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蕭美琴:台灣經濟亮眼但很多人沒享受到經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Re: [討論] 蕭美琴:台灣經濟亮眼但很多人沒享受到經作者
menesn
(迷思)
時間推噓 X 推:1 噓:3 →:15

期待你分享從年薪六十萬
"白手起家"到不動產+股票四千萬的故事
給我們這些還在當社畜的鄉民一點希望

※ 引述《PrettyOdd ()》之銘言:
: 我自己還有工作的時候
: 也只是年薪60萬的魯蛇
: 問題是我資產不斷通膨啊
: 不動產+股票通膨到4000萬以上
: 再這樣下去我真的覺得10-20年內我資產膨脹到破億不是問題

我身邊有幾位朋友
社畜了一輩子
然後等到長輩過世
留下來繼承的土地或房產
有六千萬的
也有一億多的
希望你不是這種

我七年級,是一個軟體工程師
父母親那個年代的社會氛圍是
你只要肯努力
不需要運氣好
就能在可預見的將來
單靠薪水,就買到房產
也沒這麼多金融詐騙橫行
無需要年化10%的投資標的
資產就會有感覺的一直再增加
我一個朋友的爸爸
當年在中和買的華廈公寓
只要三十萬台幣(現在價值一千多萬)
一個朋友阿姨在板橋買的公寓
只要兩百萬台幣(現在價值三千多萬)

現在的氛圍是
你在怎麼努力
薪資增長的速度總是比不上通貨膨脹(約2%)
國家沒有把餅做大
讓普羅大眾享有經濟成長的果實
不斷舉債,然後把國家預算灌到自己人開的公司
(超思,關貿網路,都是這種,還有很多沒爆出來的)
而不是透過正常的市場機制
競爭出優秀的公司
透過創新不斷讓技術跟產品提升

### 幫老闆打工 ###
你在一間公司工作想升職加薪
但是你看你的老闆都升不上去了
自己哪裡有機會
我有很多同學薪水都很高
(台積電聯發科這種待十年以上)
但是他們工作的時間都很長
工作佔了他們生活大部分的精力
也很難離開這些公司
比起那些富x代的
實在算不上財富自由
時間對他們來說,才是有價值的

###_創業 ###
我從研究所畢業到現在
總共開過三家公司
(一家在美國,兩家在台灣)
參與過初創的團隊有四個
(其中有一家在矽谷拿到A輪的融資套現
可惜那時候我已經離開團隊了)
也參加過矽谷a16z協辦的創業比賽
(五百多隊報名,五十隊進最後決賽
然後只有三隊被投資,我有進到最後五十隊)
這些歷練
我最後得到的,也只有經驗
沒賺到甚麼錢

### 買基金股票 ###
因為出社會的前五年在美國科技業
所以我只有在玩美股
一開始還是會自己看聽朋友圈的訊息
去單純買賣交易股票
但是有賺有賠,最終年化報酬也不怎麼樣
我就是那種跌的時候來不及跑
跌到谷底因為被套牢沒現金買進
然後常常錯過漲到頂點
發現的時候已經跌下來的那種人

而且散戶很難看準,也費工夫
最後我就把全部都換成ETF
還分散風險到新興亞洲,歐洲跟美洲
在疫情前還有年化平均10%
然後疫情那一波,資產直接倒退兩年
現在才剛剛漲回來
不禁感嘆自己就是韭菜
沒辦法進入某些圈子
在要跌之前先賣
跌到谷底的時候再買,等漲到頂點附近再賣
不斷收割散戶

說來諷刺
我等房地產崩盤等到天荒地老
一直沒有入手
我總是認為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作的
結果後來因為實在有自住需求
才去看房,最後看到機會
一次買了兩間
一間投資,最近賣掉
才第一次賺到一次性
不是靠慢慢積累的第一個百萬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
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63.218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menesn (36.227.63.218 臺灣), 12/05/2023 19:47:12

cheng7 12/05 19:48好喔 台灣通膨就穩定2% 看看國外都7% 8%

cheng7 12/05 19:49房地產崩盤喔 看看對岸 現在進行式

cheng7 12/05 19:49沒人敢買 因為一直跌 然後失業率40%以上

你講得這些可有資訊來源 可以提供參考? 我知道美國通膨很嚴重 但是他們薪資也高

※ 編輯: menesn (36.227.63.218 臺灣), 12/05/2023 19:51:14

cheng7 12/05 19:50恆大之後 碧桂圓也資不抵債 再來換銀行

關於房地產是否會崩盤 我目前的看法還是沒這麼容易 就算是發生恆大,還有之前歐洲 好像也有個類似的公司倒閉 可參考這兩則影片

https://reurl.cc/4WAlkj

https://reurl.cc/4WAY5v

zixiang 12/05 19:50看國外要幹嘛 看民進黨在野講的有沒有做

zixiang 12/05 19:50就好

zixiang 12/05 19:51看結果沒意義 結果有很多運氣成分

cheng7 12/05 19:51原則上 沒有什麼意外 台灣房價就是跟著通

cheng7 12/05 19:51澎 有還有全球QE成長

cheng7 12/05 19:53隨便查去年都有2022/9 英國10.1% 歐盟11%

知識分子該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https://reurl.cc/kaR9dr

2022 UK 7.9 英國 US 8.0 美國 EU 8.8 歐盟 AU 6.6 澳洲 台灣我講約2%是我的印象 剛剛查了一下 從1.75~3.04都有 並非"穩定2%"

dos01 12/05 19:55連找資料的能力都不具備 難怪 哈哈哈哈!

我上面列的都是自己找得資料 我通常會直接向留言的網友詢問 是因為很多人都是嘴砲亂講 口說無憑

cheng7 12/05 19:56澳洲去年也都7%以上

cheng7 12/05 19:57按錯~平衡啦XD

※ 編輯: menesn (36.227.63.218 臺灣), 12/05/2023 20:07:08

abyssa1 12/05 20:19你自己投機失敗還怪別人怪環境

abyssa1 12/05 20:20不是什麼進入有錢人圈子就能大賺

我充其量也只是投資沒有賺大錢而已 算不上投機 也許行文有些哀怨 但是並沒有"怪別人怪環境" 這種心態 但是大環境再轉差 政府沒有把餅做大 除了我以外,還有身邊很多朋友 以及在網路上看網友的分享 都有這種看法 你如果有甚麼正面的例子 可以回文發一篇 激勵我們這些魯蛇 重拾奮發向上的希望 感謝萬分

abyssa1 12/05 20:20新光集團這麼有錢一樣被股海慘割韭菜

abyssa1 12/05 20:21踏實賺薪水

abyssa1 12/05 20:21頭期有了就存自住屋也不會繞一大圈

"新光集團被慘割韭菜" 我身邊就有朋友在圈內 這種說法很抱歉我不禁笑了 最近新舊媒體卯起勁來臭新光集團 到底是不是因為某人當了柯的副手的關係呢? 值得觀察

※ 編輯: menesn (36.227.63.218 臺灣), 12/05/2023 20:31:48

vericool 12/06 15:58承認自己蠢再求自我進步很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