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器材]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看板Coffee標題[器材]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作者
kikolo
(已刪文便不復返)
時間推噓18 推:19 噓:1 →:19

#第54篇心得文#

pico夠好玩,也夠專業。
入坑意式的不二選。配件的話其實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與其一樣一樣的建議哪樣東西需不需要購買,
不如來個依照預算跟想要進階的方向去做配對建議。

因為個別心得都已經寫過了,
所以會隨著配對順便去引用過去心得可以比對參考

(比較舊的心得我有數數兒,但就沒編號,可以依照標題去找文)


==配對 01

原廠配對

https://i.imgur.com/x9Dqf3e.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原廠配對是方便又穩的一個選擇,而且收納空間很少。
只要咖啡粉跟熱水就可以直接壓出一杯濃縮。

但當然這也沒什麼好提的,原廠配套都配好了。
這也是pico的優點。

如果要有選擇困難度,
可以參考我的綜合比較文 :
"[器材] 隨身咖啡 mini / nano / picopresso 心得"


==配對 02

https://i.imgur.com/YKpiYyu.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加個便宜的手動秤
一個便宜的佈粉針
一個原廠12克粉杯


手動秤可以讓自己抓時間跟重量.

因為佈粉太重要了,原廠佈粉針只是入門選擇,
佈粉越確實出來的濃縮口感會越好。
建議買一把便宜的佈粉針去做佈粉....

12克粉杯可以讓自己多一點變化,
小份量或者抓手感不會浪費太多豆子..
做小杯拿鐵,或者咖啡因不耐的,都可以選小杯濃縮。


參考補完心得如下 :
第43篇心得 :
"[器材] 四種便宜佈粉針之測試"

第38篇心得 :
"[器材] Wacaco Picopresso 支架 & 12mm粉杯"


==配對 03

https://i.imgur.com/v63p6mM.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解決完佈粉問題,我認為其次比整粉更重要的是壓粉問題。
這次就不要繞圈了,直接上定壓的壓粉器我覺得是蠻重要的。

粉餅壓得好,義式口感跟層次又會再度提升一次。

關於定壓之前分享文已經寫了蠻多了,
所以可以參考

第46篇心得 :
"[器材] Happy Tamper 義式定壓填壓器"


==配對 04

https://i.imgur.com/lKq5gba.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上面解決了佈粉/定壓的問題後,最好有個整粉過程。
鋪平了粉面,在來下壓體驗會好很多...

從鬆鬆的粉直接下壓力感覺還是頗不痛快的。

而且整粉有助於處理粉上半部的均勻,
這樣也會讓萃取更加順利。

參考心得是第44篇 :
"[器材] picopresso 佈粉/整粉/壓粉 實驗"

這篇心得我算是集大成去說明義式最重要的前置作業..
不僅僅適用於pico,也適用各種半自動義式機。
內容很豐富可以看一下。

可以搭配第46篇心得 :
"[器材] Happy Tamper 義式定壓填壓器"
一塊服用。


==配對 05

https://i.imgur.com/ZXTbvJq.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支架

對,就是支架,這東西雖然次於上面的器材,
但支架會讓整個體驗提升非常大,
尤其是連續出杯的時候,你會非常感謝有個支架。

支架不僅可以減輕手的負擔,
而且可以讓自己可以觀察出咖啡液狀況,
濃縮做好後,甚至可以不用管pico本體,直接掛在支架上即可..


當然支架有很多使用細節跟困難處理。

所以可以參考過去我寫的心得。
第38篇 :
"[器材] Wacaco Picopresso 支架 & 12mm粉杯"

第40篇 :
"[器材] Picopresso 支架 之使用疑難處理方法"


==配對 06

https://i.imgur.com/cdtyaxR.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IMS 51mm粉杯
磁性接粉環

IMS 51mm粉杯的優點是可以用15克的咖啡粉還可以萃取的不錯。
而且本身粉杯比較筆直,可以搭配之後介紹的行星佈粉器

二次分水網在粉杯設定的標準粉量內的作用不大,可選擇購買來玩。

也因為IMS 51mm粉杯的設計導致原廠接粉環是不能上了。
所以得另外買51mm的接粉環,既然要買接粉環,當然買磁性的最好。

原廠接粉環有二個缺點,
第一就是外擴太小,導致接粉時還是會外漏。
第二就是沒有磁性,當在做佈粉時很容易就抖出咖啡粉來。

磁性接粉環沒有多貴,買了體驗加分。

這裡可以參考
第49篇心得 :
"[器材] picopresso 用 51mm IMS 粉杯 心得"

第48篇心得 :
"[器材] picopresso 用二次分水網簡易心得"

==配對 07

https://i.imgur.com/Kq9TtmV.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行星佈粉器

其實前面介紹的佈粉針,都是需要練習再練習才能夠佈的均勻,
相對地就沒行星佈粉器顯得無腦許多。

在沒有購買autocomb的前提下..(反正也沒51mm)

只有行星佈粉器的方式了,

詳細的測試跟問題分享等等都寫在,
第53篇心得 :
"[器材] 行星佈粉器詳細心得"


==配對 08

https://i.imgur.com/3nT7gtR.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最後最後,就是不要用手動秤了,換個義式秤可以自動計時,
會讓自己更方便。

這個就沒另外寫心得了,反正秤的功能都一樣。
唯一不一樣的是,買的秤必需擺的下pico原廠支架。

之前有支架分享過原廠支架可承受的寬度限制了,就不重複了。


==結語


以上01到08循序漸進的配對是我覺得可以慢慢進展的方向。
當然也可以一次到位或者乾脆留在01都可以。

端看自己想學到哪裡跟喝到哪裡的口感。


當然這篇已經先省略了磨豆機跟豆子的影響因素,
這個就自己依照預算去抓取了,我相信網路上已經很多文章都分享過了。

適合義式的磨豆機就那幾隻,都可以爬文爬的到。
豆子就按照自己口感去買,覺得不喜歡就換隻豆子而已。
但每換一次豆子,就要換抓一次刻度。
最好就是換到喜歡的豆子之後,就一直買同樣豆子是最保險的。


當然pico的變因還有可能熱水最後不燙阿,
手壓的壓力穩定度不高阿....

熱水很快就不燙就很簡單,直接放滾水進去就好了..

但其實手壓的壓力穩定度是可以買原廠的壓力表配件去練習的。

不過因為我個人壓了那麼久,出壓手感抓得差不多了。
壓力表配件就不太重要了。

但自己手感不好的時候,
可以買原廠壓力表下去看壓力練習手感,也是不錯的。


但除了溫度跟壓力這些會跟半自動機有差異的地方外,
其他可以做到好的部分做好,
我十分確定對於出杯義式的口感會有十分大的提升。

當然預算也就會隨著配對不同,花的程度就不同,
這個就自己依照預算去考量了。

https://i.imgur.com/6IqshR5.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我現在就這樣子的方式去製作濃縮了,口感上提升也很明顯


至於收納方面

https://i.imgur.com/CsJ1H7S.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可以這樣疊


不過我更喜歡另外一種疊法
https://i.imgur.com/pSGGiST.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有人可能會說我過去文章都刪掉不少看不到了..

這就要看你過去有沒有專心爬過我的文章了,
這篇算是有點給那些專心爬過我文章的一個小彙整推薦。

不然google其實也都找的到。關鍵字我都給您了。

我知道有人可能會來酸不是不po了為什麼來po或者說到時候又刪文了。
欸,反正你們知道我的,會刪就是會刪,不會刪的還是不會刪。
會寫就是會寫,不會寫的還是不會寫。
反正我寫文就是如此隨興。

--
本篇心得禁止無斷轉載,未經允許禁止全文引用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210.8 (臺灣)
PTT 網址

mms19831611/19 23:51推!

ajerrry090311/20 00:09推用心

kenshin198811/20 00:10ref. 不給文章代碼也不給連結,閱讀體驗很差

我給您一個建議 : 自己寫 (茶) 我要睡覺了,大大您自便

neosnow11/20 00:11我要推!

mc330832111/20 03:47冬天到了,pico 的好與壞都是剛擠出來入口溫度剛好,

mc330832111/20 03:47甚至第二口開始因為放涼開始有雜味或偏酸。有版友試過

mc330832111/20 03:47溫杯墊嗎?號稱在辦公室可以維持奶茶溫度那種。目前我

mc330832111/20 03:47是倒熱水時順便溫杯跟問pico,夏天夠用,冬天大概不足

mc330832111/20 03:49話說,今天第一次泡中淺焙的豆子,用pico預浸15秒,甜

mc330832111/20 03:49味與花香都更明朗,好喝

lane3411/20 06:28每篇都噓是真愛吧? 就像以前的清德跟龍介(政治梗對不起)

pttrackhwang11/20 07:13

tainan1911/20 07:29真榮幸幾乎每篇都有追到,也讓我省下一點錢錢~

sanani11/20 09:38哇~亮點是1z的前100名小杯,眼睜睜看著號碼牌在我前幾個

sanani11/20 09:38就發完,真的想哭==

這個要用跑的過去排隊 ^^

azxswqa11/20 09:57

shutout556611/20 13:18請問IMS 51mm粉杯最多跟最少的克數有試過是多少嗎

shutout556611/20 13:18

IMS本身官方的數據是15-17克, 但這是針對半自動機而言,以Pico的壓力艙設計需要重抓.. 我有特別去測試過Pico的搭配上需求,但.... 這個要稍微從頭說起了.... 我寫心得第一時間的資料都比較原始, 後續有補充跟修正都會陸續更新原文。 所以PTT的文章都會逐漸被我更新內容。 但網頁庫存不太會更新舊文章的內容, 也就是說PTT我更新了,但網頁庫存是舊的。 這也是在我刪文後才發現的事情, 很多資料我手上也沒留存,目前我手上的資料也是剩網頁庫存。 所以抱歉,也沒正確資料了。 目前網頁的庫存都是舊的文章。也就是第一版本。 所以請參考IMS官方數據即可。 15-17

flyingboy11/20 15:56pico王直接推啦,讚

shutout556611/20 16:23另外請問大大我看你之前的文章提到二次分水網可用

shutout556611/20 16:23可不用,這篇又改成不用會不順,這樣是不是以新的

shutout556611/20 16:23文章還是建議用二次分水網比較好?

我改好原文了比較不容易被誤解。 二次分水網是我自己必玩必用的東西~這個我自己玩就好。 這個再寫下去就是另外一篇心得文了。 我是沒打算動筆寫這個...(這篇不小心脫口而出所以導致您有所疑惑) 所以維持跟前面一樣說法, 在粉杯規範的標準粉量內可用可不用。

a00122311/20 20:42用心推,前陣子入坑很需要相關資訊

brighthao06811/20 22:27推個!

yan131411/21 00:38同是pico用家,推啊啊!

grey100111/21 15:09用心 大推

aaronchzzz11/21 16:32推pico好玩,專業玩濃縮的好選擇

zero101711/22 01:47感謝文章

mc330832111/22 08:03picopresso 壓力錶上架了,1700多元

mc330832111/22 08:031800元才對

因為我手壓已經算穩定了,壓力錶感覺裝了麻煩, 這個推薦給還不確定自己手壓力道該如何持穩的人購買。

※ 編輯: kikolo (114.136.179.58 臺灣), 11/22/2023 13:05:05

mc330832111/22 17:21等yt多一些開箱影片就知道好不好用了,我比較好奇pico

mc330832111/22 17:21的壓力變化

kikolo11/22 17:27YT的影片不會比小紅書多,目前小紅書也沒什麼人分享

kikolo11/22 17:28我覺得是,沒什麼人買

kikolo11/22 17:32目前YT有個舊影片

kikolo11/22 17:32https://reurl.cc/E10OWK

kikolo11/22 17:33我是看了影片後覺得壓力錶應該沒什麼作用

kikolo11/22 17:37https://i.imgur.com/PXw24iq.jpg

圖 picopresso 之配件購買建議 #54

kikolo11/22 17:38也有人提出質疑,所以我覺得這個要買的人自己考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