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請益] 美股(Ft)轉換至英股(IB/複委託)

看板Foreign_Inv標題Re: [請益] 美股(Ft)轉換至英股(IB/複委託)作者
somanyee
(Soman)
時間推噓15 推:15 噓:0 →:45

看大家都一樣為了省分紅稅不惜放棄最多ETF選擇的美股,而有協議的國家人只需要10%,內心有點心酸。如果台灣人也能跟中國、日本人一樣,美股分紅稅只要10%,這些找愛爾蘭etf的動作就可以都免了,不用那邊花時間對比、精算英股哪個像VTI、哪個有像BND、又差了幾%

中國人跟日本人炒美股根本有先天優勢啊!台灣人即使去買了愛爾蘭etf 分紅稅15%,還是比中國、日本人的10% 的貴

或許,有門路的人完全可以找這兩個國家的人當人頭,然後就可以有美股分紅稅10%的優勢

我沒有陸配或日配,只能感慨啦 一樣是海外投資,護照不同、收益不同


※ 引述 《quiver》 之銘言:
: https://reurl.cc/ldNxNd
: 上面連結檔案可比較英國跟美國同類型ETF,目前整理出約120組
: 可用美股ETF代碼去找對應的英國ETF
: 下載檔案後建議用excel開啟,以google試算表直接開的效果略差(在手機上更明顯)
: 追蹤類似指數的ETF有相同的[組別號碼],可見檔案中的[組別號碼]欄
: 大家可能都知道英國ETF常會分好幾個share class(依計價幣別、有無貨幣避險、配息是: 否累積…等),這個檔案會排除成交量太低的share class
: 另外大家最關心的配息預扣稅,在[參考稅後現金股利率]欄位都有考慮進去,包括英國: ETF在收到美股配息時的15%預扣稅,和美股ETF隔一年度可以退稅的部分…等
: 除了英美之間的15%預扣稅率較低之外,通常在美國掛牌但投資到非美國市場的ETF,配息: 也是扣30%,且退稅機會很低,這種情況對國際債券型ETF會很傷,但英國掛牌的ETF就不: 會有這個問題,任何債券型的英國ETF,預扣稅都是0
: 另外,ETF費用率也可以拿來比較,英國掛牌ETF有一些費用率不見得比美國高
: 因為是第一次弄這種跨國比較的資料,可能有一些疏漏,版友有發現錯誤的地方,也請多: 多指正,感謝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23.181 (臺灣)
PTT 網址

kitten12310/13 22:38統一就沒有這個煩惱了(誤

ffaarr10/13 23:21其實不完全,如果中國人買vea這些非美的,還是會被多扣10%

ffaarr10/13 23:21買愛爾蘭的非美ETF還是有省。

somanyee10/13 23:50@ffaarr 同意!對中日人來說,exUS 也是去英國買划算。

somanyee10/13 23:50若犯傻在美國買,中日人是多付10%,台人則30%,犯傻成

somanyee10/13 23:50本還是比較高

tomap4101710/13 23:59政治問題囉

f11IJ10/14 00:08不會想為了這10%去當中國人 XD

ken81202510/14 00:43我還是多付20%好了 xD

roserule10/14 01:42日本好像是15% 算了沒差 反正不是自己

fuyu111210/14 02:23日本有資本利得稅

chiouthebiya10/14 06:40日本買美股ETF情況下,日本自己的配息稅是20.%,還

chiouthebiya10/14 06:40要繳美國的10%。另外,賣出的時候還要繳資本利得稅2

chiouthebiya10/14 06:400.3%。我本身日本工作都打算一部分錢回台灣買英股了

chiouthebiya10/14 06:40

somanyee10/14 07:41感謝樓上分享。看來只剩下中國居民在這事情上得天獨厚

avigale10/14 08:27香港特殊稅務地位被拿掉後,未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也降到

avigale10/14 08:2710%,然後也免股息遺產稅,不過政治風險太高了。也許台

avigale10/14 08:27灣可以考慮發展Swap-base或透過Futures組合的1xETF,不

avigale10/14 08:27過還是要先改善那沒競爭力的管理費跟效率…

daze10/14 08:53稅務是看居住地不是看國籍,如果你願意去中國或日本定居,那

daze10/14 08:54也可以。當然,會有其他成本。

Delisaac10/14 09:17中國應該很歡迎你去移民啊

ffaarr10/14 09:18台灣swap感覺還沒怎麼發,連國外用swap搭配期貨的槓桿etf

ffaarr10/14 09:18都是純粹用期貨在作。

somanyee10/14 09:47@daze 感謝指正。持台灣護照,但IB的residential addre

somanyee10/14 09:47ss改填中國,就能夠30%變成這樣10%嗎?

opie10/14 12:57沒有必要為了配息20%去承擔不確定的風險,有可能因小失大

avigale10/14 13:13台灣的ETN管理費可以收的比實體持有還高,真的很奇妙。

avigale10/14 13:21亞洲普遍還是喜歡用Futures來形成槓桿,如果利用資本利

avigale10/14 13:21得不扣稅的性質,合成1倍的ETF,管理費降低一點,只看報

avigale10/14 13:21酬跟實體要扣股息稅也許有得拼。

daze10/14 13:30如果是指人待在台灣,只改地址,這是逃稅行為。IRS不好玩的

somanyee10/14 14:28@懂了謝謝!以前工作是會在那邊住一段時間,今年以來倒

somanyee10/14 14:28是沒去過

somanyee10/14 15:27還有個另類避分紅稅的方法,就是不買會分紅的股票XD

overhead10/14 19:09至少我們沒出生在非洲窮國,還有餘裕投資,滿懷感恩

daze10/14 20:49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

daze10/14 20:50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的個人,為居民個人。

daze10/14 20:52税法上所称“住所”是一个特定概念,不等同于实物意义上的

daze10/14 20:52的住房。在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

daze10/14 20:53关系而在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对于境外个人仅因学习、工作

daze10/14 20:53、探亲、旅游等原因而在中国境内居住,待上述原因消除后该

daze10/14 20:53境外个人仍然回到境外居住的,其习惯性居住地不在境内,即

daze10/14 20:53使该境外个人在境内购买住房,也不会被认定为境内有住所的

daze10/14 20:53个人。

daze10/14 20:55台灣人某方面比較微妙,不過中國的稅務機關大概還是默默搞de

daze10/14 20:55facto台獨的...

somanyee10/14 21:08住所是有,以前常住那邊時候買的。但是我一直沒去辦那

somanyee10/14 21:08個居住證,因為跟很多人一樣擔心有什麼後續問題

somanyee10/14 21:14很妙的是台灣人辦了的跟我說那沒什麼,反而是中國居民

somanyee10/14 21:14跟我說沒事別辦,多做多錯

daze10/14 21:21那個「住所」不是指實體房屋的意思。

daze10/14 21:22如果你在中國有「住所」,即使你今年完全沒有踏入中國境內,

daze10/14 21:22理論上你還是要向中國繳納所得稅。

somanyee10/14 23:06原來如此!誤會了,照字面以為是普通居住地

loloool10/21 00:41中國要匯美金到國外很難吧

loloool10/21 00:42連人民幣要換美金都不容易了

AllBlack12/06 16:48當中國人的成本遠高於那幾%好嗎

AllBlack12/06 16:48當台灣人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