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心得] 滾出中國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滾出中國作者
supercilious
(mnemonic)
時間推噓12 推:12 噓:0 →:10

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
https://readmoo.com/book/210101469000101

《滾出中國:十九、二十世紀的國恥,如何締造了民族主義的中國》(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 Robert Bickers, Allen
Lane, 2017; 胡○○譯,責任編輯魏○○、蔡○○,主編陳○○,時○文○出版,2018


譯者胡○○,NChCU 大學哲學系學士與碩士,英國 Edin大學翻譯研究碩士。迄2022年底
,譯作已達28本。 (有購買其諸多譯本閱讀,而茫然不知錯誤繁多者,真可憐)。

讀者看完本文後可以想想,這位譯者的學歷代表甚麼?
https://1453liencai.blogspot.com/2023/02/edin.html

可悲的譯者 可惡的出版社 可憐的讀者

台灣讀者很可憐,一次又一次被譯者學歷蒙蔽,一而再再而三被所謂大學者、大教授、名人的推薦唬弄。這本譯作在2018年12月28日初版一刷,到2019年元月29日就初版三刷。出版社商業運作手法嫻熟而大發財,卻漠視讀者的權益。建議讀者、愛書者杯葛爛劣譯者的譯作,抵制只顧賺錢而沒有文化水準與道德良心的出版社。

談翻譯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判斷翻譯對錯 台灣有太多譯者連基本概念都沒有 難怪劣質譯本滿缸滿盆滿街

翻譯研究所碩博士學歷無法保證譯文品質優良 反而可能爛劣無比

NTNU 翻譯研究所博士+知名大出版社合作為何出版品質這麼爛的中譯本 提供改善之建


翻譯研究所博士班愚昧學生翻譯《愚政進行曲》 搞笑的愚蠢翻譯一缸子

名人推薦可信度低 近似電視健康食品廣告

《滾出中國》翻譯品質內不佳,卻有六位學者、教授、名人推薦:

○○賢 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訥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信 歷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馨 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應該建立推薦者連帶責任制度

筆者早先曾在網誌發表一篇文章,批判出版界『名人推薦』的浮濫與不負責任,建議讀者有空閱讀:

愛丁堡歷史博士(NTU歷史碩士留英)的英文程度與歷史知識不佳 混學位還亂譯錯譯英國通史書籍禍害讀者


《滾出中國》錯誤翻譯實例 具有娛樂效果 笑笑有益身體健康

***38頁5行:德皇凱澤(X)。德皇、德國皇帝(○)

***38頁7行:凱澤.威廉二世(X)。德皇威廉二世(○)。

***220頁3行:一九一八年的『凱澤』(X)。德皇、德國皇帝(○)。

這是令人噴飯的白癡翻譯,原文的 German Kaiser指的是德國皇帝,不是一個名為『凱澤』的德皇;Kaiser Wilhem II指的是德皇威廉二世,譯者翻譯為『凱澤.威廉二世』實在有夠爆笑。

1870年爆發普法戰爭,結果法國大敗割地賠款,而狂勝的普魯士借勢聯合日耳曼諸邦建立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

德文 Kaiser與俄文 Czar(皇帝)和英文的 Caesar,都源自拉丁文的Caesar,原本是羅馬共和時期執政 Gaius Julius "Caesar"(凱撒)的名字。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 (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後,"Caesar"成為羅馬皇帝諸多頭銜之一。

拙著《縱橫英文時空 暢遊古今典故》第二篇『破釜沈舟』(凱撒跨越盧比孔河)的27-29頁,詳細說明Caesar由人名轉變為皇帝頭銜的經過。

縱橫英文時空:暢遊古今典故

***415頁4行:北京城外的『馬可波羅橋』(X)。『盧溝橋』(○)。

Marco Polo Bridge是1937年7月7日爆發中日衝突的『七七事變』所在地,就是『盧溝橋』,中國漢語拼音是 Lugouqiao,『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的英文是 Marco PoloBridge Incident。

翻譯為中文的目的是要給中文讀者閱讀,應該譯為盧溝橋。Marco Polo Bridge這個名稱是老外取的,也是給老外看的。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出現對盧溝橋的讚美,因而被稱
為 Marco Polo Bridge。

地名翻譯不當的例子一籮筐

若把香港島南岸風景秀麗的Stanley Bay譯為史丹利灣,很可能大部分香港人都不知道是哪裡。Stanley Bay這個地名是1841年依照英國殖民部部長『史丹利爵士』(Lord
Stanley) 命名的,是給英國與外國人士看的。Stanley Bay在中文的香港地圖上是『赤柱』,就是鄧麗君生前一棟別墅所在的地方。

台灣曾有白癡譯者與智障出版社鬧出大笑話,在一本有關香港的書籍譯本,犯下嚴重錯誤而造成大新聞,搞得惡名昭彰。請參見筆者這篇網誌:
【丁連財的翻譯與出版研究評論】台灣出版界與翻譯界最大一次慘痛教訓:○報○化出版
公司公開道歉,以定價退款,收回已售出、已發出全數譯本集體銷毀;三位譯者(張○○
、管○○、林○○)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從此不敢承接任何翻譯。

台灣出版界與翻譯界最大一次慘痛教訓 《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胡亂翻譯

新加坡的地名與街道名和人名的中英文對應,也有這種必須小心的地方。如果 Orchard
Road依照字面意思譯成『果園路』,很多華人可能找不到,那條路的中文是『烏節路』。印尼 Surabaya不宜音譯為『蘇拉巴亞』,那是東爪哇大城『泗水』;越南 Hue不宜音譯為『惠椰』或『惠伊』,那是很有名的古都『順化』……。

以上問題參見筆者拙著《白癡翻譯》14頁、24頁、28頁說明。

《白癡翻譯》1-16頁的『翻譯基本概念』說明了翻譯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常識與基本資格,然後從17頁到末尾列舉了500個錯誤翻譯實例。如果讀者詳細閱讀並記取教訓,搞不好程度會比那些黃金學歷者好,因為這些人犯下的白癡翻譯錯誤,有一缸子都在書中提過了。

這些白癡譯者花了多年時間與一大堆學費,混混取得翻譯研究碩博士學位,不如閱讀《白癡翻譯》來得實用且與幫助。

***拙著《白癡翻譯》印刷紙本已售罄,有需求者請直接向書泉出版公司母公司五南第六編輯室黃副總編輯 [email protected] 反映,市場需求夠大,出版社才會考慮再刷
再版。另外選擇是到 GooglePlay 尋找購買電子版。

***158頁3行:俄國占領的租借地『亞瑟港』(X)。『旅順』(○)。

旅順:中國遼寧省軍港。英國海軍軍官William Arthur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期間,偵查發現的滿洲地區天然良港,旅順英文地名Port Arthur就是依其姓氏命名。旅順原本只是小漁村,後來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才建設成為重要基地。清日甲午戰爭
(1894-1895) 期間,日軍攻取旅順後進行大屠殺;日俄戰爭(1904-1905)時,旅順爆發劇烈海戰與港口圍攻戰。

Siege of Port Arthur=旅順攻囲戦 (日文漢字)、旅順會戰(中文)。日俄戰爭期間1904年8月至1905年1月,日軍圍攻俄羅斯旅順要塞,雙方死傷慘重,日軍獲勝。(參見日本電影《二○三高地》)

***筆者拙著《WOW!字彙源來如此:社會篇》第二章『州邦省與城市鎮』,75頁下方有說明Port Arthur地名詞源。

WOW!字彙源來如此:社會篇

***159頁1行:前廣州顧問『布留赫爾源』元帥(X)。『加倫將軍』(○)。

英文原著寫的頭銜加姓名General Vasily Blyukher,在1924到1927年間擔任廣州國民黨政府的軍事顧問,他取了漢字名為『加倫』,人稱『加倫將軍』。在中國歷史文獻中,『加倫將軍』稱呼比較常見,而非音譯的『布留赫爾源』元帥。

不可完全依賴維基中文百科或機器翻譯與軟體翻譯

本書這位高學歷的譯者和很多人一樣,大量仰賴維基中文百科而直接使用『布留赫爾源元帥』一詞,缺乏歷史知識與專業判斷。維基百科是crowdsourcing 的百科,任何人都可上去寫,而且中文百科有很多詞條是翻譯的:摘譯、節譯、跳譯、錯譯、亂譯、機器翻譯、軟體翻譯。

機器翻譯與軟體翻譯,在日常生活簡易用語的翻譯上很實用,但是在學科知識的翻譯則常常出錯。在物理、數學、法律等專業用語固定,而且敘述方式極為制式的幾個領域,機器翻譯與軟體翻譯的準確度比較高,但在人文與社科的翻譯錯誤很多且很搞笑,因為電腦無法判斷豐富且複雜而變化多端的語境。

加倫將軍何許人 黃埔軍校 國民黨軍組訓 東征與北伐都靠他

孫文在1924年元月改組國民黨,宣佈聯俄容共,允許共產黨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並接受蘇聯軍經援助。蘇聯派遣身經百戰的特優將領General Vasily Blyukher (『加倫將軍』)擔任國民黨廣州政府軍事顧問,協助建立國民黨的黃埔軍校,組建並訓練國民黨軍。

1925年,蔣介石東征擊潰陳炯明的主要戰役『惠州戰役』,事實上的指揮官是『加倫將軍』。蔣介石的北伐戰略,也大大仰賴『加倫將軍』協助規劃。蔣介石於1927年年中清黨清共,『加倫將軍』返回蘇聯。

***76頁6行:俄國年輕的布爾什維克政府發表了戲劇性的《卡拉漢宣言》(X)。《加拉罕宣言》(○)。

***87頁3行:蘇聯大使『卡拉漢』(X)是(孫逸仙)葬禮的主悼人。『加拉罕』(○)


這個翻譯的失誤與前述『加倫將軍』一樣,譯者與編輯的中國近現代史知識缺乏,而且對蘇俄、蘇聯兩個時期與中國的關係近乎無知。《加拉罕宣言》不只震撼中國,也名聞世界;『加拉罕』參與了許多中蘇外交的談判、交涉、折衝,與中國的牽扯與恩怨一大堆。

譯者與編輯不懂又不查,看到 Karakhan就不假思索給他譯成『卡拉漢』。哀哀哀!唉唉唉!

***96頁末行:『阮必成』(X),亦即較為後人熟知的胡志明,他在廣州擔任鮑羅廷的翻譯。『阮愛國』(○)

胡志明是越南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父。他有一大堆的真名、假名、化名、別號:阮生恭、阮必成、 阮必誠、阮愛國、阮秋翁、李瑞、宋文初、胡光、胡伯。

原著在此用的是越南國語拼音 Nguy Ái Qu 這個姓名,若譯者與編輯腦筋好一些
,即使不懂越南語,都可以從胡志明一堆名字正確選擇『阮愛國』。

越南國語拼音是耶穌會士Alexandre de Rhodes為了在越南傳教而發明,他是很厲害的語言學家。他待過印度、日本、中國、越南,不僅通熟拉丁語、法語、葡萄牙語、越南語、粵語、日語,還懂得中國漢字與『字喃』(越南漢字),給自己取了意境很高的漢字名『羅歷山』:『羅』是Rhodes諧音,『歷山』是Alexandre 諧音,而且漢字『歷山』表達『歷盡千山外水』傳福音給你。真是高啊!太強了!

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當局,為了斬斷越南與中國的文化承續,也為了大幅降低越南的文盲(中國漢字與越南漢字『字喃』太難學了),1910年起大力推廣越南國語拼音,廣受大眾歡迎而逐漸普及使用到現在。不過,中國的影響還是存在,其線索就是『漢越詞』(『越漢詞』)。

譬如:Giac 指的是『賊』,Viet gian 是『越奸』(越漢詞,指通敵合作的越南人), qu 『帝國』、 cg hòa 『共和』、 mnhân 『美人』……。

缺乏這種常識的譯者,在翻譯有關越南歷史的英文著作時,遇到越南國語拼音時,基本上無法聯想到對應的漢越詞。其實,有關越南的英文著作也會出現若干法文詞彙,但白癡以者誤以為是英文而譯錯。以下這篇提到幾個例子: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 翻譯錯誤多 譯作上百本不是優秀保證而可能是同樣錯誤一直出現

有關人名翻譯的其他例子

語言敏感度高而且問題意識強的譯者與編輯,遇到某些專有名詞會心生疑慮,而探究查找正確與適當翻譯。問題是台灣一大票譯者與編輯不是這種檔次,連『生疑』都沒有,就在劫難逃。

曾任美國商務部長、華盛頓州州長、駐中國大使的 Gary Locke,是廣東台山人移民美國的後代,其漢字姓名是駱家輝,絕對不可以音譯為『蓋瑞、洛克』。



請問:新加坡歌星Stefanie Sun應當翻譯為史蒂芬妮.孫,或是孫史蒂芬妮,或是孫燕姿?

請問:台灣歌手Cindy Wang應當翻譯為辛蒂.王,或是王辛蒂,或是王心凌?

請問:中國富豪Jack Ma應當翻譯為傑克.馬,或是馬傑克,或是馬雲?

請問:台積電創辦人Morris Chang應當翻譯為莫理仕.張,或是張莫理仕,或是張忠謀?請問:鴻海董事長Terry Gou應當翻譯為泰立.郭,或是郭泰立,或是郭台銘?

***若讀者還搞不清楚翻譯名字的原則,可參閱筆者發表在網誌的以下文章:

漢字有各種拼音方式, 反推回去的漢字姓名大不相同

中國獨尊漢語拼音衍生的姓名查找問題

翻譯的漢字原典重現問題 無法妥善處理者不宜承接翻譯

慣用音譯來翻譯英外語文專有名詞是偷懶的作法

***203頁末7-6行:軍隊損失二十萬人,包括三萬名『將領』(X)。三萬名『軍官』(○)。

這個翻譯錯誤很搞笑,證明譯者與編輯都是軍事白癡。1937年8月中旬到11月底,蔣介石投入大軍與日本在大上海地區打了一場『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哪來那麼多將領可以一次會戰死掉三萬個?

譯者與編輯沒有常識,士兵、士官、軍官三者分不清楚,尉級軍官、校級軍官、將級軍官不會區別。這種白癡挨罵時總會回嘴『我們又沒當過兵,我們又不是讀軍校出身的』,更讓人確認他們是白癡之王。

台灣譯者中有一大堆軍事白癡,這些人的學歷都很高。參見筆者這篇網誌:

軍事用語在台灣媒體與書籍常常胡亂翻譯 以《共產元年 1917:俄國革命與改寫世界歷史的關鍵時刻》為例

***259頁末6行:一九四四年五月,日本『第一軍團』(X)開始將中國撕成兩半……。
『一號作戰』(○)。

日本於1944年4-12月期間,在中國發動特大規模作戰,意圖打通中國南北 ,將中國徹底撕裂為兩半;行動代號為『一号作戦』(日文漢字),英文為 Operation Ichi-Go或
Operation Number One。

譯者與編輯對軍事(以及情報作業)的無知,在另兩處對『軍事行動代號』的不當翻譯顯露無遺:

***263頁末9-8行:一九四三年,專責戰爭事務的特別行動處展開『行動懊悔』(X)。『懊悔行動』(○)。

打仗需要天文數字的金錢支撐,Operation Remorse是二戰期間一樁重大的秘密金融操作行動。

***291頁6-7行:與美國『陸軍』(X)的『行動圍攻』(X)大型計畫合作,將日本軍民送回日本。

『軍方』(○);『圍攻行動』(○)。

譯者與編輯不懂英文 army有多種定義:軍方、軍隊、陸軍(軍種之一)、軍團(單位編制之一)等等。他們沒有常識,不會依前後文判斷選擇正確與適當翻譯。

Operation Beleaguer是美國軍事行動代號,二戰後的1945-49年間,派駐中國河北與山東兩省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依據該行動規劃,將留滯的60萬日本與朝鮮軍民遣送回國。朝鮮於1910到1945是日本領土,有不少朝鮮人加入日軍,情況猶如不少台灣人以日軍身分作戰(台灣於1895到1945是日本領土)。

如果依據譯者的翻譯模式翻譯,則二戰期間一些著名的戰爭行動代號都要重新翻譯:



Operation Market Garden:1944年9月間,盟軍在荷蘭慘敗的『市場花園行動』,難道要改譯為『行動市場花園』嗎?

***75頁6行:『聯合陣線』(X)。『統一戰線』(○)。

United Front的標準翻譯是『統一戰線』,簡稱『統戰』。這是一種階段性鬥爭奪權的手段,統合各種政黨與政治集會結社力量,並團結可以拉攏的社會各個業界、階層與階級,先幹掉主要敵人,然後逐出統戰夥伴而奪權,成為共產黨一黨專政。

統一戰線由俄羅斯共黨(布爾什維克)提出並實踐,蘇聯共黨加大力道推展到其他國家。蘇共把這項政治運作策略傳授予中國共產黨,中共使用到爐火純青地步,使無知又無能的中國國民黨不論文鬥武戰都一敗塗地,一再「轉進」(敗退)到台灣。

***430頁2行:我並不知道時任的『中共主席』(X)胡錦濤在想什麼…。中國主席、中國國家主席(○)。

譯者與編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沒有常識,胡錦濤的職位是中國國家主席
(President of China)暨中國共產黨(中共)總書記(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把『中國』和『中共』的翻譯混淆,是台灣很多譯者的毛病。

***410頁末8-7行:李鴻章…一八九五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又於一八九八年與英
國簽訂《南京條約》(X)。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這是特大爆笑白癡翻譯,譯者與編輯連國小社會科與國中歷史科的常識與知識都沒有,程度爛到令人嘔吐。

李鴻章與英國於1898年簽訂的是《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同意英國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一大片土地 99年,那就是香港的『新界』,99年期滿就是1997年。由於簽訂地點在北京,《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又稱為《第二次北京條約》。

英國與中國談判九七大限時,原本堅持香港島是清朝於鴉片戰爭戰敗後,在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載明的永久割讓地;九龍半島是英法聯軍(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役清朝戰敗後,在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載明的的永久割讓地。

英國堅稱:按照國際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永久屬於英國,應該歸還的只有租借地『新界』。中國堅稱那些條約都是不平等條約,一概不接受、不承認;英國認清在中國威逼下不可能保護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安全無憂,無奈同意全部歸還。

1842年代表清朝簽訂《南京條約》者是耆英,當時李鴻章才19歲,沒有功名在身,20歲時才考上舉人。

***349頁3-4行:周恩來於1964年出訪『非洲首都』(X),卻因為被懷疑中國的意圖不軌,結果狼狽作收 ……。

可否請譯者和編輯說明一下『非洲首都』在哪裡?

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於1964年1-2月期間,以55天行程走訪阿爾巴尼亞與非洲十國,最後一站是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他在群眾集會發表『非洲革命形勢一派大好』(
Revolutionary Prospects in Africa Excellent)演說,鼓吹第三世界反西方革命與鬥爭。

***109頁末5行:回想一九九○年…在『拳民起義』(X)期間想將外國勢力連根拔起。『
義和團之亂』(○)。

***90頁首行:他們看見『拳民』(X),他們看見的不是民族主義者或反帝國主義的動員,而是看見『拳民主義』(X)…。

『義和團』(○);『義和團主義』(○)(仇外殺外主張)。

英文的 Boxer Rebellion或 Boxer Rising或 Boxer Insurrection,指的是1900年(庚子年)於中國華北地區爆發的大規模武裝暴民仇外殺外行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朝朝廷白癡智障至極,不僅不壓制平息動亂,反而以為民氣可用,而下昭向『萬國宣戰』(只要在北京設有使館的國家都是對象)。清朝派出正規軍與暴民協同進攻位於東交民巷的使館區,觸發『八國聯軍』(Eight-Nation Alliance)由天津一路打到北京,慈禧挾持光緒展開大逃亡。

Boxer指的是『義和團』成員,他們藉由傳統宗教與鄉野迷信凝聚,並且習武練打『義和拳』(由梅花拳與諸多其他拳法混雜)。Boxer這個字詞沒有被譯者和編輯搞成『拳擊手』,真是謝天謝地。Boxer譯成『拳民』不算錯誤,但不如『義和團』清楚明確,Boxer當集合名詞使用就是『義和團』。

Boxer Rebellion或 Boxer Rising或 Boxer Insurrection有多種翻譯,但就是不可以如譯者所譯的『拳民起義』,即使是『義和團起義』、『庚子起義』都不適當。『起義』是正面用語,『叛亂』、『暴亂』是負面用語,『事變』、『事件』是中性用語。

***387頁末行:尼克森的目標是『再選』(X)… 。『當選連任』(○)或『連任』(○
)。

(錯誤不轉貼了,自己看下面的網址)
https://1453liencai.blogspot.com/2023/02/edin.html

--
“Experts are just trained dogs.”
— Albert Einstein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16.9 (臺灣)
PTT 網址
supercilious:轉錄至看板 historia

04/05 13:40

imsphzzz04/05 13:43看起來是真的很爛

BHrabal04/05 14:38真的有人會被譯者的學歷矇騙嗎?

imsphzzz04/05 15:24這人不會是丟機器翻譯的吧?

imsphzzz04/05 15:24很多歷史常識都沒有唉

headnotbig04/05 15:35說不定是ai機器人翻譯的

mybluesummer04/05 17:00把Marco Polo Bridge丟google翻譯還知道是盧溝橋

richardplch04/05 17:37不知道那位胡博士有沒有帶課,有些學者會丟給學生翻

richardplch04/05 17:37譯,然後就不管了。出版社編輯可能也沒能力處理

happyennovy04/05 21:53謝謝分享,看完真的歎為觀止的…爛。我曾經待過中研

happyennovy04/05 21:53院,我想很多研究員、大學教授幫忙寫推薦序也沒把書

happyennovy04/05 21:53看完,只是礙於出版社的邀請或是跟作者認識才幫忙。

lynnlia04/05 23:02這本翻譯確實不佳,英文原文我非專長無法評論,但這本連

lynnlia04/05 23:02中文讀起來都很痛苦

Qorqios04/05 23:35!!!!

soria04/06 00:03馬可波羅橋那個居然還有人再繼續犯錯 天啊

MrTaxes04/06 10:21丁連財老師以前都會在博客來寫評鑑,這本怎麼沒有?

micbrimac04/06 10:36竟然翻了28本XDD

lifehunter04/06 14:08丟給ChatGPT他也知道是盧溝橋啊 爛譯者真的會被AI取代

veral880004/06 14:34認真看完了 好佩服作者知識 推! 另噓譯者超爛

veral880004/06 14:35史地知識就算了 連一般翻譯語法顛倒都可以弄錯

veral880004/06 14:36這學歷是買來的吧 好誇張 真的需要抵制爛譯者/出版

oboesoul04/07 07:17跟朱學恆翻的魔戒一樣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