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漢字的故事 你天天用,但你真的了解它嗎?
網誌有圖版:https://reurl.cc/kMdOMb
喜愛閱讀的你,想必也喜愛著「字」。
宛若魔法一般,這些小小的符號讓資訊可以超脫時空的限制,因為字,我們得以了解數千年前世界的樣貌;因為字,我們得以推積智慧的奧秘,甚至因為字,讓我們能將腦中個人的瑰麗──躍然紙上。
生於華語文化圈,「漢字」是與你我最相關的文字,即使再怎麼對語文不上心的人也都曉得中文字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與源流。或許是習慣成自然,我們通常只著重應用面,沒有深入去了解其背後那些精彩的掌故。美麗的事物不會永遠埋沒,有時會經由某些奇妙的途徑顯露出來。例如一位來自瑞典的女士,用她富有探索精神的雙眼,發掘許多本國人都未曾注意的──漢字背後的故事。
Cecilia Lindqvist,中文名林西莉。幼時家中常有遠居中國的傳教士來做客,多次聽聞他們講述中國的故事,林西莉也因此對這古老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爾後她師從瑞典漢學大師 Bernhard Karlgren,對中華文化與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接著在 1961 年至 1962 年間,林西莉親身踏足那塊無比吸引她的土地,前往北京大學學習,實際去接觸那些曾研究過的語言與文物。回到瑞典後她開始教授中文,並著手撰寫相關書籍。
《漢字的故事》在 1991 年出版,是一本以瑞典語寫成的漢學介紹書。書中參考近代中國的考古發現,介紹許多現代字的古體或前身。書籍的內容以單個「字」為單位,在篇幅的最右側展示字形;頂上放置現代字體,接著在同一行依序放入甲骨文與金文的各種變體。之所以對照呈現這兩種古體,是因為甲骨文跟金文可以說是中文字的源頭,作者在第一章就介紹了它們的來歷:甲骨文是商朝晚期使用的文字,刻撰在獸骨或是龜板上,用於占卜與紀錄。而金文則是商朝末到周朝的文字,見於禮儀用青銅器上,用來紀錄重大事件,同時也是中文第一個標準字體小篆的前身。
有些器物字的字形很能代表自己,比如「壺」就是一個帶蓋的容器。任何一個看過古代戰車模樣的人,都會同意「車」是用一根軸連結兩個輪子跟中間的輿。而「單」這個字是在繩子兩端各綁一顆石球的狩獵工具,用飛石索捆住,再讓一隻狗咬它,便是「獸」了。看到這裡我開始覺得古字其實很適合做成 ICON,這可是比蘋果還早的扁平化設計。還有一些字形引人發噱,比如「奔」,古字就是一個人擺動著手臂,用馬利歐姿勢在草原上跑跳;有些字則令人產生奇妙的想像,像「天」甲骨文是個帶方形頭盔的人,而金文看起來根本是外星人。
光是鑑賞古字就已經提供閱讀者許多樂趣,像是「鹿」的其中一種甲骨文,直接放上聖誕卡片也無違和感;而「象」的金文,妥妥是一隻大象的形像;「豕」肚子上的弧線證明了古人養豬不比我們差。這些動物活靈活現,與現代並無二致。作者還觀察到中文很喜歡將四腳的動物「立起來」寫,用頭上尾下四肢在左或右的形式來表現,這是因為中文直書的特性,若任其左右晃首擺尾,佔幅太寬就會壓縮到周圍的空間,不利書寫排版。
字形展示後,是對字的詳細介紹,其中的內容也非常有趣。比如「北」最早的形象是兩個「亻」(人),背對著背,即是「背面」的意思。因為古代的房子都是坐北朝南,所以這個字的意義漸漸從「背面」變成了「北方」。這跟我一直以來的誤解正好相反,我以為是因為古代的房子都坐北朝南,所以背這字上面才會有個北。書籍裡對單字的編排,都是先介紹相對單純的元素再介紹其合成字。比如說明「自」原本的意思是鼻子後,再介紹「息」這個字是鼻子加上心,看到就能意其會意思。
雖然論述相當專業,但這本書並不像《說文解字》那樣,只是教條式地介紹字詞,內容還包括了與字相關的文化歷史;甚至是地理知識,有時也會帶到作者在大陸留學的經歷,與其說這是一本文字教材,更像是一本由「字」為索引的中國風土誌。書中也附有許多相關文物的照片或示意畫;甲骨文或金文的複製拓印圖,內容非常豐富,而這些圖片也並非無的放矢,都有對正在介紹的字給予加強說明的功用。
作為一本面向外國人的書,其中介紹的大多是六書中象形與會意字,在最後章節作者有額外將中文造字規則詳細地闡述一遍(沒有提到轉注,不奇怪,那個連我們自己都搞不太懂),附錄還有關於書寫筆順的相關資料,即使是能熟練運用漢字的人,也會受益良多。對我而言,這些字除了帶給我樂趣以外,讓我更加體會到萬事皆有來由,以及思考文化在時間長河中的變與不變。
華人社會從目不識丁到資訊爆炸的進展太快,為了追上國際,我們不得不大口吞食那些可以「立刻拿來用」的東西,這點不管在兩岸哪邊都一樣。某些更為根源,更為細緻的知識,反而變得乏人問津,真的非常可惜。感謝時代的進步,讓我們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贏在起跑點,在此基礎上,何不放慢腳步多去了解我們文化中更深層次的絢爛。了解除了承載的資訊外,漢字的本身也是一道連接古今的橋樑,是應當引以為傲的智慧,推薦您閱讀這本《漢字的故事》,相信您一定會覺得很有意思。
--
本買給小孩看學字 結果我愛死這本書 !!!
作者本人經歷超傳奇的!
更神奇的是她另一本書關於古琴
因緣際會學琴 看到老外傳承古琴文化 一看居然是她!!
文化幾乎滅絕 現代古琴流派溯源就他們文革前那一斗室
人開枝散葉的 沒別的出處
很偉大的文化傳承
我也想看古琴那本,打算之後找來看^^
推這本,之前備課有借來看過~
好書,有趣!
感謝推薦
快快加入書單吧XD
※ 編輯: tswdysk (61.222.103.192 臺灣), 01/02/2025 14:24:37爆
Re: [新聞] 徐睿知形象大傷!爆辭演新劇Island 劇組發聲了回應一下西班牙學歷的問題 徐申請的康普斯頓大學是以前西班牙第一名校(這點等等補充) 雖然十幾年前就不再是第一名了 但還是在全國前五 世界大學綜合排名 康普斯頓排名完全打不過首爾大學 或是我們的台大 西班牙大學為了吸引外國學生就讀 都會開全英語課程 尤其是商業、傳媒領域的科系90
Re: [問卦] 漢字在韓文中是什麼地位?鍵盤韓國人來回答你 基本上韓國人看得懂的漢字比你想像中的多 韓文的構成有70%是漢字詞 剩下的是純韓文跟外來語 從自己的名字開始13
[問題] 日本是不是會撿中文圈漢字去用?諸君 晚安安 日本有和製漢語 比較早期的我們現在也常在使用的例如社會那種我就不提了 有些看起來字和中文意思不一樣的也有存在,例如電脳和中文電腦的意思就不太一樣 但根據用法有時候又會一樣,例如用電腦世界來指稱虛擬/數位世界時9
Re: [閒聊] 韓語 日語 哪個難?發音: 毫無疑問韓文比較難。 雖然日文的音調和濁音要發得好也不簡單, 但整體還是韓文比較難。 文法:7
Re: [問卦] 漢字為何沒有演變成拼音文字唔 簡單來說就是被講異語言的異民族拿去用的世代數還不夠多 西方最早的蘇美文字起初也是象形表意文字 在千年來各城邦的兼併中逐漸變成楔形文字 並且出現了許多同音假借的用法5
[問卦] 為何一堆人說台語沒文字?大明時閩南地區至少十六世紀就有民間傳奇作品《荔鏡記》,近幾百年間也很多紀錄歌仔 冊的民間文學,南管戲曲也有不少紀錄文字。 近代也有白話字出現,當時有些台灣人寫日記跟家人書信往來都是用白話字,也有大量的 白話字文獻留存,如日本時代在台灣發行介紹解剖學、生理學、護理學等西醫書籍 《內外科看護學》就是用台語白話字寫成,當時一些廣告也是用白話字。4
Re: [閒聊] 為什麼韓國動畫公司用繁體中文不知道 這MV是誰做的,也許是台灣人 也許是韓國人 但順便講一下漢字歷史。 漢朝 楷書(標楷體)用了好幾百年,像是東漢三國的書,唐宋古文,除了有些細節有所差 異,基本上都是以楷書為準。 他們也有案內這個字詞應該是受到日本影響,案內就是引導介紹。1
[問卦] 請問瑪雅文化也有注音或音標嗎?文字可以說是文明的基礎,有文字才能記錄歷史,目前世界上文字大多是拼音字,例如以 希臘為基礎的歐美語系。 但是中華文化為基礎的則屬於象形字,埃及或蘇美的鍥形文字,都不是拼音字,不過漢字 發明了注音,讓漢字也能透過拼音來發音。 古美洲文明的文字像是印加或瑪雅似乎也是象形字,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類似漢字的拼音,3
Re: [問卦] 日本的漢字算正統嗎?我個人覺得算正統 簡體字也不能說不是正統中文 基本上對岸也不單純是簡體字 畢竟一堆殘體字 我個人認為正統中文基本上只要造字有符合- → krousxchen: 韓國諺文就是獨創的,講的好像沒漢字就沒日文 11/12 22:12 書名:《朝鮮王朝實錄 世宗莊憲大王實錄卷第一百二》 是月,上親制諺文二十八字,其字倣古篆,分爲初中終聲,合之然後乃成字,凡于文字及 本國俚語,皆可得而書,字雖簡要,轉換無窮,是謂《訓民正音》。 刊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刋 第三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