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

看板DSLR標題Re: [問題]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時間推噓28 推:29 噓:1 →:107

※ 引述《chang17a (5566得第一)》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PTx72aV.jpeg

圖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
: Credit: William Daniels
: https://leica-camera.blog/2023/10/30/inherited-state/
: 前篇推文講到Leica Q和Leica M,
: 版主後來問到版友對Q的意見
: 也討論到攝影類型
: 我先自己對號入座
: 對各代Q,我一直都是先有期待
: 到店裡摸過再放棄
: 畫質我在前篇推Q鏡頭的表現經過數位修正
: 這在Leica用家間不是秘密
: Q三代如一
: 反正消費者買單
: 自己心甘情願旁人是不能置喙的

我沒用過summilux 28 f1.4,算是有點遺憾

不過數位修正又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基本上鏡頭修正通常就只是修正變形跟暗角 這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萊卡設計了6 bit,方法是笨,但是目的相同

也是為了讓後製的時候可以套用鏡頭修正檔

我不是很理解這麼痛很數位修正的理由是什麼 也許有機會你可以說說

話說回頭

Q的28 f1.7表現是非常優秀的

最新的50/35/28 f1.4我沒比過

但是跟上一代的11891/11663等等鏡頭相比

Q光是抗耀光的表現就贏過很多了

銳利度,Q3沒用過,Q2跟Q應該都沒什麼問題

: 但比起畫質
: 我更在乎的是使用手感
: 對習慣M泛焦攝影的人來說
: 自動對焦再快都不好用

如果我理解沒錯

泛焦出現的原因 是當年沒有自動對焦出來的對應解決方案

當你有足夠快的自動對焦 本來就不需要泛焦

隨便舉例 自動對焦能做到大光圈精準對焦 泛焦是很難做到這點的

如果你說Q系列自動對焦還不夠好 我還滿同意的

以現代機器來說確實不夠快

但以大部分的人來說 能自動對焦的時候 為什麼要用猜測的方式使用泛焦呢

: 但不能泛焦的照片
: 有Q是很方便的
: 所以版主問的對
: 機器適不適用 看攝影題材決定
: 我沒吃這行飯我說的不算數
: 版主的問題
: 有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William Daniels回答
: Leica部落格和LFI拿來打廣告賣機器
: 應該是同意
: *******
: 我曾為M10和Q2代言,
: 兩部我都愛,他們互補。
: 但我偏愛M多些,用很久了。
: Q2在point & shoot快拍上好用,
: 有時我漫無目的亂逛,Q2放口袋。
: 但拍更有創造力和有個人風格的作品,
: 我用M10,M10P。
: 我很享受M的泛焦拍攝,
: 自動對焦不會快過泛焦我想。
: *******

這個人說的是對的 但前提是他都縮光圈

如果你想體驗大光圈快速拍攝

你覺得泛焦能跟自動對焦比快比精準嗎?

: 老實說這說法不稀奇
: 版主要問為什麼不選Q
: 是什麼類型Q不好用
: blog裡只用M的那些作品就是了
: 同樣對照Q的那些
: 可以推敲
: 供參
: 不過如果想拍的和這些無關
: mobile01有討論串
: 也有參考價值
: 這裡就不附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8.44.76 (臺灣)
PTT 網址

xoy02/22 11:44Q的數位修正解釋一下,它不是調變形加亮暗角。這顆鏡頭基本

xoy02/22 11:44上是26mm成像圈無法涵蓋全片幅,所以是取28mm視角的區域再拉

xoy02/22 11:44伸補點到全片幅,這麼重手的數位修正其實到Q3的61MP還是維持

xoy02/22 11:44的很好,但是這個價位很多人過不去,因為這種方式常見在平價

xoy02/22 11:44鏡頭

感謝補充 有原文資料可以看看嗎? 從這描述來看 聽起來比較像是設計成26mm 然後只有取28mm的部分來用比較合理?

※ 編輯: kblover (61.218.44.76 臺灣), 02/22/2024 11:47:53

xoy02/22 11:48Canon RF 24-240在廣角端也是這樣處理,罵的人也不少

圖 Leica Q3 vs X100V vs A7C2

xoy02/22 11:51Samuel那個Q的七大罪影片XD有講,他說他怎麼用都覺得Q不像是

xoy02/22 11:5128mm的鏡頭而是更廣,我是很佩服他看得出來

kblover02/22 11:52你說的這個case sony 24-105也是這麼做

kblover02/22 11:52但這本質上一樣是透過變形修正跟修正暗角 XD

kblover02/22 11:52跟我說的沒有不同 這也是我對Q的認知

xoy02/22 11:54暗角跟成像圈不足有點不一樣

kblover02/22 11:54他是用變形修正的處理的

kblover02/22 11:55變形修正完 如果還有明顯暗角再補一點 應該會這樣做

kblover02/22 11:56如果是Q的鏡頭我可以接受這樣做 這麼小顆品質好還有自動

kblover02/22 11:56對焦跟微距 用數位修正來補足我覺得是很好的做法XD

chang17a02/22 11:59我沒有痛恨數位修正 沒有必要

chang17a02/22 11:59至於技術上大光圈用af好. 對啊同意

chang17a02/22 12:00如果你要問有大光圈為什麼要縮光圈拍 Leica說破嘴了

chang17a02/22 12:02blog都貼了可以參考啊

我沒有問這個問題 我都拍這麼久了 我不會不知道這種問題的答案 不需要萊卡來教我 XD 我只是隨便舉個範例 說明你講的代言人 他說的也只是針對他的使用情境是對的 不過如果到近期我可能還會再懷疑一下 近期AI+高速對焦馬達+超高速演算法 搞不好你食指按一下 就正確對焦的速度會比你手動轉泛焦的對焦環更快也說不定

※ 編輯: kblover (61.218.44.76 臺灣), 02/22/2024 12:06:14

chang17a02/22 12:05樣版人物 人家都還活著 講成這樣好像遺跡不大好吧

chang17a02/22 12:09你要問有af為什麼還要泛焦. 這就是為什麼啊

chang17a02/22 12:10Leica給M挑出來代表性的七張照片 全部縮光圈泛焦

chang17a02/22 12:11https://shorturl.at/beuN9

兄弟 我沒有問為什麼 我直接告訴你答案就是不需要 還有 M根本沒辦法自動對焦好嗎 他要快速對焦只能用泛焦..............

chang17a02/22 12:11版主我猜你Leica全出了 我看你照片 你也作了選擇不是嗎?

我m鏡頭都還在~ 只是最近沒什麼空拍照 哭哭

chang17a02/22 12:17你不需要是的 但有人不是. 我們知道這樣就好了

chang17a02/22 12:19至於高性能af和泛焦的差別 你說後者更多限制是對的

chang17a02/22 12:20但一樣你去看最強自動對焦的相機廠 他們不會推廣m的照片

chang17a02/22 12:21就取向不同 還在用m的人職業攝影家還很多 我就不代勞了

chang17a02/22 12:22簡單說是 框線裡的我全部都要 這種照片沒有焦點的

chang17a02/22 12:25https://shorturl.at/coGTZ

nocesst02/22 12:28但樓上這種照片,有AF的人最多就是自己縮光圈,不會再切

chang17a02/22 12:28給你這張看不見臉的 我用ai我會怕相機弄錯

nocesst02/22 12:28成MF做泛焦吧?

nocesst02/22 12:28怕AI會錯,用單點對焦自己決定對焦點不就好惹

chang17a02/22 12:29重點不是af能不能切 是Leica m的人會拍這種照片

chang17a02/22 12:29我之前說過了 你家電視可以看書 你不會拿來看書吧?

chang17a02/22 12:30有af超強的相機 拿在手上我還不光圈開爆

nocesst02/22 12:30Leica M能切af嗎

chang17a02/22 12:32Leica只能mf謝謝哦 af很強所以就拍很強的照片 對吧

chang17a02/22 12:32mf就拍mf的照片 很難懂嗎?

chang17a02/22 12:33說這種照片好像很平常一樣 那是D. Harvey

chang17a02/22 12:35我是不懂他怎麼辦到的我辦不到 你如果說有af就可以

chang17a02/22 12:35先看看自己相簿裡有沒有吧

其實我沒看懂哥你的邏輯 你挑的這個範例照片我看不出來用AF有什麼困難拍不到 一定要用MF才做的好做得到 但我是尊重喜歡用M拍照的人的 喜歡這樣用我覺得沒什麼不好不對

meanhi02/22 12:43我的相機只能手動對焦因此我的鏡頭可以因為沒對焦馬達等

meanhi02/22 12:43等電子零件而可以同時兼顧體積畫質光圈,我會繼續使用這台

meanhi02/22 12:43相機,更何況我因為有拍照儀式感的執念以至於我不想讓電

meanhi02/22 12:43腦幫我算對焦目標,然後我又希望我花了錢機身質感要很好,

meanhi02/22 12:43再加一點虛榮感,我選了M機。

chang17a02/22 12:46你說虛榮感問版友 很多人說他們懂

chang17a02/22 12:47但我確定我貼那些資料你沒看 自曝很爽厚?

meanhi02/22 12:55ㄜ…我是支持M機設計只能mf的人,而且我說明了我選擇這樣

meanhi02/22 12:55的原因,不明白質疑很爽厚是在說我?

chang17a02/22 12:59抱歉是我有點不耐煩了 不好意思. 儀式很重要 再說了…

meanhi02/22 13:16只是想表達選擇只能mf的M機的人不會只有一種原因,都是每

meanhi02/22 13:16個人多面向取捨的結果,互相尊重吧!對於會說af沒必要或M

meanhi02/22 13:16機設計很爛這樣看法的人,開闊點,是不是會比較有樂趣呢?

meanhi02/22 13:19說錯,改成「對於會說泛焦沒必要或M機設計很爛這樣看法的

meanhi02/22 13:19人」

樓上選擇M機的理由就很不錯阿 我自己也沒把M機只能手動當成一個問題來看 只是我認為M機還是有他做不好的地方 所以目前沒打算花資源在這裡 例如我自己就不在意虛榮感 我比較在意的是他能不能幫我拍到更好更有趣的東西 在這個理由上 M機對我的吸引力就沒那麼大了~

※ 編輯: kblover (61.218.44.76 臺灣), 02/22/2024 13:35:46 ※ 編輯: kblover (61.218.44.76 臺灣), 02/22/2024 13:41:31

andy2003010102/22 13:38從a7r3換成q3只能說真的蠻好用的,目前兩台都還在

andy2003010102/22 13:38但出門只會帶q3,唯一大缺點應該是晚上對焦爛跟曝

andy2003010102/22 13:38光抓的很不準XD

meanhi02/22 13:51虛榮感我只是打個預防針啦哈哈,以免有人跳出來說講那麼多

meanhi02/22 13:51還不只是虛榮感。順便分享一下我拍街景時,如果我想要的是

meanhi02/22 13:51整個畫面各元素間的平衡感,但用af相機時對焦框會一直干擾

meanhi02/22 13:51我(會一直對到走來走去的路人),用泛焦的方式就不會有這

meanhi02/22 13:51問題。

kblover02/22 13:55雖然我大概知道我會怎麼應對你說的情境

kblover02/22 13:55但可以分享一下你在這種狀況下的成果嗎 XD

kblover02/22 13:56其實就是作法不同的分享而已

CGary02/22 14:02泛焦或是強大的AF 我覺得是看拍攝主題 如果目標是明確的(

CGary02/22 14:02透過機器猜得出你實際要拍什麼) 那麼我傾向使用AF, 但如

CGary02/22 14:02果不明確, 再快的AF 猜錯也沒用 像我街拍就傾向用泛焦 不

CGary02/22 14:02讓自作聰明的AF 幫我

CGary02/22 14:03當然 我也希望以後AF 可以聰明到完全猜對

Uyen02/22 15:02泛焦瞬間目標過近也是要退後啊 我不覺得退後會比AF快lol 自

Uyen02/22 15:02己愛M機就好好用就好啦 一直拿長處去比別人短處有什麼意義

Uyen02/22 15:02呢 M機就是某種特殊執著的人才會想用 Q適合絕大部分人

karco02/22 15:41同意 Leica選的照片是用泛焦拍是因為也只能泛焦拍呀XD

karco02/22 15:42不代表攝影師用AF就拍不出來,照片好壞又不是AF或泛焦賜予

meanhi02/22 16:13再分享一個觀點,就像喝咖啡的人會享受烘豆、磨豆、手沖

meanhi02/22 16:13的過程,畫畫的人會享受運筆專注的過程,而成品好不好喝好

meanhi02/22 16:13不好看只是其中之一的樂趣。拍照也是,有人不單只求拍出

meanhi02/22 16:13來的成品,享受取景、控光圈、轉對焦、按下快門甚至快門

meanhi02/22 16:13的聲音都是享受,強大的運算功能就是讓AI幫你享受,本來沒

meanhi02/22 16:13享受這些事的人當然沒差,在意的人就差很多,我才不要讓程

meanhi02/22 16:13式運算剝奪我的樂趣,至於拍的好不好,看所求為何,如果是

meanhi02/22 16:13「攝影師」要為客戶負責,當然成品才是重點,如果是興趣

meanhi02/22 16:13者,享受了什麼才是重點。

我看法是這樣 有些人不在意自己成品拍什麼 只想享受拍攝過程 這樣很好 我沒意見 但很多時候,大家會在意能不能透過更好的拍攝過程,拿到更好的拍攝成品 那這種時候 就不能說自己不在意成品 只是享受過程 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相信這世界上享受AF,或是AI幫忙對焦的人數肯定更多

※ 編輯: kblover (122.147.213.24 臺灣), 02/22/2024 17:25:07

meanhi02/22 17:47享受過程不代表不重視成品,但有些人不是攝影師,沒有交

meanhi02/22 17:47成品的壓力,只要照自己進步的步調調整學習並享受,這就是

meanhi02/22 17:47興趣可以長久很重要的地方,沒有說靠AI對焦不對,因為享

meanhi02/22 17:47受的地方不同,但不用因為靠AI對焦是多數人,而把用mf認

meanhi02/22 17:47為是不在意成品的人,提出看法不用那麼極端

這是你說的 不是我說的 我談的看法是 在世界上所有人都在享受AF,或是AI帶來的進步時 不只是使用上的進步,更能帶來作品上的提升 這才是大部分的人想要的 少數人很享受MF帶來的過程 MF帶來的不便,或是一些技術困難導致拍不好,這也沒什麼 自己能接受就好 我沒有說用MF的人就不在意成品 是你說,拍得好不好,如果不是給人看的攝影師其實沒差,有享受就好 坦白說我個人從來沒看過抱持這種心態還能拍好的人拉 如果你有認識歡迎你介紹我 我想多看看

chang17a02/22 17:55比人多iphone最多. iphone用家說用手機拍就好反正一樣

chang17a02/22 17:57認真拍照的都不以為然吧.但這是有技術理由 剛下班晚點回

Uyen02/22 17:58一直在偷換概念顆顆

Uyen02/22 17:58按錯按到噓文

chang17a02/22 17:59簡單講是 這年代很多機器連景深尺都沒了 是要怎麼泛焦?

chang17a02/22 17:59真的可以泛焦對啊 你用泛焦拍過嗎?

chang17a02/22 18:00@Uyen就是用你比人多+計算攝影反正看不出來的概念談啊

看不懂你在講什麼

NewTypeNeo02/22 18:04這年頭AF有這麼難用

NewTypeNeo02/22 18:04但這年頭AF鏡頭畫質不耐縮光圈倒是真的

NewTypeNeo02/22 18:09沒表尺不能估焦 但沒表尺可以泛焦 不過有些AF鏡

NewTypeNeo02/22 18:09頭斷電就復焦了

chang17a02/22 18:10不是af性能問題 是泛焦拍攝畫面裡同時有多個對焦點

chang17a02/22 18:11這些物體(不見得是人)要一起落在景深中

chang17a02/22 18:12而且位置數量隨機 有的在正中有的在邊角

chang17a02/22 18:13https://www.davidalanharvey.com

keynote102/22 18:15沒有景深表尺本來就很難快速固定對焦距離,就少數廠家會

keynote102/22 18:15有數位表尺而已

chang17a02/22 18:15https://shorturl.at/kmpM9

chang17a02/22 18:18這就xpro和x100要一起解決的問題 Q有Q的解法

NewTypeNeo02/22 18:22理解~

我就覺得很有趣 說白的廠商就是都知道有AF,基本上就不用花力氣去做那些,讓人用泛焦的方式 阿就一直糾結這個要做啥,我也沒看到什麼mf才能拍到的東西....

※ 編輯: kblover (1.162.73.195 臺灣), 02/22/2024 18:52:01

Uyen02/22 18:49講得好像M鏡不需要數位修正XD 光圈全開那個暗角和

Uyen02/22 18:49色差.. 不能因為自己的拍攝習慣和場景當作它不存在

Uyen02/22 18:49啊 碰一踩一有意思嗎

xoy02/22 19:02M鏡有數位修正啊,放在機身裡,一些底片時代的鏡頭還是要喬

xoy02/22 19:02一下

kblover02/22 19:36我忘了有沒有放機身 不過校正老鏡頭應該預設都沒有吧

kblover02/22 19:36老鏡連6 bit都沒有的怎麼校正XD

tyf9902/22 20:18Q就是修正桶狀畸變而已,沒裁切

tyf9902/22 20:19桶狀畸變拉平時,四個黑角本來就會被拉出框外

xoy02/22 20:24數位修正可以機身選,要選那顆亂修都可以

xoy02/22 20:31Q的成像圈不足比較輕微,像RF 24-240那麼嚴重的可以自己用LR

xoy02/22 20:31拉出比24mm廣一點點的畫面,就成像圈實際上比較廣角

xoy02/22 20:33其實不是講裁切,而是實際上28mm的部分不是佔滿整個片幅,反

xoy02/22 20:33而是有點拉伸

meanhi02/22 20:44我分享的原文是「如果是攝影師要為客戶負責,當然成品才是

meanhi02/22 20:44重點,如果是興趣者,享受了什麼才是重點。」我並沒有說「

meanhi02/22 20:44如果不是給別人看的攝影師沒差,有享受就好」,成品的完

meanhi02/22 20:44整度當然也是享受的其中之一,你要解讀我說「沒差」,我尊

meanhi02/22 20:44重你的解讀,畢竟我講這些只是分享,我並沒有要爭什麼輸

meanhi02/22 20:44贏就是了。

goodblessu02/23 11:33支持m大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