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南京保衛戰正面突圍比起渡江 存活機會大?

看板Warfare標題[討論] 南京保衛戰正面突圍比起渡江 存活機會大?作者
PrinceKanto
(生田絵梨花は俺の嫁)
時間推噓23 推:23 噓:0 →:95

大家好 大家晚安

發生在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的南京保衛戰,國民政府先後調集了大約十餘萬的兵力防守首都南京,包括:
第2軍團(徐源泉,奉系張宗昌舊部)、第66軍(葉肇,粵軍)、第71軍(王敬久、中央嫡系)、第72軍(孫元良,中央嫡系)、第74軍(俞濟時,中央嫡系)、第78軍(宋希濂,中央嫡系)、第83軍(鄧龍光,粵軍)、教導總隊(桂永清,中央嫡系)、憲兵部隊(蕭山令,中央嫡系)...等。

這些部隊數量看起來不少,但卻多是從淞滬戰場撤下來的疲憊殘軍,以及剛剛補充、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
1937年12月1日開始,在日軍調集二十萬大軍,多路並進,在日軍挾著壓倒性優勢兵力及火力進攻下,南京守軍雖浴血奮戰仍節節敗退,日軍在12月10日已經重重合圍南京城。

1937年12月12日下午五時,南京衛戍司令官唐生智,向各軍軍長下達當夜十一時「大部突圍,一部渡江」,意即總部跟第78軍從下關過江,其他部隊正面突圍。

但因為撤退消息提早外洩,部隊各級指揮混亂,人心惶惶,絕大部分的守軍部隊爭相直奔下關江邊,意圖北渡長江突圍。因為爭先逃生,部隊及難民塞爆城門及江邊,撤退情況完全失去掌握,船少人多,12日晚上,真正能安全渡江的人不多;除了74軍,因軍長俞濟時是交通部長俞飛鵬的侄子,事先留下一艘小火輪,所以74軍得以有五千多人渡江安全撤退。

而負責掩護主力部隊撤退、駐守南京城北面烏龍山要塞的第2軍團,按計畫是要最後撤退的,但軍團長徐源泉12日下午撤退會議一結束,就帶著部隊乘坐事先控有的民船渡江,成了最早撤退的部隊...。13日拂曉,日軍輕鬆佔領烏龍山要塞,日軍海軍及陸軍步兵隨即封鎖長江江面,攻擊渡江中的撤退守軍,造成大量死傷。

僅粵軍葉肇的66軍跟鄧龍光的83軍依照唐生智的指示,向日軍陣地正面突圍。

以上寫了那麼多的背景敘述,想討論的是以下:
為什麼面對重重包圍,且具壓倒性火力、兵力優勢的日軍,這兩支粵軍部隊還可以突圍
成功,兩個軍長葉肇跟鄧龍光都脫險,嗣後兩軍也各收容約兩千殘兵,反而主動向火線
突圍的部隊,可以突破日軍重重包圍呢?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44.132 (臺灣)
PTT 網址

castlewind12/20 20:04因為總指揮為了激發戰鬥意志 置之死地而後生 把船都撤

castlewind12/20 20:05到北岸 等到守不住要突圍了 也沒有安排撤退序列 籠統

castlewind12/20 20:05地下個四面八方突圍的命令 所以各軍就各憑本事了

Su2212/20 22:03包圍圈裡的人很想出去,所以主動突圍的部隊反而猛?

castlewind12/20 22:06南京三面環水啊 所以一旦日軍登陸杭州灣成功 唯一的陸

castlewind12/20 22:06路就斷了 突圍主要是因為日軍也沒足夠兵力完全合圍吧

castlewind12/20 22:07反倒衝到江邊渡口無船可渡的 那就真的陷於死地任人宰

carsen12/21 00:48葉肇跟鄧龍光是從南京城北面的太平門出城,與南面相比,

carsen12/21 00:48北面日軍數量較少,目標是趕往下關封鎖渡口以包圍南京,

carsen12/21 00:48因此出現短暫的逃脫機會。即使如此,粵軍突圍仍被打散

carsen12/21 00:49損失甚大。孫元良與彭鞏英可能也是從太平門出城。

a43500712/21 03:55南京保衛戰這場國軍要突圍大概是S級難度 要贏大概SS級

ckwongs12/21 06:30南京根本不應守

peterlee9712/21 08:26守南京是心理意義吧 從古到今首都丟了的意義都很重大

kuma66022412/21 09:12守也該是象徵性牽制 同時安排後撤方案

kuma66022412/21 09:13史實是不管撤或守都無能搞砸

kuma66022412/21 09:14心理意義沒發揮 反而先心理崩潰

birdy59012/21 09:36可能以為還是三國時代 據江防守有優勢 /_\

birdy59012/21 09:39印象裡包括老蔣在內 幾乎所有將領最多主張象徵性的防守

birdy59012/21 09:40主張死守的只有唐生智一個 此人竟然還安然活到戰後很久

birdy59012/21 09:45老蔣自己的態度也很奇怪 主張應該棄守的最重要原因

birdy59012/21 09:45不正是一開打很容易被圍而且無法撤退?

saltlake12/21 10:43樓上,這就是首都的心理效應

EvoLancer12/21 12:07南京只有在抵擋北方敵人有優勢,面對西面或東面都很被

EvoLancer12/21 12:07

kuma66022412/21 12:40應該說對手不是中原軍隊就沒啥用

kuma66022412/21 12:41跟現代工業國pk時 南京臨大江是砲艦

kuma66022412/21 12:41與艦載機能輕易覆蓋的地區

kuma66022412/21 12:43跟橫渡大海遠征相比 那江面只是水溝

kuma66022412/21 12:44國府就算要打 也該同時動員軍民撤退

kuma66022412/21 12:44對抗只牽制斷後 真正目的是陸地敦克爾克

kuma66022412/21 12:45但政治心理面就...難了

kuma66022412/21 12:48用現代比喻就 如果韓戰2.0爆發

kuma66022412/21 12:48青瓦台要不要棄首爾 動員全面撤離

kuma66022412/21 12:48只用前線牽制部隊 去面對可能的核彈

kuma66022412/21 12:49還是賭有奇蹟逆轉...

higger12/21 13:30淞滬根本不該打,沒實力就要忍

birdy59012/21 14:12重點應該是人民和軍隊 城市沒法防守暫時放棄並不丟臉

saltlake12/21 15:33樓上忽略了那「不僅是」城市,而是首都

saltlake12/21 15:33沒實力就要忍? 不好意思當年一堆熱血青年可不支持這主張

l81311i12/21 15:34南京30萬冤魂 兇手固然是日軍 但國府的決策也害了他們

saltlake12/21 15:34家鄉被佔領的東北等地的難民也不支持這主張

l81311i12/21 15:35七七我是覺得該忍 本來河北山東就不是國府的地盤 藉日軍

l81311i12/21 15:36之手剪除軍閥 對國府不是壞事

l81311i12/21 15:37國府發動淞滬把敵人戰火引到自己的核心精華區 這決策真的

castlewind12/21 16:26守南京還有一個是冀望九國公約和德國幫忙調停啊

kuma66022412/21 16:32能不能忍是一回事,既然要打也打了

kuma66022412/21 16:32淞滬已敗 南京不能守 要打也該調整目標

kuma66022412/21 16:33就算西方肯調停,也注定有時間差

kuma66022412/21 16:34上海蘇杭到南京都是沒啥希望的

kuma66022412/21 16:35該早點動員人員物資有序撤退遷移

castlewind12/21 16:47軍事委員會倒是建議過像後來的巴黎模式一樣 意思意思

castlewind12/21 16:49抵抗一下就好 是唐生智這個光桿司令趁亂謀兵謀權才搞

castlewind12/21 16:49那麼多人去守南京

castlewind12/21 16:52萬一真的台海保衛戰了 哪個鄉民敢主張台北無險可守直

castlewind12/21 16:52接放棄 我們武裝保衛南投?

haoboo12/21 17:46台海的狀況完全不一樣吧,我們根本沒有後方可言

mattc123456c12/21 19:04#1VtOagYI (Geography) 想到這篇中共挑選首都

mattc123456c12/21 19:05上海就被日海軍砲擊支援

peterlee9712/21 21:01忍?是不是沒看到前面的西安事變?不打淞滬會戰 是要

peterlee9712/21 21:01靠多少花園口擋住南下部隊?

peterlee9712/21 21:02不用講臺北拉 光是南韓的首爾直接天子守邊 講幾十年遷

peterlee9712/21 21:02都 到現在也只疏散部分機關而已

UshioKai12/21 22:2177再忍老蔣就要被自己人爆頭了 還忍?

kuma66022412/21 23:06南韓那種不是戰爭狀態 不能類比

kuma66022412/21 23:07戰時首爾長出蘑菇雲 就會認真考慮了

kuma66022412/21 23:09淞滬後南京的問題是 已全面開戰蠻久

kuma66022412/21 23:10不需多思考的送分題 敵軍會繼續衝

kuma66022412/21 23:11自己主力早在前線已成潰滅狀態

kuma66022412/21 23:14剩下雜魚該怎麼打 只牽制還是送頭

birdy59012/21 23:50沒有人說要送頭啊 就算要打也挑個適合的戰場打

birdy59012/21 23:51南京在戰術上是個死巷 把大軍集中在這裡方便敵人殺嗎

birdy59012/21 23:53然後打沒兩下又突然想起南京其實沒辦法守 再下令撤退

peterlee9712/22 00:27不要講的雲淡風輕的 問題在於南京這座城市叫做“國都

peterlee9712/22 00:27” 不是其他城市 就算行在已經在武漢 沒有首都的功能

peterlee9712/22 00:27了 但他還是有國都的心理意義存在 不然蘇聯幹嘛守莫

peterlee9712/22 00:27斯科 史達林都跑了不是?

peterlee9712/22 00:28同理這樣子的話首爾也應該不設防才對 反正大家都知道

peterlee9712/22 00:29這是拿來送頭的不是嗎? 要決勝也在搭邱甚至洛東江不

peterlee9712/22 00:29是?

peterlee9712/22 00:29*大邱

a43500712/22 00:30能不能有人分析一下南京當時要打贏該怎麼做

birdy59012/22 01:01史達林可不笨啊 決定死守史達林格勒是因為它真的能守

birdy59012/22 01:02南京穩輸 因為全部的人都知它根本沒法守

birdy59012/22 01:02應該很少找的到有什麼事情是所有參謀意見幾乎一致的

haoboo12/22 04:10拿莫斯科比也怪怪的,莫斯科對蘇聯的戰略型態好非常多

haoboo12/22 04:11對比南京和國府的形式剛好是完全顛倒的...是該守也能守的

jimmy568012/22 04:32莫斯科對比的應該是武漢,南京比較像基輔

TheoEpstein12/22 08:01以現代戰爭型態來說,南京根本就不能守。

TheoEpstein12/22 08:01國都又怎樣,遷都就好了。後來還不是遷了。

kuma66022412/22 08:12也不用名義上遷都 戰爭時直接動員

kuma66022412/22 08:13提早把民間物資人力大量往後撤

kuma66022412/22 08:13就説南京要成戰場,緊急狀態不走不行

kuma66022412/22 08:14就變成實質遷都 維持名義首都

kuma66022412/22 08:14要命是放著民間不管 又沒能力守它

kuma66022412/22 08:15從淞滬轉弱到南京戰役還有蠻久

kuma66022412/22 08:16缺乏超前佈署的自覺 反而自負於守國都

kuma66022412/22 08:16的莫名其妙自信感....看淞滬也該知道不妙

kuma66022412/22 08:17軍事能力有明顯代差,也沒有天險

kuma66022412/22 08:18莫斯科是在後方,敵軍補給強弩之末

kuma66022412/22 08:19不太適合拿它比前方虎口下的淞滬或南京

kuma66022412/22 08:19莫斯科是後方鐵路物資調度樞紐

kuma66022412/22 08:20堆積海量兵力在前 海量預備隊在後

kuma66022412/22 08:20也完全不是上海南京一線可比

kuma66022412/22 08:21實際蘇聯在前線崩潰時,就空間換時間

kuma66022412/22 08:21讓工業物資與技術勞力往後方移動

kuma66022412/22 08:22前面被圍攻殲滅的只是牽制拖時間

kuma66022412/22 08:23而且莫斯科優勢是毛子鐵路造很快

kuma66022412/22 08:23他們二戰多次展現就算鐵路線被佔

kuma66022412/22 08:23早就超前佈署拉新線,不計人力物資成本

AlisaRein12/22 09:29不過有派是說1941年的攻勢是希特勒的戰略錯誤倒致的。

AlisaRein12/22 09:29中央集團軍很早就衝到莫斯科然後被希特勒勒令回頭轉向

castlewind12/22 15:5441年整個時程都一直delay啊 先得搞定南斯拉夫 然後中

castlewind12/22 15:55央集團軍被下令回頭合圍基輔 等打完再往莫斯科衝 時間

castlewind12/22 15:56就不等人了

saberr3312/22 16:35又在黑第2軍團,要不要看一下日本人怎麼寫的戰史

chungrew12/24 08:20老實說南京應該全部撤出才對 此地完全不可守

zeon1984110201/15 16:54凱申就講了攘外必先安內,但張學良搞了西安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