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法米通日本銷售 8月24日~8月30日

看板PlayStation標題Re: [閒聊] 法米通日本銷售 8月24日~8月30日作者
sininsin
(kkk)
時間推噓20 推:21 噓:1 →:41

看大家在推文討論軌跡銷量斷崖式下跌這麼熱烈,
讓我忍不住想要分享一下自己的觀察和看法。

基本上從閃2到閃3間出現的斷崖式下跌,
其直接原因可以歸究於不再推出PSV(掌機)版本沒錯。
像軌跡這種長期系列作品的消費者,
在對系列失去熱情之後,常常會進入所謂「惰性消費」的狀態。
以白話來說就是「因為沒有理由不繼續買,所以就繼續買」,
但反過來說要是有足夠強烈的理由,就會讓他們脫坑。
遊戲不繼續出在自己習慣使用的平台上,當然是很強烈的理由,
所以我個人認為閃2到閃3間脫離的玩家,很大一部份是這群人。
當然要談到為什麼他們對遊戲失去熱情,
新作品質不盡理想當然是很有可能的因素之一啦。

底下我想談一下推文中也有談到的話題,
也就是家機與掌機,特別是PS家族在日本壁壘分明的市場趨勢。
在當初PS家族推出PSP,開創出PS家族掌機這個全新的主機分類後,
其實是讓PS3和PSP,分別從過去的PS家族主機中,
繼承了兩群屬性頗為不同的客戶,
簡單來說PSP繼承了高學齡層,也就是國高中大學的學生客戶,
PS3則是較為年長,長期支持PS家族主機的所謂核心玩家,
這個現象在熱愛討論市場趨勢的玩家間,常常被稱為「PS分家」。

而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除了推文中也有人提到的,
家長不會買(任天堂以外的)家機給小孩外,
還有一點就是有看過日系校園題材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
日本學生從高中開始就有不少人為了通學而離家獨居,
上到大學更是幾乎成為一種常態。
而為了一個可能只住三到五年的地方,特地買一台電視,
很顯然並不是一個很節省的行為。
因此這些離家獨居的學生,很大一部份人並沒有獨立的螢幕可用。
這群人在選擇娛樂時,自然會排除必須要接在螢幕上用的家用主機,
我知道很多人會認為這個問題並沒有很難解決,
但是說到底遊戲並不是生活必需品,在沒有強烈動機的前提下,
他們選擇現有環境直接可使用的掌機,最近幾年更可能是直接手機頂上,
當然是很自然的趨勢。

其實可以說PSP在日本市場的成功,是PS家族現在於日本市場衰敗的遠因。
它成功把一部份PS家族玩家養成了掌機玩家,讓PS家族市場出現區隔,
但在過繼給PSV之後,SIE卻因為掌機在全球市場的失利,
選擇把這台在日本相對上成功的主機系列斷尾,
最終讓已經被養成掌機玩家的PS家族使用者無以為繼。
而且PS掌機在日本市場,過去十幾年來也算是扮演PS家族入門機的角色,
在學生時代被PS掌機領進門的玩家,最終會有一部份在成長後成為PS家機用戶,
再加上SIE自PS2後期開始就極端輕視家庭市場,缺少這方面的作品,
讓PS家族在把掌機斷尾之後,於日本市場成為無法新陳代謝,
極少會有新血流入的市場。

當然我很清楚從全球整體市場來看,把PS掌機斷尾並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只能感嘆PSV本身實在是一台命格注定多舛的主機,
而且PS掌機被斷尾,到現在畢竟是還不滿一個世代的事情,
無法新陳代謝這種問題,影響是時間越久才會更明顯,
以SIE目前對於日本市場的積極性來看,
恐怕他們也沒有什麼動力去解決這個存在於日本市場的結構性問題吧。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8.141 (臺灣)
PTT 網址

aterui09/05 13:09就SIE自己把日本向一廠遊戲全部斷尾了,拿去做手遊也全死

OscarShih09/05 13:14軌跡和SONY有綁在一起嗎

OscarShih09/05 13:14PC謎版太嚴重才讓F社不得不到Console發展吧

OscarShih09/05 13:14他們為什麼要選掌機就要問他們了

aterui09/05 13:15Falcom的開發引擎都索尼送的,移植都外包弄的算綁一起吧

OscarShih09/05 13:16送引]沒有讓SONY掌握軌跡開發權吧

OscarShih09/05 13:16不然閃做成那樣先怪索尼好了 (X

ksng109209/05 13:18開發引擎是Sony送的,跟一樓講的事情也無關吧

sarevork09/05 13:27我還是認為閃那種灌水法逼走的人更多拉

s3224415309/05 13:50前代開拓出新的客群 然後下一代一失敗就立刻切割也很

s3224415309/05 13:50神奇...

mikeneko09/05 13:59明明就有PSV後繼機能出,是索粉法社自己不要賣的

bob2003t09/05 14:19F社往家機發展是因為在日本被PC通路商倒貨太嚴重?

lolicat09/05 14:21你把軌跡系列和家機綁在一起講會不會太過頭啊 軌跡的銷量

lolicat09/05 14:21又不是上千萬

bob2003t09/05 14:38把當年的時空背景算進去是只有PSP能選

kctrl09/05 14:51軌跡這系列就不上不下等級而已 為什麼講的好像跟神作一樣

kctrl09/05 14:51純粹就是作的差一堆人從加減玩一下的title 踢到無須購買的

OscarShih09/05 14:52嘛空軌那時要找一片王道RPG是剛好, 但現在

kctrl09/05 14:52title而已

kctrl09/05 14:53作品夠強的話 能夠瞎搞還是很多死士的機會多一點

kctrl09/05 14:54不夠強的話 只要一次兩次 整個名聲自然敗光沒下文了...

OscarShih09/05 14:56坦白說實體8萬是差不多該重開機了

OscarShih09/05 14:56連鍊精工坊都懂得賣大腿讓銷量翻3倍

OscarShih09/05 14:57這類日式RPG如tales也懂得先到手遊上十年磨一劍XD

OscarShih09/05 14:59連拿肉小說都改吹放逐裝弱復仇系了不跟個風嗎(x

bob2003t09/05 15:16TALES磨到現在我都覺得本體是手遊了..

sarevork09/05 15:22說穿了就是客群更小更經不起路線更動

sarevork09/05 15:24軌跡出到閃時也是快10年了 初代老能不能接受閃本來就是

sarevork09/05 15:25問題 在經閃2那一搞 走了一票人

sarevork09/05 15:25然後說閃帶來的新客群那也就和看C8763一樣能否長久難說

swordmr2009/05 15:29主要法社自己沒人力 應該只想顧好鐵粉而已吧

realion09/05 16:18遊戲本身也沒競爭力,正常

sarevork09/05 16:20其實看閃軌感覺社長更本無視空軌之後帶來的粉

sarevork09/05 16:20而是想在閃建立一批全新的年輕粉

sarevork09/05 16:21但是以一個整個世界觀和設定越拖越長的系列來說不是好事

bob2003t09/05 16:39可是就算是從閃系列入坑的粉絲也7年了

bob2003t09/05 16:40共和國篇大概又要再玩一次(?

sarevork09/05 16:40應該是 都放話連戰鬥系統都會改變 應該是想再拉一批

bob2003t09/05 16:44訪談中也只提到要取消AT系統跟提升動作要素

bob2003t09/05 16:46定位還是屬於RPG的方向

sarevork09/05 16:50https://bit.ly/3224ywU 13點 是說也沒人說不是RPG阿

sarevork09/05 16:51RPG系統本來就很多 就只是說下作不在是舊的回合制而已

sarevork09/05 16:52然後像導力器 點數系統也都到了該進化的階段了

bob2003t09/05 16:58我的意思是在怎麼改也不會從進化成像MH那種玩技術的類型

kctrl09/05 18:03增加動作要素 收集要素 培育要素 並且還有換裝

kctrl09/05 18:03幹 啊不就Tales (x

sarevork09/05 18:08社長:你沒看到我連賣DLC都在向財團B學習嗎

weiBritter09/05 20:32看開頭還以為這篇要講軌跡…

OscarShih09/05 20:36軌跡可以上綱到PS主機的策略運作,果然是傲天

financial91109/05 23:23法爾康最多日本國內王,國際通路加減賺

financial91109/05 23:24不擅長貼圖建模,又主打國內市場,卻連Switch都不上

financial91109/05 23:24也挺奇怪的

hidexjapan09/06 00:35你要不要去看看閃1閃2當初在PS3 PSV銷量的差距再說話

hidexjapan09/06 00:39Falcom哪在跟你國際通路加減賺的,他家出名的就是只

hidexjapan09/06 00:39簽授權合約之後就射後不理,零碧電腦版是兩岸代理商

hidexjapan09/06 00:39自己魔改出來的版本還生出1080p這種解析度,這可是從

hidexjapan09/06 00:39PSP硬幹出來的。法社還有臉把電腦版拿去賣日本

financial91109/06 10:44是英特衛搞的對吧

financial91109/06 12:35果然falcom是電玩界的foxxcon

financial91109/06 12:36*foxconn

aaronpwyu09/06 14:14原來有人以為電腦版是官方出的 _(:3」∠)_

financial91109/06 14:36軟體丟給代理商搞也太缺德了吧,獨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