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閒聊] MUV-LUV 淺述戰術機系譜 亞洲篇

看板C_Chat標題[閒聊] MUV-LUV 淺述戰術機系譜 亞洲篇作者
IronSkull
(回去後請幫我把燈關掉)
時間推噓10 推:10 噓:0 →:5

雖說是亞洲篇

不過因為日本帝國和蘇聯的資料量很大

為了避免篇幅過長只能先跳過,以後再各開一篇

以下正文



《以色列》

1.「幼獅Kfir」

‧第一世代戰術機,原型是法國的幻象III。

‧根據以色列的需求,強化沙漠作戰能力、加大引擎出力、強化熱能觀測功能,並對機體

進行了抗輻射處理。

‧現實中的幼獅戰鬥機並非參考幻象III,而是幻象V。

當時法國對以色列實施武器禁運,使他們無法入手幻象V補充六日戰爭的損失,於是情報

組織「摩薩德」便大顯神通,直接從瑞士的授權產線偷走20多萬張、A0大小的全套幻象V

設計圖,之後結合以色列空軍的實戰經驗,製造出了幼獅戰鬥機。



2.「獅式Lavi」

‧第二世代戰術機。

‧開發起源是換裝F-16後,以色列察覺其近戰能力不足。

‧更詳細的說,是這個缺陷可能會拖累以色列反攻BETA的進度,使他們無法先阿拉伯世界

一步收復國土。

‧迫於上述的壓力,以色列以F-16為原型,設計出局部自製戰術機:獅式。

‧獅式的開發資金,原是由美國和以色列共同出資,然而隨著G彈的實用化,美國對戰術機

開發失去興趣退出計畫,使獅式一下子失去了60%的開發資金。

‧就在這個萬事休矣的時刻,同樣想要升級F-16、累積戰術機研發經驗的中華統一戰線,

找上以色列支援他們完成獅式的研發。

‧由於這段時間的技術交流,加上同樣是F-16的變體,使獅式的外觀與殲擊-10非常相似。

‧中共系戰術機常見的頭部環狀觀測陣列、反應裝甲、四肢加裝的尖刺和刀刃等,也都有

在獅式身上出現。

‧兩者同在1994年投入服役一事,更是證明彼此頗有聯繫。

‧現實中的獅式戰鬥機開發,也經歷了同樣的波折(雖然中共的部分遲遲未能證實),但是

因研發成本隨時間和需求逐漸膨脹,以色列最後取消了獅式的開發。

‧其開發者IEI,對應現實中的以色列航太工業(IAI)



《統一中華戰線》

1.「殲擊8型 J-8」

https://imgur.com/MzCTAVB

‧第一世代戰術機,同時也是中共第一款戰術機。

‧原型為蘇聯的MIG-21。

‧作為最早被BETA建立巢穴、戰況最不樂觀的國家,中共很早就顯示出對高頻率、高強度

肉搏戰的重視。

‧在這種情況下,不怕一打就壞的頭部環狀觀測陣列、和注重一擊必殺的77式大刀,順勢

成為中共戰術機的標準配備。

‧服役期間評價良好。

‧現實中的殲擊8型起初的確是MIG-21的仿製版沒錯,但經過格魯曼公司技術援助後,大幅

改動的殲擊8型II除了機翼外,已經幾乎看不出MIG-21的影子。



2.「殲擊10型 J-10」

https://imgur.com/WJpHcNe

‧第二世代戰術機,原型來自美國的F-16。

‧起初中華統一戰線只有打算換裝F-16,但他們很快就發現F-16表現不佳,無法達成收復

大陸失土的目標。

‧就在這時,美國退出以色列的獅式開發計畫,於是看到機會的中華統一戰線立刻找上門

,和以色列合作開發下一代戰術機,最後在雙方技術交流下開發出殲擊10型。

‧比起前輩殲擊8型,殲擊10型對肉搏的重視更上一層樓,不僅四肢裝有刀刃和尖刺,甚至

還在軀幹與臀部加裝反應裝甲,用炸射鎢鋼散彈的方式驅逐爬上機體的小型BETA。

‧雖然這散彈可能會誤傷自己或友軍座機,不過在戰場上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在肩膀上有加裝輔助噴嘴,進一步強化本就是F-16賣點的高機動性。

‧因為是輕型機體,機體能產生的動能較小,所以更依賴77式大刀補足近戰威力。

‧被譽為F-16系列中最成功的衍生型號。

‧減輕重量、改進引擎的升級版「殲擊10型X」有在外傳TOTAL ECLIPSE中出場,由崔亦菲

領軍的「暴風」小隊負責試飛。

https://imgur.com/oldi3Gg
(暴風小隊隊長,崔亦菲中尉)

在藍旗演習中,暴風小隊先後擊敗埃及的「雷舍福Resheph」、非洲聯盟的「杜馬Duma」

、以及中東的「死亡天使Azriel」小隊,但因為77式大刀攻擊間隙較長,在隊長單挑中

敗給「阿爾戈斯Argos」小隊,之後又在和美軍「無限Infinities」小隊的模擬戰中,

因為對方戰術機「F-22A 猛禽Ratpor」近乎作弊的匿蹤性能全軍覆沒。

‧奇怪的是,明明是中共的戰術機,原型卻是美國機體,試飛員也是台灣人。

‧雖說中共在第三次國共合作開始和撤退來台後,一直想依靠機體差異等方式,避免自己

在台灣待著待著就被寶島歸化了,不過從殲擊10型的案例來看,成效略顯不足。

‧研發者「盛都」,對應現實中的「成都飛機工業集團」。

相較下面的瀋陽,成都一直挑戰創新,雖然成效未必顯著,不過勇敢進取的精神,還是

讓對岸軍事迷引用美國洛馬公司之名,稱讚其為「成洛馬」。



3.「殲擊11型 J-11」

https://imgur.com/zmHrDmA

‧第二世代戰術機,Su-27的衍生型。

‧由於美國完成G彈的傳言,中共決定與台灣合作,開始新型戰術機的研發,好製造出可與

殲擊10型實現「高低配」的重型戰術機。

‧一開始,中共打算靠獲得出口版Su-27,「Su-27SK」的生產授權,作為研發的基礎。

但在授權到手後,中共內部很快就因出口版刻意降低的性能爆發爭議。

‧加上原版的Su-27也有不少問題,可說是計畫一起步就前途無「亮」。

‧之後在與台灣的技術交流下,把頭部改裝成中共系式樣,並增設通訊天線的安裝空間,

好讓機體能在重金屬雲中保持通訊。

‧沒有裝備77式大刀,取而代之的是蘇系戰術機必備的手部鏈鋸。

‧研發者「瀋揚」對應現實中的「瀋陽飛機工業集團」。

由於該公司當年從蘇霍伊集團拿到Su-27生產資格後,數十年來一直拘泥於此一機型,

從未有任何大膽創新,所以被對岸軍事迷戲稱「瀋霍伊」。



4.「F-CK-1 經國Ching-kuo」

‧第二世代戰術機,F-18的衍生型。

‧由於中華民國國軍時常要往返海峽兩岸獵殺BETA,因此比起F-16,優先選擇了航程更長

的F-18作為研發基礎。

‧靠著減重、加大腿部油箱等手段,進一步強化了F-18本就優異的續航能力。

‧從來沒有公開過官方設定圖一事,堪稱台灣MUV-LUV粉絲最大的怨念。

(我幹你吉宗,老共都出三台啦,還有動畫戲份)

‧現實中的F-CK-1主要參考F-16,以及諾斯洛普提供的F-20數據,反而是F/A-18在設計時

參考了F-CK-1的進氣口造型。

‧其研發者TAIDC,對應現實中的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AIDC),即今日的漢翔航空工業。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67.211 (臺灣)
PTT 網址

w51004810/18 12:53殲-20 戰術機 會不會出現呢??

aaaaooo10/18 12:55唯一跟現實差最多的東西大概就小蔣的腿長

saberr3310/18 13:02戰術機那外型要怎麼匿蹤......

aaaaooo10/18 13:05靠波型抵銷降低雷達作用的主動隱身系統

qsgjnmvb10/18 13:13F22電子戰 入侵敵方資訊網 從軟體上隱形

qsgjnmvb10/18 13:17TE遊戲有補充這BUG班的電子隱形能力

xxtomnyxx10/18 14:00那個匿蹤對beta有效嗎?

bladesinger10/18 14:04F22記得是專門對人類內戰專用的

xxtomnyxx10/18 14:05對人用 XD 內鬥內行死性不改XD

terasono10/18 14:14每次看到中共撤退來台共制都覺得很幽默XD

w555381910/18 14:52共治那個就是不了解兩岸關係的外國人鬧出的笑話啊XD

psp123456e10/18 15:15覺得很有趣

smwe10/18 20:03對人用是因為2代機夠用+G彈 所以提早準備未來的對人戰

tmpss9018710/18 21:48這邊的匿蹤比較像是電戰,然後這系列不管本傳外傳都很

tmpss9018710/18 21:48強調人類內鬥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