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閩南人可以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閩南人可以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作者
LengJC
(廢材)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16

我對十七世紀的軍備不熟,

但十七世紀東亞貿易體系的角度,或許可以旁敲側擊,解答這個疑問。

以下內容大體上按鄭維中《海上傭兵》所述,混雜些許個人分析。

是臺灣第一個研究荷治臺灣曹永和院士的學生,跑去荷蘭萊頓大學研究十七世紀東亞貿易,


鄭芝龍及鄭成功之所以能夠與荷蘭抗衡

最主要的因素在於,他們能夠提供荷蘭貨物。

由於中國沿海禁止商人貿易,亦禁止外國商人進入中國,荷蘭又不希望與中國官方關係搞差

1620年代末葉,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鄭氏衝突激化,就是因為鄭芝龍一直跟他們說,我可以取

後來荷蘭認知到要去的中國官方授權太困難了,就與鄭芝龍合作。

荷蘭為了取得中國絲綢,賣到日本取得白銀,

那麼鄭芝龍為何可以在中間貿易?

按鄭唯中解釋,由於明末衛所制度廢弛,難以維持北方遼東戰事所需的兵力,東南沿海受到海盜侵擾卻無官兵可抽派前來平亂。

這時中央與地方,開始任用「海上傭兵」作為平息地方亂事的兵力,但因為是無薪俸的榮譽職,所以會給予其海外貿易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作其補償。

鄭芝龍替明朝抓盜賊、海盜,他則在海上獨佔一方,「防禦性獨佔」就此出現。

作為一個荷蘭人,想要取得中國貨物,必須經過鄭芝龍,即便你在強大,都必須拜他的碼頭,與之敵對等於與當時中國所有走私貿易體系下的商人敵對,非常不明智。



後面由於滿人入關,南明建立,鄭芝龍/鄭成功成為維持南明的關鍵兵力,他們在朝廷的影響力極大,用「朝貢貿易」的名義對東洋/西洋航路上的諸國進行商貿,不過這些國家很多都與荷蘭又貿易關係,如當時的越南,故鄭氏集團就用暴力手段使其聽話,

同時由於杭州等盛產絲綢的地方,落入清人的控制,在貨源不足下,鄭成功發起「金陵之役」,其目的便是為了華中地區的絲綢生產控制。

他們始轉向侵犯性、針對性的武力方式,轉向「攻擊性獨佔」。這是因為時代改變下,貿易客觀環境改變,若鄭氏集團要繼續維持貿易優勢,就必須採取一些手段。

鄭成功後來逃至台灣,就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的貿易據點都清廷一一攻下,他們要確保貿易得以繼續運作,就必須在海外有一個據點。而並非傳統「反清復明」的民族性革命。

事實上,若真的要反清復明,鄭氏家族的背景還真不夠格,鄭芝龍最早受洗成天主教徒,他的教名叫做「尼可拉斯.一官」,所以東印度公司的紀錄都叫「一官」而非鄭芝龍,他違背法律在海外貿易,與蕃人合作,最被該誅九族==



鄭成功攻取台灣時,他是帶著大量兵力前來,同時斷糧,迫使東印度公司的人投降,

雖然當時臺灣總督有派人去巴達維亞求救,不過巴達維亞總督有其他考量,

荷蘭在1632年代取得日本長崎的貿易獨佔權,加上中國朝代遞嬗,時局不定,或許可與清廷交涉,

同時,雖然臺灣是第二賺錢的據點,但1640年代以後,由於荷蘭傳教事業/控制地方等等治臺成本持續在增加,他們賺來的錢很多不是繳到巴達維亞,而是自己用掉了!

為了解決入不敷出的問題,荷蘭廣招漢人當佃農,替其耕作。亦透過增稅手段,如1651年郭懷一漢人叛變事件,就是因為增加人頭稅,使漢人不滿。

總之,臺灣在東亞貿易體系的位子驟降,加上治臺成本增加,利潤無法賺取,使巴達維亞總督想丟棄這顆燙手山芋。

並非打不過,而是不想打,賠錢貨給你,頂讓給鄭成功我都賺。



另外我有個疑問拋出來給大家討論,我自己沒有答案,

明朝末年軍備比不上西方,但是鄭氏集團的軍備也是嗎?

他們橫走在海上,他們或許會向西方購入武器,

協助其海上貿易,畢竟他們的敵人是西方人,而非中國官兵。



還有提及鄭家帶來的閩南人很多是台灣人祖先,

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研究所快考試,沒時間翻資料(雖然前面也沒翻XD),這裡簡單回答就好。

事實上清廷領台後,防範臺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把鄭氏遺民內遷,必須證明你跟鄭成功沒有關係才可以留在臺灣,

明鄭末期漢人約十萬,康熙二十年代直接變成六萬。而至清末,臺灣人數近乎300萬。

臺灣漢人的祖先,明鄭確實有一部分,但更多是清代時期的「社會增加」,領取墾照來台開墾,或走私渡海。


※ 引述《Reewalker (報告饅頭班長不夠)》之銘言:
: https://m.gamer.com.tw/gnn/detail.php?sn=43410
: 光榮遊戲大航海時代
: 以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為背景
: 系列作中也有荷蘭這個國家登場
: 當時西方軍事科技先進
: 打遍亞非國家無敵手
: 偏偏料羅灣海戰輸給閩南人鄭芝龍:
: #1YIZT2So (Warfare)
: 鄭芝龍只是表面給明國招安
: 實際上只是海賊私人武裝
: 武器裝備落後荷蘭東印度公司許多
: 之後鄭芝龍兒子攻陷台灣
: 荷蘭法庭並無理會台灣總督抗辯鄭軍人多
: 因為荷蘭船堅砲利科技先進
: 人少打人多家常便飯
: 偏偏被閩南人破防
: 當初台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賺錢據點
: 僅次公司本部雅加達
: 荷蘭人氣到不行
: 但閩南人面前又無能為力
: 鄭家帶來的閩南人
: 很多還是台灣人祖先
: 為何堂堂荷蘭洋人
: 十七世紀最先進的國家
: 會哉給閩南人?
: 甘五西洽
: ps:當時明國軍事科技已遠落後西方
: https://reurl.cc/z8veKk
: 事實上,在當時的大明在軍事技術上,已經各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西班牙,不但海上艦隊無法
: 爭雄,在陸地上,也一樣差距不小。
: 對於很多明粉津津樂道的領先世界的明朝火器,西班牙人的評價是:「很差勁,短的很,火
: 藥多而鐵少,依我看來隨便一塊corselete(西式甲胄的胸甲部分)就能擋住,況且他們的
: 槍法不精確。」
: 至於騎兵,安達盧西亞馬體高155厘米,而明軍普遍使用的戰馬(蒙古馬)的平均高度甚至
: 不如宋軍的河曲馬(140厘米),只有120-130厘米左右。
: 而明軍普遍裝備的鎖子甲、劄甲、布面甲、棉甲,比起西班牙騎士的板甲孰優孰劣,不用多
: 說了吧?
: 現實是,明末戰爭中,明軍對八旗兵只是精心製作、保養甲片的鱗甲、劄甲都辦法不多,何
: 況堅固程度遠超後者的西方成熟板甲。
: 在步兵上,西班牙大方陣橫行歐洲多年,無論單兵裝備還是兵種組合,戰鬥力都遠遠勝過明
: 國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71.199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LengJC (1.34.71.199 臺灣), 01/20/2024 14:19:16

efkfkp01/20 14:21http://i.imgur.com/wLpFSZd.jpg

圖 閩南人可以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

efkfkp01/20 14:21年代打錯了吧?

感謝糾錯!

louis072401/20 14:27你的明鄭好近代喔XD

昨天才看到一個vtuber家套鄭成功的皮==

lunaX1901/20 14:291940阿~

這不是重點QQ

※ 編輯: LengJC (60.250.153.90 臺灣), 01/20/2024 14:32:55

hacedor01/20 14:54關於鄭成功軍隊可以參考歐陽泰的決戰熱蘭遮

dustlike01/20 14:55簡單來說就是打了沒好處

dustlike01/20 14:55荷蘭方不歐印才划算

OrcDaGG01/20 15:03我有買這本

corlachang01/20 15:25台灣經濟四百年有算過帳,尼德蘭還留有當時的帳本紀錄

corlachang01/20 15:26台灣後來確實是賠錢貨,被國姓爺打下後,雅加達方面

corlachang01/20 15:28算盤打一打,就放棄了。鄭家從來就不是南明的頂梁柱

corlachang01/20 15:30弘光覆滅後,隆武由鄭芝鳳護衛南下福建,最後由鄭家

corlachang01/20 15:32扶持上位,可隆武朝廷很快發現鄭家不可靠,所以會看到

corlachang01/20 15:34皇帝一班人馬急著往江西轉進,最後全部覆沒。

corlachang01/20 15:36真有心擁護南明的是前流寇李定國等部。

efkfkp01/20 15:45鄭家說到底還是根基太淺,沒有形成正規勢力還停留在靠領袖

efkfkp01/20 15:45威望來維持團體凝聚力,鄭芝龍跟鄭成功鬧分家時分裂,鄭成

efkfkp01/20 15:45功死後又分裂,老臣各種不服少主,所以勢力底蘊無法持續累

efkfkp01/20 15:45積,使後人無以為繼,假如鄭成功能活久一點或鄭芝龍能早點

efkfkp01/20 15:45發跡,或許能開創不同局面。

viaggiatore01/20 16:50關於你的問題,聽說鄭芝龍到鄭成功是有黑人火槍兵的

s90f002ss01/20 20:15六萬人混一混血 生一生又一堆後代了

s90f002ss01/20 20:16難不成漢人還會分明朝來的跟清朝來的就不通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