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有人實踐<被討厭的勇氣>於生活嗎?

看板book標題Re: [討論] 有人實踐<被討厭的勇氣>於生活嗎?作者
TKB5566
(= =)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 引述《kevinapo (龍羽)》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有人實踐<被討厭的勇氣>於生活嗎?
: 時間: Sat Jul 22 10:59:55 2017
:
:
: 跟朋友聊起這本書 反應兩極
:
: 喜歡的很喜歡 討厭的就會覺得看完根本沒差
:
:
: 作者的主要觀點是:
:
: 既然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 你無法影響別人 介入他人課題 卻可以好好改變自己的想法
既然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

不完全是,書中有提到年輕人對於憤怒的看法,他說我的憤怒可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接著他更舉出許多因犯罪所引發的憤怒,年輕人想要向哲學家證明,憤怒確實是由外界刺激而產生的。

哲學家回覆,憤怒分兩種,一種是基於道理邏輯所引起的憤怒,另一種就是自身選擇主動引起的。前者是公憤,後者是私憤。而「犯罪所引發的憤怒」就是公憤,如果憤怒屬於這種公憤那還可以說是受外界刺激所影響,但如果是「自身選擇主動引起的」那就是私憤,而私憤就是主觀的、可以由自身控制的。書中所講到的憤怒都是這一種,事實上這本書提到的所有情緒,都是屬於「主動引起的」。

我想作者應該是想強調,情緒當中「主動引起的」的部分是需要靠自己控制的,所以書中幾乎都在提這種情緒,我覺得書中可能過於強調主觀引發這件事,因此就讓讀者以為「世界是主觀的」。

當然世界並不是都是主觀的,這世界絕對有一個在客觀上必須參考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這本書企圖探討的。

你無法影響別人 介入他人課題 卻可以好好改變自己的想法:

改變自己可不容易,

年輕人也提到,哲學家要他拿出勇氣但他就是沒有啊,那我又不是車子只要加油就有燃料,你哲學家說要有勇氣,我要去哪裡生出來?

關於這點我想這本書其實也沒有講得很清楚,事實上這本書反覆提到「缺乏勇氣」這件事,在阿德勒的學說中,甚至主張精神官能症是由於「缺乏勇氣」引起的。
可見「缺乏勇氣」這件事確實是個急需處理的問題。

但我想這本書,提到「缺乏勇氣」時講的不夠具體,我自己在看這本書時也是要拿自身的生活經驗來解釋,才能理解作者的想法。

那我是怎麼解釋的?就是書上也提到一個概念,叫做「自我價值」。這個「自我價值」我覺得在書中講的也不夠具體。

所以我就用自身的經驗來解釋這個「自我價值」:我認為「自我價值」指的就是一個人對自我處理自身基本需求的能力的評價。若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處理好自己的基本需求,那他的自我價值就是高的;而若一個人認為自己無法處理自身最基本的需求,則他的自我價值就是低的。

甚麼又是「自己的基本需求」,就是自身想要被聽見看見、被照顧的需求。

1
自身到底能不能自我覺察、有沒有聽見了解真實的自己(包含了解自己的意識與潛意識)?2
自己可不可以只靠自己就穩定(不是壓抑喔,穩定跟壓抑完全不同)自身的情緒?
3
自己到底能不能清楚了解自己想要什麼需要甚麼?
4
自己如果有想要需要的東西(不只是金錢,還包含任何有形無形的能力),自己有沒有方法去完成?
5
自己有沒有辦法對他人前後一致,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因他人貶低而動搖?

以上五點,就是我目前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夠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條件。

如果一個人能夠「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那該人自我價值會提高;一個人覺得自己有價值,自然就會有勇氣。有了勇氣自然就有了改變自己的力量。

:
: 投入自己奉獻他人 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投入自己我想就是以上所提「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我認為這是當前每個人最重要的事,而且也只有這樣做,日後要和任何他人發展關係才會順利。

順利是什麼意思?就是與任何人都能發展書中所提的橫向關係,而非縱向關係。

書上所提到發展橫向關係的概念,並不是單純字面上的「人人平等」那麼簡單。而是自我價值提高之後才能有的結果。也就是說自我價值提高才能避免產生低人一等的感覺,去掉「低人一等的感覺」才能進而與他人發展真正平等的關係。

我自己實踐的過程發覺很難做,因為只要自我價值降低,即使前一刻跟他人還是橫向關係,下一刻也會瞬間就變成縱向關係。我想一段關係要是橫向還是縱向關係,跟他人的影響有限,即使那個他人是長輩、長官還是上司都是一樣,重點還是自身是否可以維持自我價值。

奉獻他人不是要你直接一股腦犧牲付出,而是要先了解他人,了解什麼東西是他人喜歡的、什麼東西是他人討厭的。喜歡的就給予、討厭的就避開。

而要了解他人,就必須先了解自己,其實也就是上面所提的「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無論如何,一個人都必須要能「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換句話說就是必須「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同時還要了解人性其實是共通的,才會知道他人的需求是什麼,才能去奉獻他人。

歸屬感這種東西是與他人互動順利之後才會產生的結果,而要與他人互動順利的話,就必須先「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我一再強調這是最重要的事)。如果這個部分可以做到,接著才能在與他人互動過程產生歸屬感。

所以重點仍然是「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

:
:
: 所以呢?

所以呢?你覺得如何呢?
:
:
:
: 有的人被討厭 他也在努力做自己啊 (只是做一個被討厭的自己而且不自知)

在做自己之前,必須先了解自己(包含意識與潛意識),否則都是白費力氣。
:
: 人之所以被歧視 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行為惹人厭煩
:
: 而是在當下已經不能改變的既定事實吧?(外表 職業 所得 出身 學歷 天生缺陷)

外表、職業、所得還可以靠後天努力來改變,就來講先天的部分好了。

天生的出身與缺陷自然不能改變,完全就是看你怎麼去利用這些條件。如果你可以把這些條件用到讓自己賺大錢,恐怕你也不會覺得這些是問題、也不會計較到底可不可以改變。

乙武洋匡天生沒手沒腳還能到處出書演講還到處劈腿,你覺得他就是只能被歧視無法改變嗎?

如果你的目的是想收穫名聲、賺大錢,那如果你能依照書中所提的目的論來思考,那你的想法就會就變成「我要怎麼用這些出身缺陷來收穫名聲、賺大錢」。而不是執著在「不能改變」。

不過話說回來,你要能用「目的論」來思考,前提也是要能做到「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只有這樣做,你才不會受自身基本需求所糾纏,才能用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目的論

:
: 就像那句成語 同樣捧心蹙眉 西施作起來就傾國傾城 東施效顰就活見鬼
:
東施的強項不在外表,但這不妨礙他去「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跟「實現目的論」吧。

: 不知道有沒有誤解作者的意圖 但是不太知道要怎麼實踐在生活上
:
感覺你誤解頗大,不過這也不要緊,本來每個人的解讀都不會一樣,程度在哪,解讀就在哪。就只是每個人都有過程要經歷而已。

: 跟版友討論一下閱讀完此書前後的差異 有沒有改變了您的生活或心態?
:
光是閱讀是沒有用的,必須徹底理解書中要點並親自實踐一段時間後,才能有所改變。

: 歡迎意見討論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33.178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ook/E.kL4xcWCjEjXE
: 推 ila9970: 我看過不少勵志書籍,跟這本幾乎是大同小異… 07/22 13:46

這本書提到了太多重要觀念,只是有些重要部分講得有些模糊,對沒有心理學背景的讀者而言可能太吃力,或是讓讀者無法有共鳴。但我還是覺得這本書跟一般的勵志書非常不同。

: → souldragon: ,這本書的核心論點:生命和生活是目的論 不是決定論 07/22 14:17: → souldragon: 決定論就是事實無法改變 目的論是改變詮釋事情的方式 07/22 14:18: → souldragon: 不是什麼新東西 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改變詮釋角度 07/22 14:19: → souldragon: 但有些事情改變想法事實還是那樣 例如八仙塵爆傷者.. 07/22 14:21: → souldragon: 身體被傷得那麼慘 改變想法也沒鳥用 客觀情況就太差了 07/22 14:21: → souldragon: 那種勵志論點是客觀情況偏中性時 改變主觀想法才有用 07/22 14:22
不是直接要你改,我知道很多人遇到這類事情(包含後面你提到的女學生被狼師誘姦)
都會覺得「努力有什麼用」、「正面思考又有什麼用」。


這些人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為
努力是中性的,可能有好結果也可能有壞結果,正面思考也只是一種做事的手段,當然也是中性的。

所以重點不是努力、也不是改想法去正面思考,因為這些都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壞。我認為書中提到目的論,應該要用其他方式來詮釋,而我詮釋的方式,就是一個人必須「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而目的論只是做到這個目標的手段而已。

: → souldragon: 意思是實力運氣差不多努力才有用 差太多努力根本沒用 07/22 14:23: → souldragon: 目的論就和努力一樣 客觀條件差太多 目的論也無法扭轉 07/22 14:24
你想扭轉的是什麼?在我看來「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事。

「目的論」也只是實作「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方法而已。

: → souldragon: 不好意思 1年前我就整本看完了 目的論是屬於大腦科學 07/23 16:08: → souldragon: 就是你的心態會影響記憶的方式 記憶非客觀有主觀成份 07/23 16:09: → souldragon: 目的論無法改變既定事實 就像手斷了無法再長出來一樣 07/23 16:10: → souldragon: 比如女作家被誘姦 他能用阿德勒的目的論擺脫陰影嗎? 07/23 16:12: → souldragon: 看是不行 自我防衛機制假裝愛上老師都沒用了還目的論 07/23 16:13
前面提過,「目的論」也只是實作「滿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的方法。

那麼你想直接用目的論去改變你所謂的困境,本來就做不到。

而且雖然我對「自我防衛機制」不熟,但我可以舉一個常見的例子來說明「自我防衛機制」。一種叫做「外化」的自我防衛機制。

大家可能有聽過「內化」這個名詞,內化就是把他人的想法當成是自己的想法。

「外化」是與「內化」完全顛倒的行為;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當成是他人的想法」。經常發生在自己死不承認某個想法行為時,就說別人有那個想法行為。

這種「自我防衛機制」一方面把責任問題推給別人,一方面又讓自己逃避責任,當然不是好事。所以我不認為所謂的「自我防衛機制」都是好的、有用的。

既然這樣,拿「自我防衛機制」來處理問題我不覺得會有好結果。

: → souldragon: 老師故意玩女學生也是客觀事實 要怎麼往樂觀去解讀? 07/23 16:14
我不是那個女學生,我也沒辦法替她想該怎麼辦,我只是想強調「滿足自身基本需求」
非常重要,而目的論就是實作這一任務的方法之一。

: 推 souldragon: 前面講過了 走得出來是因為事件偏中性非極值才有可能 07/24 00:09
事件是不是偏中性,也是跟你主觀解讀有關,日常生活常常出現有人覺得很嚴重的事,
但他人卻覺得還好的情形。

像你提到那個女學生被狼師誘姦,那個女學生當初講給別人聽的時候,很多人也覺得
「有那麼誇張」、「有那麼嚴重嗎」。特別是男生,很多男生根本就不覺得女生被誘姦是一回事(題外話,或許這種沒同理心的想法正是女生頻繁受到性侵的原因)

: → souldragon: 然後事件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 改變詮釋角度才有用 07/24 00:10
或許吧,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沒法判斷永久性傷害到底會造成多大影響,
但是你還是不能否認目的論有它的用處。我認為這本書本來就不是用來處理嚴重的創傷。

你總不會說普拿疼不能治癌症,所以普拿疼一點用都沒有吧。

: → souldragon: 例如高中聯考失敗 不會代表大學聯考或未來的成就 07/24 00:11: → souldragon: 因為你只是那段時間不用功 腦袋正常母雞還在就能生蛋 07/24 00:12: → souldragon: 母體都已經壞掉了 青山都沒了哪來柴燒?目的論有什用 07/24 00:14: → souldragon: 例更生人下定決心改過自新 但處處碰壁社會一直拒絕他 07/24 00:15: → souldragon: 你講那是別人的課題有屁用?別人的拒絕就是客觀事實 07/24 00:17
那是客觀事實沒錯,可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是正確的,這應該也不妨礙你繼續堅持下去。
而你所謂的客觀事實,也只不過就是一次失敗,你怎麼知道下次一定不會成功?
這個也是這本書提到的「活在當下」的概念。你要是能活在當下,你就能專注在眼前的事,不會一直糾結在過去一直碰壁、也不會一直煩惱未來會怎樣。

或者用目的論來解釋的話,就變成「因為你不想糾結在過去或不想一直擔心未來」,所以你選擇活在當下。我覺得用目的論就可以處理你這個問題啊。

: → souldragon: 你想改變想法 但別人的行為會一直提醒你再努力也沒用 07/24 00:19
前面就已經說過,努力不是最根本的。努力只是一種工具,用在對的地方他才有用,
否則就是有害。努力會沒用,你首先要想到的是你是出於什麼動機而努力的。
而非努力沒用就放棄。

: → souldragon: 吸引力法則也是母體偏中性時才有用 極值根本無法操作 07/24 00:21: → souldragon: 所以很多人只會分享可以找找停車位 小事有用大事沒用 07/24 00:22: → souldragon: new age的吸引力法則 也是我很久以前就發現沒什麼用 07/25 21:57: → souldragon: 沒用的原因是神通不敵業力 業力可想成是一個人的習性 07/25 21:58: → souldragon: 習性愈小愈中性 吸引力才有用 愈大愈極端 完全沒用 07/25 21:59: 推 souldragon: 樓上 那個缺陷不是沒有投入情緒 也不是沒有真的相信 07/27 20:28: → souldragon: 吸引力法則就像人在開車 但是車子要有油你才開得動 07/27 20:30: → souldragon: 那個油的來源佛經講的很清楚 就是布施 不是心念設定 07/27 20:33
這跟心想事成這個概念有關,那老實說這部分我還不了解,等以後我有所了解再回應好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25.132.147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