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相同OPS下,似乎上壘率更重要
前幾天在飛機上第一次看了魔球這電影,覺得特別有趣
就拿個紙筆隨便算算玩玩
很久沒算數學,有錯請指教^^"
考慮下列情形
A 和 B 都是OPS為0.8的打者,但是上壘率和長打率顛倒過來。打擊數據如下:
A打者:
打席100 全壘打10 出局70 保送20
上壘率 = (10+20)/100 = 0.3
長打率 = (10*4)/(10+70) = 0.5
B打者:
打席100 一安19 二安1 出局50 保送30
上壘率 = (19+1+30)/100 = 50/100 = 0.5
長打率 = (19*1+1*2)/(19+1+50) = 21/70 = 0.3
可以看到在打席相等、OPS也完全相等的情況下,兩個打者的長相卻非常不同
A打者是長打型,打出的所有安打均為全壘打。
B打者小槍,打出的所有安打全為超短程。保送特多。
由此可以算出
A打者自己得到的總壘包數為10*4+20=60
B打者自己得到的總壘包數為19*1+1*2+30*1=51
表面上,同樣是100打席,A打者貌似比較出色
但是,由於棒球的本質是出局數的遊戲,出局數才是直接影響計算的關鍵因子。
A出局了70次,而B只出局了50次,換言之A的60個壘包是打了更多場次才得到的分數。
如果用每次出局來平均的話
A = 60 / 70 = 0.857
B = 51 / 50 = 1.02
因此,同樣OPS的兩位選手,事實上B可能是更能幫助球隊贏球的選手。
可以看出,OPS的問題是出在那個"加"號上。
兩個物理意義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硬是1比1相加,如果能各自加個權重是不是會更好呢?
或者,使用「以每次出局為代價,能換取到的壘包數」
也就是上面用的 (保送*1 + 一安*1 + 二安*2 + 三安*3 + 全壘打*4) / 出局次數
這個算法依然保有原來強調上壘與長打的特性,而且定義更為單一明瞭
可以用一句中文講完
這樣算是不是比原來的OPS更準確呢? 而且公式依然不複雜。
另外一個觀察點是,
目前看起來,可能違反直覺,但是上壘率貌似比長打率更為有效
所以相較全壘打藝術家,保送狂魔其實才是默默吃三碗公的那位??
--
不會看WRC+喔
小白看不懂,覺得好難 事實上OPS我也覺得很複雜,兩個很不一樣的數字加起來好奇怪 我喜歡簡單又不失真太多 : )
長期看是沒錯 但短期賽就很難說了
洪昌基:
棒球是也是得分數的遊戲啊 壘包能不能轉成分數也很重要
吧
數學遊戲
所以看wRC+
但,棒球是比得分不是比安打,1號球員最少十分打點
,二號可能一分都沒有
確實,而且長打能送回的壘上跑者比保送多 但是這吃隊友,可能也吃聯盟型態
12強賽轟倒日本的兩支全壘打表示
OPS終究只是一個指標,不可能只看OPS來判斷一個打者
好不好
看wRC+蠻明顯的 Soto跟大谷是180 vs 181
出局數就比賽內最珍貴的東西啊
1號松井、二號朗神,可以這麼想吧
印象中朗神保送好像不算多
WRC吧 比較準
準的肯定有的 只是通常算起來很複雜,比較不親民
兩人的OPS則是0.989 vs 1.036
看一下今年台灣大賽的勝負 你就懂了
你一堆人上壘沒得分是有什麼用
我有個unpopular opinion 其實我覺得長期看的話上壘多大概得分也會多....我猜啦
全盛時期的陳金峰跟彭政閔啊
Soto Ohtani
OPS就是很簡單的比較而已,理論上確實上壘率重要性
大於長打率
之前魔球的觀念其實也是上壘率>長打率
4
怎麼會拿一朗當例子= =
你算得沒錯 上壘率更重要
OPS就只是把OBP跟SLG相加,可是兩者的最大值根本不一樣
,0.400的上壘率跟0.400的長打率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OPS就是簡單的數據
所以要看wrc+啊
從投手角度看 全盛時期176很討厭 大谷親切多了(boom~)
所以現在看OPS+比較多 全聯盟下去比
所以可以看進階的wrc+啊
22TS吱吱團隊純長打其實比爪爪好很多但合計只拿8分被剃光
頭就是栽在上壘率
正確啊 上壘率比較重要啊
全盛期一朗的wRC+比大谷生涯還要低餒
就本季的岳哥啊,靠選球眼上壘,打擊率爛也可以接受
沒錯啊
魔球也是看上壘率XD
現在有派就是投手防守放飛派 能讓野手處理就野手來
已知用火嗎 早就有wRC+
就角度不同 好比大哥還會當投教直接說投手動作被識破
從中外野看都看得很清楚 笑死
你的理解滿正確 給你拍手
所以wrc+ 上壘的權重高阿
也要看你前後棒次是誰
出局數不是最珍貴吧 最珍貴是分數吧
我覺得是這樣 如果你有預算至少排出6個棒子的話 那
連續上壘的傷害確實更強
任何球員要用任一單一數據來看都不全面,就這麼簡單
但老實說 絕大多數情況下看ops也很夠用了
以投手角度來看,全盛期一朗很討厭,大谷親切多了?
全盛期一朗的wRC+比大谷生涯的還低
到季後賽就贏不了
PTT有FBaseball版 歡迎你明年來跟其他鄉民玩
可是如果你的預算只夠三個棒子 那還不如追求揮大棒
季後賽是另一個問題 投手會上去一個檔次
176的wrc+又不高..
一朗應該是現代數據派很看不上的案例
262安那年 130多而已
其實OPS也是很直觀了 0.8 跟0.6 打擊一定差一截
而且ops真的很好算 中職日職官網這麼陽春也會提供長打率
OPS雖然不到精準,但以球迷看球需要理解程度而言很夠用
其他討論的也歡迎 FBaseball 順便一提投手大谷跟打者分開
像我金鶯人均長槍 團隊WRC+ 好像110附近
他的上壘率 不怎麼樣
Yahoo不想更動介面 其他家FB不清楚
實際上進下半年季後賽只剩韓總陽春砲戰術
看隊形 很少有1隊九個都強
保送的極限在本壘到一壘 長打的極限在本壘到本壘
其實以現在角度的話 一郎隊上打線那麼爛就更不應該
追求上壘率優先
整隊鳥槍或現在日職低比分 當然長打好
現在的實證更偏向長打比上壘來得有貢獻
也不用全壘打 一個打者能不能常態打二壘安打就差很
多
來棒球板上數學課
用出局數來看好像很合理 但你忽略了長打本身就是會成為上壘
你的模型沒有考慮隊友水準的問題 如果9個人都同步
提告上壘率的話那當然好 但現實常常沒辦法
有沒有這種可能 大家都愛看A打者轟(我也愛看) 所以A打者更貴 所以如果老闆只是想贏,不考慮廣告效益,說不定可以便宜用B打者充一隊?
率的一部分
我自己的感想其實是 最重要的數據就兩個
一個上壘率 一個得點圈打擊率
上壘要得分啊!光上壘只是有得分機會罷了,不一定高機率得
也就是說你從更大範圍裡面去抽取一塊說沒有比大範圍重要
0.8 ops肯定是中心棒次了 其他人可能有六棒0.7以下
得點圈打擊率在數據派觀點就是胡說八道而已
要看隊友吧 全壘打直接一分 保送會中計
打擊率已經很沒價值了,得點圈這種樣本常常不足下更沒價
給箭頭 你最後單純壘包數除以出局數=幫助球隊贏球 再想一下
其他人爛的話 中心棒次長打打回分數更有價值
值,況且樣本夠以後基本上就是完全回歸生涯平均而已
有想過類似的問題,感覺投打對決的本質並不會因為壘上有人而在本質上改變太多? 我想到就是怕挖地瓜不敢投變化球之類的 但可能權重也不高
因為長打率跟上壘率本身就是相依 而非獨立
你再想想10全壘打在總得分上會多有用 再重新看看自己寫的
打擊率在數據上就是沒什麼用 但是實務上還是直觀
你就想上壘率是製造得分機會的能力而長打率則是轉化分數
的效率
我自己的解讀是 上壘率是製造不出局的能力 現在出局的話 比賽就結束了 出局number1
如果你是道奇後段打線的打者 那確實不要出局比較重
要 上壘包拖到前段棒次又是好幾分
上壘率更重要的觀點有時候來自於上壘率出色的選手通常
可是如果你是前段棒次 你就不該指望後段把你打回來
這也是為什麼Soto這次會價格這麼高
長打率都不會太差。不說MLB,光看CPBL,高上壘率選手基本
至少好幾個老闆覺得他是季後賽最粗的炮管
上都附帶長打能力,反例可能只有陳傑憲
原則上沒錯啊 不死通常能多一次的打擊機會 除非DP之類的
打個比方 陳傑憲 AVG.625 上壘率超過7成 會覺得哪個數據比
較生猛? 說穿了球迷看打者上打擊區不是以保送為前提
是要看安打這種更直觀的結果 而且安打推進壘包效果更好
打擊率6成25上壘率7成 是神了吧XD
你打個300打席打擊率還有6成 我就同意你說觀眾不是來看
保送的
所以用數據派的觀點就是 打擊率沒有特別拿來使用的意義
基本上 上壘率能很高的 長打不會太差
但是對現場觀眾球迷主播來說 打擊率就是有直接預測打席結果
的可能 但也僅只於此
我喜歡你這個解讀
不然就要很高的打擊率來墊高上壘率
四爺就是一個例子
棒球與其說是看出局數的運動 更精確說出局數也是為了得分
但是這一點你用其他數據像是OPS很難做到那麼直觀
四爺上壘率不是用打擊率墊高的 以前的二世才是吧
WRC確實比較好啊,怪力盲打會被修正
二世的上壘又沒高過
他的上壘都.3x而已根本沒在選 幾乎是跟打擊率差不多
前面有人說的 道奇789棒努力當滷蛋比較重要 因為123棒壘
上有人很會打
不然還有更直觀簡單的方式 你拿1~9棒都是A與都是B去跑期望值
四爺小黑低調
二世就古典槍型打者,有點上壘能力的槍型都在統一
四爺、小黑、PJK,
四爺 小黑 都還有在選
打者B要靠隊友,打者A靠自己就行
真要說2世今年才是有在選
轉型
CPBL說真的就算是長打出眾的也很少上壘率突出的,跟養成
應該有關。張泰山、林益全、林智勝以他們砲管來說上壘率
都沒有想像中恐怖,應該從小就被訓練胃口好
所以長打率和上壘率都高的選手是稀有財...
部長阿 245 很典型
我馬上想到是謝佳賢
上壘率高排2棒,長打率高打4棒
結果大谷1棒!!XD
※ 編輯: disposable (152.44.241.119 美國), 12/12/2024 13:43:34肯定的啊 上壘率是最重要的
頂哥今年不錯了吧
不要那麼複雜就是看WRc+,最簡單粗暴
確實就wrc+,不過這個一般人大概沒辦法自己算,也不
太好找數據
現代棒球主流打法就是融合保送+長打這兩種優點啊
你有好的本壘板紀律 上壘率自然就高
若壘上有人時,靠保送的不一定能推進壘包,而長打常常可
以推進的壘包數>打者本身壘打數,這個也要考慮進去
邊邊角角的球選得掉自然就有好的球可以攻擊
長打出眾 上壘率高 你是不是在找:彭政閔
既然有好的球可以攻擊當然就要開強振 打一壘安打不
如等保送
不是 是BB爺
會看數據不用全部會自己算,了解背後意義就好了,ops
只是最簡單粗暴且有效表現出選手攻擊價值指標,在三十
年前很多人還只看打擊率投手只看勝投呢
所以看WRC+最準但是計算很麻煩
中職現在連轉播單位的字卡都沒有ops欸
表示還是有很多人對進階數據根本不熟甚至不會看
Ops哪有直觀 兩個0.8的你分得出來?
這次官方賺了不少週邊錢 希望明年可以多做進階數據的紀
錄跟分析
你又怎麼知道「以每次出局為代價」這樣的假設是更好的
?
OPS本來就是低估上壘率、高估長打率的數據,因為保送只
會增加上壘率,但安打兩邊都會加(double count),光是
一壘安打的價值就是保送的2倍
沒錯OPS就是把兩個不等值的數據直接相加 只能說比較容易
看懂 粗略看還行 但真的要仔細比較就會發現有問題
另外個人感覺整隊攻擊力低的球隊長打重要,整隊攻擊力
高的球隊上壘重要
你這個假設完全是導向你想要的結論
憑啥要除以產生的出局數?
OPS就簡單暴力 不精準但是很好懂也有參考性
這樣除本身的意義是什麼?這樣除當然對上壘率高的比較
吃香啊
你用一個對上壘率高的人有利的計算方式
然後得出上壘率高比較重要
邏輯完全死亡
已經有人用模型算了你文末最後的算式和係數 wOBA
然後對於得分來說顯然還是長打比較重要 推176樓
魔球都出版多久了 幾十年的常識 終於被你發現了
總比沒發現好 你不知道我有多開心 嘻嘻^^
你的假設B可能一分未得耶
所以策略就是用力捧A 然後買一堆B XD
ops本來就太算進階數據,所以有缺陷很正常吧
*不太算
你這算法就wOBA呈現的優勢
感覺原po只是想分享加討論一個觀點 大家的留言都好親
切呢
大家都蠻友善的~
※ 編輯: disposable (152.44.241.119 美國), 12/12/2024 14:19:39OPS忽略掉很多參數,只能看大概而已。無法真正反應一個
打者的價值,所以才要看OPS+和WRC+
OPS只比較適合讓初學者直覺好懂
你得出和現代棒球完全相反的結論
為什麼不看EqA?問題不就解決了
重點是上壘率高後面的打者不能是自殺棒
看OPS+也是B打者會比較高
告訴你一個有趣的事實 就算讓你每場都4-4都是三壘安打(
長打)也不保證能得分 但1-4都固定是全壘打保證能至少拿
一分
全壘打肯定得分 2壘安打給跑者推進2~3壘包 保送有時沒推進
所以我覺得可以上壘率加成 但保送部分還是要打折回來
如果棒球是單純機率遊戲的話你的論點沒問題,不過
過可惜不是,光是壘上不同狀況會有不同的投球策略
就會讓基礎數據參考性大幅降低了
爆
[討論] 最強打者應該排第二棒?前幾天看到大聯盟的一篇專欄,主要講述今年是大聯盟史上第一次第二棒為平均OPS最高 的 棒次,而不是傳統的三四棒(上圖所示)。過去的觀念,總教練總是喜歡把速度快的選手擺 一爆
[分享] 今日王柏融今日王柏融 大王今天先發3棒LF 打數:5 安打:3 保送:084
[討論] 現代棒球打擊率的意義現代棒球對於打擊率的重視度越來越低 大家對於一個打者的進攻能力也改以OPS來評估 雖然對於OPS來說,也有屬於他自己的問題 但對於一個新進球迷及沒那麼熱衷於進階數據的球迷來說 打擊率是最直觀能夠看到這個打者有多高少機率能夠打出安打的數據89
[閒聊] 最強打者應該被排在第幾棒?連結: 標題:最強打者應該被排在第幾棒? 內文: 前幾天看到大聯盟的一篇專欄,主要講述今年是大聯盟史上第一次全聯盟的第二棒為平均OP47
[討論] 為啥OPS的上壘率跟長打率比重一樣啊?如題 大家都知道OPS是打者的上壘率+長打率 但問題是懂棒球的都知道 上壘率的重要性>長打率 因為棒球就是出局數的運動43
[分享] BB有料!? 清宮幸太郎交流戰清宮交流戰一開始哭過後就一帆風順,交流戰打出一流打者的數據 打席 打數 安打 全壘打 得分 打點 保送 三振 72 62 20 3 12 6 8 17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OPS wRC+ 0.323 0.394 0.597 0.991 22232
[討論] 理論上OPS>1是不是就該直接保送OPS=上壘率+長打率 假如今天一個打者 每場五打席尻一發全壘打 沒有其他安打也沒有保送 OPS剛好會等於1 又假如一名打者 每次一上場就是被敬遠 永遠摸不到球 他的OPS也會等於131
[討論] OPS隱含的實質意義?大家晚安 OPS(整體攻擊指數)是現在衡量選手打擊表現常用的數據, 和常被一起列出比較的打擊三圍相比: 打擊率代表打者每個打數能打出安打的機率 上壘率代表打者能上壘的機率12
[疑問] 純長打率重要嗎?當年象板在罵平野的時候 很多人拿出來的論述是純長打率退步最多 我不知道平野到底好不好 可是我對這個論述不太支持 假設我500打席打了400個一安,沒有保送2
Re: [閒聊] 詹子賢的進階數據!?剛剛看到許多朋友提到的wRc OPS之間的比較, 可以看看公式 wRC是由wOBA所推算而來的 wOBA的公式:((0.72 x NIBB) + (0.75 x HBP) + (0.90 x 1B) + (0.92 x RBOE) + (1 .24 x 2B) + (1.56 x 3B) + (1.95 x HR) + (.25 x SB) - (.50 x CS)) / PA
X
[分享] P12冠軍賽 林安可應該是全壘打44
[分享] 陳韻文專任終結者後ERA+(2017-2024)39
Re: [新聞] 辜仲諒:蓋大巨蛋對台灣棒球有幫助、有意37
[分享] 九里亜蓮去歐力士3X
[集氣] 集氣陳子豪加入味全龍29
[炸裂] 張祐嘉3
[討論] 有問題的人不處理,富邦毫無生氣可言25
Re: [情報] Kyle Tucker交易流言整理 & Bellinger17
[情報] 遊騎兵、紅襪都開190M給Max Fried57
[分享] Soto明年戶頭會進帳1.2億鎂現金37
[分享] 現金人談Soto簽約:不後悔 盡力了8
Re: [討論] 中華隊有冠亞的畫面嗎?56
[情報] 陳韻文爭奪戰 喵喵佔有優勢21
[分享] 軟銀隊 有意爭取上澤直之30
[情報] 洋基真的對Alex Bregman有興趣30
[情報] 教士聽取Cease、Arraez、Bogaerts報價1X
Re: [討論] 這次如果12強拿冠軍,會辦遊行嗎?8
[情報] 洋基簽回Jonathan Loaisiga2
[分享] 西武與前歐力士洋砲Cedeno達成合約共識2
[分享] 2024 大聯盟規則五選秀結果15
[情報] 紅襪尋求繼續補強先發輪值1
[情報] 養樂多獲得前落磯投手Peter Lam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