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要自己學日文嗎?

看板C_Chat標題Re: [問題] 要自己學日文嗎?作者
speed7022
(Speed7022)
時間推噓22 推:22 噓:0 →:3

這種文章算月經文了,
推薦一部Veritasium的影片,《要成為專家需要做的4件事》
https://youtu.be/5eW6Eagr9XA
這部我受益良多,
很多在學習上的原則都可以用這個檢視,
學習語言也不例外。

幫你們整理重點:
1.有效的環境
2.多次的重複、清楚的反饋
3.即時的反饋
4.刻意練習

以上幾個如果都有打勾,無論是誰的表現都會很驚人。
如果沒有全勾,代表看起來像專家,實際上並不是。


-------------------
以下解釋一下,文長

1.有效的環境:
他以賭博、華爾街投資家舉例,
這些"專家"所處的環境隨機性太高,因此並不能成為有效的環境,
即使這些人會獲得即時反饋,但無法反映在做決策的品質上。

2006年時股神巴菲特下100萬賭注,
說他能選一項在十年間表現優於華爾街對沖基金的投資。
一個專家接受巴菲特的賭注,並買了5支對沖基金的基金,也就是集結了200個個人基金。巴菲特則選了最無聊的被動指數基金:S&P500(單純追蹤500大上市企業的加權價值)

他們在2008/1/1下注,馬上遇到金融海嘯,
一開始巴菲特輸得很慘,但三年後已經追到差不多平手,
往後七年那位專家已經輸到看不見車尾燈,最後巴菲特的指數基金上漲125%,
而那位專家的對沖基金只漲了36%,差不多跟市場平均年成長差不多。

今年三月一篇新聞,過去十年約80%的主動型基金都低於市場平均,
如果拉得更長期甚至可以高達90%。
當然不是說就沒有真正的投資專家,巴菲特自己就是個例子,
只是說絕大多數的投資家,因為環境的有效性低,以至於都沒有專業表現。

2.重複多次、且得到清楚的反饋:
網球選手需要練正反拍幾千幾萬次、西洋棋大師要下幾千場棋、
物理學家要解幾千道物理題目,無論是哪一個都會得到清楚的反饋,
網球選手可以看球出去後的落點、西洋棋大師會知道自己贏或輸、
物理學家會知道自己理解對或錯。

但有些專家如政治學者、經濟學家,不會在相同類型的問題上得到重複的經驗。
政治學家Philip Tetlock挑選了284名以評論或提供政治、經濟建議維生的人,
這包括記者、外交政策專家、經濟學家、情報分析員。
超過二十年來Tetlock向他們提問了如:喬治布希會不會再次當選?、
南非的種族隔離會平安落幕嗎?、魁北克會脫離加拿大嗎?等問題
每次專家都對問題可能會產生的不同結果評分。

研究結束時,Tetlock量化了82361個預測,
結果顯示這些賴以為生的專家產生的預測比隨機機率還來的差。
主要是因為他們預測的大多數事件都是一次性的,
他們並沒有經歷過這些或非常相似的事件很多次,而且每次的環境都略有不同。

3.即時的反饋:
以放射科醫生跟麻醉科醫生做對比,
麻醉醫生工作時就在病患旁邊會獲得立即的反饋,因此可以從中找出規律性。
而放射科醫生則不會得到即時反饋,這讓他們更難改進。
放射科醫生只有70%的時間可以透過X光正確判斷出乳腺癌。

學校或大公司的面試官也是同理,
他們雇用人之後也不會馬上或是很久之後才知道這人表現如何,
在一項研究中,Richard Melton請14名輔導員跟學生們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會談,
同時他們可以看這些學生的高中成績、能力傾向測試、還有4頁的個人陳述。
而Melton則建立了一個算法只帶入成績跟能力傾向測試。

結果Melton的算法比11名輔導員的預測還準確。
因此即使被面試拒絕也不用太難過,並不是所有的面試官都有辦法看出一個人的潛力。

4.刻意練習:
人類天性就是想要過的舒適,
但如果要變成專家就必須脫離舒適圈,
時常在你不擅長的領域內學習,在能力邊緣推進
以開車為例,一開始學習時因為困難,所以需要全神關注,
久了之後習慣了,用下意識就能開,
在這之後再開更多的車也不會幫助你成為職業車手。

作者彈了25年的吉他但只喜歡彈同樣幾首歌,因此他也不覺得自己是專家。
需要在自己能力邊緣、穩定的不斷嘗試、超出舒適圈的範圍才能成長。

很多領域中如果專業人士不做"刻意練習",能力有時甚至會下降。
例如即使擁有20年資歷的醫生,在診斷罕見疾病的方面甚至比應屆畢業生來的差,
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想到這些罕見疾病了,因此不太能識別這些病狀。

因此教練或是老師十分的重要,他們能夠指出你不足的地方,讓你刻意去練習。

--------------------------

回到主題,學習語言,寫到差點都忘了,
這篇竟然花了我一個小時半...想寫得越來越多。
但還是想分享給各位。願意推文我會很高興的。

假設你是甚麼都不懂的情況下,不管是看動畫或上課,
無論哪一種練習方式,在能維持興趣的狀況下,
只要符合上面四點你都能保持進步,
但是當你練到一定的瓶頸的時候,除非你能知道問題點,不然找老師可能會比較好,
他能指出你的缺失讓你去練習,可以事半功倍。

共勉之~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0.30 (臺灣)
PTT 網址

v8686106209/02 19:42推推

applejim09/02 19:44推推並收藏,感謝分享^^

poornow09/02 19:46很怕跳出老公

poornow09/02 19:47推認真文

medama09/02 19:49好 幫你推

arumi41609/02 19:53認真好文推

TeamFrotress09/02 19:58推個

HDDY09/02 19:59推 認真好文

mushrimp546609/02 20:03

s603141709/02 20:16認真好文…畢業了這麼多年

s603141709/02 20:16沒有功課跟考試督促要每天複習不管什麼技能都會退步

keepgoingKH09/02 20:16好文推

stardust701109/02 20:23

Leopardcats09/02 20:26推推

aria810409/02 20:29推認真好文

LeeJing09/02 20:32推 共勉

leohunga09/02 20:45推,尤其反饋的部分真的是學習的重點

y246810121609/02 20:51

oidkk09/02 21:09

octopus440609/02 21:37

l5i9hbba09/02 21:48

shizao09/02 22:08

z558214309/03 00:45

RUNXX9181509/03 02:06

sakungen09/03 13:01推 要多管齊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