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其它] 咖啡中的苦、雜、澀味

看板Coffee標題[其它] 咖啡中的苦、雜、澀味作者
DoAsInfinity
(D A I)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18

這些味道很常被歸咎於「過萃」,
這個過萃概念令許多人在調整咖啡時,
朝相反的方向調整。

首先,
我們需要瞭解苦、雜、澀這些味道,
很常不是一種味道。

舉幾個我教學時遇到的例子。

/////

一支帶檸檬皮、茶感、蜜感的水洗耶加,
在萃取時前段濃、後段淡,
現場六個人試喝,其中有兩個人覺得苦,
另外幾個覺得酸有點尖。

這是來自於那個酸感的後韻強,
而缺乏後段味去平衡它,
碰巧有兩個人把那個味道辨識成苦。

而後將萃取調整讓後段變濃,
覺得苦的兩個人便不覺得苦了。

/////

某混合豆,
有前段花香、柑橘,後段發散感核果。

萃取時用較低溫,中間偏後段平衡,
令核果感較為明顯,
忘記現場有幾個人,
總之有一個人覺得有雜感,
其他有人覺得有甜感。

調高水溫並將平衡往前提一點時,
原本覺得有雜感的人說不雜了,
其他人覺得變薄了。

//////

有人在調整義式豆時,覺得豆子澀,
然後請他加粉量,提高濃度,
就解決了。

////////

我們在咖啡所喝到的味道,
一來,不是單一味道,是複合味道,
二來,辨識味道每個人有辨識習慣差異,

再者,
味道的濃度不等於味道的強度。

最後
把過萃概念完全捨棄會比較實際。

///

直接整理容易被說苦的味道
1. 那個人不喜歡的味道
2. 較為強烈的味道

雜味
1. 那個人不習慣有味道的地方有味道
2. 不容易辨識的味道
3. 要強不強或要弱不弱的味道

澀味
1. 真的有澀味
2. 受潮的味道
3. 某種烘焙的特性
4. 太淡
5. 太濃

////

可以從認知方面去研究一下味道~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126.206 (臺灣)
PTT 網址

DoAsInfinity09/03 21:34啊 是主要寫給前幾篇討論的板友參考的~

qoopichu09/03 21:39應該要加註是萃取,不然烘壞的不管怎麼萃都還是雜味澀味

DoAsInfinity09/03 21:43欸~苦的要烘到真的焦耶,澀跟雜是比較容易在烘焙出

DoAsInfinity09/03 21:43現是真的…

qoopichu09/03 21:45不會啊,你火大一點還沒烘深頭尾比較脆弱的地方就會黑了

newererw09/03 21:54請問如何調整後段變濃?

DoAsInfinity09/03 21:57手沖的話 沖煮後半段或後三分之一的濾杯上水位讓它

DoAsInfinity09/03 21:57變低 (用很粗略的講法是這樣)

qoopichu09/03 22:10簡單來說就是流速變慢

Maoxiaopai09/04 00:37澀是觸覺 應該是澀感而非澀味

DoAsInfinity09/04 00:59樓上說的是澀感(觸感),我說的是人們認知中的澀

DoAsInfinity09/04 00:59味(複數種類感受),是不同的。畢竟感受類似時會

DoAsInfinity09/04 01:00被用同一種方式敘述,無論正確與否,就是被這樣用

qoopichu09/04 03:16辣味也不是味覺啊,習慣用習慣的就好

jaysuzuki09/05 11:09感謝分享,希望可以有多一些沖煮的討論跟分享

CJhang09/05 11:45我是覺得要看他喜歡什麼焙度 才好知道他要的味道 我現在無

CJhang09/05 11:45法理解好喝的深焙是什麼東西…

DoAsInfinity09/05 11:47說實在的,沖煮的東西很難網路上分享,因為它跟味

DoAsInfinity09/05 11:47覺無法分開。只能說要真的學沖煮,要先瞭解味覺,

DoAsInfinity09/05 11:47瞭解味覺不是杯測。

sltovrey09/05 16:16好文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