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單機遊戲30年來無法漲價
前陣子聽到一個podcast(Manny YH Li) 討論到Mathew Ball的產業報告
剛好Echo到最近MH的更新爭議
過去20-30年的單機遊戲定價大約是60美元
而最近才經過了20幾年的努力,才有些遊戲將價格調漲到70美元
以日幣來說幾乎一直都是6-7000日幣,最近才有一些漲到接近7980
這過程中只要遊戲廠商想漲價都是被噴爆或被玩家抵制
但是這段時間所有其他娛樂消費品或非娛樂消費品
例如演唱會門票和電影票都在顯著漲價
串流服務如Netflix的月費也持續上漲
玩具的價格都是大幅成長
這段時間沒有漲價的,應該只有台鐵/高鐵的票價吧?
與此同時,開發遊戲的費用卻一直在增加
二三十年前開發一款遊戲的預算可能是500萬美元,十幾年前可能是5000萬美元,
2025現在一款大型遊戲的預算甚至可能達到5億美元,有些甚至要10億美元
遊戲的開發成本是遠超過通膨的,但遊戲的售價卻幾乎完全無法跟著通膨
我認為這也讓許多單機遊戲廠商手遊化不斷推出DLC賣錢
一方面維持熱度,一方面能夠維持名目價格不變實質漲價
不然完全跟不上開發費上漲的速度,畢竟銷量可沒有跟著通膨漲那麼多
雖然MH的DLC商法不算非常貴,但是一樣需要維持熱度才比較有機會讓社群熱度維持
可能有人想講法環或任天堂當例子,但說真的不靠DLC商法能賺錢的例子
對比整個單機遊戲業的產值,這種例子太少了
根據Mathew Ball的產業報告
2011~2021年是遊戲產業是高速成長,2022年後就開始衰退
使用者的娛樂時間已經被瓜分到極限了
也難怪那麼多廠商會選擇去開發手遊,畢竟手機遊戲隨便都好幾單在課的
最後,作為玩家是沒必要體諒廠商沒錯,
但是要玩到內容豐富製作精良又不分割商法的單機遊戲,未來大概只會越來越難
--
反正商業這種事就是你情我願就行,漲價 半成品 DLC
光榮:
抽卡 跳票啥小的你愛玩只要有人買帳就沒差啊
1990單機遊戲好貴 2390課個三單壓壓驚
有那個錢為什麼不做原神
漲多少都沒問題 太貴我就等特價 遊戲不是必需品
問題是沒漲價但拆開來賣了啊
交給市場決定你要不要下去而已
漲三小 有叫你一直增加預算追求極致畫面,加一堆DEI冗員
嗎?畫面超逼真的一坨屎還不是屎
ff7re rb:你好
就這麽跟你說吧。除了畫質提升。玩法內容 都沒變化太多
沒看到去年FF7 重制版 還不是賣到嚇嚇叫
你便當也沒比20年多加一根雞腿,外送員的運送量也沒有成長, 但便當的價格跟外送員薪資就可以不用跟著通膨漲嗎?
玩家也是不爽就拒絕消費阿,不要買了才在罵就好
舊作又沒下架,而且單機玩起來比看電影追劇能殺的時間多
太多倍了,新作不好玩我就回頭去玩別的好遊戲
前年 魔咒之地。畫質3A 一坨大便
不然你以為服務型怎麼崛起的 單機只能賣一次 服從型能
一直賺
所以現在真的越來越少玩遊戲了,黑白妹都比一堆3A好玩
其他娛樂又有變化很多嗎XDD
如果你今天是那種創新玩法。你絕對值得 你應該有的價格
我自己遊戲照樣玩很多但遊戲庫破90%都獨立遊戲
我只對那個明明幹著一樣DLC商法的事 自稱服務型就變好棒棒
兩個人就能做活俠傳了 做遊戲成本會很高嗎
的雙標很感冒而已
但是現在都是 模仿 罐頭遊戲居多
除了FS魂系外幾乎沒碰那種大廠3A作品
我等特價到可以接受再買就好
單機遊戲的定價就真的很怪 卡了幾十年然後想漲就被罵
他媽的有叫你整天搞3A嗎
增加製作經費結果都拿去做皺紋追求真實性,誰會為了這
個花更多錢啊?
GTA6賣到3000的話 我還是會繼續下去
你做的個罐頭遊戲 然後跟我說成本提高?
沒錯,GTA6如果好玩,3千我很樂意花
把錢拿去搞沒意義的東西然後說開發成本太貴 嗎的
現在不是都用AI了,成本反而會降低吧
光榮那價格不知道領先多少年 XD
你可以漲價,玩家也可以不買啊,定價本來就不是單方面決
定的,也有些遊戲從60塊變成70塊了啊,並不是完全沒動
對啊 因為玩家不爽你直接漲價,所以改用服務型遊戲或DLC商法這種方式變相漲價啊 60塊變70塊,但是這段期間通膨應該快漲了1倍XD
光榮:還好我們三十年前就先漲起來放了
服務型遊戲也有缺點。伺服器維護。人員離職。這格也非
常燒錢。
但GTA就10年一次 所以不太能做尋常觀
我寧願他們拿去堆畫面也不願他們搞甚麼政確戰鬥直升機
UBI跟動視暴雪的黃金版豪華版商法玩很久啦,敢漲的其實很早
就變相漲了,不敢漲的就算其他間都統一漲到$80~90一樣是沒競
爭力的那群
是累積型的燒錢難道你沒看過維修 維護伺服器 搞得遊戲
公司破產 要切割
畫面不提升難道要學任天堂還在用20年前的畫質嗎
不用說畫面成長什麼的 同樣的人事費用 二十年前跟今天差
但恐怕也是沒辦法的事 玩家不出錢就只能去跟DEI借 然後被
多少
反正不會衝首發的都是等steam特價才會買
你知道天堂私人伺服器 要ㄧ直開開關關。就是因為 你賺
的錢不夠 養伺服器
寄生 最後拉坨大的 根本惡性循環
沒有很急著玩遊戲,也沒有什麼遊戲會讓我急著想玩
整天吵這個 單機市場也變大了 不然為啥成本敢一直拉高
我記得以前看人談這個觀點的時候還有提到,會原價買60鎂
光榮:喔是喔
每個人取向不同,我自己就覺得美術跟創意比畫面重要
的玩家數量也沒有顯著的變多
不知道幾個檔次所以都去挖獨立遊戲
3A遊戲感覺很審美疲勞了......
畫面擬真完全不在考慮的點上
不是成本敢一直拉高啊 就算你聘同樣的人數現在就是比以前
不是你無法漲價 而是 你對你的產品沒信心 看看星鳴特工
。花了4億美金。
貴很多
一定是玩家的問題怎麼可能是 遊戲無非賺錢的問題(笑
但主流大眾消費依然是看廣告看聲量看熱度跟風 搞到最後像
我是全都要的那種,少一樣都覺得不太行
多數人就不需要3A看看那個帕魯 寶可夢 不是3A還不是賣
翻
只能說3A單機市場就是這麼奇怪
剩下公關戰一樣都在買版面買水軍努力吹 真的寧願砸在畫面
只看畫面的比例一定有,但是真的很好奇會只因為畫面去
也還好,感覺電影也差不多
砸大錢買的到底有多少
3a來說畫面還是很重要的
尤其說到像GTA或RDR2這種細節很多互動的
基本上當然是越擬真越好
不然就算細節很好
能回去玩莎木的又有幾個
創意玩法的突破就不是3A敢賭的項目
你價格擺在那邊除非像XBOX那種訂閱直接打通,不然價格
當然是直接阻力啊
不只沒漲價還降價了
拿最近5090 顯卡 大部分得人都用不到steam 用 戶大部分
都1060 跟1080p畫質。只有少數人 極少數人用4k畫質 然
後鬼叫特別大聲
GTA那種細節與畫面是我嚮往的遊戲樣貌
不然電影成本上億美元,電影票一張1000也是一樣直接打
掉一般人的意願
但電影票有在漲價吧?
只要玩過一次這種的,再去玩別的遊戲就會覺得無法滿足
有 很慢,但也沒人在唉花幾億丟水溝說電影票價漲不夠多
但是看電影得人變少。
像是玩過黑白妹再去玩其他黃油都無感一樣
而且現在串流也在爭,如果都第一時間上,串流一定直接抽
走一部分
起碼有跟完全沒漲就差滿多的吧w
這段時間電影票也漲了快1倍吧
漲價不是問題,問題是這幾年漲價一堆要餵你吃屎的作品
花50鎂可以買bg3這種能玩上百小時製作精良的遊戲,為何
還要花70鎂買一堆連工業罐頭都不如的分割遊戲
阿你也可以漲到100鎂阿 我去玩10~20鎂的遊戲也玩很爽
做手遊阿
電影票漲價。當看的人變少就會 私底下販售 優惠票
學老任啊,低畫質就算一堆人嘴還是身體很誠實的買
了
早該漲了 貨幣都實質貶值超過一半了
另外就很單純,遊戲最主要就娛樂價值,就是中間想像的誤
差造成阻抗,價格拉越高要嘛宣傳很強大,不然還是要靠玩
家自己腦補期待得到什麼去打通價格障礙
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遊戲是娛樂,非生活必須;所以對
有幾個是例外 是因為IP。
遊戲願意投入多少是會有一個上限值的,而這娛樂費的價
台灣電影票1990-2000大概150-200,現在都要300左右了
寶可夢玩法ㄧ直沒變
格就是約接近60美金上下,再上去我幹嘛不花到其他地方
還不談現在遊戲完整性跟以前完全無法比
並沒有什麼上限 那些幾單幾單滿命的看起來像有上限嗎
但60美金的購買力20年前跟現在差很多
講到根本還是"有什麼理由非得花這筆錢在商品上"
你拿完全不同的遊戲模式來比是張飛打岳飛喔
現在99%的遊戲,品質甚至不如10年前的巫師3、7年前的rdr
2,到底哪來的臉賣7、80鎂
那現在99%的電影可能也不如30年前的刺激1995,電影票憑什麼漲價==
其實我覺得他們直接漲就好,反正丟給市場機制來決定
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你代理商 還是地方戲院 還是 發行
不就好了
商 行銷廣告。
果然還是要消費心理學蓋個精美陷阱讓人失心瘋才是王道呢
還是要先探探風聲啊 這也算市場調查吧
這樣也能更快的消滅掉一些像ubi這樣的劣等廠商
遊戲產業 跟電影還是有點不同。產業路線
作為兩邊都有接觸的玩家....
不太會想加入罵卡普空的行列
不過有人要罵也是不反對啦
看能不能讓廠商有一丁點的變化
像以前戰地系列PV就很炫炮玩家就期待,然後玩家就學乖
了,其他單機也是,什麼乾脆不衝首發,等特價,其實很多環
節在出問題
主要是競爭太激烈 吹手遊無腦賺的等你進場
這年頭能無腦衝首發的也沒幾家了啦
沒漲就沒漲 軟體類一堆還變便宜或是變免費咧
我覺得這就很惡性循環 當然哪邊先開始惡的不好說
更不用說娛樂本質被削減或者被其他東西競爭
30年經濟不好
現在越來越多首發一堆雷的,都可以先等個一年看遊戲有
如果他們漲價遊戲水準能上升我就買,像光榮也是搞漲
價,他起源水準確實有上來,我就直接原價買
沒有把該修的修完或有沒有變成原本該有的完整樣子
對阿 首發一堆雷 不如捏著在等半年說不定順便八折
比不上RDR2是因為R星成本太高
多數遊戲很難到這個高度
但巫師的話
只看視覺跟環境的話早就被超過很多次了
同一套在2077顯然就出現短處
雖然煉金工坊沒有==
現在絕大部分你都可以先捏著等雷點確認修光再說
3a開放一個重點就是觀光價值了
扣掉劇情跟戰鬥這類核心
還有很多可以探索
光是獨特的田野調查就值得那個成本
這也是ubi遊戲性一直不出色那麼多年
還可以苟這麼久的原因之一
現代人玩遊戲不衝主線
專程為了探索散步也是有的
講難聽點那就是屁話 玩家的容忍度已經夠高了
我只要像素就可以 了
半成品 優化稀爛 DEI教育還是有不少玩家買單
支持漲價
外送員的外送量其實比起一開始是有成長的
這樣是代表以前其實超賺吧?
有段時間甚至提升到除非違規駕駛(超速.闖紅燈)不然就超
都去手遊了
超時的狀況,之後才下調到守法也能送到的時間
遊戲的試錯成本比電影 餐廳之類其他娛樂高太多了
事實就是那些3A大廠只是嫌少賺了而已 離虧錢還遠的很
沒,現在有實況有退款,怎樣都比吃飯和電影試錯成本
還低
電影和飯可沒這類手段
有影評有食評怎麼會沒有
做吃播影評的YTer會少嗎
退款更別提了 除非真的玩不了 不然退款比例很低
漲啊 又沒人逼著不漲 玩家只是覺得不值那個價就被說
抵制==
那可差很多,實況可是能看完全部,這就夠知道遊戲的
主要重點,食物沒辦法看評論實際嘗到,電影沒辦法靠
影評實際看到畫面這就是差距
GTA5賣你五六千 你覺得還會有多少人玩嗎
影評算二手資訊,遊戲你幾乎都有辦法直接看過程有沒有
自己不能接受的雷點
遊戲公司可以不給實況阿 實況本身也是一種廣告算互利
有些美術風格是不是真的吃不下看個三秒鐘就知道了
鯊魚卡表示...
你漲你的 市場會決定值不值
真的只願意雲的也不會買
覺得手遊模式好賺 那就直接讓人免費下載遊玩不就得了
寡佔市場才容易大家一起逐漸漲價吖
遊戲還沒有哪一家歷久不衰 都起起伏伏
一開始賺太多
除非玩不了要不然退款比例很低,這是選擇不退而不是
沒辦法退欸,電影看完難看能退嗎?食物難吃能退嗎?
你價格2倍 銷量減半 短期來看收入一樣 但等於把自己做小
誰不希望自己客群是變大的
的確如此 所以一堆遊戲都加入了扭蛋機制 只有這樣才
能補回一些盈利
裡面再放高數值裝備跟skin讓人買 定價定多高都沒人嫌
你養一個招牌 當然是希望養出一堆這系列的粉
不用擔心遊戲開發商,他們有的是方法可以騙到你手上的錢
5億成本的遊戲賣不到2k 還要分給其他通路或平台 等
於一款遊戲至少要賣出一百萬份以上才有機會賺錢
這30年就是靠玩家基數擴大和網絡社群行銷支撐的 但是都
到頭了
所以現在不給實況的多嗎?不給試吃的食物可是更多
退款這種事是STEAM的優待 也不是每種遊戲都有上STEAM能退
最簡單的就是免洗手遊 成本不高
玩的人也不用多 有人課金就是賺
不然把電影票賣2000台阿 或是吃一餐2000阿 這樣來比?
pcgame要找到不上steam的不多吧,除非被特定平台限時獨佔
現在絕大部份的遊戲都媽也有上,沒上也就那些家機,
家機實體可以賣二手,所以也就家機非實體版不能退,
更別提現在的趨勢就是上steam更賺
笑死,你把食物和電影票價錢提高也是不會有任何變化
,因為他們的性質注定就不可能在這部分放開
DLC大禮包,各種豪華終極版,其實變向有漲
養DEI很貴 所以要漲價是嗎?
所以你糾結在這幹麼 遊戲價格比較高就是事實
玩家花了比較多的錢 希望有符合價格的品質有錯嗎?
變相漲價過了,現在各種花式分割變成DLC 跟數位化發行
變相有漲的其實只有dlc因為那類豪華版除非是包之後出
的dlc那基本都不用買,如果有包dlc那他通常也會比一
般的dlc加主題更划算,然後dlc的開發成本也不一定能
比本體多多少,除非是那種內容少又爛的
記得以前超任FF VI 日幣11400 貴死了
經費膨脹有膨脹的賽道,砸大錢暴死是廠商自己的問題
3A的問題
那你賣貴呀?
獨立遊戲就還好
開發成本上升應該是廠商自已要去問問你們自已啊…
我糾結啥,一直提一下很好反駁的話的人不是你嗎?我
不就表達過自己的想法了,漲價在我看來對遊戲界利大
於弊,能更快的消滅劣等廠也能獎勵願意努力的廠商
直接交給市場機制就好
想漲就漲啊 賣不動再打折而已
本來就是市場機制 遊戲又不是民生必需品 又沒人規定價格
有種就漲阿
不敢漲價喔 卒仔
以前都只是慣例 你爽賣多少就多少 玩家買不買單而已
所以個人支持DLC商法,只要畫質好內容好都接受
市場結構不同了通路也不同了,只拿開發成本來講也太不
專業
交給市場機制就對了啊,我只是在反駁你那些錯誤論點
罷了
因為有錢人不會重複買同一款遊戲
有什麼好錯誤論點的 現代人娛樂這麼多 硬要槓
沒辦法,單機遊戲的替代品太多了
笑死,所以你有那個能反駁
錯誤就錯誤,沒啥好不承認的
誰跟你錯誤 是懶得跟你槓 又不是這篇的重點
笑死,一直在槓的是你好嗎,一個問題沒反駁成功就去
扯另外一個,這不是槓是啥
價錢都市場決定的啊,反正一款賣三千的話我一定等特價
,除非是法環或薩爾達那種塞爆的
不是 你就漲啊 有逼遊戲公司不能漲價 我照樣支持好遊戲
啊
可以申請補助啊,3A也可以吧
我只是表達花同樣價格時間有很多選擇 遊戲廠商該做的就是
讓自己的遊戲符合價值 你要槓就繼續槓 我懶得花時間陪你
真的不懂為啥他們不漲,就自己一群遊戲愛卡1990之類
的數字,然後又愛哀哀叫,覺得自己遊戲有多少價直接
開價就好了==
老實說這就廠商不夠有種 或者說競爭太激烈
看看賣便當的漲價還不是被罵 人家該漲就漲 誰理你們阿
喔,所以你的遊戲試錯成本比電影和食物高,這個錯誤
論點和你現在才想好的這段話有啥關連?
遊戲人口大增怎麼不說 小品也賣得動怎不說 只會抓著賣60
我覺得只是沒種,認真講,現在很多遊戲廠他們的主力
遊戲在特定遊戲類型只有他們最強,競爭根本就沒多激
烈
鎂的說成本高 然後賣70的一堆垃圾暴死說漲不了
最近暴死的3A一堆 他們說要賣70 80上去 沒人買怪玩家囉
對啊,現在70、80都還是會有人買,這些白癡一定都很
想漲哪怕他們沒那個水準,他們漲了買的人就越少,死
的就越快
這是市場機制吧,30年前sfc一張卡夾要10800日幣耶
我覺得是可以漲價,但是有些作品一旦漲價就賣不出去了
能撐著不漲,代表有些成本是比20年前低的。也有新的賺錢方式
現在一堆無意義的堆畫面,然後遊戲不好玩。 怪玩家嗎XD
講難聽得,看看光榮。 就算打折也不算打到骨折去
現在還沒有喪心病狂到每隔幾年就把舊遊戲一起漲價
光榮:我三國志3賣台幣1800
光榮我覺得不算好例子,至少他起源確實進步很多,雖
然煉金工坊爛掉==
講光榮是我覺得算是很堅持它們遊戲的價格,從以前到現在
世界追光榮追了30年
是沒錯,臨時要想光榮的例子我也想不到,講ubi他也太
爛而且他都很常的骨折價,暴雪滿接近但他單機遊戲也
不多
畢竟有個指標叫做銷售量,所以能賣出去才是真的
暴雪以前是佛心價咧 1000左右慢慢漲到現在
但遊戲人口也是不斷上升
服務業就是靠附加價值 其實漲可以但就市場決定 我是支
持漲 買不起就不是服務對象
其實有個原因就是世界化
想賣給中國或印度 但又怕太貴
2k對台灣人來說毛毛雨 但很多國家都是一個月房租的
價了
沒什麼漲價,但改靠DLC跟商城這類機制賺更多了吧。
講啥咧 賣中國可以分區定價好嗎
而且3A賣中國一堆也是原價賣的
現在賺錢手段太多 出周邊出音樂出聯名賣版權 結果遊戲收
入九牛一毛 跟周杰倫說的一樣:我不靠賣專輯賺錢
可以漲啊 只是要有人開第一槍
現在有幾款內容豐富製作精良的遊戲?上市後爆死的比例
高多了
內容多製作精良跟好玩沒有關係遊戲好玩才有資格賣70美
想一下成本跑去哪了啊 玩法沒變 關卡數量可能還變少
遊戲內容難度一直在簡化跟下修 容量卻是越來越肥大
再想一下 成本跑去哪了
做出好東西 開再高市場絕對還是買單
可以漲阿 反正又不是必需品 頂多不玩
不是無腦堆畫質+白癡冗員DEI
馬的 內容減少還要漲價
要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被替代性才有本錢漲吧 不然就是被
蛋雕==
steam很多好玩又便宜的單機遊戲啊,問題是好不好玩,只
賣10鎂銷量夠一樣爆賺啊。
服務型遊戲就是吃香 可以一直賺
DLC商法也沒問題 遊戲本體好 自然會吸引人買DLC
試錯成本吵架的兩造 講的東西看起來是不同的 一個是
在說遊戲公司做遊戲的試錯成本;另一個在講玩家挑遊
戲的試錯成本
我是支持漲價的啦 跟看電影之類的比起來遊戲就是cp值很
高的娛樂方式 而且現在可以看實況可以退費 怎麼樣都不
會雷的太誇張
那你漲價啊,看玩家買不買單唄
4樓真的單機現實悲歌
黑刺客1990還真的不如去課一單
你有想過是遊戲不夠好玩嗎?
一個遊戲拆成本體+一堆dlc賣哪沒漲價
超級任天堂:別這樣,我很貴的
開發費用高所以產生各種商法
本來就是各式各樣的消費需求就有都做一樣的就跟異世界
題材一樣膩到吐
畫質是很重要 沒聽過模糊獵人跟崛起嗎
該漲就漲不然也是dlc 商法 切片商法 另外出一片賣而已
老卡崛起給我龍人姊妹 SF6給我倩咪不知火舞 荒野給我
阿爾瑪跟杰瑪 我就花錢支持他們
好玩體驗好玩家自然買單
抽卡手遊現在價格也慢慢在降了 畢竟競爭激烈
最穩的還是做博弈 遊戲人才很多最後都流向那邊
畢竟遊戲不是必需品 但賭博是
以前有個遊戲是用很便宜的價格賣前幾章 付費解鎖後面章節
印象中市場反應滿不好的 DLC至少潛規則是不能切主線來賣
明明一直漲
2021~22開始衰退,不就DEI嗎?
反正你漲再多 我就等特價而已..現在真沒啥遊戲有動力首發
DLC主線後續賣法 暴雪玩很久了
DLC、季票就是因為本體價格不能漲跑出來的東西啊
因為你不覺得你的遊戲娛樂費用應該超過這個價,20年來都是
沒人逼廠商追求數毛 更何況一個遊戲好不好玩跟畫質沒半毛
關係
便當雞腿沒有多,但你看到有人大雞腿賣得比你小雞腿
還便宜,還想漲價啊,單機價格上不去怎麼不想想人家
有更好的選擇才不買單
只有某些家機粉才會整天嫌NS割眼睛
漲價OK 但展現出來的品質跟遊戲性要好 而不是3A的一坨
像有比哀的維京有祖傳黃金版 什麼版 最終來個終極版 哎呀
1200漲到1900或2390了
單機遊戲確實該漲價
一堆邏輯死去 不忍看
同樣的議題 好像在電影上也聽過
遊戲還是有分消費群跟定位的不是鬥套用一樣嗎情況
光dlc 切割術就漲很多了 老實說遊戲這種東西就是做起
來一款就會賺很多很多
他一款賣5000台幣都行,看消費者覺得值不值而已
等GTA6吧 說不定可以改變行業環境
反過來想,為什麼廠商要拼命塞內購和DLC不就賺的不夠
。電玩和其他娛樂哪有什麼特別的,每個人都愛舉那些G
OTY的例子,問題是這種例子站全部開發專案的多少,這
種風險以商業上來說根本不通。
怎麼不提購買人口上升的事,說得像是你二十年前有見人買
過3000的遊戲一樣
可以漲啊,但可能沒人買而已XDD 現在娛樂那麼多,單機也一
堆買了根本沒玩
但電玩遊戲同樣受益於全球化跟平台的普及
還有版權觀念的普及以及強制聯網等等,事實上沒什麼上
漲卻看到開發費用翻倍不就是這東西就算沒漲價還是大有
賺頭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就是還很賺才這樣
又不是開身體健康的
主要客群是小孩你就漲啊 看誰還玩遊戲
電影票也早就漲了吧 我這早優從260變280 前陣子280 全票30
0
電影票漲不少吧
你有種就漲啊 賣不出別靠盃就好
一開始早優是250才對w
之前是實體發行成本 現在是冗員成本 誰要給你錢啊
漲不少吧,以前1200-1500,後來1800,現在2000啦
遊戲公司們自己把自己捲死了
你提的那些東西多少錢就是多少錢,電影票賣不好不會降價賣
也不會剛上映要500,快下檔時殺到150
但是遊戲會,所以消費者就會開始比較,我現在要花錢買遊戲
法環史低不用1000,巫師3 GTA5甚至白菜價許久
久了自然會造成心理暗示,這新遊戲有好玩到值得他們幾倍價
嗎
而且因為會打折,你漲價那我就等你折回來
手遊玩法也沒啥在變 怎麼就沒人在靠腰 還不是一堆人
一單接著一單 講白了就大多數人享受花錢變強的感覺
單機遊戲沒辦法提供這種情緒價值
反觀電影票演唱會甚至串流服務,他漲價你不爽花就是只能放
棄這娛樂,不然要是等等就會降價誰會喜歡多花錢
這是人的天性
我自己就會買首發了然後完沒兩次就暫時不玩了,過一陣子看
到已經33%甚至50%覺得何必XD
我覺得單機遊戲要手遊一單的價格,我首發都買豪華版支持
沒有衝首發的才會等特價 但特價買一堆都沒玩
假設現在電影都不下檔,而且想看就看的到,然後舊片通通50-
只剩首發買的有點動力玩...
70% off,那新片價格一定也很難漲
或是串流服務更新歌單、片單慢兩個月,但是費用只要半價
我都等打折
性質差多了,要對比音樂專輯
所以我從來不課金 沒有有錢到那種程度
你那種60鎂就差不多是3A價格 但是這年頭有都符合那
價值嗎 很多就是錢亂用而已 我寧願玩九日這種製作精
良的獨立遊戲 取代劣質大作
與其說沒漲價 不如說60鎂本來就很貴了 不然幹嘛等特
價? 不就是特價完才是這遊戲的真正價值嗎 雖然我不知
道有沒有玩家幾折才比較多人買這方面的統計 而且現在
的玩家對DLC的接受度很高 要靠北先做出好玩的本體再
來哭
屁啦,暗黑2~3~4明明漲很多,還賣終極版湊一湊好幾千
歐美對手遊這種營運模式他們就玩不轉啊
工資太高 又一堆DEI在亂 出給鬼玩喔
要不要漲是你的事 但要不要買是我的事
再沒錢就只能靠賣廣告欄位了
全人類的關注時間就是狗臉等廣告公司的金雞母
但是20年前只有實體片要壓片跟通路, 現在幾乎都線上
還有些廠商顧著把錢拿去養DEI垃圾,再來說開發經費飆高需要漲
價,最後產出的作品是一坨屎!
但數位化才能大折扣吧?
我怎麼記得以前鬼武者和FFX才1290
漲啊 沒差 反正我遊戲庫存夠多 到時候就等特價或者乾脆減少
買遊戲的頻率 現在一堆遊戲被DEI入侵 誰想花大錢被餵屎
DLC 季票 內購單位表示:
天國降臨2畫面比一些大製作的3A好看 成本也沒那麼高 那些廠
商怎麼不問問自己錢花去哪了?
不爽不要賣
問題是一對半成品 或是DEI
而且還是有漲吧
單機也有讓自己變強那種rpg 呀,被跟有沒有讓你變強無
關
FFX喔……2001年那時候還在到處賣2400元以上
反正太貴沒人買就降打折覺得虧就會漲都很正常現象
少子化也有影響吧 需求基數相對越來越低
好遊戲會是一直賣的
爛的遊戲 後面賣不出去 先問問自己吧
漲價影響銷售,就這麼簡單
現在單機遊戲真的是一種便宜的娛樂了
漲價有種不要放內購商城啊
魔物世界920,魔物荒野1990
漲不了價那就縮遊戲內容囉
一狗票人可以課到2399 3000一單 然後喊1990半成品 就知
道為何會需要內購了
平常會課 所以像荒野這次不到2k還好 也確實獲得了樂趣
20幾年前買國產單機就六七百了 但如果是無法獲得樂趣的
單機 又想教育我的 那一百我都嫌貴 不如課金
光榮:??
別鬧了,大型遊戲公司淨利抓的可高了
漲啊 有那個價值就玩不就這麼簡單 推一堆垃圾還要找
評論家一起騙 笑死
10億美元?我查了一下最貴單機開發預算是天命5億美元,不看
冗員和肥貓問題還也要玩家幫忙扛嗎
單機最貴估算是原神,但營運型遊戲不能照一個版本算所以先
確實是漲三小 自己要追畫面怪誰 祈求任天堂制裁他們
不看,要說價格前要不要先查一下數據?
難玩又愛獨佔所以不想買單吧?大作整天一直吹畫面,結果
內容跟屎一樣,還不如steam小品遊戲,還能試玩2小時
電影票喔,以前國賓會員一張200,甚至還有180的
你搞錯了 提高單價很可能賣更差 總利潤更低
xbox初代那時候遊戲公定價我記得才1290還1390而已吧
我沒看過會課好幾單的人嫌過單機價格貴的,只看過他
們說典藏版不值那價
比原神還爛的遊戲沒玩的必要,相對就擠壓很多遊戲的
生存空間
最好沒漲,以前pc game一套700塊上下
說得好像其他東西漲價沒被罵一樣 又要檢討消費者喔
而且現在遊戲銷售模式跟以前差這麼多,以前純實體販售,不論
像鋼彈versus 那種東西1790你好意思?
是在通路、運輸、製造上都是成本, 現在數位平台銷售,實體
成本下降這麼多,而且因為網路普及,使得後續更新方便,讓可
能首發沒有的語言都能用後續更新補上進而賣到更多國家,光
看遊戲銷售量就知道,以前就算是大作賣破百萬就是大賣,現在
大作只賣破百萬算賣很差的
新遊戲還有強力的競爭對手 折價的老遊戲 很少娛樂會這樣
你可以漲啊,像GTA這種大作3000都有人買。
以後的開發費也只會越來越高啊,漲的這個10美元也
跟不上成本的增加。
會一直畫質upup 不就是為了股東跟一般人 畫面先吸引到人為
第一步嗎
然後遊戲性開始往一坨方向走
你漲啊
我就問你現在做單機遊戲的公司是都虧損還是也是有人大賺
單憑一個通膨就覺得沒漲價會虧損 倒不如用現狀來看
買顯卡時會考慮能上4k,買遊戲時則不考慮,都用4k卡上PT
T
打電動是真的省錢,不開玩笑
以前被日本遊戲廠商壟斷才真的貴
假議題 你不爽你漲啊 單機遊戲這幾年便宜有獨遊這條路
手遊的開發經費與行銷比中型單機還貴
所以大廠不拉高製作水準可以然比不上這些
8
遊戲這塊無法漲價剛好就是因為一個要素吧 電影跟演唱會都有一個重點 「人要到現場」 而遊戲不用 而數位化通路也讓遊戲全球發行的成本降低不少6
看了一下 小丑牌 US$14.99 一堆獨立遊戲也差不多這價格 60美元的是3A單機吧? : 而最近才經過了20幾年的努力,才有些遊戲將價格調漲到70美元13
問題是遊戲市場變大很多啊 你看現代是單機遊戲一兩百萬都不算什麼的時代,但三十年前可不是這樣的 更別說,遊戲還不用像小說漫畫戲劇動畫之類的需要代理,有個翻譯團隊就能全球在賣,全世界有哪個商品要賣全球市場成本比遊戲低的 遊戲廠商又不是做慈善的,漲價不了還一直拉高成本,真的搞到虧本,早就一堆大廠先倒掉了 -----2X
這就跟電費一樣呀 漲電費的時候哀哀叫 然後開始跳針要核電 笑死 看看日本美國英國德國哪些國家在用核電 真的 笑死2
1.單機遊戲無法漲價 2.單機遊戲漲價玩家不買單 1.2這是兩種不同的敘述 單機遊戲要漲就漲,消費者又不能阻止廠商漲價 頂多是漲了之後就買的玩家變少
82
[閒聊] 課金手遊會變成ACG界的癌症還是仙丹?首先我們必須先假定/承認一個情況 就是目前娛樂市場已經接近飽和 很難期待有大幅增加的情況 一種娛樂消費的增加會造成其他種類的減少 遊戲的部分受到的衝擊是最直接的 手遊的平均生產成本遠低於一般單機遊戲這應該是有共識的37
[閒聊] 成本大增 開發商:3A大作可能漲價或縮減規模原文標題:遊戲成本大增 開發商表示3A大作可能會再次漲價或是縮減規模 原文網址: by 凱拉特 大型遊戲發行商 Embracer 集團執行長 Lars Wingefors 最近在接受 GamesIndustry.biz 網站的訪談時談論到了 3A 遊戲在開發上漸漸開始遇到的瓶頸與挑戰。37
[閒聊] 遊戲廠都跑去做手遊很合理吧同樣都被嘴坑盤子 單機開發時間更久 最多也賣個一千多 賣完還要做DLC才有機會繼續賺 手遊一單就兩個單機 出個新角又一堆人課 開發成本又低很多28
Re: [閒聊] 現在原廠顯卡到底漲多少阿其實現在人都玩手遊居多,對顯卡的需求沒這麼高 自然對購買高價顯卡興趣缺缺 20年前還是學生的時候,最期待就是寒假或暑假 因為會有很多遊戲大廠的大作,以前去參加台北電玩展 展場也大多都是大型線上遊戲居多26
[閒聊] 其實格鬥遊戲很賺吧?餓死抬頭 雖然很多人都說格鬥遊戲不像過去街機時代那麼多人玩 而且格鬥遊戲很硬核很小眾、入門門檻高 理論上照這樣的說法格鬥遊戲應該會越出越少才對 可是這幾年我發現很多IP都會開發格鬥遊戲19
Re: [閒聊] 以後純單機遊戲是不是沒有存在的必要認真回一下廢文 原本單機遊戲指的應該是不需要上網就能玩的遊戲 但這幾年綁網路認證的情況越來越普及了(我猜大概是因為要防盜版) 所以單機遊戲的定義應該是要改成「不會與其他玩家互動的遊戲」 需不需要上網反而不是重點。7
[閒聊] 《死亡回歸》開發商:我們也是看新聞才知《死亡回歸》開發商:我們也是看新聞才知道遊戲定價70美元 《死亡回歸》開發商 Housemarque 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也是看到新聞才知道遊戲定價 70 美元。 在次世代主機平台上,很多遊戲的價格都得到了提升,比如最近的新作《死亡回歸》就定5
Re: [閒聊] 歐美遊戲界會迎來第二次雅達利衝擊嗎?剛剛看了遊戲X博士 可能不只是歐美,而是全球性的遊戲業大蕭條即將來臨 2023年雖然大作頻出,喊得出名號而且銷量大勝的大作就有二十多款 但去年全球遊戲市場卻萎縮了5%,是自遊戲產業出現以來第一次出現市場萎縮5
[問題] 這年頭單機遊戲要紅是不是就要靠盤外戰術手遊可以長時間維持討論熱度 競技型共鬥型遊戲可以靠更新或賽季維持熱度 純單機遊戲是不是只能靠盤外戰術啊?炎上商法之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