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如何以保險來節稅與突破將來遺產特留份
建議先去了解「實務上死亡人壽保險金依實質課稅原則核課遺產稅案例及其參考特徵」
俗稱實質課稅原則之8大樣態.
基本上投保人壽險不管是利變年金型或是傳統型,不要躉繳,不要帶病投保.
保額符合你的資產收入,保額要大於繳的保費金額.
避開分紅、投資型.
※ 引述《ppt123 (xp)》之銘言:
: 情況:
: 為了節稅(不論是遺產稅、或贈與稅)且不想太快就將鉅額財產生前贈與給特定子女,: 以防其揮霍。
: 但是因為將家業(亦即家產)重點託付給特定子女,想突破個人遺產通常受民法限制的: 保留給其他子女的特留份的比例(亦即形式上沒有低於特留份比例,但不知可否經由依照: 遺產概念定義的改變,把某些資產不列為遺產,實際上降低了「原本」的特留份比例)。: 聽說可以用購買保險,將受益人指定給特定子女(聽說這個投保的金額將來就會在概念上: 被從個人遺產總額扣除?),來達成目的?
: 而且可以節省(不計入遺產額、或贈與額)遺產稅、或贈與稅嗎?
: 但是不清楚詳情。能請教這方面的原理嗎(不是求教個案處理的方案,我只是依稀聽說有: 這個生前為特定子女理財的規劃角度,但不清楚其原理的全貌,所以請益求問其原理)?
--
說不要躉繳,然後保險公司現在都推2年繳
到時候再給國稅局一鍋端了
越長期對資產傳承避稅越安全. 而且現在這類保單大都會有失能保費豁免,長期對保戶有利. 我是覺得至少要八年,看各人考量,不過國稅局給的範例是抓躉繳,以後不知.
※ 編輯: howzming (42.72.131.249 臺灣), 07/14/2025 14:14:46把它全部花光光!!Go
兩年期的,真的也不好說
請問境外保單能抵免稅額嗎?還是得海外所得?
境外保單不要想太多喔~那是不適格的保單
多到要考慮的 應該有更好的辦法
境外保單金管會不承認效力吧國稅局不知道拿那當啥 別指望太多
保費高於或等於保險金額加計利息金額 寫得清清楚楚
不抓你只是量體不夠 你保個1~2億的儲蓄險 國稅局就來
找你了...況且樓主已經說家人年事已高....
更正 是原PO
選平準式的,就算是第一年,保障就達到保額. 累積保費+利息要>保額很難. 投保前要業務以預定利率來計算就知道. 保險公司設計這類商品就是針對需要資產傳承的這些大戶.
※ 編輯: howzming (42.72.84.0 臺灣), 07/16/2025 10:21:208
首Po情況: 為了節稅(不論是遺產稅、或贈與稅)且不想太快就將鉅額財產生前贈與給特定子女, 以防其揮霍。 但是因為將家業(亦即家產)重點託付給特定子女,想突破個人遺產通常受民法限制的 保留給其他子女的特留份的比例(亦即形式上沒有低於特留份比例,但不知可否經由依照1
這不對吧. 依照國稅局給的「實務上死亡人壽保險金依實質課稅原則核課遺產稅案例及其參考特徵」 已繳保險費高於保險金額才可能會被認定需要實質課稅. 投保金額遠比保費多符合保險精神,怎麼會被認定需要實質課稅呢? 把實質課稅原則之8大樣態詳細了解吧.
50
[請益] 房貸壽險不受歡迎的原因??最近在弄房子轉貸的事情,銀行剛好在推免體檢房貸壽險(遞減型壽險),正在考慮要不要 額外納入原本的保險計畫 遞減型壽險主要是拿來cover房貸,而且免體檢,額度可以保到滿高的,目前預計多保1500 萬的房貸壽險,確保太太與孩子的生活不會有任何經濟匱乏的可能,跟著房子一起保的最大 好處是可以包裹在房貸裡面一起貸款,利率比照房貸利率,不需要佔用手上在投資運用的現23
Re: [請益] 不懂就問房貸壽險躉繳是終身嗎房貸壽險有分躉繳及期繳 保障方式有分遞減型跟平準型 保費要看被保險人的性別及年齡 保障期間又依不同保險公司而定 通常保障期間不超過借款期間、房貸壽險貸款年期最長不超過房屋貸款期間7
Re: [問卦] 為什麼大樂透、威力彩20年來沒人知道得主因為台灣其實有錢人不少 我身邊就兩個頭彩得主 一個移民國外 疫情關係 我已經兩年沒看過他了 一個已經死翹翹了 不過後代子孫不孝 遺產搞不太定 本來就有一點了 最後爽到國稅局 頭獎中獎已經先扣20%了7
Re: [請益] 首購房貸及房貸壽險請益壽險這東西,如果是要為了保障,切記不要用終身的 壽險是拿來解決家庭責任的 就買一個定期,期間就到家庭責任解除即可,比如說小孩子大學畢業 等到小孩子長大了,能自立,那其實即使爸媽掛了,小孩子也能照顧好自己 也有能力揹房貸5
Re: [請益] 美元利變型壽險保單( 保障型)2022/10/18 新增國財政部遺產稅計算網站 這是之前在別的論壇回覆過的文章 當事人是40歲,用20年期保障型商品3
[險種] 58歲女 既有保單檢視家人沒有工作過 收入來源為小孩孝親費及先生給的零用錢 每個月約1.5萬元 但是常常買一些朋友推薦的保單 希望可以幫忙檢視一下2
[討論] 定期壽險 vs. 房貸壽險小弟最近買了房子,有跟台灣銀行貸款。為了將來考慮,也有考慮保壽險 查了一下資料, - 終身壽險的保費非常高,預算沒那麼高,目前不列入考慮 - 定期壽險 平準型費率:保障每年都一樣 ->我們目前考慮這個- 基本上 上述方法是紙上談兵 在實務上並不實用 保單結稅的方式 只要碰到實質課稅這把尚方寶劍 結果就很難說 您上面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