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路網活生生從天鵝被打成醜小鴨:台北捷運
我來分析一下北捷的路網好了
如果以北捷或北市府交通局內部的說法,基本上北捷路網的優點就是...
因為前面的高運量路網規劃,是一氣呵成的整體規劃,所以包括轉乘規劃和機廠規劃都能展現明顯的優勢
前者體現在平行轉乘上
後者則是各路線可以共用北投機廠做為五級機廠,減少占地巨大的機廠徵地投資
但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格局太小
先不談忽略桃園和基隆甚至是汐止的問題
光是由於雙北和桃園各自為政,導致新北市甚至是桃園市自己,
後來都規劃了一堆需要轉車才能進市區的不方便路線,就已經夠糟了
另外一方面,因為規劃時基本上沒有考慮到北桃或北基間的中程通勤需求
所以自然也沒有預留待避線或雙島式月台,也開不了快速列車,只能搞站站樂
以台北到桃園來說,台鐵的路線不僅班次少,而且還要繞鶯歌跟板橋
至於相對直捷的原劉銘傳鐵路之路線,東段被沒辦法開快速列車的捷運新莊線佔據不說
西段雖也有興建捷運之計畫,但竟是另外興建一條需要轉乘之路線(且同樣無法開行快速列車),而非捷運新莊線的直接延伸
平添了轉乘的麻煩,徒增了各種不便
(當然劉銘傳鐵路本身走台北橋也算是有繞路之處就是了,但是留著然後將來跨淡水河段截彎取直,總比給日本人改成更繞的路線好吧!)
(對日本人在北部鐵道的魔改怨念那麼大,不外乎是因為他們對殖民地不肯像本土一樣,弄類似丹那隧道的截彎取直...)
不過最近分析了2019年的各站運量後,似乎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
以新北市內北捷車站的各站運量來看,板橋區各站,淡水站和雙和地區很明顯表現較好,土城區的也不算太差
相對的,新店區和新莊蘆洲線沿線的新北市內各站,運量表現就不是那麼理想了
箇中原因為何,其實不難推敲,畢竟台北市中心是分東西區的
淡水和板橋土城,基本上只有一個進城方向,所以只要照著這個進城方向蓋,大家其實也沒太多其他選擇
(淡水的話,嚴格來說石牌以南正常來說應該要有走天母外雙溪到大直,再直接南下進入東區,及經由內科松山到信義區的進城動線
但因為交通網的規劃不夠整體,所以這個軸線沒有被順利的拉出來,只能藉由環狀線稍微達成一點,不過最終仍然會呈現在淡水區各站的運量中)
(土城的話,走清水中永和公館,到東區信義區的軸線一來也是受限於交通網未被整體規劃而沒能拉出來
另一方面,因為土城到東區和信義區的距離偏長,所以四角形走另外兩邊也不會比較有優勢)
中永和的部分,雖然實際上有北向進入台北市西區,和東向進入台北市東區及信義區的兩種走法
但一來因為基礎路網因素導致東向進城的走法相對受限(基隆路也是一個很大的瓶頸)
另一方面雖然橘線在台北市區走的是東西區中間的擦邊球走法
但因為轉乘方便,無論是前往東區還是西區,基本上都能很方便的轉一次車就到,也不會有太大的繞路
所以反而形成了左右逢源的狀況
(當然目前橘線對雙和地區的涵蓋還是非常有限的...)
至於表現比較差的新店區和新莊蘆洲線沿線的部分,除了班距問題以外,另一個方面則是進城路線上被迫做出了捨棄所致
綠線進城後的反7字走法,由於過於偏西(都拉到西門町去了),自然不受從新店前往東區的客群歡迎
即便能在中正紀念堂轉乘信義線,但因為羅斯福路在師大分部以北即向西偏移,故中正紀念堂站本身的位置即過於偏西
(更別提信義路沿線本身的客流不如忠孝東路及南京東路沿線,外加大安以東班距的問題了)
而綠線對新店區往東區及信義區商圈客流不友善的結果,便是新店客運幹線公車的發達,和經由水源快速道路的9字頭公車的旺盛發展
(或是說,新店線本身的規劃,也導致了水源快速道路和基隆路的不堪負荷)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新莊線上面,由於選擇走台北橋進城,所以對於前往台北橋以南各主要商圈的乘客來說,搭乘新莊線其實是有所繞路的
東區或信義區可能還好一點,搭到台北車站或西門町就要命了
要不是新莊因為道路網的規劃使乘客沒那麼多其他的選擇,運量只會更糟
(如果當初先嗇宮到三重中間有預留分岐處,可以拉一條支線開迴龍到西門跟臺大醫院的班次那今天新莊線在二重疏洪道以西的各站運量,照理來說也不至於那麼糟...)
至於新莊線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沒深入到幸福路和民安路等真正聚落中心的地方,走中正路變成有點打擦邊球的狀況
相較之下蘆洲線各站因為周邊人口較多,運量就沒這麼差
(但蘆洲線當初沒縱貫三重區東部直插台北車站,而是走台北橋,對運量多少也有影響就是了)
如果從各站運量回推出這方面的問題,那我很久以前依照熱門公車路線規畫出來的多Y型路網也許確實更適合台北目前的都會型態吧!
--
諸神已離開 鬼在狂歡 而人們在糾纏
誰生錯血脈 誰長錯色彩 誰夢錯了期待?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五月天》
--
但不是又有OD資料說三重新莊到中山區的人很多?
中山區也要看是哪邊啊! 如果是棕線沿線的話就更糟了,南京東路站例外
我自己的通勤路線剛好對應環狀線北環端
不得不說有平行轉乘真的方便很多 後來的轉乘都很麻煩
對,然後搭配同時到站就超神了
但是新莊中心道路路幅過小很難蓋也是真的
硬蓋就是再來一次中和線等級
只能說當年鄉鎮本位的都市規劃沒預料到後來的發展...
三重蘆洲本來就是以台北橋為最主要通勤方向 看一下機車瀑
布就知道囉 XD
三重的話忠孝橋應該也不少 蘆洲我以為會先走重陽橋到市區接比較寬的道路? 畢竟三和路南端有一段算瓶頸
新莊則是走中興重新橋 或是忠孝橋為主要方向 所以說新莊
線的路線相對於新莊人的通勤習慣是有偏差的
對,但新莊的人口其實比三重多
不過習慣問題久了都會變啦 有人還記得內湖人都在撫遠街轉
車的習慣嗎? 現在撫遠街還有內湖人轉車嗎? XD
內湖線通車以前很久就沒有聽過這種說法了...
平行轉乘的4站真的方便,高運量其他站其實也都蠻好轉乘的
其實新莊搭中和新蘆線進台北市也沒太問題,比較多的問題反而
是有些民眾住的離新莊線的車站有點遠,索性就乾脆搭公車算了
沒錯,這是更根本的問題
新莊線經過的地方 除了新莊,輔大之外,都不是人口密集的
地方
沿線的廠區TOD再開發完全沒跟上... 不知道算不算是都市計畫的怠惰?
反而環狀線幸福站比較接近北新莊住宅密集區
但進市區要轉車,所以還是打不過299
認識住新莊的同學家裡都離捷運站有段距離
可惜了
只有台鐵還算有城際通勤功能 捷運站站等真的是無法吸引
桃園人往台北通勤
不過台鐵也還是很繞就是惹 但至少站比捷運少且有快車
來個北二鐵算惹
或許一開始本來該搞的就不是捷運,而是北X鐵的系列路網
認識的新莊人都很少搭捷運 他們都說離捷運站太遠不如
搭公車
沒想到這麼嚴重
看看9102+BR+601+5009往返新莊桃園的公路客運就知道了
因為迴龍站搭到桃園車站還要半個多小時的關係吧!
新莊的路跟永和一樣糟糕啊蓋起來跟中和線一樣要一大堆疊
式路段
疊式我其實還能接受啦!
我覺得會比中和線還慘 而且新莊轄區是狹長型 要縱貫南北
的路廊完全沒有 兩條都已經被機捷跟新莊線佔掉了
只能蓋區域輕軌而已了
頂多 中華路 還有幸福路接到先嗇宮旁邊
新數路看起來也可以
新樹路嘛... 老實說沿線比中正路客源更少 連公車都做不太起來了 除非將來塭仔圳的開發非常成功 但只看都市計畫圖的話,將來塭仔圳區段徵收開發完成後 新樹路別說拓寬了,反而會直接被截斷消失(除非靠私設巷道存在,但整體開發的區域會有這種東西?) 所以提新樹路還不如提新泰路
三重主要的通勤方向不見得是台北橋 那些機車可能大量來自蘆洲
20年來 三重-台北之間的公車路線改道愈來愈偏重忠孝橋
我傾向認為忠孝橋才是主要通勤方向 畢竟這二三十年來台北市本
身就是大同區沒落 精華區移轉往新市府一帶 主要辦公商圈無論
忠孝東路還是南京東路 都比較偏忠孝橋方向
大同區的沒落嘛... 印象中當年日本人把北桃鐵路改線後,原線從大橋頭以西開始,就改成輕便軌道了 然後台4線的大溪-南崁(桃園到大溪這段確定是桃客前身桃園軌道的路線) 103市道的台北橋-蘆洲 110市道的桃園-大園(以及其支線,自埔子分出經桃15富國路,於水尾轉台4線至竹圍的支線) 112市道的中壢-觀音(這條是中壢軌道的) 113丙市道的中壢-青埔(這條是楊梅軌道的) 114市道的中壢-八德更寮腳 也都有類似的輕便軌道 如果當初1930年前後,這些路線沒有被拆掉轉換為公車路線,而是逆向升級為鐵路的話 日後的大同區因為存在大橋頭這個重要的進城門戶(對桃園與新北西北部而言) 理論上不至於沒落成如此才對的 (其實113市道的中壢-龍潭-石門 115市道的楊梅-新屋 桃73的埔心-龍潭 外加台3線的龍潭-關西 及118縣道的竹北-關西 也有類似的輕便軌道,不過因為歸屬比較可能屬於竹客前身的台灣軌道,而非桃客前身的桃園交通,故不贅述) (另糖鐵平鎮線/龍潭線/員樹林線除體系較為特殊外,由於和主要道路走向差異較大,亦不贅述) 詳細可以參考下面網址
https://reurl.cc/LddA3e
現行台北橋過河方式對蘆洲來說還算直線 但對三重來說 去多數
地區都是繞路 所以新莊線的主要乘客才會偏重在新莊端
故同意原po意見 三重進城方向太多元 捷運路線只迎合部分需求
問題是新莊到忠孝東路或南京東路沿線的話,走台北橋還是繞路啊!
早尖峰也會有一些人從三重搭機捷到北車
機捷的話也是可惜 台北端離其他捷運線太遠,又沒再往東延伸和提供其他轉乘機會,外加不同系統的車資分開計算 不然新莊線-機捷-板南線/信義線的轉法本來也不是完全沒搞頭...
北桃直鐵啊
另外原Po好像把台北蛋黃區分成東區和西區
並覺得蛋白區均要分別直達東區和西區才是好路線
這對這個觀點有所保留
如果東區西區可以一直線到達的話大可不必如此 但從南邊或北邊進城就不容易如此了
三重新莊到中山區的人真的很多啊 所以即便是行駛捷運上
方重新路的 227 616 636 638 801 等線乘客一直沒少過
一來班次多 離峰時段間隔甚至會比捷運短 二來不用上上
下下爬來爬去 所以離峰時段公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等等 上面616部份寫錯了 該線沒進中山區 ^^;
你提的這幾條路線,坦白說除了638以外都已經不算明星路線了 (雖然說這部分更多的是大鳥集團做死的問題)
捷運網絡太偏西的確是個問題 這是當初規畫是沒有考慮未來
都市開發所致 但不代表要做到往東西兩邊蛋黃都要是幾乎直
線才是好路網 以您淡水為例子 就算是公路石牌-大直也沒有
很直接的路線(看地圖自強隧道出來走大路應該還是要經士林)
如果是我的話,在不考慮環狀線存在的情況下 大概就是從石牌開始走石牌路-天母東西路-忠誠路 然後雨農國小那邊轉過去切芝山岩往外雙溪最後到劍南路站 之後Y型分岔,一邊走東環段的走法進內科信義區 (可惜永春沒辦法搞平行轉乘,松仁路也不能直接在松壽路口設站) 另一邊直接走敬業三路往南過河穿過松山機場,然後直接縱貫敦化南北路
就算是現在路網也好 淡水-東區其實還算有優勢
真正繞的只有往內湖才算繞
內湖其實也...還好 松山機場那段微觀上確實出奇的繞 但從宏觀整體的路網布局來看,不算很明顯的繞路,而是一個小錯誤這樣
剩下的新蘆、板橋土城、中永和、新店倒是沒有問題
但是要不要直線到東西區 我覺得還是要看運量
淡水往東區(嚴格說是內湖)有環狀線補
土城中永和新店往東區就是原Po說的走基隆路一條搞定
但土城中永和段已經有萬大線佔了 永和區又難挖、基隆路有
地下道卡住
環狀線就是活生生例子
硬尻到板橋車站提升運量,反而運量更差
環狀線的問題除了進城不易外,另一個就是硬要去繞板南路跟板新路,不走積穗跟中和環球
(下稱基隆路線) 但我覺得基隆路線在土城又太偏南了
很難分到原板南線的乘客 重點是板南線又是直通東西區
還好吧! 這條在土城主要也不是跟板南線搶客,而是服務目前土城線服務不到的清水地區
所以我才會提出把板南線拆線 這樣才能根本地改變人們的搭
乘習慣
至於環狀線 老實說我覺得對東區幫助不大 他太偏東了
對現路網的分流只有分流到內湖 其對放射線路線的影響是加
強集客遠大於分流
另外 中和線根本太短
比較好的做法是橘線到頂溪後改走中山路吃掉現萬大線
基隆路線則走中山路到板橋 遠期延伸新莊(雖然和環狀線有點
重疊但沒辦法 原中和線就變成安坑輕軌 安坑不要到十四張
可是o大 中和線畢竟是高運量 很難魔改吧
沒有要改的意思啊 萬大線都在蓋了 就算我打入內部也沒辦法
橘線過河後走正南就很快撞山 集客能力差 中運量還好 但高
運量就真的太浪費了
就算不要那麼複雜 把萬大線和橘線互換也比較好
https://imgur.com/mGhKaJH.png 但這樣萬大就很雞肋了
啊對了……接安坑!
反正都蓋好了 這些都是事後諸葛
中和線如果能重新規劃的話,我會弄成永和-中正-興南-南山-景平-中山-永和的套索狀走法 或是過頂溪之後Y字型分岔,一條往東走中正路到南勢角(或再延伸安坑),另一條往西走中山路-連城路-金城路到土城
蓋橘線的時候連城金城路還沒那麼多居民吧(?
原波為何覺得板橋到台北只有一條路???? 板橋到台北市有四
座橋可以選 雖比不上三重5座橋到台北 但也夠用了
四座橋最後還不是都到萬華,在板橋本身的差異不小,但進了台北是就差不多了 (我倒是支持埔墘那邊蓋新的進城路線)
他應該是要表達板橋到台北市的通勤是很明顯的一個方向
,即使有四個橋但是大方向沒有四散
當年縱貫鐵路走萬板和鶯歌到桃園,是因為技術限制
1908年的蒸氣車頭還沒辦法爬那麼陡的坡
所以只能迂迴從相對較緩的地方爬坡
鶯歌那邊也因為坡度太陡也有再一次的改線過
對應現今的道路就是鶯歌的中山路和西湖路
台鐵改走板橋鶯歌到桃園是因為走三重的橋樑被沖垮,坡度其實
是後來自己加的說法,否則當年要走龜山到桃園的時候怎麼可能
會不知道坡度多大,車輛有沒有辦法爬上去,蓋好了才來說爬不
上去要改線?
如果這樣的話,跨淡水河段不繞大稻埕,從忠孝橋那邊過河不是更好? 一來路線徹底直捷化,二來忠孝橋那段河道較寬,中間有沙洲,應該比較不怕橋被沖垮吧!
至於鶯歌溜逸事故也不是車輛爬不上去的問題,當時車廂連結器
斷裂導致有車廂沿路線坡度下滑造成死傷。
這些問號去問劉銘傳啊
其實中和線設計時捷運是否成功也不確定吧,不一定會要高
運量段蓋長一點。而且南勢角有舊中和站的位置設機廠。
綠橘藍線中早期在台北縣的車站也只有4站(綠,橘)或2站(藍)
新店往東區真的沒必要搭捷運,水源基隆快超多
對,但捷運運量就不好看了
※ 編輯: shun01 (223.137.71.230 臺灣), 08/21/2020 02:50:21L型路網成功的大概就是淡水信義線
問題是信義線的運量跟淡水線還是比不太上,所以其實還是不太配
新莊線運量低除繞路外就是班距太長(疑似袋形軌被拿掉)
新莊蘆洲線運量不足,除了班距太長和前者太繞以外 另外一個因素是出口設的太少,所以相對限縮了服務範圍吧! 扣掉因為月台型態不能增設出口的台北橋站 就只有輔大跟頭前庄站的出口有設好設滿 其他站都還有增設出口的空間 特別是三重國小站跟那幾個只在中段設出入口,前後沒設出入口的站 (像是蘆洲線的其他車站,以及先嗇宮,新莊和丹鳳三站 是說亞東醫院,海山跟土城三站也有類似的問題就是了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新北的路比較窄,不能像台北市內,想設出入口就能在人行道上設出入口?)
新店線線型還算流暢 小南門不設站可以縮短旅行時間
問題是中正紀念堂到西門這段 說真的,運量也是市區段相對比較低的部分吧! 之前有幾次去看早場電影,搭那一段的捷運都發現人很少 雖然說當時是離峰時間,但印象中市區其他段的捷運,在離峰時也不會空成這樣
※ 編輯: shun01 (223.140.226.216 臺灣), 08/23/2020 03:29:26台北橋站似乎有在現有出口對面配合都更預留出口的打算??
因為挖的比較深,所以能從B1連通道來解決車站結構本身的缺憾嗎?
B1連通道已經有預留開口了 就看對面何時要啟動都更
信義線運量低我認為是設站過密 路線有發揮L型精髓
安森跟象山都滿有疑義
還好吧! 信義線的設站密度基本上也還算OK,就真的是沿線不夠熱鬧的問題 另外就是走中正紀念堂相對來說太繞
至於新莊線根新店線事實上都不是L型 就是你說的反7
我更認為類似U型 只能視為兩條L型的勉強連結
對,真的接得很勉強
以新店線為例 方便松山到西門 以及 新店到西門
松山到新店一車到底的功能完全無法發揮
路網已完工說實在也只能照目前設計修正
我是提小南門廢站可以稍作緩解 不然就等舊南北線復活
廢小南門用處不大,因為本來的路廊就劃得太奇怪,沒辦法吸引中正紀念堂以南到南京東路的乘客 所以本來這段的人就不會太多(而且新店景美公館到西門的需求可能也不是很大) 還不如留著小南門站,看能多載幾個人就多載幾個人
所以當初應該維持南北大動脈加上101-西門-松山的ㄈ形路線?
我覺得還不如當初照下面這樣配 羅斯福幹線+舊北淡線 643+222+620 9102/802(樹林)/880(成洲)+299+212直+藍21副...延伸樟樹灣 306(松山)+12+板橋線+土城線...延伸北大三峽 88區+39+704...延伸桃園機場(台北101弄預辦登機) 292+民權幹線+敦化幹線...經辛亥至萬芳醫院+綠2至七張 215+206+202區+933...至木柵(這條蓋地下輕軌就好) 土城...706+復興幹線+33+645...至石牌 然後環狀線中和到信義區段改成直接橫貫整個中永和,然後走公館六張犁接過去信義區 是說如果以現況論的話 其實台北也就只缺泰山-新泰路-新莊-新海橋-板橋車站-中和環球-中和-永安市場-公館-六張犁-信義安和-忠孝敦化-敦化北路-松山機場-劍南路的路線了吧!
※ 編輯: shun01 (223.140.226.216 臺灣), 08/25/2020 03:30:59 ※ 編輯: shun01 (223.140.226.216 臺灣), 08/25/2020 03:31:58小南門離中正紀念堂太近 繞路值不值得看西門造化
新莊線問題或許可以推機捷三重-台北合併票價
前提是機捷加開區間班次使班距至5分鐘以下
10
原文4刪,說新莊的部分 因為小弟是新莊人(北新莊) 北新莊的住宅密集地 不是貫穿中華路到新北大道接機場線 新莊體育館到中原路段X
這個板很特別 板面上眾聲喧嘩 想認真討論的聲音卻常常被蓋台 (如 metro, cis......) 但實際上臥虎藏龍真人不露相 或許是因為業內不宜被發現真身, 免得丟飯碗2
: 公館景美新店 A 居民前往城內, A1 B1 C1 維持不變 : 但是往 A2 台北車站, 必須被懲罰多轉車 1 次 : 多浪費至少 1 個班距時間 : 往 A3 中山站, 要嘛多晃兩站要嘛在 A1 轉車7
這個公式是對的嗎? 因為路線數不算多,所以我手動去算各種路線可能的轉乘情形。 (a-b)代表旅客的起迄位置之路線,暫不考慮方向性,即1轉2、2轉1視為同一種。 一、針對這個3x3的棋盤路網() 1.不須轉乘情形,即起迄都在同一線上,共6條線,也就是有6種。4X
鑑於留言板友多數都被歪果仁騙, 掉進老外設計的轉車陷阱 只好占用板面另回一篇, 抱歉 先假設有座城市的捷運路線做成縱橫交織 各路線的城外居民規模大致相等5X
首Po 文章開始前要先說清楚 是路網從天鵝被打成醜小鴨 也就是雙北捷運局的設計功力很差 倒跟捷運公司無關, 他們反而經營得很專業 路網設計好壞並不是隨便說說13
前幾天看到描述東京地下鐵的資訊,覺得很有意思。 東京地下鐵丸之內線為何成「コ」字型?換個角度看就成為從都心出發的2條放射狀路線 標題是我自行翻譯的,內容是描述丸之內線的奇特路線走向 其中一個重點是東京地下鐵路線建設條件:
60
[分享] 中和公館線推動進度與新北捷整體路網概覽零. 一句話懶人包: 新北捷希望儘速推動中和公館線入可研階段,因此現欲修正去年底交通部核定的最新 整體路網報告,將原先因財經效益問題被列為中/遠期的中和公館線,修正為優先推動範 籌,始可依法請領補助,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一. 標案傳送門:40
Re: [閒聊] 和平線是必要的吧?分享一下我的幻想路線圖 松山泰山線 全線有20站,可以跟目前所有營運和興建中的路線交錯,共12個轉乘站 市中心段:20
Re: [新聞] 捷運環狀線委託北市狀況多 新北盼提早收回自營老實說我覺得雙北這樣要分不分的態度真的很幹 要兩邊的捷運路線都由同一家公司營運顯然不願意 一方面北捷不想接虧錢路線,現在新北又想要有更大的自主權 好啊,整合不願意,那就通通切割算清楚 雙北所有的捷運線通通根據其地理位置決定營運、管理的公司,境界車站再另行協議14
[閒聊] 幻想路線拉太多的困擾困擾就是不知道該蓋哪條才對... 最近看來又有不少板友在分享自己的幻想路線 於是我也來加入想法了 看過我畫的圖還有前年的徵文就會知道我主要畫雙北的路線 目前不太確定a.外環路線還是b.進城(北市)直截路線需求比較大11
[閒聊] 民汐線(台北段)與舊南北線整合可行嗎?前幾天新北市捷運局 完成汐東線的綜合規劃報告 並提報交通部審查 這條延宕多年的民生汐止線 在東湖站以東的路段應該不是有生之年系列了3
Re: [新聞] 王國材:八堵─基隆10年後再決定這種先做一半,剩下再說的態度,後續影響有很多先例可以對照。 不講歷史挑些關鍵字就好,有先計劃好平行轉乘的西門、中正紀念堂、東門、古亭,這是最 一開始規劃路網就設計了才能這樣,要是後來沒照原本的規劃一點也不方便。 然後剩下都是沒計畫好疊床架屋的爛例子,高鐵用台鐵隧道,間接少了兩個車站,機廠搬遷 ,台北車站紅藍線的月台距離、小碧潭和公館站班距、中央和地方本位主義下的詐湖線,高1
Re: [分享] 這次是真的汐止東湖捷運等了20年終於動工於是我用黑皮建議的路線為基礎 規劃了新一條環狀線 行經台北盆地各人口稠密區 運量數字應該會比黃色的環狀線好看? : 1. 公館到永安市場段 : 2. 永安市場到板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