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廣寧之戰的明軍 [2]
沙坪戰役的明軍投入兵力
前已述及努爾哈赤發起攻勢後,迅速攻破西平堡,明軍則出動各路兵馬前往救援,結果在平陽橋、沙坪一帶的戰鬥中遭後金軍擊潰。
明軍雖早已有情報確認後金軍出動進攻,對於後金的動向和意圖卻仍有遲疑,作戰計畫更事毫無章法。西平堡守軍竟有部分試圖出擊遲滯後金軍前鋒,王化貞也曾提議要派出斥候誘敵過河,可見明軍可能仍不排除擊敵半渡,儘管明軍的偵查和機動性都不可能達成。
沙坪之戰的文獻太少,只知道明軍抵達戰場時搶佔先機,但後金軍雖然不及展開,卻仍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逆襲後,成功擊敗明軍。明軍後續曾指控部分將領臨陣潰退,但是有些報告則顯示明軍應該就是抵擋不住,許多將領都曾試圖衝擊後金軍;至於所謂內奸通敵致敗,則只是毫無可信度的藉口。
然而這裡關注的是,沙坪之戰後明軍全面向山海關撤退時,究竟是否為主力盡喪?王化貞與熊廷弼組織撤退時,部隊固然是士氣低落,但是有多少人參與了戰鬥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按照王在晉收錄的兵部戰報,西平堡戰役結束後,明軍在沙坪與後金交戰大敗,明軍野戰主力陣亡將領包含總兵兩人,副將兩人,游擊兩人,都司一人,守備一人。不過報告稱這個名單不是完整的,仍在調查之中。
明軍在沙坪的其他參戰將校,至少有:
副將,潰陣兩人
參將,潰陣七人
游擊,受傷一人,潰陣七人,不知下落一人
都司,受傷兩人,潰陣12人,不知下落一人
守備,受傷兩人,潰陣一人,不知下落兩人
此外,明軍確認向後金投降的超過22名中高階軍官中,只知道有三人確定參加了沙坪之戰,其餘人員的作戰經歷較為存疑,可能另有幾人是倖存者,待查。
當然至此我們還是對沙坪戰役的明軍出動戰力頗有疑義,不妨從另一角度來看。明軍戰報列出了諸多未參與戰役的軍官名單,從中可知包含:
自廣寧不守出城而西者,副將兩人,參將三人,游擊十三人
督臣發援廣寧(略),都司兩人,守備一人
自閭陽隨經略,副將三人,參將四人,游擊一人,都司兩人
調援廣寧不守半途而返者,副將一人,參將四人
守廣寧以西各堡(略),副將一人,參將一人,游擊一人,備禦三人以上,共十六人
從這些名單之中,可知明軍未曾參與戰鬥就撤向山海關的兵力,合計當有至少五、六萬人以上。另有約兩萬人在廣寧與周邊地區向後金投降,其中一部分是沙坪戰役的倖存者。
總結來說,明軍在平陽橋、沙坪的會戰中,可能投入了大約五萬到六萬人的兵力。後金雖然接近出動全力渡河進攻,但是主要以騎兵和明軍交鋒,則後金軍在平陽橋的戰鬥中只有投入約一萬五千人的兵力。雖然明軍兵力看似雄厚,但是素質普遍較差,也沒有可靠的取勝戰術,在幾番拉鋸後終告失敗。
《三朝》列舉了幾位受傷將校的傷勢和麾下陣亡人數,包含(姓名和傷勢略去):
都司,中軍以下陣亡四百餘
游擊,陣亡468人
守備,陣亡兩百餘
守備,陣亡七百餘
都司,陣亡六百餘
由這幾個案例來看,明軍參戰各營恐怕都亡失泰半人員,基本失去戰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方震孺曾稱當時廣寧麾下的客兵有八萬九千人,總兵以下至千、把總等軍官共計1583人。可惜他並未說明各級軍官分別有多少人。他還提及,廣寧之戰時的明軍,並未普遍配發戰車到各營,而是集中於少數的車營單位。
熊廷弼在為自己辯護時,則指出他在上任後,整編後續的增援兵力達一萬兩千名騎兵,除了一千人充當守軍、一千人充當輜重隊,其餘一萬騎編為十營;此外,他又向王化貞要來五千人的真保步兵,編為兩個車營,共裝備四百輛戰車、八百門火炮。廣寧之戰時,熊廷弼派遣五千騎兵參加沙坪戰役,其餘的騎兵和車營來不及參加戰鬥就奉命撤退,但是士氣相當低迷,車營的將領拋下部隊逃跑,車營部隊隨後也棄置戰車以便盡快退入山海關,惟部隊並未潰散,可能中低階軍官仍能維持相當紀律。
--
We shall not fail or falter; we shall not weaken or tire. Neither the sudden
shock of battle, nor the long-drawn trials of vigilance and exertion will
wear us down. ~ Winston Churchill, February 9, 1941
--
35
Re: [閒聊] 明軍怎麼那麼弱啊?日本戰國時代 中後期的時候征韓 明軍遼東守軍派了一些二軍支援 畢竟一軍精銳還是要守邊境遊牧民族 那些 你基本上都沒聽過的大明將領 卻可以打敗一堆家喻戶曉的日本大名18
Re: [討論] 現在中國網文界興起了一股黑袁幫毛翻案努爾哈赤於廣寧之戰獲得勝利,迫使明軍後撤退守到山海關,佔領了廣寧城, 然而一年後焚毀廣寧城退兵。寧錦之戰結束後,遼西明軍棄守前線,後金出兵 破壞錦州、杏山、高橋等城,然後就退兵了。大凌河之戰,後金逼降大凌河城, 然後又退兵了。 後金前期的戰略並不注重長期佔據遼西領土,而是積極破壞遼西的軍力。14
Re: [閒聊] 明軍怎麼那麼弱啊?薩爾滸之戰的戰場密布山丘與河流,通往後金根據地赫圖阿拉的道路都相當難走, 史書形容當地地形「險隘之處,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馳」。以杜松的西路為例, 最狹窄路段的道路寬度僅有1.8公尺,最陡峭路段的坡度高達25%(現代地下停車場 的車道坡度規範為不超過16.7%),交通非常不便。 明軍與朝鮮聯軍共有超過10萬名官兵,如果不分兵全部集中在一路進軍,整支部隊11
Re: [討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 在大凌河,皇太極手上有30幾門紅夷火炮,他不想攻城,只想挖四道15公里長的壕溝,把 : 祖大壽團團圍住,如果范邦在皇太極陣營,會大呼可惜,空有8萬人,為何不攻城呢。 : 大凌河圍城戰,祖大壽手上有13000多人,全是精兵良將;「明人善射精兵盡在此城,他處 : 無更也」、「此城內精兵猶鎗之更鋒,鋒挫柄存,亦復何濟」這些話,都是形容大凌河裡10
Re: [討論] 現在中國網文界興起了一股黑袁幫毛翻案明朝在寧遠之戰(1626)是慘敗,寧錦之戰(1627)是慘勝,這兩戰都不是大捷。 相關責任者,從朝廷中樞到前線官員均應檢討。其中袁崇煥對於寧遠之戰的責任 有好有壞,寧錦之戰則是錯誤不少。而袁崇煥於崇禎二年(1629)己巳之變時, 擔任對抗後金的最高指揮官,但是他的戰前策略與戰時調度都有非常大的問題。 參考近年來新出版的史料與檔案,可以更加深入探討前因後果。8
[閒聊] 防禦的陣型防禦的狀態,可以粗分成在既有堅城守禦和野外紮寨守禦 這兩種。至於守禦的陣型,可以粗分成全軍收縮於一處消 極堅守,或者分兵幾處成犄角積極防禦。後者所以稱積極 者,在於一旦一處被敵軍攻擊,他處應積極出兵援助,以 便我軍能從數個方向攻擊敵軍而造成較大威脅。所以才稱3
[心得] 略談寧遠之戰的得與失[1]▌前言 一場戰役的勝負可用各種指標來討論,有城池的佔領、戰力的損失、腹地的破壞、 將帥的去職、簽訂的條約、戰線的進退、形勢的變化等等。例如1629到1630年 後金首度攻破明朝邊關入塞的己巳之變,以後金撤退、明朝收復關內四城而結束。 最終後金並未成功佔領城池,也無法逼迫明朝簽訂城下之盟,但從其他指標來看,2
[問題] 己巳之變的關寧防線有失守過?(己巳之變,後金從喜峰口入關,並佔領灤州、永平府、遷安縣、遵化縣四城) 後金汗皇太極派大貝勒阿敏、貝勒碩托領五千兵入關,與駐守灤州(今河北省灤縣)、永 平(今盧龍縣)、遷安、遵化四城的阿巴泰換防。五月,明朝兵部尚書、大學士孫承宗督 理軍務,重新組織力量,由山西總兵馬世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東總兵楊紹基等統兵進2
Re: [閒聊] 明軍怎麼那麼弱啊?想起一個人了,劉愛塔(他在明朝這邊的名字叫做劉興祚,在後金的名字叫做劉愛塔) ,他在明朝和後金兩邊不斷來回橫跳。袁崇煥能殺掉毛文龍,時任毛文龍部下的劉愛塔 投靠袁崇煥是關鍵因素。 在明朝的時候,他被調去參加遵永之戰(就是明朝收復被後金占據的遵化等沿邊四城) ,但不敢去和後金兵交戰,就去欺負魚腩,去打喀喇沁蒙古,砍喀喇沁蒙古的人頭來立- ▌寧遠之戰的日程 1626年1月的寧遠之戰,努爾哈赤於1月14日從瀋陽率軍出發,後金的前鋒於22日 抵達寧遠附近的首山,主力部隊於23日在寧遠南方駐營。隨後於24日到26日這3天 攻擊寧遠、覺華島。於27日從寧遠撤軍。 後金從瀋陽行軍了9到10天抵達寧遠,路程大約超過360公里,平均每天大約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