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器材] 抱怨一下粕谷哲濾杯 KDC-02-B
節錄Icta大的最後一段,
實際上很多手法調整一下還是可以用到這類型濾杯上
但極小濾紙面積的限制就在那裏
萃取率很難做到極高
因為很快就會面臨水流路徑縮減而萃取不均的問題
負面風味會提早出現
昨天一直在思考這個點:「極小濾紙面積,萃取率難拉高。」
單靠地心引力應該是這樣沒錯,或許這是下濾式濾杯的天花板。
但是如果額外提供壓力,就能鑽破這個天花板,天元突破。
比較容易聯想到的是espresso,能在極小過濾面積之下,拉高萃取率。
還有另外一個比較不容易想到的系統,則是虹吸壺。
爬文曾經看過聰明濾杯與虹吸壺很類似的說法,
不過虹吸壺有兩個與聰明濾杯(switch)根本上不同之處,
一、恆溫,以今天早上的天氣來說,上壺的水溫維持89度,倒粉之後88度。
二、負壓,虹吸壺比較容易想到虹吸原理,把下壺的熱水抽上去。
但是水抽上去,倒粉浸泡之後,火源移開,下壺降溫會產生負壓。
此時上壺的咖啡液除了地心引力之外,還會被下壺的負壓吸引。
因為之前發現虹吸壺的咖啡渣比較乾,放在廁所比較不會發霉。
下圖是今天早上的實驗結果,KNG磨最細,刻意測試看會不會塞住。
虹吸壺的過濾面積也是偏小,透過負壓的加持,
雖然粉很細,還是沒有塞住,只比正常的虹吸粉徑慢15秒左右。
會特地po這篇文是因為感動,早上這一杯咖啡,
是經過了兩年,終於在家複刻出我心目中最愛的咖啡廳的風味。
大約四五年前第一次去,就愛上Coffee sweet的虹吸咖啡,
每次坐高鐵去台北出差,都會刻意安排時間過去。
到後來甚至是為了去喝咖啡,順便安排去出差。
疫情開始之後,就避免坐高鐵出差了,因此大概兩年沒去了。
上個月久違了坐高鐵去出差,當然又溜去喝咖啡,在戶外坐了一個下午。
疫情期間,買了虹吸壺想說在家試試看能不能煮出類似的風味,
但是一直煮出類似聰明濾杯的風味,清洗還有夠麻煩。
也因此漸漸變成擺設,直到今天早上誤打誤撞而復活,感謝Icta大。
--
濾布也是很神奇的材質 回去比較看看賽風濾紙跟濾布在極細
粉下的差異好了
請問和以往手法上的差異?
原po原文有說了,差異是粉磨到最細!
等等 虹吸壺的技巧也講一下啊
回1F C大,我之前用濾紙,現在改用濾布,只是因為濾布比
較潮。
new大,沒特殊技巧,就一般虹吸煮法。水上去之後,倒粉
,用筷子把浮在表面的乾粉喇下去,兩分鐘移開火源。開始
下水的時候,筷子喇圈造漩渦,讓咖啡渣集中。
所以Coffee sweet的虹吸秘訣就是磨細XD
88度 磨細 然後時間兩分鐘xD 有要多謝粉水比的參數嗎xD.
你找到美味賽風的秘方了
樓上new大,誤會大了。我其實沒有特地觀察coffee sweet
的手法,但看他們煮咖啡就可以感受對品質的極度追求。
我認為,在家誤打誤撞煮出一杯不錯的咖啡;以及開店,穩
定煮出每一杯很棒的咖啡,是兩回事。重點不是參數,而是
參數背後的東西。
使用濾紙和濾布就差很多了,濾布連乾、溼都有差別
gyboy38大說的真好,虹吸的店家越來越少了,謝謝分享
15
首Po購入這濾杯後每沖必積水,想說先放著等到 C40 入手再試試。今天試了,結論 是搞不定… 沖煮上沒問題,調粗到32格後可做到標準五次注水、3:30 接近流光,但喝起來 很明顯萃取不足,實在是不好喝。為了最後一次水流夠快,前面幾次看起來反而 太快了。粕谷哲自己影片中都沒用這濾杯,示範都拿標準玻璃或白瓷的 V60 02.8
V60粕谷哲濾杯是我的第一個濾杯,也是苦主。 這個濾杯真的各種塞。 後來看到「咖啡物理學」這本書,解了心中疑惑,很推薦這本書。 書中用了很多實驗數據,搭配科學的角度去解析各種跟咖啡有關的物理現象。 身為理工人,對於書中的公式依然看不懂,公式一律跳過。4
當時還是個手沖小白,決定選擇v60作為咖啡人生的第一個濾杯 當然要選個自己喜歡的顏色 啊 殊不知買了才是惡夢的開始 (對 我就是喜歡黑色 以為v60都是一樣的 而且還有冠軍的加持 嗚嗚) 淹水淹到爆,每次沖出來的都又苦又澀,直接懷疑人生跟之前去店裡喝的完全不一樣,影片4
想問一下為什麼淹水不好啊? 有些濾杯也是靠浸泡的 像是聰明濾杯、hario switch 或是一些流速很慢的濾杯 可以靠水溫或調整粗細來防止過萃50
趁這個機會來隨便聊一聊過濾這檔事 在談濾材之前 我們先聊一下要過濾的東西是什麼 沖煮咖啡的過程當中 一旦咖啡顆粒接觸到熱水17
由於發現上一篇文章講到萃取不均 卻又講得太快,沒有寫清楚 所以這邊趕快先來談一下均勻萃取、過萃之類的話題 結論是,我不認為讓所有顆粒均勻萃取是最重要的事情 甚至我覺得過度萃取,萃取率過高這些概念很可能只是萃取瑕疵的代罪羔羊
21
[器材] KONO虹吸壺的價格最近想買個虹吸壺來玩玩 以同樣三人份的,在山田咖啡網站的KONO竟然要$4360 HARIO官網$2800,可是在一般通路可以查到大約只要$1390 看了一下內容物只差在KONO是用"陶瓷濾器",其他基本一樣 KONO的有什麼過人之處嗎?還是大家有推薦其他的虹吸壺。18
[器材] 配個3500元左右的全套手沖設備(給新手向)以下器材都有用過或者體驗過,請安心食用(? 前言: 咖啡的過程無外乎-生豆處理、烘焙、研磨、萃取,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在於原材料,也就是咖啡豆的選擇上面。然而我們除了原材料之外,我們同時可以根據研磨以及萃取的手法不同而達到我們想要的風味,這次的菜單主要是提供給喜歡手沖的新手朋友一個參考。 此次我們會分為:磨豆機、濾杯、磅秤、手沖壺、與溫度計來分別 磨豆機:磨豆機的品質決定之後萃取的走向,而且磨豆的切削效率以及刀盤的磨耗也是一個重要考量。為此,我個人推薦一定要使用金屬刀盤的磨豆機。16
[器材] 虹吸壺的光波爐請益最近想購入虹吸壺來玩玩 個人覺得酒精燈和迷你瓦斯爐仍有風險 正想考慮購入鹵素燈光波爐 市面上主要好像是正晃行和Hario兩種選擇 想請問大家有使用過的經驗嗎?7
[單品] 虹吸咖啡專欄分享虹吸咖啡是種浸泡式萃取的咖啡 能夠為咖啡帶來獨特的口感、質地 與手沖的味道截然不同 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的虹吸咖啡問題 幫助大家更瞭解這種沖煮方式7
Re: [其它] 奇妙的猿田彥咖啡師手沖方法原文43 搖濾杯 這一陣子都用Hoffmann教的沖(有小調整)。先說結論,得到平衡的風味,且再現性高。 濾杯用陶磁V60, 磨豆機用1Zpresso Z-Pro,豆子是伯朗廠豆依索比亞。 方法簡單講是:6
[其它] 微聰明咖啡手法分享 (聰明濾杯 ft. 微波爐)去年開始用聰明濾杯泡咖啡, 一直覺得聰明濾杯可以泡又可以沖是一種很有變化的器材。 浸泡為主的萃取方式讓出杯的穩定程度大大增加, 也更容易透過咖啡研磨粗細、水溫及浸泡時間等參數調整出杯風味。 看到同樣屬於浸泡萃取的虹吸壺,5
Re: [閒聊] 大家都怎麼喝咖啡的?虹吸壺.... 從2007年用整組玻璃的虹吸壺煮到現在。 清理方便,咖啡風味展現好,於是就很難回去手沖了。 豆子來源,主要是Kakalove,ptt前咖啡版版主和咖啡實驗室。1
Re: [單品] 虹吸咖啡專欄分享直接回應好了! Syphon不一定是高溫浸泡萃取。 同樣的廠牌的Syphon,Hario的50A3或MCA3,就是可以比TCA3的水溫低。 我自己用過的其他的壺,甚至可以70度起始上壺水溫在萃取。 以上個人經驗分享,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TCA3不是好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