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心得] 嚴凱泰毀了全台灣機械系

看板Tech_Job標題Re: [心得] 嚴凱泰毀了全台灣機械系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時間推噓21 推:25 噓:4 →:31

: → bluezoo: 南韓人口五千萬,市場是多大?嚴家喊發動機救國的時候gg都 01/04 14:00: → bluezoo: 還沒成立,給他玩了一甲子還是這副鳥樣怪別人吸走人才? 01/04 14:00
2019南韓五大車商總銷量為792萬輛 前一年為824萬輛 我們就抓800萬輛
韓國國內銷量為 153萬輛 155萬輛 我們就抓150萬輛
韓國的進口車 24.5萬輛 26萬輛 我們就抓 25萬輛

以現代汽車來說(不計kia) 2019年在韓國賣了74萬輛

2019台灣全年掛牌為.......44萬輛
其中進口車佔 .......21萬輛

先別說台灣車很爛所以大家乾脆買進口車
也不要管不爭氣的裕隆
就算是國產車佔有絕對優勢的頭又大 全年也只掛牌12萬輛
大概只比韓國第三大廠雙龍汽車多賣1.5萬輛
市場有多大?????? 大你三倍阿

汽車這種產業又很吃關稅
國內市場小連開模都賺不回來
很吃虧的啦

我們說我們有多愛買雙B 韓國有多愛買國產車
但是人家雙B靠國內那一點點渣渣 銷量還是贏台灣
你說市場到底大在哪了

: → pnsboy: 不要牽拖人才拉 飛羚出來時台積還在玩沙呢 01/04 14:56
兩件事 如果是說晶圓廠為何能打贏世界大廠
那麼車廠是跟車廠比 晶圓廠是跟晶圓廠比
歐洲車跟日本車基本上都能回溯到二戰
落後30年不要說車尾燈 人家就是造飛機引擎的 飛到天邊你連影都看不到
但LSI大概要到1970年代才開始出現門檻
從台積電創立後 落後最前頭也頂多十幾年

但我可沒有要幫廢物護航的意思
裕隆比現代還早成立 這就不能牽拖時間了

回歸正題 台灣半導體會那麼強 一方面是美國阿爸肯下放技術
另一方面的確拜人才回流之賜阿
當年一堆人去美國念半導體 在美國好賺 台灣也灑幣讓他們回來

念機械 先別說回來的 留在那邊有成就的
我不清楚就麻煩各位機械人補充了

當年台灣的國策就是不走基研 走應用
技術靠本土是生不出來的
人才出國留學念甚麼絕對是有差的啦

: 推 slrmbenz: 經濟起飛那時候裕隆有吃到一大口 當時亞洲玩汽車沒幾個 01/04 14:56
最大咖的日本就很難打了啦 @@
日本當年猛到美國不得不拿貿易制裁出來 跟現在阿共有87%像

1974年 美國對日本祭出301條款 發起15次調查
1981年 日本被迫同意將汽車出口量限制為168萬輛
1987年 美國對日本電子產品徵收100%關稅
1985年 廣場協議
1987年 東芝制裁法案 並以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 禁止富士通收購 Fairchild

台韓的半導體.汽車等產業都是日本被制裁後才陸續轉來的

然後 最最最重要的是
台灣的外交處境大家也知道
為什麼我們半導體長的最好 主要還是WTO框架下面的ITA消除關稅障礙

我們根本加入不了大國的FTA
而且還一天到晚被制裁
之前鋼品鋁板被告傾銷 最近輪胎也傾銷
那懲罰稅一加上去就不用玩惹



: 噓 AGATELINK: ic設計、製造、醫療人才就有比別人多? 01/04 15:54就是沒人家多 所以只能集中發展阿...

: → odahawk: 現代汽車一開始就在港口鋼鐵廠隔壁蓋廠,目標就是做出口 01/04 16:08: → odahawk: 可以看看裕隆汽車一開始在哪蓋廠,目標客群在哪 01/04 16:08: → odahawk: 現在開始技術就低階車,就是認份好好的做低階車 01/04 16:10: → odahawk: 裕隆則是一開始就自以為高級 01/04 16:10
現代真的是南韓的一個奇蹟
台韓的半導體算是各有所長
但是汽車就是國力(機械.材料.加工製造)的體現了

要說都怪這一家好像也怪怪的
我們的鐵路阿 飛機阿 自主研發到哪了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53.112 (臺灣)
PTT 網址

Maschinenbau01/04 23:27還是好好顧設備

我們已經認真支撐半導體產業 剩下看機械的了

※ 編輯: mooto (218.161.53.112 臺灣), 01/04/2021 23:45:55

centra01/04 23:47行的機械畢業生已經在半導體產業顧機台了

SYSQP01/04 23:57鐵路更燒錢,每次聽到喊啥要輸出就想笑,輸出個鳥蛋?

SYSQP01/04 23:58那是大國在玩的場子,能打的畢業生光進GG這外商就快用完了

open52222201/05 00:05小弟朋友都在全力顧機台了,別再虛了

saladim01/05 00:12人口是我們兩倍多車子賣三倍 可能因為土地大概三倍大(誤)

tentimes01/05 00:14對比一下人家本土售價跟起薪吧

Orianna01/05 00:21台灣很奇怪 一下是台灣贏南韓 一下是我們市場輸人3倍

Orianna01/05 00:21今天一下是經濟成績什麼全球最高 一下又是我們就是市場小

Orianna01/05 00:22每天活在自慰和自憐中打轉

good575501/05 00:27南韓車50萬左右就可以買到不錯入門款 台灣起碼60萬

sockrover01/05 00:32講的好像韓國三大車廠沒有爛過一樣

sockrover01/05 00:32三星手機當年爛成什麼德性

sockrover01/05 00:32國家產業不是ㄈㄈ尺可以玩的先學會不吸洋屌不論東西洋

Eric060501/05 01:08認真文反而沒人推

ADexter01/05 01:09歐洲經營不善的車廠也不少

jaids01/05 03:12 認真文

Arashi073101/05 06:57因為台灣汽車貴啊,路上一堆老車,如果國產車入門都能

Arashi073101/05 06:57壓到50萬以下,掛牌數才會上升。

ku39999901/05 08:08這算法就是以台灣保護巖家的關稅加上國產廢車而來

ku39999901/05 08:08當然差很多

Chen701/05 08:36推ㄍㄜ

sasaogidada01/05 08:45

revise01/05 09:15不就車價薪資比太高 導致台灣人購車意願低

fytnship01/05 09:31看看現在的政府 到底有何優勢能讓人才回流 這是關鍵

l9028931201/05 09:32不用講的又是國際形勢怎麼樣,補助拿不少,花哪去了?

l9028931201/05 09:32 研發那水準前幾篇也有人提了,混吃等死而已,這也有人

l9028931201/05 09:32能護航? 就算給你原料跟關稅都最優惠,你造的出能給人

l9028931201/05 09:32稱讚的車嗎? 笑死

shiauji01/05 10:06認真推

sandragon01/05 10:22認真文推,希望版上能多一些這種文章

nctuDuncan01/05 10:53光是第一段只拿銷量在比市場大小就可以下去了,倒果

nctuDuncan01/05 10:53為因

djhero01/05 11:08人家國產車才多少錢當然可以支持國貨,70萬你要買那智傑?

Bf109G601/05 11:12臺灣現在國策還是在應用吧?

djhero01/05 11:13數字舉了很多,就是不敢提售價

Bf109G601/05 11:14不論顏色 執政者都急著攬成果當政績護身符

Bf109G601/05 11:14耗時燒錢短時間看不出成果的東西 下臺之後又會被炒作圖利

Bf109G601/05 11:14ooxx orz

bbbing01/05 11:15還要台灣車子特別貴啊,拉細菌國內賣80國外賣40

bbbing01/05 11:15結果還在中國賣輸中國的三線山寨車

Bf109G601/05 11:15中共砸錢偷 起碼美歐日都有該地本土的學者上鉤提供知識技

Bf109G601/05 11:15

Bf109G601/05 11:16*千人計畫 日本20~40+人 美國可能也是上百

symeng01/05 12:35認真文給推,但韓國人愛國產車是因為國產車便宜,以平均薪

symeng01/05 12:35資和售價來說,台灣人大概一年一台,韓國人大概半年一台。

symeng01/05 12:35差了一倍之多

orange031901/05 13:47推認真文

wcre01/05 14:49靠讀機械的大大回台提升水準,電機資工的喜聞樂見人才回流

jasontmk01/05 17:17推這篇 有理

jerrylin01/05 19:15台灣能養出台積電已經是神了 看看東南亞其他國家

jerrylin01/05 19:16一天到晚想跟頂級大國比 也不想想100年前台灣什麼鳥樣

jerrylin01/05 19:17只有香蕉田跟甘蔗田

jerrylin01/05 19:17韓國雖然二戰被暴打一頓 人家的基礎可都還在

jerrylin01/05 19:18台灣技術除了台積電幾乎都靠美日技轉 哪來自主研發

jerrylin01/05 19:19真的是連影子都看不到 裕隆才是正常的台灣企業

jerrylin01/05 19:19台積電那叫做異常

ss501059301/05 19:37售價敢不敢提啊?國產車根本沒便宜多少

damm01/08 16:47推,台g的優勢在輪班星人,汽車基礎科學不強/市場不大根本搞

damm01/08 16:47不起來。台G除了輪班星人,市場也不是只有小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