔,好像剛剛好適合情人節?我對伍迪艾倫的過去其實並不熟,比較有印象的大概就進入本世紀後的一堆倫敦罪惡片、一堆歐洲城市片、近年充滿鄉愁情結的《午夜.巴黎》《咖啡・愛情》《魔幻月光》與《愛情摩天輪》等等。這次《雨天.紐約》我覺得是近年看得最輕鬆暢快的一次!好像沒有什麼大議題,就只有一些小文青的小鑽牛角尖,心裏很中二地企求一種花痴浪漫小戀愛,還要一場大雨連聲打嗝才會大夢初醒。 我覺得伍迪片有的嚴肅有大議題、有的則純粹看人代言伍迪耍笨,儘管後者影評評價劣多優少、卻總是更對我幸災樂禍的胃口 XD 這次的幸災樂禍,就聚焦在新任小伍迪「甜茶」Timothee Chalamet 與新任伍女郎 Elle Fanning 身上,兩個都交出令我眼睛一亮的演出!話說我個人,一直都不是很喜歡甜茶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那憂鬱王子出口成章的情聖樣,也不怎麼喜歡《她們》當中宛如希臘雕像映襯爐火的絕美樣,我此前最喜歡的反而是《國土安全》裡那貴公子踩人不手軟的機車樣... 而這次《雨天.紐約》把他最文藝最情聖最王子的一面,全用最反諷方式處理! 如果上一任「小伍迪」傑西艾森堡是出身平凡其貌不揚但滿腹學識絮絮叨叨陷入焦慮刷存在感,那新任小伍迪的甜茶就是(以一般社會眼光看)徹頭徹尾的人生勝利組但仍陷入一種存在焦慮,彷彿這存在焦慮不管怎麼爬都擺脫不掉似地!總是有人出身低下努力刷財富、有人中途暴富努力刷品味、有人其貌不揚努力刷美貌,而財富品味甚至美貌通通得到成為人生勝利組之後,竟然還要反向逃離主流去刷一種邊緣感 XD 此片主角 Gatsby(致敬《大亨小傳》嗎?雖然我還沒抓到它的梗)就是個家裡父親有錢、母親文藝、自己絕美且天賦絕頂,但就是努力逃離這一切的叛逆小開。 男主角 Gatsby 這個樣,我們除了看甜茶的美貌看得如癡如醉之外,說實話乍看之下我們一般觀眾很難認同他什麼,因為他家有錢到去紐約時不論住自宅還是在各間旅館中東挑西揀、不論是馬車散步還是在各間博物館中東挑西揀,通通都是在曼哈頓中央公園黃金地段的 XD 然後雖然 Gatsby 很叛逆硬是不去讀一流大學走正規的菁英路,但他要文采有文采、要哲學有哲學、要藝術能彈唱、要數學超會賭!看到這裏,我覺得雖然一般平凡觀眾仍然距離他實在太遠而很難認同他,但多少可以感覺到他和其他文學影劇角色的連結:他是頂天的貴族,但他想要逃離這體系來擁抱凡間。9
[好雷] 世界上最爛的人 Verdens verste menneske (2021 挪威片)拖了半個月終於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也回想起 Joachim Trier前作《魔女席瑪》與《八月三十一,我在奧斯陸》,聽說這三部可以連成屬於他的「奧斯陸三部曲」?這個關聯與其演進我還要等複習後再想想。總之《世界上最爛的人》在其中應是形式最歡快活潑、場景最鳥語花香、主角最古靈精怪、議題也最入口即化的,難怪這次上映在台灣與在本版都有出色的成績、一點沒有「藝術片」或「北歐片」那或沈重或冷冽的包袱?當然它還是有其議題,而且議題恐怕挺大:它還是一部我稱之為「城市存在主義」的單主角走路電影,只是這次探討「存在」的面向更廣了。 廣是廣在面向,但我想核心精神還是很簡單,對我個人來說並非新概念,也希望這概念在社會可以慢慢從邊緣晉升主流:片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電影中由男二說過一句內疚的「我像是世上最爛的人」、而這社會也處處凝視規訓提醒「你是個爛人」、甚至從小被凝視規訓內化心中還會自我檢討「我是個爛人」、當然也不時發現就算擺脫外界枷鎖純以自己眼光自我檢視也常常「真是個爛人」XD 唉,為什麼人活著壓力這麼大、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甚至不管從社會視角旁人視角還是自己視角來看都仍是錯的?難道每一個人的宿命都是「爛人」不可能有救? 電影最後救贖應是那句「你真是個很好的人」,不管你走這一遭完成多少任務做過什麼選擇甚至犯過什麼錯。這以我人生導師的生命哲學理論說就是「身為人的絕對尊嚴」,不因你盡多少義務有什麼成就或做什麼貢獻而定義你、而只要你以仁行事就算一無所有一事無成仍有絕對尊嚴!以這角度看,本片女主角 Julie資質很好浪費了、讀過醫科輟學了、再讀心理也荒廢、一個男友換一個、年紀到了沒小孩、成家立業沒一撇、父女情結放不管... 足以稱之浪費社會資源的「世界上最爛的人」嗎?不,她再魯再廢都有絕對尊嚴,唯一稍嫌不仁的大概就對男二的殘酷吧? 此片序跋與 12 章中,看序章與第一章「其他人」我們就知一個最淺薄概略的「社會凝視」,不外就才貌雙全的女子到了三十就該發揮長才有好工作結婚生子家庭美滿,但 Julie就是心隨境轉不走這套、而漫畫家男友 Aksel也包容鼓勵一拍即合!只是隨者 2-5章這關係的動搖才開始慢慢挖深,在此觀眾首先都會好奇:為什麼,本來開明自由鼓勵她揮灑自我的 Aksel慢慢變了一個人?變得喜歡 "mansplain"滔滔不絕地、變得事事都要「精神分析」強加定義、甚至碎念耳語軟硬兼施催促她生個孩子?配上他畫的禁忌漫畫《鮑伯貓》,總令人覺得又是個沙文主義自大男子?8
Re: [普雷] 美國女孩很多家庭片都這樣,先給你看這家一觸即發的眉角,再用全片慢慢架構這家背後的世界觀。譬如《分居風暴》和《咎愛》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就常這樣搞。當然拿他跟初出道的阮導比較可能有點殘忍,但這樣的做法並非沒人做。 : 僅管看了編劇的背景後可以了解他可能只是在講他自己的故事 : 但這關我屁事,我是觀眾我需要的是劇情代入而非直接就瞭解你家早就破碎 你倒是指明了關鍵:劇情代入。代入的方式有先鋪陳背景再給現象、也有先給現象再引人慢慢看背景。本片做法就是後者,這部片「到底一家為何移民美國」是要透過一次次接下來的經歷現象來慢慢供人推敲的,並不要直接舖完背景讓人了然於胸後再看故事。 只是「關我屁事」,嗯,其實也不關我的事,但這些人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城市裡、想著同樣的成家立業與買房、想著同樣的孩子教育、想著到底在哪生活才理想又能永續... 也許遲早會和我們相關的。4
[討論] 2020年的台灣電影2020年其實有很多很棒的台灣電影...個人真心推薦大家支持欣賞。 我幾乎都看完了... 搶在金馬獎之前,想簡短分享一下: 愛情類我覺得《怪胎》、《消失的情人節》很棒,蠻好看的,屬於比較大眾娛樂的故事, 但又很特別,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而已。5
[好雷] 小魔花 Little Joe (2019 奧地利&英國)昨天上 CATCHPLAY+ 看了 BBC新劇《逐愛》,對沉靜低調的女主角 Emily Beecham一見傾心,就來看看平台上她的另一片《小魔花》。此片去年初疫情剛開始時就在院線上映了,看著主配角們在片中爭論著「戴不戴口罩」還頗呼應時事,不過印象中看版友們說電影冷漠無感難以投入、配樂也非常乾枯刺耳令人煩躁、而且女主角這樣的機械演技居然打敗《燃燒女子的畫像》雙女主角得到坎城影后?就令我打退堂鼓了。而今年補看,我覺得去年版友們說的都不是空穴來風 XD 它是有其視覺風格與社會隱喻、也有種神似尤格蘭西莫的日常驚悚,但要能看下去是需要點耐性。 故事背景:有個大概在英國利物浦(有場景地標但也沒明說)的生技公司,專門生產新品種人造花卉進軍當代疏離社會的市場,這年摩拳擦掌要在花展(卻爾西花展?)推出的是由新任工程師 Alice領導團隊研發出的「快樂花」,號稱能為疏離社會的冷感人們重新帶來快樂!這裡的快樂理論是:你要主動對花付出關愛、把它當個小生命每天和他多說話,他就會散發花粉回應你的關愛、而這花粉中的「催產素」就是快樂的泉源!這催產素又稱「母親荷爾蒙」,能加深母親和新生兒的連結,應用在這花上就是「愛花如子」;換個感性口吻說,這種植物需要的就是「愛」XD 差不多在這主角介紹新花的開場,我們就可以抓到本片「小魔花」的隱喻:就是我們的新生嬰孩、我們只要呵護它如呵護嬰孩、它也會如嬰孩給你咿咿呀呀的回應、我們就會像嬰孩的母親油然而生為母的喜悅!只是養小孩真是件這麼快樂的事嗎?如果是的話,那大家去養真小孩當真爸媽就好了、幹嘛還要發明個植物幫人們刷「爸媽感」呢?說穿了,恐怕人人想要享受爸媽的喜悅之餘、都不是很想面對爸媽的負擔,這種「當爸媽其實很恐怖」的電影我身為爸媽最愛了 XD 本片人們不願面對的恐怖,恐怕不是養小孩太辛苦、而更像是養小孩「不受控」但又甩不掉。 小孩不受控,表面上只是平常在外面乖不乖、會不會在公眾場合如電影院 (!)丟爸媽臉,直令爸媽有時氣結心想如果孩子是盆植物 (!)不會亂跑該多好;小孩長大的不受控就更進階了,是會不會在外面學壞、會不會亂交朋友、會不會下課不知跑到哪去了急死爸媽,如果孩子是株植物可以乖乖在家或安守其位該多好;小孩再大甚至大尺度的世代長大後的不受控,就比較嚴肅地關於「擴張」了:爸媽有爸媽插旗世界的印記與足跡、下一代也會想插他們的旗,但既有空間不夠一定要向外擴張、這一擴張世世代代將不可收拾... 此時,把孩子當一株植物就解決不了「擴張」問題了。5
[好雷] 白雪公主與矮人魔法 (德國 ZDF童話珍珠系列 2019)本片免費線上看連結: 隨著《木偶奇遇記》預告釋出,看版上對美國尤其迪士尼童話片的 "SJW"風潮又一肚子火,總令我覺得看童話片幹嘛都看美國的?《小木偶皮諾丘》故事當然優先看義大利片、各種格林童話如《白雪公主》則當然要看德國片!以下就推薦一個可以線上免費看的德國童話片系列:德國公廣二台 ZDF,歷年來給德國孩子拍德國童話片已是傳統了,2005年起則以每年一到兩部「聖誕電影」的形式推出經典童話新詮的 Märchenperlen 「童話珍珠」系列,在 2019 年就改編最家喻戶曉的《白雪公主》拍了這部《白雪公主與矮人魔法》Schneewittchen und der Zauber der Zwerge。 ZDF 有自己的媒體庫 ZDFmediathek ,架上也有一堆他們歷年自製影劇與節目,有的僅限德國IP看有的則全球可看,而這「童話珍珠系列」目前架上十片台灣都可看,不用付費不用註冊直接按下 play 就可以!當然還有「德語」與「德文字幕」問題,不過現在瀏覽器日新月異都可即時翻譯了,過去幾年是德翻英八九不離十、這兩年德翻中也頗通順甚至頗生動!我用 Google Chrome邊翻邊看簡直和看一般電影字幕沒兩樣。當然這些都「電視電影」Fernsehfilm 製作規模差商業片一大截、主要客群是兒童與闔家觀眾而非大人,但往往比商業大片更有講個童話故事的純真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