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國防部公布全民國防應變手冊 新增敵我識
我覺得我們可以拿烏克蘭的民防手冊內容來作對照,這是我從柴犬刀具的臉書頁面找到的中文翻譯版,供大家討論:
https://i.imgur.com/qUeTTUG.jpg
下面是手冊內容:
https://i.imgur.com/7baNt1O.jpg
https://i.imgur.com/DnpOCXk.jpg
https://i.imgur.com/SoqdCuZ.jpg
https://i.imgur.com/8EYwvLV.jpg
https://i.imgur.com/gEDtIAH.jpg
https://i.imgur.com/ZDFUYXk.jpg
https://i.imgur.com/QvR7sqA.jpg
https://i.imgur.com/c8jJTKX.jpg
以上部份,重點在於讓”一般民眾”為緊急狀態,在家準備至少三天的生活物資(食物、
飲用及生活用水、個人藥物及一般急救用品)。
隨身帶去避難所的避難包,事情就要塞好至少兩天的物資(食物、飲用水、藥品、加上能帶得動的其他必要物品等)
另外如果各位有遠離熱區躲到鄉下的規劃,手冊也建議事先檢查並確保自己的私家車滿油滿水,沒有什麼需要維修的疑慮。
https://i.imgur.com/f9wq1tN.jpg
https://i.imgur.com/OzmhUGj.jpg
https://i.imgur.com/80cjDOZ.jpg
https://i.imgur.com/yMQJ67y.jpg
https://i.imgur.com/i0tlUja.jpg
以上部份是關於訊息獲取與資訊戰,還有避難所的部份,也是手冊開始有QR Code的地方(能資訊戰當然是還沒徹底斷網的環境XD)
資訊戰部份就列一些官方及可信任的認證媒體,並事先聲明不要相信政府與軍方投降的訊息。
避難所除了依靠標示辨認,及找各種地下、半地下室、地道等處所外,也建議平時找好避難所並規劃前往避難所路線,而且最好找數個備用地點,避免第一個避難所滿載。
我自己是認為找各位平時規劃避難所,以住家及工作地點附近找尋。
https://i.imgur.com/mDj6OeW.jpg
https://i.imgur.com/5Ke0rGg.jpg
https://i.imgur.com/29FyEiy.jpg
https://i.imgur.com/wfi34cs.jpg
上述部份是最後,萬一不幸還在交戰區的話,面對砲擊與槍戰情況下,一般民人的自保措施。
最後,如果各位有意投身報國,請上網簽下去XD
從烏克蘭手冊與台灣這次的手冊內容相比,烏克蘭手冊內容有明確設定目標:
以毫無相關經驗的一般民眾為對象
內容提及事項也考慮一般民眾所能:
以準備兩至三天避難所需為核心
排除所有需要事前深入學習,或是超出”廣大一般民眾”能準備及處置的事項
(如台灣手冊中的止血急救方法與核生化處理)
至於台灣手冊提及的戰時物資配給、災民收容、就醫需求,烏克蘭手冊均未提及。
--
這內容比台灣手冊更豐富的就是關於戰區內遭受敵火
攻擊的部分 其他部分台灣手冊大都還寫得更詳細些
但當然還是值得參考
我看過最詳細的還是冷戰時代的瑞士民防手冊
內容還有如何在自家建設防核地下室
瑞典也要存水跟食物
淨水設備-明礬、漂白粉、紗布口袋、沙、木炭、大小
不一的鵝卵石、過濾桶(用燒紅的金屬條在塑料水桶底
部鑽孔可代替過濾桶,小心別燙到手)。
取水後,先投入明礬粉末攪拌(比例為每升水0.5克或每
立方水500克),然後靜置沉澱一夜(如果等水用,也可
在兩小時內目測沉澱過程是否完成)。
第二個步驟是過濾。先把沙裝進紗布口袋內,放在過濾
桶底部,全部蓋住出水口,上置大小不一的木炭顆粒,
再依小至大安放鵝卵石,倒入沉澱過的水(沙、木炭、
鵝卵石都應覆蓋5-10釐米)。
在完成過濾的水中按每立方水10克的比例加入漂白粉消
毒,攪拌溶解後安置10分鐘。此時的水相當於自來水,
如飲用就應當煮沸。生活用水可以循環使用,不要輕易
倒掉。
這種野外求生式淨水方式,我覺得不適用給一般民眾,
畢竟登山用品店就買得到各種淨水裝置,直接建議民人
準備這種就好
活性碳很便宜,網路上買真的不貴
登山用的濾芯過濾髒水之前還是要初濾,不然濾個兩
公升就爆掉了
以烏克蘭民防手冊對避難包的建議來看,能濾兩公升的飲用水,足以支撐一個人兩天需求 。 從烏克蘭準備內容來看,居家物資儲備(至少每人三日量)應是用來支撐政府與基建單位 修復前的缺口,而避難包物資儲備(至少每人兩日量)應是用來給民眾撤離至安全收容所 路上所需。
求生吸管之類的易受泥沙影響使用前還是要初濾才行
以一般民眾的戰時環境(不是末日環境),應該先準
備包裝飲用水,之後是戶外用求生吸管之類的濾水器,
最後才是自製濾水裝置
比台灣版本好多了 身處戰區可能面對的問題都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