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閒聊] 三國演義怎麼沒什麼原作粉黑它

看板C_Chat標題Re: [閒聊] 三國演義怎麼沒什麼原作粉黑它作者
HarunoYukino
()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 引述《B0988698088 (廢文少女小円♥)》之銘言:
: 三國演義,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同人小說
: 原作:三國志
: 同人本:三國演義
: 受歡迎到世界各地推出真人size figure並建廟祭祀
: 受歡迎到無數動漫遊三創四創改編之
: 然而,有考究過原作的就知道演義的人設魔改甚多,非常不忠於原著
: 例如劉備確實愛哭仁厚,但也是個愛搞事的+9
: 例如周瑜是完美菁英,卻被寫成雞腸鳥肚
: 魔改扭曲的這麼嚴重,怎麼不太有原作粉戰它呢?
:

三國故事在中國民間流行久遠。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唐初劉知幾《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譬如宋元時代盛行於都市游樂場之說話,題材多樣,作品眾多,其中最受歡迎就是取材於三國時代歷史之「說三分」
[4]:8。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霍四究「說三分」之事。金、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英宗至治年間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演義》,本來應該稱為《三國志演義》,因為它是正史《三國志》之演義,說成《三國演義》是不成其義[4]:13。

在大致符合歷史真實前提下合理虛構細節,是古往今來世界各國創作歷史小說之共同方法,如《三國演義》般取材於歷史上之有名時代,並且由眾多人在相當長時間裡共同創作小說表現得尤為突出,也尤為自然,因此史實與虛構之關係決不能簡單以「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一句話來概括和說明[4]:14-15。

《三國演義》主要版本有:

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序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即學界所稱嘉靖本,簡稱「張尚德本」)[4]:18
明代志傳本《新刻按鑑全像批評三國志傳》
明代李卓吾評本《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
清代李笠翁評本《李笠翁批閱三國志》
清代毛宗崗評改本《四大奇書第一種》
現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刊刻的,俗稱「嘉靖本」,全書24卷。亦有弘治刻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文字素樸,內容較平易。至清朝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俗稱「毛本」。

近代較著名的校注本有吳小林《三國演義校注》、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其中沈伯俊《校理本三國演義》校正了原本中的大量「技術性錯誤」多達七八百處[5],得到中國學術界同行高度評價,被歷史學者陳遼評論為「迄今為止最好的《三國演義》版本」,被稱為「沈本」,但也被批評有缺失[6]。


你真要說三國演義的原作。不如說他只是集合本而已

他的原作太多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15.64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