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膠輪不如BRT?

看板MRT標題[討論] 膠輪不如BRT?作者
copycat14
(copycat)
時間推噓21 推:21 噓:0 →:63

如果捷運路線因為地形限制,
只能選擇轉彎半徑小、或坡度大的路線,只好使用膠輪、接電的列車,為什麼不乾脆換成「ㄧ列BRT直接在封閉的路線上行駛」?

鐵道,接觸材質是鋼鐵、路線是封閉的。
膠輪軌道,接觸材質是橡膠和水泥,和一般公路運輸的差別只在於 封閉路線、(動力來源是電線)。

如果列車運輸效率(能源轉換上的效率)高於公車或自駕車,主因是列車在鋼輪在鋼鐵上行駛,那膠輪在封閉路線上行駛不就和BRT很像?如果做成封閉的柏油路,開很多台低底盤公車,不就只是比較耗能的列車而已?

但這條膠輪-封閉的柏油路,在離開市區之後,可以駛入普通道路,變成公車。

這樣比鋼軌-電力列車更有彈性,鋼軌-電力列車只能行走在機電系統、軌道系統共通的路線上。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249.78 (臺灣)
PTT 網址

gigihh09/01 16:06以文湖線的載客量,換成雙節公車大約需要8輛左右,而且文

gigihh09/01 16:06湖線還能做到最密72秒發車,就算雙節公車也可以每72秒發一

gigihh09/01 16:06台,也達不到相同運能

gigihh09/01 16:10而且這麼密集很難採用目視駕駛,必須全自動才能精準控制運

gigihh09/01 16:10行,但一般車輛的自動化比起鐵道系統起步很晚,成本也高,

gigihh09/01 16:10目前還不是一個成熟的技術

gigihh09/01 16:17況且這種高架BRT跟焦輪軌道成本也很接近了,因為都是需要

gigihh09/01 16:17全封閉的環境,目前我知道的只有下門和名古屋有這樣的系

gigihh09/01 16:17

omkizo09/01 16:24沒錯 所以電動車 自駕出來之後 我覺得膠輪的優勢就不是那

omkizo09/01 16:24麼大

Apple023009/01 16:34可是名古屋那brt在郊區段不是可以無痛轉成一般公車?

Apple023009/01 16:34那樣封閉高架段可以多線共用 服務範圍比較大 彈性也大

Apple023009/01 16:34很多吧

stallings09/01 16:41像名古屋那樣的話,就要盡量讓很多路線的公車

stallings09/01 16:41都可以上,增加使用率,高架橋很貴的

dosoleil09/01 16:43若有延伸路段&郊區路段 公車彈性比較大

stallings09/01 16:44我覺得這種橋應該不會在台灣出現

stallings09/01 16:44因為會覺得都花錢做橋了乾脆做輕軌吧

gigihh09/01 16:46更正,剛才算錯了,雙節公車的載運量大約可以到120左右,

gigihh09/01 16:46因此應該是4輛雙節公車才能夠達到文湖線一列車的載客量

Apple023009/01 16:46輕軌線路是死的 brt 是活的

stallings09/01 17:24文湖線車廂有這麼能裝?

stallings09/01 17:24一節車廂跟一部雙節公車載客量差不多?

stallings09/01 17:24怪怪的...

QQbrownie09/01 17:27單軌電車也是膠輪啊

sammy9809/01 17:38https://youtu.be/wbg6IdH908M

sammy9809/01 17:38智軌電車也是膠輪耶

s149404109/01 18:11澳洲有類似的東西

gigihh09/01 18:18馬特拉列車每節車廂可搭114人,四節車廂共456人,剛才我

gigihh09/01 18:18有去查,台中雙節公車的載客量可到150,我也很驚訝,如果

gigihh09/01 18:18是用台中的車,文湖線一列車用三部都不夠

omkizo09/01 19:43文湖線列車長13.78m 雙節公車長18m 寬度差不多

omkizo09/01 19:44雙節公車長那麼多都打不贏APM那就有鬼了

omkizo09/01 19:45不過同長度時公車的載客量一定輸APM 尤其是現在的公車都做

omkizo09/01 19:46低地台 車輪的地方會突出來不能站 車後半的地板要放機械

omkizo09/01 19:49有梯級又不能站 但軌道交通都有月台 用月台墊高乘客

omkizo09/01 19:49地板離地面多高都沒差 而且是平的沒有東西突出來

leopika09/01 20:09四台公車要四位駕駛,文湖線不用駕駛,省人力成本

focusd09/01 20:31越彈性的越難用,萬用就是千萬別用。brt還有三節共30米的

focusd09/01 20:31,效率快追上輕軌了,你是駕駛絕對不會想開在一般道路

focusd09/01 20:33http://i.imgur.com/hOt8erQ.jpg 載客量256

圖 膠輪不如BRT?

rail0200009/01 20:39還是要依需求來看,文湖線的需求BRT很難滿足

rail0200009/01 20:41如果需求沒那麼高又需要彈性,BRT就很適合

copycat1409/01 20:50如果台灣大道地底用8節BRT

copycat1409/01 20:51但是離開市中心以後 路線分岔變成Y字型 看要4節往一

copycat1409/01 20:51個方向 /還是8節 班次錯開?

copycat1409/01 20:53市區是全封閉道路 但是郊區跨過重要路口 在大路口高架

copycat1409/01 20:53即可?

copycat1409/01 20:54雖然是幻想,有沒有在市區用鋼輪走鋼軌,也可以用膠輪

copycat1409/01 20:54走郊區或鄉下

copycat1409/01 21:01但是目前兩用車的構造都很 四不像,沒效率又難養護的

copycat1409/01 21:01樣子

omkizo09/01 21:04司機問題 現在一般車都有自動跟車了 公車之間更可以有獨立

omkizo09/01 21:04的通訊系統 跟車的效果會更好

omkizo09/01 21:05就有點把軌道系統的聯動系統搬到公路上而已

omkizo09/01 21:06我覺得台灣大道還是乖乖中運量吧

copycat1409/01 21:57鋼輪形變很少,膠輪行進時因為車重 車速和轉動的因素

copycat1409/01 21:57,好像在前下方會壓扁,形狀和正圓形差別較大

ciswww09/01 23:29本文這種問題,請先畫出具體有價值的「一般道路」路線

ciswww09/01 23:32這段區間可能是完全不考慮建高架橋/地下隧道的

focusd09/02 01:13https://youtu.be/sGUk-GypkNs

focusd09/02 01:15https://i.imgur.com/sXMoG35.jpg

圖 膠輪不如BRT?

evanzxcv09/02 06:02波士頓地鐵銀色線就是這樣,在機場跟過港隧道開在馬路上

evanzxcv09/02 06:02進入市區就進入專用隧道

evanzxcv09/02 06:03如果全線都給自駕公車來開,封閉路權,那麼的確是個代替

evanzxcv09/02 06:03中運量捷運的方案

princesummer09/02 09:50民代看到軌道才開心

komachi27509/02 09:50如果是軌道公車,還不少國家有

holeleo09/02 11:34讓我想到廈門BRT就是你說的那樣封閉系統

holeleo09/02 11:37而且BRT對選民來說是公車 不夠潮

Apple023009/02 12:02所以...廈門那個是平面封閉還是高架封閉?

sammy9809/02 12:26https://i.imgur.com/ASkvTUb.jpg

圖 膠輪不如BRT?

sammy9809/02 12:27在中低運量 膠輪鋼軌和運量無關喔 ^_<

focusd09/02 12:51蒙特婁膠輪是不是高運量?

holeleo09/02 15:43https://youtu.be/RjJyHllBLew

jasonjaynet09/02 19:42阿德雷德有這種東西啊 以前住那邊的時候滿常坐的

jasonjaynet09/02 19:45在市區走一般的馬路 到郊區有膠輪軌道 開得飛快 只要

jasonjaynet09/02 19:45把它反過來 不就是大家再說得那個東西了嗎?

copycat1409/03 10:44是這個嗎 O-Bahn公車道

copycat1409/03 11:02廈門徵地問題應該不大,廈門島人口密集,但影片中BRT

copycat1409/03 11:02路上景色寬敞

jasonjaynet09/11 21:16對 O-Bahn!!!

jasonjaynet09/11 21:16話說樓上 那隻貓好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