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心得筆記

看板book標題[心得]《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心得筆記作者
MAXjames
(麥酷斯)
時間推噓17 推:17 噓:0 →:24

圖文心得:https://maxjamesread.com/what-buddha-want-to-teach-us/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瞄到它副標寫:「為德國人帶來心靈慰藉的智慧經典」,心想德國人什麼時候學佛了?但轉念一想,雖說家裡信佛,自己對佛家思想居然好像沒什麼概念……

台灣信佛者眾,想必大家對佛教故事和各類儀式都算熟悉。但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不甚了解佛教在說什麼,不大清楚佛陀到底在賣什麼膏藥呢?讀完這本《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我想我會說:佛陀是個實在的心靈導師。

此書的作者弗爾克.佐慈是奧地利哲學家,有趣的是他專精的是佛學和儒學,這兩個很東方的思想。這本書便是結合他研讀許多古印度經典所得到的智慧,與親身修習超過十五年的經驗而成。期望能將釋迦摩尼的教誨具體的介紹給歐洲人。

對我來說,讀這本書讓我有重新理解佛教的感覺,似乎離佛陀思想又近了些。以下會就我的理解,簡單介紹一些書中內容給大家,如果覺得有什麼解釋不周的地方也歡迎提出來跟我討論哦!

【所以佛陀到底想教我們什麼?】
作者認為佛陀的教誨是要幫助人更自覺、更負責,並且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或者可以更簡單的說,讓人得到真正的自由。

聽起來很棒,但好像也有點廢話,畢竟誰不想過自由的人生。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時候只能疲於奔命的活著,自在的生活似乎很遙遠。
那要怎麼從這樣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呢?這就是佛陀想教給世人的,也是這本書的重點。讓我們先從自我覺察開始。

生活中充滿了外界的挑戰與內心煎熬,如何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與真正的平靜?
-《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自我覺察,體會當下】
佛陀首先要求我們要保持覺察且警醒的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刻時光。許多時候,我們過於隨意散漫,對自己與身邊的一切都漫不經心,而這正是造成生活渾噩的元凶。像我就常想不起來早餐到底吃了什麼(笑)。

可以做以下2個小練習來強化自我覺察:

-清醒訓練
躺著並將注意力集中在感受身上的每個部位。可從腳趾出發,一路往上到頭部為止。我覺得這有點像獵人裡金.富力士的念球遊戲(?)自己的經驗,一開始可能會覺得感受度不佳,但慢慢嘗試就會有感覺的。

-確認生活流程
記錄自己每天花多少時間,做多少事。了解每天24小時,到底都怎麼過的。這也是很多時間管理教學會做的練習。從中可以更清楚把時間花在哪裡,進一步調整優化。

【你的知道是真的知道嗎?】
有了對自我的覺察,接下來要調整的是你對外在的感知。書中提到,當你不知道自己帶著藍色眼鏡時,會以為全世界的色調都是藍色。而這有色眼鏡,就是你的「價值觀」。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且有其脈絡,可能與父母教養或成長經歷有關。因此,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永遠都是套著濾鏡的。就算極為接近「真相」,終究只是自己的想像。但很多時候,我們卻把這樣的想像認為是「真實」。

而這便是是許多爭端的根因,大家總是固執自己的立場,不願讓步。要解決這問題就要了解到一個重點:知道自己相信什麼,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什麼!

當然自我定位和意見觀點是必須的,但也要了解這可能只是暫時而已。比方說萊豬或是藻礁等爭議話題,背後的脈絡都非常複雜。每個人可能只掌握到一部份「真相」,宛如盲人摸象一般。如果把自己認知當成是無法撼動的真實,就會失去看到真相全貌的機會。

舉個自己的例子。之前去中國出差,對於有些中國人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覺得很感冒。但後來轉念思考,如果自己是在中國長大的話,很可能會跟他們一樣想法吧。藉由這種換位,即便我還是不認同這種說法,但突然覺得可以同理,而不再那麼糾結了。

書裡列了一些問題,可以試著回答看看,來檢視自己的「信」與「知」:
-有什麼政治觀點,是你不去探究就認為理所當然的嗎?
-你有宗教信仰嗎?為什麼會相信?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還是生長環境使然?
-是否不自覺將人工具化,認為某人必須對自己負有某種特定功能?

作者有點機車的說,如果覺得回答這些問題會感到不安,便表示你問對了!

有了以上的準備,對於自我的覺察,與外在的感知都有更深刻的認識,接下來要進入佛陀的重頭戲:四聖締。

【應對苦的SOP】
佛陀認為,諸如生、老、病、死,愛的人不愛你,愛你的你不愛等問題,全都是「苦」。而他想做的便是帶領大家脫離苦海,得到真正的自由。
那具體要怎麼做呢?釋迦牟尼提出了四步驟SOP,也就是所謂「四聖締」:
〔第一聖諦:苦〕
佛陀認為要處裡苦,首先就是要正視「苦」。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時候,面對問題時,大家常常會故意無視它,或是怨嘆「為什麼是我」,陷入自怨自艾的漩渦中。

然而房間裡的大象不會因為閉上眼就消失,自我墜落也無法解決問題。釋迦摩尼告訴弟子,要努力「弄清楚」自己到底為何事煩惱,才能找到改變的契機。這也是為什麼自我覺察那麼重要。

〔第二聖諦:苦之因由〕
面對了苦,接著便要找到原因。佛陀認為,生老病死或所有不如意之事,都不是造成苦的原因。痛苦的真正的原因是面對這些苦痛時的態度!
釋迦摩尼指出,有三種造成苦的根源,要速速移除,分別是:妄想、貪婪和妒恨。

一、妄想
對事物真實視而不見,將世間喜好分成喜歡或厭惡兩類。進而扭曲現實,只保留自己喜愛的事。

二、貪婪
對自己喜愛的事物,想要占為己有,將它塑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三、妒恨
如果貪婪不能得逞,就會由愛生恨。而這些心態,就會進一步將許多我們遇到的問題,轉化為苦。

〔第三聖諦:人生可以不苦〕
講完苦的根由,接著便要跳脫它。當我們用更寬闊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不再透過有色鏡片來觀察,世間的一切就不再是我,與我以外,進而能發現更多可能性。而這個境界的最終型態,就是所謂「涅槃」。

〔第四聖諦:解脫之道〕
那要怎麼達到這種鬼神狀態呢?佛陀提出了所謂八正道,幫助芸芸眾生突破。

一、正見
正確的理解四聖諦,並決心為改變找方法。

二、正思維
不再只以自身的角度來理解世界,跳脫貪婪妒恨的心態,用開放的心面對事物。

三、正語
而有了正確的心態,便能更好的溝通,與他者建立正向的關係,而不是流於沒有交集的謾罵。

四、正業
有了語言,還要身體力行,證明自己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願意開放並試著改變。

五、正命
正命指的是對自己的職業,抱持正確的態度。因為工作佔了生命很大的一部份,所以特別拉出來強調。

六、正精進
不斷思考如何強化。改善不好的地方;維持好的地方。

七、正念
集中注意力於當下體會。

八、正定
靜坐冥想時,與自然法則和諧共存的體驗。

要做到這些當然不容易,所以需要有更系統化的做法。像是靜坐冥想就是很好的方式之一。靜坐時可以觀察自己的情緒,或是整理思緒,又或者什麼都不想,只專注於呼吸。對於自我覺察是很好的訓練。

如果想學習靜坐冥想,可以參考本書的第六章。我的話還有看過《靜心冥想的練習:28天在家自修的正念課程》,很具體地提供了很多靜坐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總結】
如果要我總結佛陀到底教了什麼,我可能會這樣回答:專注於當下,真誠的面對自我;保持開放的心,去與這個世界溝通交流。

看了這本書後,我對自己的各種情緒會更關心在意,不再假裝它不存在。而在面對問題時,都會提醒自己保持稍微退後的態度。在擁護我的價值觀時,仍然要提醒自己可能理解得並不夠全面,保持討論的可能。覺得自己變柔軟了,但也多了更多彈性與韌性。

這本書大面積地討論過許多以前似懂非懂的概念,礙於篇幅無法都提及。像是書中用十結,來探討人類的依賴原型,了解是什麼束縛了我們,進而斷開鎖鏈(?)。還有業力,看完書中解說,我會相信業力絕不是拿來引爆的。

作者對五戒的詮釋我也很喜歡。像是將不殺生解釋成不故意傷害任何生命。理解生命的維持必須仰賴其他生命,進而尊重所有生物。或是將不飲酒解釋為不要對事物成癮,戒除人生中的「毒品」。由此延伸,無意識地划手機,或是沉迷於追求點閱按讚都可以是這種毒。
除了這些觀念,作者在每個章節末都附上許多實用的小練習,並細緻講解要如何操作,相當貼心。

這本書其實是幾年前讀的,可說是大大改變我觀看自我與世界的方式。而這段時間加班不斷,又在煩惱部落格定位問題,搞得有點混亂。正好透過寫這本書的心得,回顧其中教導,校正心中的指針,找回些專注與初衷,挺療癒的。

總之,我很推薦這本書。願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與世界更平衡的相處,創造改變的可能!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165.193 (臺灣)
PTT 網址

hwider05/15 22:27有收穫,謝謝分享

hsueh31205/16 00:49推這本~ 也推薦原始佛教的雜阿含經

nicholas060505/16 01:54收穫不少,謝謝分享!

JBlover05/16 07:45好感謝在最辛苦的時候看到這篇提醒,謝謝分享

sunstrider05/16 08:59對宗教核心理念有興趣的才會深入了解 不然一般人信仰

sunstrider05/16 08:59就只是照著長輩的意思拿香拜 無形中在心裡種下對神佛

sunstrider05/16 09:00的恐懼感 深怕沒拜好 還是哪個行為觸怒神佛 會被報復

sunstrider05/16 09:06https://youtu.be/NJ5hNH9kOq8 清醒訓練感覺跟這個類

sunstrider05/16 09:06

sunstrider05/16 09:19看完推 情緒這東西 大部分的人都沒學過怎麼表達 即使

sunstrider05/16 09:20是喜悅 不同的事件觸發的也不盡相同 但我們都歸類在喜

sunstrider05/16 09:21悅 之前在一支影片看過說要理解 為什麼面對這樣的事

sunstrider05/16 09:22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理解後再找到和情緒共存的方法

peachchoc05/16 11:10推 謝謝分享

taco30305/16 22:24感謝分享與整理,您整理完會想要去找來看,謝謝推薦好書

pshuang05/17 10:34你不知道德國在研究梵文、印度哲學的地位

fq1l4i05/17 14:17感覺你看的主要都是些mindfulness的東西 部派 大乘 上座部

fq1l4i05/17 14:20淨土信仰 密乘都不見了 其實要完全還原悉達多的教法已經不

fq1l4i05/17 14:22可能了 就算是最早集出來的阿含經 也不免融入各部派的想法

fq1l4i05/17 14:24譬如雜阿含經就是說一切有部的誦本 即使這部經的修多羅

fq1l4i05/17 14:27部分第一次結集就集出來了

fq1l4i05/17 14:30上座部可能是現存最接近所謂的"原始"佛教的教派 但其實也

fq1l4i05/17 14:32是傳承自赤銅鍱部大寺派 至於大乘 空宗有宗也是吵了上千年

fq1l4i05/17 14:35我不承認你的中觀思想 你不承認我的阿賴耶

fq1l4i05/17 14:41六世紀後金剛乘說 你們都亂講 一切眾生皆有清淨本性如來藏

fq1l4i05/17 14:46淨土信仰說你們吵你們的 我默默的拼命念佛 將來去西方彌陀

fq1l4i05/17 14:48或東方藥師佛 不用輪迴 你們這些笨蛋吵了上千年還不是要

fq1l4i05/17 14:50一世又一世的修 而且人身難得 下輩子你如果當豬就沒得修了

fq1l4i05/17 14:55算了不講了 其實正念覺察也不好修 我自己練習這麼多年也沒

fq1l4i05/17 14:58練出個蛋來 但沒辦法 去掉淨土佛教就是個自力宗教 加油吧

fq1l4i05/17 15:09說實在的 佛教的理論太抽象了 淨土宗跟禪宗會這麼成功不是

fq1l4i05/17 15:10沒有原因的 在古代那知識不普及的年代 會念書的就教他禪修

fq1l4i05/17 15:12不會念書的就教他一直念佛號就好 要搞懂那麼多理論再信佛

fq1l4i05/17 15:12那佛教早在古代就滅亡了

gloveaaatwy05/17 15:20程度到,亂看不看都通的。程度不到,講真的100次,大

gloveaaatwy05/17 15:20多誤解。

paulhu005/17 23:51感謝分享!

auntfish05/18 16:16謝謝分享~

lu199205/18 22:26謝謝分享

sunny021505/20 11:00感謝分享

slugger11/12 16:44謝謝分享 這本書讓我覺得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