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年收250買2900預售屋,該捏下去嗎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自住不要買預售
: 最後會長甚麼樣根本無法預估
: 市場上成屋很多
: 五年內住起來根本像新的
: 就算是十年新古屋
: 也還是很好用
<del>
: 其實我很不建議自住買預售
: 市場上成屋這麼多
: 你就直接看現成的就好
: 幹嘛去賭預售
預售好處有三
1:全新沒人住過(處女屋)
2:低頭期,早下定早進場不會被通膨
3:可客變,降低裝修成本
我也是不碰預售
但是預售這三個優點
對某些特定族群幾乎無可取代~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7.38 (臺灣)
※ PTT 網址
噓
可以留言就好
推
還有一個,年輕人本金沒那麼多,
→
但可以先鎖定未來價,如果已有一間自住,
→
我覺得不無不可。
→
客變不一定降低裝修成本
→
頭期也沒有低,頂多是多幾年讓你存頭期
→
客變一定可以降低裝修成本的,只是要很早就買
爆
首Po----------更---------- 非常謝謝房版的大家給我意見,每個人的留言我都有看 現在還是租屋族,一直想要有個自己的房子 也因為還沒有小孩,沒辦法想像有小孩之後的負擔會增加多少 看到許多過來人的留言,想生小孩的話應該要再保守一點68
自住不要買預售 最後會長甚麼樣根本無法預估 市場上成屋很多 五年內住起來根本像新的 就算是十年新古屋4
你給的資訊不太夠,很難說能不能衝 但我先說我的看法,應該問題不大 先說不好的情形 如果你們的收入不太會成長了 且沒有其他收入可能(例如長輩可能給的)2
小弟有跟你類似的狀況,給你參考 最近剛買了一間2900萬的預售,預計是2027 會蓋好 不過之前我就有買房,目前房價也從當初買的1200萬漲到1600萬,後勢繼續看漲中 小弟除了房子之外還有400萬的存款3
認同這篇 現在沒事別碰預售 尤其景氣這麼差 爛建商或小建商都不知道能不能把房子蓋出來 與其跟他們對賭 中古屋市場確實是好的選擇30
前? : 款約550 : 目前看上一間預計在2025年6月完工的預售屋 : 總價2900 : 頭期20%=580,依目前存款再加上後兩年存款應該可以cover掉頭期和裝潢9
年收一個月平均21萬,貸款8萬,夫妻雙薪兩個寶寶一定要請保姆吧?上幼兒園開始應該 不一定抽得到公幼,先算私幼學費。 保母一個月15800-5000(補助)=10800*2 私幼一個月20000-5000(補助=15000*2 所以17
公托 公幼 私立方面.....10
自住的預算夠,就是要買預售屋啊 挑建商就好了 像台中 雖然好建商大家早早就訂完了,但中間的建商再怎樣都有一定的品質 不要寶佳或興富發就好 投資可以啦 像我之前買自住 台中西、北、西屯、南屯看了一輪5-10年的
35
[閒聊] 預測不久後預售屋會不給客變跟全退目前大家都知道缺工缺料嚴重 工程都在延遲 預售屋延遲交屋機率高到可怕 未來建商為了求速度,還有成聖成本 會以不給客變方式去蓋34
[請益] 原物料回溫會讓預售屋價格下降嗎?這幾天仲介一直建議我買中古不要買預售 現在預售屋抓通膨抓的很保守 但是因為原物料上漲的原因慢慢消失 單坪價格也會有下彈空間 之後新建案預估成本降低加上市場需求降低就會下修28
Re: [新聞] 《平均地權條例》三讀 炒房最重罰5000萬預售屋市場式微, 1. 在成本難抓加上預售去化可能放緩下,大型建商可能轉往成屋銷售 2. 預售風險變大,預售投資買盤投資槓桿會低很多,自主跟置產買盤也會少很多,簡而言之,預售屋需求預估也會大幅下降 供需都降低對於預售的依賴下,預售市場式微 房地合一2.0跟紅單管制後,這兩年做預售的聰明投資客應該少很多。這一波管制最傷的是這兩年高點入手預售,但資金不足的投資客,如果央行繼續非自用住宅貸款成數限制的話,交屋會有很大問題25
[請益] 預售不能客變嗎請教各位大大 年前到中壢平鎮看預售屋 地段格局還算喜歡 問了代銷竟然說不可客變 記得前幾年買房的時候還可以要求客變13
[請益] 預售三房格局請益首購第一次去看預售屋 坐南朝北 室內30左右 想請問各位這個格局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或者客變有什麼推薦的9
Re: [請益] 今年還適合買投資房嗎 還是先忍忍雖然其他人說不推預售 不過還是要看什麼案子 跟你想走的方向 中古的優點是這樣 當然也是預售的缺點 1.成屋 看得到 摸得著 甚至有租約 2.正常來說機能已經成熟5
[請益] 預售三房格局請益目前有在看預售屋在考慮,坪數含公設35 大家覺得這個格局如何,有什麼優缺點? 如果客變各位會怎麼改呢? 謝謝2
[心得]小宅客變的經費管理術-A這兩年房市火熱,預售案件也增加頗多, 許多受薪階級為了趕上熱滾滾的房市也投入購買 預售自宅的行列。 看到板上的客變徵文大幅度增加, 感受出目前的預售客戶變更的觀念已普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