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CNN:台灣道路交通險象環生 對觀光業構成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CNN:台灣道路交通險象環生 對觀光業構成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4

※ 引述《Israfil (贖罪聖音)》之銘言:
: 1.媒體來源:中央通訊社
: 2.綜合外電報導 來源:CNN 譯者:張曉雯
: https://reurl.cc/KX9l4n
: 3.完整新聞標題:
: CNN:台灣道路交通險象環生 對觀光業構成問題
: 4.完整新聞內文:
: 台灣解除入境限制與強制隔離近兩個月,絕大多數國際旅客現在都可到台灣觀光。為了吸引
: 與留住國際旅客,批評人士說,台灣必須改善道路交通,將駕駛與行人安全考量在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台灣以美食小吃、自然景觀和好客聞名,但險象環生的
: 道路交通也令人卻步,澳洲、加拿大、日本與美國等多個國家都明確點出台灣道路狀況問題
: 。
: 美國國務院警告:「小心在路上穿梭的許多機車與車輛…過馬路時要提高警覺,因為許多駕
: 駛不尊重行人路權。」
: 加拿大政府更直言不諱:「汽車與機車駕駛不遵守交通規則。他們都橫衝直撞。」
: 最近在台灣引發關注的一個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單刀直入地設了「台灣是個行人地
: 獄」(Taiwan is a 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作為用戶名稱。這個粉絲專頁成立於
: 2021年12月,一年後追蹤人數達近1萬3000人。
: 旅居澳洲墨爾本一段時間後,建立這個粉絲專頁的楊先生(Ray Yang)回到故鄉台灣。他說
: 自己在路上「差點」被機車騎士「撞到」,讓他承受到逆向文化衝擊,因此成立了這個粉絲
: 專頁。
: 楊先生對CNN Travel說:「台灣的城市都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缺乏人行道與供行人通行的
: 連貫通道。」
: 根據政府統計數據,都市地區有42%的道路有人行道。但這無法呈現台灣道路狀況的全貌。
: 這些道路可能很狹窄、停滿汽機車,或被路燈與變電箱檔住,店家還會在門口擺上盆栽與或
: 招牌。
: 楊先生說,行人通常會「被迫」走在車道上。
: 除此之外,有些人行道是由騎樓構拼湊而成,地面高低不平,影響行人步行順暢性。
: 帶著嬰幼兒出門的家長走上人行道時,有時必須用手扛起嬰兒車,坐輪椅的人因為通行道路
: 受阻,必須在車道與步道上左右穿梭。
: 楊先生還說,行人過馬路或走在人行道上時,常常得和自行車騎士與車輛駕駛爭權。
: ●數字會說話
: 去年,台灣有2962人死於交通意外,相當於每10萬人就有12.67人死亡,大約是日本的6倍、
: 英國的5倍高。
: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台灣的道路對行人不友善,是由一個更大的問題衍生
: 而出。
: 他說,台灣道路安全問題的癥結點,主要在於缺乏更新的道路工程與設計專業,道路設計的
: 指導方針「模糊不清」、只「存在紙上」,是「有選擇性地實施」,且「以車為本」的規劃
: 將私人車輛的重要性擺在公共交通運輸、自行車騎士與行人之前。
盡可能的擴大車輛使用率

車子賣出去就好

其他不管

在這個原則下打造出的環境
: 台灣是在1960年代開始讓道路現代化,參考美國的道路設計指導方針,大致上將車輛置於行
: 人之前。然而,在其他國家開始把弱勢用路人的需求納入道路設計時,諸如行人與腳踏車騎
: 士的需求等,台灣在這部分落後了。
: 除了安全疑慮與缺乏對行人友善的步道外,台灣缺乏公共運輸,也可能對主要中心外的旅遊
: 業發展構成限制。


護航者常常說台灣的交通工程與管理

學美國

我一直納悶"哪個時空"的美國

在美國

如果政府用台灣的玩法

對腦袋沒壞掉的正常人來說

隨時被"帶有公平正義光環"的律師告到翻掉啊

原來是1960年代的美國啊...那沒事

當時各國都在摸索

至於現在嘛

你在美國逼車看看警察幫不幫你講話啊
你在美國開條不是隧道的雙向道,看不到對向車,看看審圖給不給過啊
你在美國開條跨區道路然後速限50看看啊
你在美國用會加重傷害的工件當路側設施看看啊
你在美國把機車當自行車管理看看啊
你在美國蓋車用電流急急棒看審圖給不給過啊
你在美國市區撞倒行人看看啊
: ●如何修補
: 多年來,台灣政府意識到道路安全問題且試圖解決,主要是透過宣導繫安全帶與戴安全帽,
: 加上取締酒駕。政府也發布最新的道路設計實踐手冊,並設置臨時人行道,以及改善部分地
: 區的道路設計。
: 林志學說,但專家表示,政府對改善道路安全的「老套」因應措施,是訴諸於維持秩序與增
: 設更多交通號誌和測速照相機,這些「零碎」的策略不必然能發揮效果。
: 林志學說:「我們太仰賴執法。重點應放在設施更完善的道路基礎設施,並加強對駕駛的教
: 育。」
那些『老套』的主要作用是兜圈子

主要目的在於有效卸責

並不在於解決問題

因為拒絕承認
『我們之前的工程/管理設計產生了如何如何的問題,這問題導致那些形式的交通事故』『我們"之前的"法規有甚麼樣的BUG所以我們進行了"除錯"...』

因為"認錯"對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立場認知

會損害統治威信

所以死不認錯

因為沒有錯就不需要改進

所以就乾脆大量設置違規陷阱

全部推說是民眾自己違規導致交通混亂
(不是我線亂畫是你沒照標線走)

你看這樣是不是就撇清責任了

接著要更多錢購買交通取締設備

然後地方政府也可以有更多『收入』

教育、工程、執法

甚至立法、都市計畫直接放鳥

這樣中央跟地方就沒責任了

你看都是因為島民天生不可教化嘛

對不對
: 交通部道路交通安全督導委員會執行秘書黃運貴跟CNN Travel說:「改善台灣的道路安全,
: 我們還有更多事要做,政府正在往零道路死亡的終極目標邁進。」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12070095.aspx
: 6.備註:
: o'-'o
道安會喔

兜圈子代表之一

--
我帶來渾沌,亦帶來秩序;我是暗影,亦是光明。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217 (臺灣)
PTT 網址

albert0968 12/08 00:21不能檢舉,就沒有違規啦~計畫通

comparable 12/08 00:23對!禁行機車!

L78G 12/08 00:34

farmoos 12/08 01:18永和是學英國的花園城市 然後

pimba17 12/08 03:56三寶的票也是票

pimba17 12/08 03:56不能檢舉很符合民眾利益

pimba17 12/08 03:56你想想台灣駕照很好考,連無照都當正常

pimba17 12/08 03:56機車1400萬 汽車800萬 跟總人口差不多

pimba17 12/08 03:56三寶佔多少份量,隨便都有幾百萬票

gghh 12/08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