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計台積 台企成長淪4小龍末座
: 但在排除台積電後,前百大企業市值平均規模僅140億美元,低於日本369億美元、香港: 365億美元、印度328億美元;整體企業的平均規模為12.3億美元,低於印度19.6億美元、: 日本15.9億美元、香港15.7億美元。
: 在2023年台灣企業獲利的平均毛利率、淨利率為25.7%、13.57%,利潤率低,會受到國: 際匯率變化,影響國際競爭力;與4小龍前百大企業營收成長率相比,台灣企業平均僅7.5: %、R&D平均金額3.03億美元、跨國併購金額62億美元,都是4小龍中最後1名。
: 蔡鴻青表示,排除台積電後才是台灣經濟的真正樣態,企業的競爭力在全球市場中仍有待: 提升,企業規模就是國際競爭力的憑證;並提醒,台灣的家族企業保守,不太去併購、融: 資,雖然企業資金狀況好,相對其他國家,台灣企業在國際市場中併購力道不足。
: 蔡鴻青強調,許多傳產、供應鏈的毛利低,且過度依賴供應鏈訂單,少了定價的談資,並: 過度依賴內需市場,未來需透過轉型、國際化支撐長期發展,也呼籲政府應給與更多支持: ,協助經濟主力的中小企業突破規模瓶頸,成為台灣經濟新引擎。
這就像台灣成天都有一些學者鼓吹 台灣要發展品牌不要只做代工一樣
但這些人根本不了解台灣經濟的本質 就是單純用美國的思維看台灣
首先, 台灣有近99%都是中小企業(98.83%) 中小企業定義請自己google
簡單地說, 一部手機 三星可以只有幾十個外部供應商(生產零件的主要是三星電子子公司)
但在台灣(或中國)變成了幾千個供應商
每個供應商都只做其中1~2項, 不但專精, 而且會想辦法降低成本, 或研發
這是台灣很多大企業 研發費用不必那麼高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 台灣的模式是很多美國和德國學者最推崇的完全競爭和變形蟲模式
也因為如此, 台灣公司一般規模也不會像日韓美印企業這種大, 因為這些企業大多是
財閥式 全包式的運作, 但台灣是能外包的就外包
其次 台灣購併金額較小? 平心而論, 台灣企業的國際化低是真的
但要以購併來判定競爭力 那有點不務實 台灣企業畢竟是以生產為主 而且市場定位
是相對高品質和相對便宜 一般來說, 台商會考慮自己去當地設廠 而不是去買別人既有工
廠. 而且購併本身就是件高風險的事. 如果說一個國家購併金額很多 競爭力就強 這有點
奇怪
--
彎彎還有很多地下產業
大致認同 郵輪上面的GPS是國際航電組裝的
但裡面的各種機構件 很多都還是學者看不起的小工廠
甚至是那種民宅一樓門拉開是工廠的地方在製造
遊艇一年交個600台很多了 你以為那個小零件誰做的
但一般來說像鴻海上下游全包就比較有國際競爭力
本來就是該外包就外包,讓專業的來,什麼都要自己
來,就像是為了喝牛奶就要養一頭牛
而且現在代工很強的是規模經濟,通常到最後製造技
術都在代工的人手上,品牌廠不管是誰都要找那幾間
代工,台灣現在製造業就是強在這
這樣玩經營理念是做全球的夥伴,我也不懂這有啥不好
你看台中太平幾乎每家都有磨鐵的噪音,都在做料啊
如果進到鴻海內部,你會發現各部門是盈虧自付的;
其實廣達等大型台灣代工廠都有類似現象,基本上每
個副總都可以視為一個公司負責人,所以什麼來自廣
達或是鴻海內部消息大部分都看看就好,除非訊息來
源極高層
你跟對手同時開品牌,一個找人代工,你自己如果先
花上幾億蓋工廠,起點你就輸了很多億,還要維護廠
房、養工人,營運成本也是大增,蘋果是最發揚光大
的公司,才不會吵著他自己做東西,他是想辦法養兩
家供應商讓他們競爭,可惜有一個阿斗也扶不起來,
台積就獨大了
這篇內文跟推文長知識了
大中小都有是最好吧,要到國際上競爭還是得弄大企
業,然後層層外包給中小
台灣中小很強阿…因為沒上市你看不到,就業人口超
過80%的人都在中小企業就職欸
當年dram跟面板太陽能,就被中韓用大企業或國家資
金跟研發壓過去
這套真的很好台灣現在人均就是6萬美不是3萬了,嘻嘻
中小企業很強沒錯 但也就這模式才造就低薪環境
不管這套好不好,人均3萬對一個沒家底的小島來說很
厲害了吧
西班牙這類南歐國家則是明明有家底人均還只有三萬
左右,也算可惜了
6萬以上的國家在全球只有10個上下
某樓說的好像人均6萬以上的國家很多似的 實際上台灣
就是在前段班
你縮的是結果 事實上不是台灣要"發展"中小企業
而只是有少數(台積 鴻海) 能夠做到領頭羊
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是這樣啊,台灣每次都拿g7國家來
比才奇怪
台灣就甚麼洨都要跟最頂尖的比 莫名其妙
其實說白一點他們的品牌的概念還停留在賣給終端消費
者的產品才叫品牌
6萬以上大部分都都市型國家,有什麼好比的
你要不要看韓國前幾大根台灣前幾大的差別有多小
標準提升到六萬鎂了啊
對岸的比亞迪就是自研狂魔,十幾年慘澹經營瘋狂投入
資金,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收穫成果。對他們來講技術就
像是養在魚池裡面的大魚,等到需要用的時候就可以把
那條大魚撈起來,問題是人家一年投入的研究經費進百
億人民幣
對錯不知道,感覺有點想股票週期一樣
不要的
爆
推 kkbox0800 : 我覺得值得省思 沒有台積 台灣就很慘... 06/20 18:23 其實我看不懂這個要表達啥 每一個國都是最頂產業沒了都會很慘阿 又不是台灣這樣 然後台積電是強的誇張所以大家才會比較注意到他好嗎99
我們看一下這個排名 TSMC 排名第8,那台灣去掉TSMC剩下什麼 Novo Nordisk 排名12,那丹麥去掉Novo剩下什麼 ASML 排名21,那荷蘭去掉ASML剩下什麼X
陳述事實 怎麼一堆台灣人玻璃心崩潰 以前台灣笑韓國除了三星什麼都不是 現在被說除了台積什麼都沒有 反過來就崩潰? --2
別的不究,但是這句話存疑啊~ 有台積電的華為,是世界的華為 沒有台積電的華為,是唉喲依喲喂 台積電不只是晶圓代工,而是所有先進 IC 設計的基石, 沒有台積電的 IC 設計公司就只能做些血海市場,搞不了先進玩意。13
看到這段真的很有感 10多年前剛好有機會參加一場生物醫學界的學術研討會 會議主旨是討論台灣生物醫學未來的產業發展重點 台上台下一堆學閥大老政府要員冠蓋雲集 大家商討著要政府大力支持生物醫學產業,政府要撥款百億經費支持台灣新藥開發
5
[討論] 台灣為甚麼可以在人均GDP反超韓國?根據這個影片,關鍵就是 留在台灣的中小型企業,靠著研發和技術突破 結果發展出許多代工的[隱形冠軍] 擺脫低附加價值代工4
[討論] 台灣產業有許多「隱形冠軍」模式------以上看完可使用 Ctrl+y 刪除------ 韓國為什麼被台灣反超?為何從出口大國到貿易逆差?台灣又為何後發居上?一起看懂台 韓經濟競賽的歷史必然! 台灣產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
Re: [新聞] 不計台積 台企成長淪4小龍末座企業要發展就是需要人才,現在台灣幾乎所有的人才都往台積跑 結果你說不計台積,台企成長淪為末座 那不就是很好笑 就全部的人才都跑去幫台積電了 其他企業沒人才當然不會有什麼成長 其實扣掉台積電 台灣真的也沒有什麼有用的企業 還不如把所有人才跟資源都全部給台積電 至少台灣能有企業可以去打國際盃2
[問卦] 台灣未來會出現企業大併購年代嗎?南韓在90年代過後,在政府以經濟競爭力為理由當幕後推手下 開始出現一波大規模併購,不只將財閥的勢力大幅擴大, 也讓一堆員工失業丟了工作,有些中小企業不敵競爭倒閉,抑或是日後被整併, 如今台灣的企業也是大者恆大,獲利愈來愈高,中小企業或一些競爭力不佳的大企業 一樣很艱苦,面對日益增加的營運成本也愈來愈束手無策,1
Re: [請益] 公司被收購, 可被強制資遣嗎?結合你下面推文 推測你想說的 不知道對不對Zzz 高雄晶傑達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為股份有限公司1
Re: [新聞] 不計台積 台企成長淪4小龍末座喵的,原來可以這樣算喔,我怎麼長那麼大才第一次知道,真是孤陋寡聞! 依照這邏輯,美國如果把微軟、蘋果、輝達不計,看來也是一樣慘吧!? ※ 引述《gogobar (GOGOBAR)》之銘言: : 中國時報 :- 台股現在過了20000點,一堆上市公司股價都好幾百,一般來說, 公司股價愈高,跟人談購併的籌碼也會愈多,台灣企業若要壯大 進一步發展成跨國企業,擴大市佔率,抑或是拿到關鍵技術或上下游廠商形成一條龍, 併購海外公司也是一條路,目前算不算是台灣的上市企業執行海外購併的最佳時機? --
73
[請益] 清流君:All in對了。他真的對了嗎?47
[心得] SMCI盤後暴漲原因討論23
Re: [新聞] 微軟總裁:中國科技正追上歐美20
Re: [請益] 清流君:All in對了。他真的對了嗎?10
Re: [新聞] 微軟總裁:中國科技正追上歐美X
Re: [標的] 長榮2603 台股送分多多多9
[情報] 2024/10月 國內成分ETF內扣費用率6
Re: [新聞] 微軟總裁:中國科技正追上歐美3
[標的] 00639 富邦深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