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小相機到底哪裡難做???
剛看到 Panasonic 即將要發表 GH7 的消息:
好像它又要變得更大台了...
讓我想起兩個一直覺得很疑惑的問題~~
1.
簡單假設有兩塊解析度一樣都是 4K 的 sensor,
只不過面積不同,一個是全幅、一個是1吋,
照理說訊號讀出以後「資料量」都一樣,換句話說處理器的負擔應該相同,
那為什麼手機和運動相機都能 4K60 好幾年了,
到現在 4K60 完全不裁切的全幅相機還那麼少,然後還動不動過熱?
不然就是像 S9 那樣限時 15 分... ==
2.
這是現今的 ZV-E1 (全幅):
https://i.imgur.com/q3hPjvd.jpeg
然後這是好幾年前的 GM1 (m43):
https://i.imgur.com/1iOm7TY.jpeg
照理說以現在的科技,
在 GM1 那種機身塞下 IBIS 應該不難 (連手機都可以做 sensor-shift 了),
再加上前一個問題提到的,小 sensor 似乎處理負擔比較輕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
來個 4K60、甚至 4K120 不是應該更簡單嗎~
那為什麼現在都沒大廠要做超小可換鏡相機?
反而是一直弄 GH6 那種 sensor 佔機身比例超小的磚頭,
https://i.imgur.com/Wdm8Ox8.jpeg
不然就是這種看起來很鬧的 (Yashica):
https://i.imgur.com/cexzGJZ.jpeg
想像一下 如果有一台 m43 跟黑卡差不多大,
有 IBIS、4K60、內建類似 Sony ZV 系列的智慧指向 mic
sensor 尺寸也足以跟手機畫質拉開差距,
且 m43 更適合 open gate 拍各種直橫比例影片,
然後還可以換一些可愛的小鏡頭,
把 App 做好,讓傳輸到手機分享的體驗更流暢、
最後來個餅乾鏡,整組還能塞進我的小廢鮑 (示意圖):
https://i.imgur.com/O1iAX7T.jpeg
這樣不是整個很殺手級嗎!!!!
所以怎麼都還不出這樣的相機啊 我不要 S9 那種 QQ
--
@babeneso
✽ ✽ ✽ Une des meilleures tables, vaut le voyage.
--
他們應該聘你去研發
幹嘛這樣,好奇寶寶問題多!
資料量差多了,GoPro 12的位元速率/碼率我記得才100Mbps
你去看看各大相機是多少
拿你文中的ZV-E1舉例,4K最高可以開到600喔
不就沒人買,才做這種多功能取向,有可以跟手機GoPro拉
開差距的機子
我有點不太懂 Panasonic S9, 會有這樣小型且瞄準社群用途的相機,就代表這市場看重「小型」這個要點, 那怎麼不更進一步以 m43 來開發,可以做到超小吧~~
除了位元速率/碼率以外,色深跟色度採樣也都不一樣
所以手機/運動相機的錄影資料量跟相機實在是差多了
可是 iPhone 可以錄 ProRes 422 耶? 可能我問得不夠仔細, 所以假設一塊 m43 也錄高畫質高位元率,那機身就小不了,是這樣嗎??
※ 編輯: neso (79.110.55.50 韓國), 06/05/2024 11:22:16因為做太小鏡頭裝上去會頭重腳輕
有沒有裁切跟取樣方式有關,P之前都說沒裁切的畫質不好
啊我是看不出來啦
其實門檻不是機身是鏡頭啦 你相機可以小台阿但是鏡頭沒辦法
因為大光圈 鏡頭就是會大 這是物理定律阿XDDDDDDDDD
既然鏡頭已經沒辦法更小 機身更小哪有意義啦
以前我用canon M100 搭配EFM 11-22mm就已經頭重腳輕了
你機身做更小 結果攝影迷又迷信大光圈鏡頭 還不是一樣
體積還是壓不下來 而且機身小反而更難握更難操作=.=
機身還是有差啦,更高的畫質意味著更高的能量密度,那個散
沒人買
熱問題就一直疊加上去了,不然哪需要風扇
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X100V和GRIII都賣成這樣了
鏡頭卡口尺寸就這麼大,還有人體工學要一併考慮
其他的大廠還不推出復古款定焦相機
乾脆出一個只能拍照不能錄影的相機算了....M機?
不知道iphone15的位元率是多少,13的時候只最多有250
GH的定位算專業用的吧,所以風扇還有接口都無法閹割掉
。不過我也同意松下的定位很謎,現在這個風潮再出GX系
列應該能有不錯成績,結果出S9這種相片影片都不足的
總之錄影不是幾k幾fps就完事的東西,編碼和採樣才是最硬的
不過FF下4K有裁切就還好,因為你至少有apsc鏡頭可以接
M43哪有這種東西
問題在於GM/GF/GX沒新機吧
G還越來越肥
難度不是問題,問題是成本與市場接受度
小產品需求沒你想像中大 連iPhone都把Mini系列砍掉了
你的第一個命題就錯了 所以後面推論全錯
Tosca: 其實門檻不是機身是鏡頭 <--你不懂不要亂說
覺得s9會賣的不錯耶
高階感光元件考慮每個像素的感光量,目前並沒有像手機一
樣用先進製程來微縮降低功耗跟提升畫素,所以目前功耗跟
速度很大一部分卡在這邊
買這種專業相機的客群,大多注重操控性跟效率,做
小操控性會很差
別的不說,P家M43那兩顆偏錄影用途的F1.7變焦裝在小機身能用
嗎?這兩顆不就是給GH用的
Sony 推出過E 環apsc片幅的QX-1,超迷你,但我還沒看過
有人拿過就是了...。
你有考慮過fp嗎,如果沒有,廠商當然不會出啊…
不難做普通的 當年Casio一堆卡片機 但是你不夠突出我買手機
就好了...你要怎麼做到夠突出的卡片機?
卡片機早死得差不多了
小台按鍵全部擠在一起沒有比較好用吧
沒市場啊,s9做出來你又不要
相機核心晶片改成手機,你願意多付多少錢?
相機運算再強一點,小感光搭配景深ai計算,嗯??
手機的計算攝影底子是能超高速連拍做疊圖運算的小底Sensor,
M43以上的大片幅Sensor還沒這個能耐吧,處理器是另外一回事
S9在中國被訂光了,但不確定是不是備貨比較少
你直接說想要可交換鏡頭的防抖大底手機好了。
還有超採差異 相機的超採帶來更好畫質但也帶來更多廢熱
不過為何不更新gm1我想原因應該還是廠商覺得不會賺錢
吧 就跟很多人期待Pen-F換OM1感光元件一樣QQ
@Ccsteeker 這不就是現在手機的作法xD?
原po你是不是不知道除了Sensor以外,Sensor背後那顆處
理器有多重要嗎?以為其他相機廠商可以像Sony或高通、A
MD(台GG)那樣可以隨便搞一顆效能強功耗又低的CPU喔?還
有全世界的人都喜歡小相機嗎?
比手機小規格和手機差不多 出門帶手機就好了啦 幹嘛
多帶一個相機
廠商表示:下一位~
大底光是焦長就撐開厚度了,電池續航不能不要重量吧?
然後搭配鏡頭也是小不了的。
最後還有散熱的問題,我不覺得容易做。
其實iphone 16pro據說感光元件會到1/1.14吋 已經快一吋了
以前canon powershot G12是1/1.7吋 現代手機都比這個大了
話說G12的ISO只能到3200 真的不可同日而語
那時代相機ISO 800就超糊了
Panasonic S9 據日本總部圖像行銷部產品行銷部經理
表示:m43相機對於相機素養較低的人來說很難使用。
用全片幅的話,那些人就可以加入。
_428394.html
Panasonic 希望使用全尺寸感測器來提供智慧型手機所
無法提供的體驗
來源:BCN
網址被截斷了 囧
79樓說的我身有同感,我拿penf出去拍,還真的遇過其他畫幅
的人跑過來裝熟加暗酸
鏡頭縮小後再用ai來矯正變形 可能可以
但畫質一定很糟
我就蹲在那邊取景,一個應該是拿全幅的,就跑過來故意蹲在
我旁邊,“欸你這個好小台,感覺好難拍的樣子喔,“說完就
故意繼續蹲在我旁邊把玩他的全幅相機,很怕我沒看到一樣
行銷經理真猛
R大自己用的順手開心就好,沒必要理那些酸言酸語的
看GM1的鏡頭卡口 m43機身的極限就這樣了吧
R大你就身上掛三台接不同變焦鏡,全幅哥也一起來掛啊
散熱拉 現在運算這麼多
老哥就算真有科技做出來 天價你買?
大片幅的相機錄4K可能是超採因此對於運算的負擔會比小
片幅來得高喔
我覺得問題應該是為什麼GM1不換外殼換內部感光元件就好
但最後一定是市場撐不起來的問題
你覺得做小不難,那你做一台來給大家看看?
https://tinyurl.com/2yhet2vq 這防震模組都比GM1高
推這篇,但可以理解傳統相機公司面對手機想避戰
做出來不難,賣出去比較困難。攝影市場對尺寸忍受度也是M型
左邊手機,右邊商用機,中間只剩賣情懷的市場
上次我把我的M43借給用全片幅在拍的人玩 拍出來竟然都糊的
另一個問題大概就是技術跟晶片等都是手機領先相機,需求
產量大
一般人期望大概就a7c2那樣已達到了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加油
沒量,你知道手機賣的量都是千萬上億計/年嗎???
你爹如果有三兆,做一個特規的什麼相機都可以
不對啊,照這裡的風向,手機也應該要越做越小才對,可
為什麼還越做越大,甚至連號稱常做小手機的Asus ZF系列
都放棄做小手機了,我其實不太懂欸,相機界某些人一直
想要讓相機變小,手機界卻反其道而行,到底那些人理想
的體積重量是以什麼為標準啊?
而且手機目前還沒突破1吋感光,就連4/3的等級都還沒到
,有些人就捧得跟什麼一樣,到了這裡竟然反過來了,真
是奇哉!奇哉!
疊料性能都出的來啊,問題是成本,賣一台要賺多少?
陳有捧相機又不會有人對著螢幕整天看。
6
你拿GH7錄影旗艦來比體積 本來就是錯的, 錄影需要先是要堆散熱模塊,(運算、 錄影時長、碼率) 而且錄影模式的機身防手震比拍照81
同款不同師傅。 比方說Z6/Z5的sensor大小相素差不多,但兩個就是有差。 一般而言,你要達到4K60傳輸速度就得越高,那就得把頻率提高。 但代價就是高頻線路造成的niose就跟著拉高。 在全都數位的環境比較不是問題,但在sensor那些高頻42
我第一篇文用運動相機和手機來舉例算我表達能力不佳, 因為它們算是其他產品了,容易導致問題失焦, 但我只是想從中表達以下觀點: 就社群內容創作者、一般素人的市場,我認為相機廠該 focus 的痛點是: 輕巧方便少配件 (App傳輸/控制、內建/無線 mic、IBIS)6
: : 閱讀吸收了網友意見後,我的理解是: : 小畫幅的受眾或應用場景對畫質可能比較不敏感, : 所以能以跳採、或較節能的有損編碼方式來推行, : 而 APSC 或全幅的部分,廠商比較不願隨便推出犧牲畫質的選項(?),1
所謂的小尺寸是多少,想要有錄影專屬按鍵翻轉螢幕 再來個個觸控這些東西都是有體積的 還是拿現在手機大小來說小相機難做? 翻轉螢幕來說需要一個收納空間還要一個萬向結構 一個手指的實體按鈕就要多少空間?裡面都不用塞機構的?6
以我的需求來說吧, 大概就 fuji xa3 有錄影專屬按鍵翻轉螢幕觸控這些東西, 體機也不大 性能的話,不用太好,反正現在的相機都性能過盛了,21
原po是不是漏看了市場上 明明就有出你提到的相機啊 ZV-E10 (只是4K不給120, A7M4都沒有的東西,2萬元別想) 只是你的訴求很令人看不懂 一下子提到全幅的cmos
87
[新手] 入坑選擇, APS-C/全幅/無反?更新: 感謝大大們的協助, 我覺得全部都很有道理. 再加上太座已開金口, 有一個方向 放棄小孩, (咳嗽) 目前應該不考慮. Iphone 手機不想升級, 想學一下相機, 感受一下操作. BUT也是打算先用目前的手機先繼續學些基本. D750是很好, 但學習曲線真的陡峭, 考慮到脖子可能也會受傷. 暫時不上單眼45
[閒聊] 畫質跟重量的取捨算算踏入微單的世界也4年了 Fuji XT-1在這段時間陪著我旅遊出國、上山下海 當初選擇微單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兼具畫質跟重量優勢 比較常出勤的目的都是為了爬山記錄風景43
Re: [問題] m43適合拍飛機、夜景、一般旅遊嗎小弟剛好645、FF、APSC、M43都用過一段時間, 當初在日拍看到一台低於行情的G9便下單, 還好有中文菜單,便想說拿來當錄影機。 (拿PENTAX K-1、645D,錄影功能基本沒有。 G9的錄影也是強到靠杯,雖然當初是看準防抖,33
[閒聊] Panasonic Lumix S5的一些消息...來源: (有圖) Panasonic 端出輕巧入門全幅無反 Lumix S5,不過對焦… 曾幾何時(其實應該是 GH5 開始),Panasonic 的 DFD 自動對焦系統突然變得讓人覺得 不太能信任 — 明明以前超可靠的啊。總之,雖然有提到這次的對焦會有進步,不過 Panasonic 最新的入門款「全幅無反」Lumix S5,依然採用了這套對焦方案。與最高階的32
[閒聊] 好的相機真的這麼貴喔?攝影窮三代 單眼誤一生不是說假的 機身三萬的算便宜了 (畢竟不是全幅單眼) 現在一般主流規格的全幅單眼 規格比較好的 通常發售時的價格會在台幣5到10萬之間 甚至超過 以SONY的全幅單眼為例31
[閒聊] sony全幅ZV相機3/29發佈來源:SAR(他表示可信度為99.99) ch-29-here-are-the-specs/ 1:相機命名為ZV-E1 2:A7sIII 1200萬像素cmos16
Re: [問題] 很多情況手機是不是比相機厲害?撇除影像處理來看,手機與單眼相機基本上用的技術是一樣的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鏡頭與感光元件的尺寸 iPhone 13的主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是35.2mm^2,在手機界已經算是很大的尺寸 而一個全幅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是864mm^2,比iPhone 13大了24倍! 更大的感光元件,同樣的畫素尺寸下就能塞進更多的畫素,影像會有更好的解析度9
Re: [問題] 續留M43 or 全幅無反原文恕刪 從我開始買相機拍照之後,我覺得錢都不會是問題 想添購配備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辦法吃吐了...但這是題外話 要不要換系統應該還是看你想要的畫面是不是一定要換才能呈現吧 現在全幅無反當然很吸引人,但你為什麼會想要換FF?7
[閒聊] 問景深公式 與彌散圓定義景深的公式相信大家都知道 也有很多網頁有計算機可得到 DOF= 2*焦距^2*光圈*彌散圓*物距^2 ---------------------------------- 焦距^4-光圈^2*彌散圓^2*物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