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未來驅逐艦發展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未來驅逐艦發展作者
sfsm
(有初老症狀的鹹魚)
時間推噓 9 推:9 噓:0 →:26

: → defenser: 054A是反潛苦力馬,最常刷索馬利亞海盜副本的艦種 06/25 00:48: 推 defenser: 說是艦海戰術,不如說中國海軍需要取代的舊艦就是那麼多 06/25 00:50: → defenser: 三個艦隊各10艘054A其實不算太多(考慮維修訓練輪調) 06/25 00:51: → defenser: FFGX定位就像英國type31,雜工能力比防空反潛重要 06/25 00:53: → defenser: 別忘了美國現在水面艦主力還是神盾柏克海 06/25 00:54: → defenser: FFGX是要分擔柏克的低強度任務用的 06/25 00:55: → kuma660224: 拿巡防艦數去抵美帝火力 其實蠻蠢 06/25 01:02: → kuma660224: 蘭開斯特不見得能這樣算 06/25 01:02: → kuma660224: 因為美帝在戰爭從不打算靠船射飛彈 06/25 01:03: → kuma660224: 那只是備胎而已,主力是大量飛行器 06/25 01:03
之前美軍就是這樣想的,所以他們搞出LCS...
結果你知道的...

就像defenser所說,LCS用來分擔柏克的低強度工作,
主力還是巡洋艦、驅逐艦和航母。


但是從2010年共匪開始強化海上力量,
所謂的『低強度任務』等級也開始升等,

幾年前的南海爭議上,
美軍的LCS和共匪的054A在南海玩起你追我跑的遊戲,
雖然054A根本就追不上LCS(看影片054A被越甩越遠很可憐)
但是事實上兩者的戰力差距卻非常明顯。

這也讓美軍開始檢討LCS到底夠不夠用...

也因為『低強度任務』,美軍不太可能在該海域部屬大量的主力戰艦,
所以LCS別說能得到航母的支援,可能連驅逐艦的支援都很少甚至沒有。

在這壓力下才會刺激出FFG(X)計畫,
而且從SSC計畫開始,所謂的『LCS後續艦』的需求不斷膨脹,
到了2019年,反艦飛彈需求改為目標16枚、最低8枚,
MK41發射管也增加到32管。

這些都是考慮到FFG(X)必須在主力戰力不足下下獨自作戰的環境。


: 推 volup: 沒錯,蘭開斯特是微分方程,表示他假設最小扣血量是無限小 06/25 01:04: → kuma660224: 對手會發現美帝只派10幾人開飛機來 06/25 01:04: → kuma660224: 就灑出1狗票魚叉.... 06/25 01:04: → kuma660224: 然後你毎條船至少上百甚至數百人 06/25 01:05: → kuma660224: 被人家在防區外單方面飽和打擊... 06/25 01:06: → volup: 用在反艦飛彈對轟這種雙方單位少又一發入魂的情境 06/25 01:06: → volup: 不如用蒙地卡羅模擬 06/25 01:06
你要用當然可以

: → kuma660224: 其實就Garbage in Garbage out 06/25 01:06: → kuma660224: 統計經驗算式套在不適合的處境 06/25 01:07: → kuma660224: 出來的結論是毫無價值 06/25 01:07: → kuma660224: 因為人家戰術根本是在另一次元 06/25 01:08
FLAK在文中提到的「蘭徹斯特平方律」,
平方律本來就是推算『數量武力』,而不是『技術武力』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chester%27s_laws
Note that Lanchester's square law does not apply to technological force,
only numerical force;

同樣的像是機槍、火炮、核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也不適合用在蘭徹斯特平方律上。


所以FLAK舉例是說054A可以發射4枚海紅旗16,可以攔截4枚反艦飛彈,
美軍必須必須發射更多飛彈。

這當中FLAK也忽略了『技術武力』的影響力...
例如美軍正在研發的LRASM,當偵測到目標船艦開始鎖定、攔截自己時,
可以改變飛行路線,讓敵艦雷達脫鎖或是攔截飛彈落海。
或者乾脆搞超音速反艦飛彈,降低被攔截率等等...

蘭徹斯特平方律是單純計算數量武力,也就是船艦數量和飛彈數量,
在這數量武力下雙方戰力會如何消耗。

雖然很粗糙,但是也很簡單就能計算出一個數值,
能給決策者一個大概的戰力部屬。

: → nanozako: 哀 用蔑稱果然容易歪樓 明明可以好好討論的說 06/25 09:25蔑稱?
https://youtu.be/VmdHdDPt1NM
我住鬼島我驕傲~~~



: 推 WaterFrog: 第一段結論不太正確,美軍最後是以分散式殺傷概念,讓 06/25 09:30: → WaterFrog: 原本運輸艦或是其他雜務船都擁有能力發揚火力,所以廣 06/25 09:30: → WaterFrog: 義來講,美軍也是在拼數量,只是並非拼傳統概念的驅逐 06/25 09:30
LCS的火力很低耶...

: → WaterFrog: 艦;第二段也是有些問題。冷戰時期,美國的盟友(西歐 06/25 09:30: → WaterFrog: 、初期日本)因為經費不像美國那麼多,所以主要靠巡防 06/25 09:30: → WaterFrog: 艦這類船隻來滿足自家海軍需求,所以同期巡防艦的功能 06/25 09:30: → WaterFrog: ,歐洲版本來就比美國還要多元,並不是蘇聯解體的影響 06/25 09:30: → WaterFrog: 才讓巡防艦多功化 06/25 09:30
就算如此,冷戰時期歐洲巡防艦也沒有肥大的走向
就以法國來說...
Georges Leygues 『驅逐艦』,標準3500噸,滿載4500噸
Aconit巡防艦,標準3100噸,滿載3800噸。
甚至冷戰結束後的拉法葉也只有標準3200噸、滿載3800噸的水準。

英國的話就是22型和23型,英國體積又大一些,滿載排水量逼近5000噸。

但是就算歐艦較多功能化整體來說還是半斤八兩,
巡防艦還是偏向反潛、攻陸和反艦,防空還是仰賴更大型的驅逐艦


之後巡防艦才開始肥大化,像是FREMM、F124和26型巡防艦等等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61.201 (臺灣)
PTT 網址

rommel106/25 14:35看到獨自作戰 我會聯想到基洛夫級巡洋艦 什麼武器都有

rommel106/25 14:35噸位就很驚人....

jamie8141606/25 14:44樓上想多了,FFG頂多就賽ESSM+魚叉,體積不會多大

saccharomyce06/25 14:45講難聽一點 有誰能拿出DD/FF的反艦戰役?

saccharomyce06/25 14:46戰例

jamie8141606/25 14:47應付飽和攻擊和攔截彈道飛彈那是伯克級的事,FFG只要

jamie8141606/25 14:47求反潛和不要被一擊ko,要求不高

jamie8141606/25 14:53FFG除老美腦子進水,硬要加進區域防空和攔截彈道飛彈

jamie8141606/25 14:53的功能,否則噸位很有限的

kuma66022406/25 15:03説LCS是要拼火力太牽強了

kuma66022406/25 15:04不如說它原功能太重視低強度用法

kuma66022406/25 15:04在傳統大洋戰鬥海空對決找不到角色

kuma66022406/25 15:05所以才有增加兼差反艦的道具DLC

kuma66022406/25 15:06但真正美中對決高強度戰場,

kuma66022406/25 15:06它還是只能閃開,讓專業的來

asmp06/25 15:10FFG之所以有帶個G,就表示有區域防空飛彈

PsycoZero06/25 15:13FFGX是要應付一定的區域防空的,至少要能掩護船團

PsycoZero06/25 15:14英國的巡防艦會大艘是因為英國明確區分巡防艦是反潛

PsycoZero06/25 15:15驅逐艦是防空,而不是用噸位區分

kuma66022406/25 15:23G是Guided missile是沒要求區域防空

kuma66022406/25 15:24要防到區域或防到僚艦,看開案定位

kuma66022406/25 15:25所以LCS也可以被正式歸類FFG

美帝海軍曾經計畫在2019把LCS歸列在FF,不是FFG。 最後沒實施,最可能原因還是恥度不足...

PsycoZero06/25 15:29美國海軍的Guided missile就是區域防空

PsycoZero06/25 15:29中共跟我們才在那邊只有反艦飛彈也給他叫飛彈XX艦

PsycoZero06/25 15:30不然諾克斯又裝海麻雀又裝魚叉也沒改叫FFG

※ 編輯: sfsm (36.232.61.201 臺灣), 06/25/2020 15:43:07

defenser06/25 15:46AN/SPY-6(V)3不是號稱偵測能量跟SPY-1D同等級?

moeliliacg06/25 16:20這方面海自跟美國是一樣的 只有XX風級防空艦跟神盾艦

moeliliacg06/25 16:20是用DDG 其他的護衛艦包含秋月都是DD

moeliliacg06/25 16:21另外二戰後到冷戰中期 由於對於反潛/防空距離的需求

moeliliacg06/25 16:22因為核戰的關係 一口氣拉長 需要更高的技術來支持

moeliliacg06/25 16:23因此各國實際上通常都是防空/反潛分開造專門艦

moeliliacg06/25 16:24真正防空/反潛都能看的艦艇要到冷戰末期 甚至是冷戰後

moeliliacg06/25 16:24才開始大量出現的

a5mg4n06/25 19:36LCS的話,怎麼看都更該分成APD或APF

dogbowwow06/27 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