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二手七省級取代基隆級
首先,歐洲船我們買不到
可以說是政治因素,也可以說是歐洲本來武器輸出就有一個標準在,ROC是沒有直接購買的能力
※ 引述《l81311i ()》之銘言
: 赫然發現荷蘭、德國已經開始規劃
: 新型防空巡防艦的計劃
: 預計30年代服役取代目前的七省級跟薩克森級
: 到那時候我們的震海應該還沒跑完
: 畢竟濟陽+成功+二手派里有16艘的量
: 搞不好康定替代艦也會接著造下去
: 所以我們恐怕無餘力(或者能力)自造基隆級代艦
: 二手船的話
: 提康有防空指揮系統美軍不肯賣
: 早期伯克無機庫且艦體操勞也不適合
: 加上ROCN真的怕4台LM2500燃氣輪機跟9000+噸位
: 看起來二手七省級是很好的選擇
: 滿載才6000噸+
六千噸也許是個不錯的範圍,也算適合目前的臺灣
不過海軍的目標仍是五千噸級
: 動力採CODOG
: 雖然是歐洲船
: 但是防空飛彈不是ASTER系列
: 而是標二搭配ESSM
: ESSM我們如果拿不到
: 那就用自家的海劍二
: 唯一的缺點貌似只有備彈量有點少
: 七省級目前總共40個MK-41單元
: 但還可以再加裝1套MK-41
: 那麼就有48個單元
: 其中8個裝32枚海劍二
震海卡很久的主因不是別的,就是你講的海劍二
海軍也是想把海劍二整上MK41,
但這東西光是陸上測試都還有問題,更別提問題更多的海上試驗
32枚海劍二塞MK41是不錯,但是目前仍然是個還需要時間才能做出來的東西,
等你整好海劍二上MK41之後,
震海可能也差不多第一艘要造完了
: 也只能搭載40枚標二
然後另外件事就是
標二有點貴
不過基隆的搖臂裝載倒是允許裝ASROC這類作為替代
或是另外外掛一些魚叉等現有的系統作為相對經濟的方案
: 面對對岸越加強大的海空威脅可能不夠
: 至於為什麼選七省而不是薩克森
: 一來七省的數量剛好4艘可以一比一替換基隆級
: 薩克森則是3艘
: 動力系統薩克森是德國獨門的CODAG技術
: 我們還是不要碰比較好
: 薩克森級的MK-41單元數更少只有32單元
: 備彈量過少問題更嚴重
: 如果30年代能夠請美國人先從荷蘭那裡買下七省級
: 再轉賣給我們以避開中歐間的政治問題
轉賣處理的不好會很麻煩,後續維護要他們能保證可以提供零件
最近臺灣買歐洲貨的例子不知道多不多?
我只記得陸軍買的卡車而已
: 大家覺得這是一個替代基隆級合適的方案嗎?
另外就是,震海艦首先取代的是濟陽級,再來是成功跟康定,並沒有要取代基隆艦級
另,康定似乎有一項升級計劃正在醞釀,君可以參考一下內容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HARP FS8002
--
重卡是商規轉用 沒軍事合作敏感問題
是的, 意義上是商規 所以買歐洲武器是很複雜的
不用算在歐系軍備產品
震海卡住的原因與海劍二無關。
其實還是有 幾次模型跟討論改幅最大的之一就劍二的載台 當然你要說噸位跟他的雷達也是存在的
震海初期打算直上TK3,不管有無劍二
天弓三型整起來算是順利 直上天弓三的概念其實我很早就講了, 然後後面新聞就出來說要直上的新聞了
取代基隆的個人認為還是提康熱艦移交最完美 (當然
前提是老美肯) 不然等到震海弄完都幾年了? 再搞「
新一代主戰艦」又要花多久?
老提康移交可能比較難維護 不過也有一種是,買一艘老提康外加圖紙授權,系統拆掉改綠區裝備移交臺灣後,臺灣想辦法自己造
我可不想看到2050年在蘇澳的還是基隆四大天王
震海艦卡住的原因,主要還是海軍一再擴衝需求,導致
規格一變再變,在最初的整規書中,聲納和電戰並沒有
納入戰系,雷達也只要求PESA,但後來海軍要求將聲納
和電戰整合在戰系,雷達也要AESA,導致中科院措手不
及,所以中科院雖然主張迅聯戰系在2020年通過初期作
戰測評,但也只是符合最初整規書的規格而已。
這個說法是中科院的論述吧? 但是從建案來說,若是
震海艦是以武器系統案發起的話,海軍是沒有那麼大
權限去臨時追加需求,合約條款若是對乙方如此不利
那案子換誰都會作不下去,裡面有些說法兜不起來
提康像成功那種模式玩的起來嗎?
你是指技轉由台灣建造的模式 還是移交熱艦的模式?
都2021年了 誰還新造堤康德羅加啊 上面一堆零件都
搞不好買不到了 堤康德羅加再怎麼樣都是冷戰時的
設計了 現在要新造新設計同性能的船艦 肯定不會用
原始設計了
至於移交熱艦 我認為在政治與預算上若能應付的話
是個可行的主意 不過進來幾艘堤康德羅加就要退役
相同數量的基隆就是
這批老堤康進來台灣用個15~20年左右剛好可以銜接
新的主戰艦 同時也能為將來使用先進戰系+垂發的操作
培養相關人才 並作為國艦設計的參考
最理想的基隆級代艦當然是柏克3 其實接二手船都算是
不見得比較糟的選擇 堤康真的是有點老了 不比基隆年
輕多少加上又比較操
比較操是肯定的 但這批退役的堤康有幾艘都是1990後
才服役的 跟我們成功其實同期的 沒比較老
$$啊....採購一條 作業維持一條 軍港擴建一條
養不起就是養不起 不要想了....
你覺得國軍現在養四條萬噸大驅還不夠累嗎
再幫他加個幾台? 現在台海周邊的強度 操不動的
反過來說 你能養4艘更老基隆級
換成4艘90年代提康也不會差到哪
又不是變成8艘萬噸
紀德級和堤康德羅加級服役期間的調度壓力是完全不同
kidd在台美合計服役也超過33年了
量級,美軍艦上設備的基礎設計壽限是30-35年
就算役期沒比較操 也是老化了
把東西拆了翻修就當然可以用更久,但全面翻修的錢
就不會比新造艦來得低,而21世紀之後美軍艦艇過勞
現象會讓船更不適合超齡運用
美軍的堤康會慢慢退 有殺肉艦啊 而且基隆全世界就
只有那四艘 沒了 堤康至少有幾十艘分母 年代也相對
新 零部件的事情還比較好解決 而且我說的一直都是退
基隆才接堤康的 沒有要多養萬噸大驅
殺肉一般指的是艦上零配件轉用,但是船體結構是殺不
而且基隆跟堤康的船體是共通的 深度/長度都照樣
了肉,這也是現在這些神盾巡洋艦的死穴,原始就已經
不會有其他問題 現在怎樣停基隆 到時候堤康一樣
有高負荷狀況,後來又往死裡操,船艦結構都有隱憂
唯一能替代基隆的現階段只有提康還有一個原因 基隆
是我們的防空旗艦 而老美之後的的防空旗艦會是DDGX
而非伯克III
如果引進伯克III 要替代基隆我們還要加一層指揮中
心(像日版伯克那樣多一層)我們有這個技術去改造
嗎?
引進提康就沒有這個問題 因為提康本來就是旗艦定位
個人認為 買提康熱艦>買二手伯克回來改裝>>>>>不知3
0年內有沒有辦法生出來的「新一代主戰艦」
堤康的CIC只有一間,主要是它的CIC很大,可以容納
到30位以上含艦長的作戰軍官,一般CIC頂多到20位就
是上限,在擔任防空指揮艦時分配給該任務的席位呢
台灣海軍艦隊規模也沒這麼大 編制可以少一點
是8人編制,由於國軍的戰艦沒有戰斧飛彈,也沒有那
麼多艦炮與水面戰系統,只要能裝得下25座作戰控制台
空間就足以作為防空旗艦運用
不對啊 紀德級在美國是DDG那時候也沒有CIC吧 ?
那紀德來台灣變基隆 CIC是怎麼生出來的?
...哪艘軍艦沒有CIC?
嗯 我指的是艦隊指揮中心
基隆級當初要去伊朗就是要做人家艦隊防空旗艦 更不
可能沒有CIC好嗎
指揮中心就是大一點的CIC而已 指揮官多一點所以座
位多一點 不會多什麼炫泡的裝備
如果是國軍版客製化CIC,只要拔掉戰斧飛彈控制站
CIC都一定有 重點是規模 柏克沒辦法當航母戰鬥群的
指揮中心就是因為控制台跟人員不夠多
勃克級的CIC空間是夠再容納空中管制作戰控制站
差距會到這樣子 也不是能夠隨便亂塞的東西
所以要提康才能取代基隆不成立啊
CIC夠不夠大,得從海軍怎麼設計戰鬥軍官需求去分析
不是只有控制台要增加的問題 你多的人員也是要生活
空間的
日軍神盾真的看幾次帥幾次 原版柏克就呆不少
以台灣海軍艦隊規模來說原版伯克進來對艦隊防空就真
的很夠很夠用了
我還是覺得美軍的比較好看XD
日本的長高看起來有點突兀
我們以後沒意外依然會是4艘DDG搭26艘FFG 還有要跟出
海當艦攻的F-16作搭配 我是不太確定原版伯克夠不夠
大
不過不管提康伯克 一定都比空等新一代主戰艦好就是X
D
一般國家對於防空指揮要求較低
因為DDG太少 甚至1艦隊只有1艘
美帝是有5-8艘神盾在護衛航媽
更需分工協調
避免遠程重複接戰
他說的CIC是除了艦橋之外的另一個房間 在甲板下
真的要用的久 只能自己造或是跟團星座or柏克III了
其實傳統船體不難造 加蓋增噸位也不貴
真正貴的是先進偵蒐通訊與彈藥
老美算過加16管飛彈,排水量會加200噸,價格多24百
萬。便宜
日本那是傳統違章建築吧...
美軍提康操很兇吧 就算基本船體動力跟基隆一樣但是
武器配置雷達都跟基隆差很多 還是當完全不同的兩種
船來看比較好 頂多動力系統熟 但是LM2500又不是什麼
新朋友 從成功級就認識了
所以我才說頂多進一艘拿來訓練跟當裝備艦,另外搞
到圖紙授權重新造新的
18
Re: [新聞] 接班一級艦 海軍委外評估6500噸驅逐艦新一代主戰艦計劃: 「依照2017年3月年度敦睦艦隊開放參觀時公布的資料,新一代主戰艦艇模擬數據為尺寸180 x 25 x 8m,排水量8000噸,航速32節,續航力6500海里。」 而現在這個新的6500噸級驅逐艦(輕型驅逐艦?)也許是新一代主戰艦計劃的修改? 噸位下修,但建造數量增加以分散風險,18
Re: [新聞] 輕型巡防艦 3D相位陣列雷達外購這一段話很有趣,如果是真的,代表輕巡防艦除了使用中科院的海劍二與增程雄三, 其他像主機、火炮、魚雷、聲納、雷達甚至是戰鬥系統全部都外購,而且早就規劃好了。 海軍肯定在震海沒涼透前就開始著手備案,甚至可能是雙軌同步進行, 才敢在震海取消後馬上提出輕巡防艦無縫接軌。 中科院原本在震海案的角色吃重,雷達戰系飛彈三者一包,等於整艘船除了主機與聲納,17
Re: [新聞] 成功級升級?聖誕夜來聊一下幻想文好了... 成功級升級在十幾年來都是討論的話題之一, 先講結論,升級空間不大,而且耗費不貲。 簡單說就是效益比不高... 1.Mk13發射架換成Mk41垂直發射系統8
Re: [新聞] 中科院研製「海鷹眼」主動相列雷達 海軍看了茶館一些大佬的評語似乎也有點道理,海軍搞不好不是因為噸位而縮減垂發數量?像 北極熊高希可夫同樣尺寸噸位塞了48組VLS,感覺4500噸要硬上32管其實是可以的。 問題是海軍後續有沒有足夠多的錢去填滿震海的Mk41?如果震海真的有32管洞,後續量產 同級艦如果15艘以上那就有500個左右的錢坑要填滿。如果海軍自己都覺得未來幾年的預 算買不了太多顆的話減垂發數量似乎也沒那麼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