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分析師談Steam成功因素:消費者喜歡「買
※ [本文轉錄自 GameDesign 看板 #1eRu36Ui ]
出錢不出力?分析師談Steam成功因素:消費者喜歡「買遊戲放著不玩」
https://game.udn.com/game/story/122089/8863618
遊戲行銷分析師 Chris Zukowski 提出 Steam 平台成功背後的原因,其母公司 Valve 成功破解了 Netflix 等其他娛樂服務可能面臨的問題,那就是成功與否都得要看消費者實際參與內容的程度,而這背後的關鍵,就在於那些常常衝動購物的「收藏家」們。
Zukowski 表示, Steam 最大的優勢在於玩家們喜愛「囤積」,並以樂高玩家比喻,表示一些死忠玩家並不在意自己在這平台上花了多少錢。他也談到了 Steam 備受爭議的 30% 抽成機制,表示各大遊戲開發商之所以願意承擔這樣的抽成,是因為就算玩家們買了他們的遊戲後放著不玩,他們依然能獲得收益。
「在明白 Steam 玩家都是囤積狂後,就解釋了為何你們願意承擔那 30% 抽成,因為你們可以接觸到一群花錢不負責任的醉酒水手。」Chris Zukowski 說道。
Zukowski 指出,如果玩家們真的只買他們會實際遊玩的遊戲的話,Steam 的銷量很可能導致整個遊戲產業受到衝擊,甚至有一半的廠商會直接消失。
他認為一款遊戲需要有明確定位:如果玩家能一眼就看出遊戲類型,衝動購物的機率也會隨之提高──例如一位喜愛開放世界建造類生存遊戲的玩家看到一款類似類型的遊戲走紅
,就可能會買來嚐鮮,即使他的收藏庫裡面還躺著 20 款這類的遊戲沒玩。相對的,如果一款遊戲的定位太模糊,就不會吸引到這些囤積狂玩家的注意了。
--
不只啦 還有特價啦
買買買
+1就是在玩啊
當作抖內整個遊戲產業
是特價吧,都砍到骨折
應該不是Steam適合衝動購物吧 各家都有線上商城
實體片時代也是囤囤囤 衝動購物適用各種東西吧
說白了就是平台最後比下來 大家罵歸罵
最後發現還是Steam最好 就會去最好用的平台衝動購物
爛平台就只是找理由說別人的用戶很愛囤XD
值得參考的評價標準、迅速不囉嗦的退款機制、強大社群
討論及工作坊支援,放眼業界沒一個能打
哪來的廢物分析師
事實就是比其他平台更好用啊,不然EPIC一直送贏了嗎
那些都只是冰山一角,最重要的是g胖跟steam都是為玩家
想,花的甘願
買了不玩也不行,其他平台難道買了不玩就會退款?就算
我今天是買實體片也可以放著不玩吧。這議題感覺就是為
了酸而酸而已
好爛的分析 囤積是果 好的介面跟社群才是因吧
爛平台只會說別人平台很爛
這分析...我給九分,好像別的平台不會囤遊戲一樣,
為什麼囤特別多怎麼不分析,像是收藏庫遊戲十年前
的還在、有/沒DRM、會不會被收回、Linux是否原生支
援收藏庫.....等
白癡 這根本不是主因
G胖因為喜愛遊戲,所以思考到底怎樣才會讓玩遊戲的人
開心,玩家需要哪些東西,然後才有一堆別人永遠看不到
車尾燈的措施,喜歡囤遊戲是前面那些厚實的建設後
才出現的副作用,這個應該是個超外行
光是第一點:誠實 不知道有哪些廠商辦得到了 連微軟都
完全辦不到
不知道是不是只用英文介面,自然不會發現介面支援
語系體驗差異或神奇的機械翻譯、甚至是遊戲調整語
言、預設問題
這個分析我給4分 滿分是一百
有些平台連區網都要連線費、或是原先不用偷改成要
連線費,消費者會更想囤嗎XD?
我玩的就是買遊戲,這分析師到底懂不懂?
喜歡囤遊戲,怎麼不在epic平台囤?不想想看嗎 分析師
這分析師大概是看圖說故事而已,不知道前後脈絡
講那麼多,我買就是在玩!
先是把1.「此遊戲距上一次更新有n天」 然後再列出評論
2.這個遊戲是年貨 像是2K運動 我就是需要一個「忽略」
的按鈕 不要再出現在我的首頁以及推薦裡 或者某類型
3.線上人數開放給人爬蟲,才讓ubi這種不要臉的行銷
無所遁形,這些講不完的善待消費者的措施 哪間會去作
每一間都是想著怎麼扒更多的羊皮 怎麼跟gamers本位打
講不完的主因,結果分析師講一個副作用結果而非原因
買是最好玩的遊戲
只買我認可/喜歡的遊戲當支持
只是時間不多大概只玩了一半
免費送但沒興趣的遊戲我倒是沒領
怎不說steam好 玩家願意在steam囤
這也算分析 484騙稿費阿
花錢不負責任…
什麼鳥分析師啊有在打電動嗎?Steam10年前還是CS啟動器跟
獨立遊戲亂葬崗勒,以一己之力扛PC數位平台的穩定服務(+社
群)才逐漸讓大廠進駐才成功的好嗎(另外獨立遊戲也愈做愈好
),再加上一堆特賣才有囤積玩家的狀況,整個倒果為因
買遊戲的遊戲
買遊戲的遊戲
閉上你的嘴 把錢拿去!
還有補票的因素
都花錢買遊戲了 誰他媽還花時間去玩?
要用錢買才有價值 你用送的我還嫌佔空間 買著不玩就是任
性
花錢不負責任的醉酒水手
各行各業所謂的分析師都是...呵呵
看成就就知道多少人買了沒玩
法環將近1/4連圓桌都沒去。等於沒玩
買遊戲的遊戲不是隨便講講耶
沒錯 就是我
這分析師很懂
FF7都有七成的人沒全破了
尤其一堆遊戲過EA進1.0還大漲價,乾脆先入手
如果那天名牌包商家們也學Steam搞個名牌包平台輪番特
賣,回家可能就能看到老婆領一堆包回來擺著
都花錢買了還要我們花時間玩? 不覺得太過分了嗎!!
不在epic屯遊戲因為我連epic的程式都不想安裝 不行嗎
抽手遊讓我沮喪,買遊戲讓我開心
只有steam可以持續搾出殘餘價值 其他平台有打到骨折的嗎
嗆我嗆夠了嗎
你很懂嘛
我自己是打完封片比例343/396,全成就比例256/396的
異類就是了
囤遊戲讓我像個大爺 玩遊戲讓我像個社畜
epic一直送遊戲,應該是有搶到一些玩家,可惜平臺幾乎沒
長進,跟steam不能打
照這個邏輯epic現在應該已經打爆steam了 有送又能買
領遊戲才開epic啊,玩遊戲用steam,不衝突
領一堆我也沒啥開過,純領
扣掉一些玩不完的策略4X 我買遊戲就是為了要玩要體驗
買了還要玩 又不是傻子
買一堆遊戲。結果只玩免費遊戲 如cs2
在steam買遊戲的回饋感很好 值得各網路消費平台借鏡
人類的原始慾望 屯東西的安全感
買遊戲的遊戲
確實
我都花錢買了,還得花自己時間玩?
1其實就是收藏
根本倒果為因
蛤 我都花錢買了 還要花時間玩喔
說啥呢 90年代盜版滿天飛的時代 你看消費者跑去買正版?
然後放著不玩嗎? 明明就是折價便宜 平台方便等因素
說白了 撰稿人不敢講便宜不就是怕被廠商盯
沒特價我沒事先買起來幹嘛
我也喜歡囤便宜的房怎麼沒有一直買房?
我就問沒特價誰會+1
不是,純粹這人啥也不懂硬寫文蹭而已
即使他的收藏庫還躺著20款類似遊戲沒玩www
就分析師搞得像為酸而酸XD
之前還聽說過囤哀鳳 囤PS5來製造賣得好的假象
路上一堆人開機在用 課金收入也一直提升
要囤來幹嘛XD 不承認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爛賣不贏
消費者喜歡撿便宜
買買買 不過我只買真的會打開來玩的遊戲
買遊戲的遊戲
如果只是單純便宜 當然不是steam成功的原因
當然還有好用的功能跟生態圈 這幾點跟只是單純是商店的
其他平台就很大的差別了
除了Valve本家遊戲的特價外,比其他平台便宜也是發
行商選擇的,不然有些90%off都會去看一下GOG
最瘋狂的還是Steam賣太好到,3A遊戲有在GOG出DRM-F
REE版後一年,Steam依然同款依然有Denuvo來當作GOG
優勢= =
.......幹!我就是這樣,哭哭
買遊戲這件事本身就是遊戲
steam平台環境經營的很好+1
可以不完玩但不可以沒有
哦 對啊
epic不能買嗎,笨蛋= =
我是真的想玩,買了屯沒玩是因為時間不夠...爛遊戲連買都
不想買 這分析師可以請他回家了 根本不是遊戲玩家
砍到骨折的價格 不買很難過
沒解釋為何在Steam買
哈哈就是我啦
要囤 我也只會囤一個平台
亂分析,那鋼彈或樂高買了不組不也一樣
囤積狂來了
爆
[閒聊] 前亞馬遜副總裁「打不贏Steam」前幾天本人在linkedIn發的文章 以下GPT翻譯 作為 Amazon Prime Gaming 的副總裁,我們曾多次嘗試顛覆遊戲平台 Steam ,卻始終以失敗告終。我們的規模至少是它的 250 倍,試過各種方法,但最爆
Fw: [新聞] 玩家濫用退款 好評恐怖遊戲開發商忍痛退作者: alinwang (kaeru) 看板: C_Chat 標題: [新聞]玩家濫用退款 好評恐怖遊戲開發商忍痛退 時間: Sat Aug 28 09:00:53 2021 遊戲太短玩家濫用退款 好評恐怖遊戲開發商苦無資金忍痛暫離業界爆
[閒聊] 分析師分析星鳴只賣大概25000原因" GPT翻譯 沒宣傳??????? 欸 美歐韓都有大幅廣告欸 鬥陣式射擊飽和?71
[折扣] 開發商反映Steam特賣讓原價購入意願變低開發商反映Steam特賣讓人越來越不願意原價買遊戲 玩家:錢跟時間不夠用 曾在 Steam 平台上推出過視覺小說冒險遊戲《重返藍鯨島》的日本獨立遊戲開發者鬼虫 兵庫,最近於個人推特平台上談論到Steam平台的大規模進階通知,以及特定類型遊戲的 特價活動,導致大量玩家不願意用原價購買遊戲,使得遊戲在非特價期間,銷量幾乎都會29
Re: [新聞] 微軟拼了!與Steam競爭 遊戲佣金30%降12%不是呀!為什麼所謂和Steam競爭的方式是降低遊戲抽成。 而不是改善平台功能,提供更多服務。 你們好歹弄個能和Steam比的討論區功能呀! 你們知道有多少遊戲要找資料和討論只能在Steam討論區找呀! 這年頭是不是只有Steam重視玩家服務?23
[閒聊] Steam 開發商抽成,序號發行如何計算這篇文章單純就是好奇,想詢問有沒有人可以分享相關的知識 Steam在遊戲銷售上對開發商的抽成是著名的高,30%的抽成 雖然有銷售額達到一千萬會降低抽成比例等規範,但對於一般小型開發商可能還是要面對 30%的巨額 假設一款遊戲賣1000臺幣,在Steam上原價售出後,開發商可得700元,Steam可得300元8
Re: [閒聊] Steam 開發商抽成,序號發行如何計算Steamworks上的說明 Steam 序號的作用是,提供遊戲開發商一個方便的工具,於其它商店或零售商販賣自己的 遊戲。 Steam 序號可免費產生,顧客可在 Steam 上啟用序號,並獲得產品授權。 Valve 對在 Steam 上啟動 Steam 序號以及購買授權的顧客提供相同的免費頻寬與服務。X
Re: [新聞] 遊戲開發商Wolfire針對Steam平台發起反壟我怎麼覺得大家搞錯重點?告steam key我也覺得不合理,但重點是價格否決權吧? 舉個例子: 今天遊戲開發商在steam上架一款遊戲賣1000元,然後同時也在epic上架,但是因為epic平 台抽成比較低,賣800元開發商就可以賺到一樣的錢,就用800元上架了。 這時候steam就跳出來說你這樣賣不行喔,在其他平台賣的價格不能比在steam低,如果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