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

看板car標題Re: [新聞]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時間推噓57 推:64 噓:7 →:159

可能很多人都在科技業軟體業就業,對國際貿易和複雜的產業鏈沒太多經驗

歐盟為什麼要"思考"那麼久才下決定要課徵額外關稅

因為這件事情是雙面刃

這一次課徵關稅,是"中國品牌"的進口"中國製"電動車

但其他國家品牌的"中國製"電動車完全不會影響,如Tesla、Polestar等等

簡單來說,歐洲車廠其實也受惠於中國電動車產業的規模經濟以及補貼帶來效益

電池補貼下,BYD還是CATL產品的成本效益也是能惠及歐洲車商


之前就有談過了,歐洲對於貿易戰其實算是苦主

因為貿易戰對產業鏈的衝擊不僅僅是表面上的

背後還有整個生產鏈產地的營運成本以及被浪費掉的效率

別說什麼,工廠中一堆基本的閥件或管路你要找到品質不錯價格也合理的

多數都是MIC,而在碳足跡、能源效率部分,基礎工業、傳產中國則是玩的更精

因為規模大,地大,再生能源多,資本主義式的極權統治法規也進步很快

事實上,就算是美商(非科技業)其實在整個貿易戰中也是受創嚴重

你可以問問看GM/Ford Supply Chain有多痛苦

我說直接些,美國這些貿易壁壘政策會讓鐵鏽帶復甦嗎? 會讓底特律再次偉大嗎?

我看美國人自己都不相信XD

然後美國品牌的電動車除了Tesla,Mach-E有短暫的被追捧

剩下全部都在苦苦支撐,而Tesla就是中國補貼政策下最大的受益車廠之一


基本上,中國車廠在這個狀態下就算利潤被關稅吃掉以後,收益應該還是比內銷高XD

內銷大概就是壓折舊和原料成本,賣到國外經過一堆關卡還是有利潤

那接著對歐美更大的問題是

今天到第三地生產甚至掛第三方品牌,你是否要課稅?

舉例來說上汽的掛MG在匈牙利生產,或是BYD在南美洲設廠

這都挑戰貿易保護手段的下限

而中國不管怎樣都是全世界大二大車市,歐美車廠難道打算完全放棄嗎?

這件事情遠比親痛仇快還更複雜

進入基礎工業產業鏈以後,才知道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水準和品質

根本不是一堆連越南印度工業區都沒去過的人隨便嘴可以取代的

這也是歐洲為什麼搞個懲罰關稅討論那麼久

因為根本很難一刀切

※ 引述《turndown4wat (wat)》之銘言:
: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課徵反補貼稅(Counter: vailing Duties),以反制中國政府對電池和電動車產業的過度補貼傷害歐盟本地車業競: 爭力。
: 歐盟執委會指其調查發現,中國的補貼涵蓋從鋰電池原料到電動車運輸至歐盟港口的「整: 條供應鏈」。
: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1.237 (臺灣)
PTT 網址

petshopboys06/13 06:42聽君一席話

petshopboys06/13 06:43支那電車影響就業和選票 如此而已

QuentinHu06/13 06:56就業跟選票+1除了品牌廠 週邊的零組件工業也很大

good575506/13 07:08日本車當年也被課過關稅 建完廠不會擋

cruise06/13 07:27是10%+38%跟10%+17.4%,這數字會搞那麼久,其實是調查市價

cruise06/13 07:28跟當地製造的成本分析,最後歸納出來的。在美國搞傾銷產品

ShaNe199306/13 07:28自從公司千萬機台拆開所有零件都是MIC 耗材中國通

cruise06/13 07:29就知道,每年都要填問卷給ITC,某某東西賣多少價格

ShaNe199306/13 07:29路跟歐洲通路價差10倍就知道歐洲這群公司在玩什麼

ShaNe199306/13 07:29

cruise06/13 07:29美國已經玩到你拆開裡面某某東西哪裡做的,比例多少都要寫

cruise06/13 07:30你要進入那個分別稅率的類別,每年都要準備更多的文件證明

cruise06/13 07:31而且每年打一次,意思就是所有流程每年整你一次,一年不過

cruise06/13 07:33就打入地獄,而且每年的流程實際要跑一兩年,只要不過就回

cruise06/13 07:34溯找進口商要錢,你工廠貨出了補貼拿到,進口商等著被追稅

這些Documentation其實超級花錢又超級花時間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真的是浪費效率XD

cruise06/13 07:35就問你是進口商你要承擔那個責任嗎?做生意不是只看成本的

cruise06/13 07:36你有未知的風險,而且東西你已經照市價賣了,之後才來找你

cruise06/13 07:37而且那個錢只要你現金不夠,一下子一年份的稅打下來,很容

cruise06/13 07:37易就倒了...

AustinRivers06/13 07:39台灣哪會不懂 台灣商人更會算

Sciarra06/13 07:44全世界都一刀切 讓他們自己去玩自己的 排除中共大家日子

Sciarra06/13 07:44都好過

切不下去啊,就像我文章說的,現在產地貿易戰這樣下去 鐵鏽帶或底特律有再次偉大嗎?XDDDD

zonezone06/13 07:45笑死,又在全世界需要土共製造了,催眠自己多久了

可能你工作上的產業碰不到吧,但基礎工業這一塊中國真的很強阿

Sciarra06/13 07:45以前沒有中國 難道全世界活不下去嗎? 溫水煮青蛙 大家只

Sciarra06/13 07:46是習慣有中國這個市場而已 既然這樣 排除在外也不是做不

Sciarra06/13 07:46到 要不要而已

由儉入奢易XD 多數消費者其實都是血海產業的受益者 簡單來說,你能接受一堆3C產品價格大暴漲嗎?XD

seemoon200006/13 07:47只講個簡單的事實 之前很多人會說台灣沒有產業升級

seemoon200006/13 07:47現在只是放大到全世界而已 很多傳產製造業 簡單錢賺

seemoon200006/13 07:48久了受到打擊當然大 歐洲車廠說真的20年來沒進步多少

seemoon200006/13 07:48LV2如果沒有電車開始大量推行 現在可能還是豪車專屬

cruise06/13 07:51我的看法是,趨勢上一定會慢慢切開,切的越快,大家越痛

cruise06/13 07:52現在美國所有東西漲過一輪,還漲不少,不能接受但是慢慢

cruise06/13 07:52大家就會習慣,所以川普打稅民主黨唉唉叫,但拜登上台一樣

其實終端消費力還是有個天花板,超過那條線就不是哀哀叫是暴動了 重點還是,這些產業也流不回去歐美,因為成本和人力問題 但印度越南東南亞等政治狀況和產業鏈也沒中國穩定 除非歐美願意承受十年甚至十幾年的停滯性通膨來切割,不然難度真的很高 更何況大家又在搞碳中和,中國碳中和這塊真的強到靠杯

cruise06/13 07:54沒有一個稅率被減輕的,只有加重,所以很多產業移到

cruise06/13 07:55台日韓(高階)跟 東南亞印度墨西哥(低階)因為利潤夠了

cruise06/13 07:57就切割的速度問題,時間會流動,你切的大力或小力都算切

cruise06/13 07:59不會不切,只會越切越開。同樣的購買能力也會隨時間浮動

zzahoward06/13 08:00目前從基礎工業看起來 假如趨勢是這樣可能還要30年左右

zzahoward06/13 08:00簡單的熱交換器好了 印度製的做了二十年連中國製的邊都

zzahoward06/13 08:01摸不到 同一家公司蓋的廠

mosszombie06/13 08:02中國就是幾乎什麼都有做 價格還便宜得不得了

mosszombie06/13 08:02要利潤的自然去中國找 要便宜的也都先往中國找

cruise06/13 08:03而是事實上中國國內廠商加大到東南亞印度墨西哥設廠的力道

cruise06/13 08:04正是這個切割趨勢的鐵證。他們的生意人也很精的

zzahoward06/13 08:06然後印度在幹譙你在我這邊設廠結果還雇一堆中國人

lovelva0006/13 08:07好的,繼續加稅 你慢慢哀哀叫XD

cruise06/13 08:07設一個廠很花錢的,如果環境真那麼不穩,基建那麼遭,為

zzahoward06/13 08:07然後印度也很好笑 一邊抗中一邊合作跟中國企業的投資案

cruise06/13 08:07什麼還要做?

zzahoward06/13 08:08Scale和效率都拉不起來阿 不過低階產品也足夠了

QuentinHu06/13 08:08談到工業的東西,台灣很多人是很玻璃心的,不能接受中

zzahoward06/13 08:08中國低階產品自己也不想做 所以只能被往外擠

QuentinHu06/13 08:08國的製造業水準基本屌虐台灣,台灣除了尖端半導體超過

QuentinHu06/13 08:09中國,其他輕重工極少數領域可以跟中國打平,絕大部分

QuentinHu06/13 08:09要馬沒做,要馬輸給中國八條街,整體就是一個輸到脫褲

QuentinHu06/13 08:09,還在那邊喊土共,以為人家高鐵沒靠背的,真的是被認

QuentinHu06/13 08:09知作戰太深了,看到這種人真的不用認真跟他討論,對牛

QuentinHu06/13 08:09談琴而已

QuentinHu06/13 08:11玻璃心的人大部分對世界的認知有偏差,講個汽車工業相

QuentinHu06/13 08:12關的東西永遠都在那邊扯政治,殊不知政治的背後是利益

QuentinHu06/13 08:12美國跟中國要搞脫鉤那是因為中國很多市場不對外開放

QuentinHu06/13 08:13歐美的品牌在那邊沒辦法賺錢 自然要把當初放給中國的

wen041806/13 08:13基礎工業這塊不是中國強 是中國便宜呵呵

其實不弱,光是金屬製造加工部分真的不弱 而且強不強本來就跟成本有關係 Tesla強不強? 強阿,但Model 3一台賣8萬美金以上就不強了

QuentinHu06/13 08:13組裝製造業抽走 但中國在這2-30年來製造業水平早就大幅

QuentinHu06/13 08:14進步了 你去看20年前中國造的車 那真的是垃圾

QuentinHu06/13 08:1420年就能搞到逆向輸出 全世界汽車出口第一名

QuentinHu06/13 08:15台灣還一堆人在那邊以為人家車子是靠大煉鋼方法做的

※ 編輯: zzahoward (36.224.1.237 臺灣), 06/13/2024 08:18:19

QuentinHu06/13 08:16基礎工業人家也有尖端的 但是尖端的國外沒市場

QuentinHu06/13 08:16中國會出來競爭的就是主打一個品質好又超便宜

QuentinHu06/13 08:17國內用的也很愛用歐美的 但不代表他們不會學跟抄

QuentinHu06/13 08:17現在真的能擋住他們學跟抄的就還是半導體 航太航天

QuentinHu06/13 08:18中國內部也很多人知道他們短板在哪 不會一味的吹捧

QuentinHu06/13 08:18跟台灣這邊一堆人只會一味的貶低不同...

QuentinHu06/13 08:19敵人深知所謂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怠 台灣是不知己不知彼

asutoranakan06/13 08:19那就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啊。20年前台商因為賺不到錢出

asutoranakan06/13 08:19走中國,今天也是因為很難賺錢離開中國,中國市場

asutoranakan06/13 08:19很大沒錯,但目前西方國家就是要你閃,你恨也沒用,

asutoranakan06/13 08:20事實就是擺在眼前 ,還留在當地的就是在賭歐美有一

asutoranakan06/13 08:20日會跪中國,到時候大家就能舞照跳,馬照跑

QuentinHu06/13 08:20鄉民以為拿鍵盤就能吹死中國 殊不知鍵盤戰力也輸得遠

QuentinHu06/13 08:21asut我看你是根本不懂 不要亂下結論什麼以為歐美會跪

chichen06/13 08:21每次講中國製造業這麼強又便宜那都沒人想到中國員工嗎

chichen06/13 08:21講外國就說受不了物價漲至少國外會漲薪資 中國員工薪資

chichen06/13 08:21慘多久了產業一直變強結果薪水一樣爛然後一環扣一環

QuentinHu06/13 08:21還留在中國的資產是跑不出來 所以在那邊就是生產給中國

b1890204006/13 08:22其實這只是在掙扎,很多產業大眾原料都已經死在中國手

QuentinHu06/13 08:22台灣在中國製造業有投資的早就認知了 想跑也沒那麼容易

QuentinHu06/13 08:22那我中國的工廠也不要擴建 不投資 甚至減少賠本出售

QuentinHu06/13 08:23跑不掉的就專門做給中國的需求 或是不排中國家的需求

asutoranakan06/13 08:23商人是最現實的,尤其台商長期以來就沒什麼受到政

asutoranakan06/13 08:23府的支持,天下都自己闖出來的,深知以他們的力量也

asutoranakan06/13 08:23解決不了這個現實,你只能跟著世界大勢走。20-30年

asutoranakan06/13 08:23前世界大勢是前進中國,如今反過來罷了

zzahoward06/13 08:24中國員工其實薪資漲很多了…就算基礎勞動力也是漲很多

hank1233206/13 08:27中國現在滿多泡泡在爆的,有點慘

calase06/13 08:38在車版吵這些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ru04hj406/13 08:40中國就CP值高 品質-20% 價格-80%

STi201106/13 08:40便宜治百病不好嗎?

arclenyun06/13 08:47之前也說iphone轉不出中國,現在也轉出了

arclenyun06/13 08:47基礎工業反而比較容易轉出

hakuoro06/13 08:53中國貨早就不是靠人力便宜 而是靠超高生產效率

hakuoro06/13 08:53不然印度越南人力更便宜 為何廠商還不捨得轉出中國

GLUESTICK06/13 08:54中國車鍊蠱久了 剩下的都很能打

hank1233206/13 08:57是捨不得轉出還是不得不待著 是有差的XD

elvis3090106/13 09:01

randyeee06/13 09:07慢慢切 不然為何改稱去風險 這是漫長的過程

iwei093006/13 09:11果然是澱粉 好慘的認知

iwei093006/13 09:17特斯拉這麼受惠為什麼要搬離中國?去什麼印度南韓?澱

iwei093006/13 09:17粉認知真的很可憐

sdiaa06/13 09:2580年前日本什麼都沒有 最後還不是搞成世界工廠

sdiaa06/13 09:2550年前台韓什麼都沒有 最後還不是搞成世界工廠

sdiaa06/13 09:2630年前中國什麼都沒有 最後還不是搞成世界工廠

master3206/13 09:32隨著中國人力成本增加,外加中國政府想產業升級,對於製造

master3206/13 09:33業也沒初期這樣大力補助了,所以大家早就慢慢布局準備找

master3206/13 09:33下一個世界工廠,中美貿易戰則是加速這個過程

master3206/13 09:35原PO說的也沒錯啦!對於需要大量人力的產業是真的很痛苦

onepiecefan06/13 09:37基本上就是七傷拳 傷敵1000自損800

calase06/13 09:40這也沒辦法,真的被傾銷可能就是自傷1200了

maniaque06/13 09:44猜西台灣政府之後應該也會有一些懲罰性報復措施吧

maniaque06/13 09:45不然就是把歐美品牌出口都到歐洲的中國製車輛收回補助

maniaque06/13 09:46畢竟只打壓中國品牌的中國車,卻排除外國品牌的中國車

maniaque06/13 09:47同樣都是領了西台灣政府的補助的車車......

peterwu406/13 09:47何必講得這麼複雜,說穿中國的策略一直都是有錢大家賺

peterwu406/13 09:49背後的老闆、股東,提到的上中下游合作的廠商大家都有份

pmes986606/13 10:00好像看中國關稅反擊然後LVMH BBA吃鱉

pmes986606/13 10:00

a3646406/13 10:06貿易戰哪次不是雙面刃?評估後利大於弊就做啊,有什麼奇怪

a3646406/13 10:06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件事對你本人情感甚至實際上不利,你

a3646406/13 10:06才會上來發文該該叫

NEWinx06/13 10:14中國跟人談穩定?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習維尼這不定時炸彈,

NEWinx06/13 10:14把外資趕跑,發現收不了尾才又想找回外資

chrischiu06/13 10:16練蠱的結果就是爛的更爛,好的更好

iwei093006/13 10:17中國政策一律是大家有錢賺?哈哈哈哈

Coma06/13 10:19我以為中國的雙贏是中國贏兩次?哈哈哈

overno06/13 10:25傷敵1000自損800,算起來還是賺200

horb06/13 10:29因為中國已經開始趕那些沒利用價值的外國廠商啦。當然要把稅

horb06/13 10:29加好加滿。看看韓國廠牌在中國是怎麼被養套殺

horb06/13 10:30還有台灣低階晶片廠商是怎麼被趕出中國的

horb06/13 10:32中國新車。電動車佔比已經快過一半了。歐系車根本沒未來了

horb06/13 10:34即使沒加稅。這個趨勢也不會變

roseritter06/13 10:35全家就是趙家,趙家就是大家

horb06/13 10:36抱歉。電車佔比沒那麼高。但越來越高是趨勢

atlaswhz06/13 10:44中國的基礎工業產品要頂尖貨,價格不會比歐美便宜多少,

atlaswhz06/13 10:44但次級品就殺到沒利潤,大家沒得玩

toshiba5300006/13 10:47這其實是保護消費者 避免花大錢買劣級產品

sted010106/13 10:56台灣稅加了一堆都買了優質國產車~

Tieylea06/13 11:13科技業怎麼可能不會有這問題 跟傳產比起來沈澱成本比較

Tieylea06/13 11:13低 腳沒那麼軟就比較好跑先跑而已 現在就全球

Tieylea06/13 11:13化吸毒吸太爽現在下決心要戒毒但戒斷症狀太嚴重 新的地

Tieylea06/13 11:13緣工廠十年內實力又不可能比肩中國

Tieylea06/13 11:14歐盟嘴巴說地緣政治跟經濟要不要當美國牛後 結果自己還

Tieylea06/13 11:14不是腳軟被拉下去

roseritter06/13 11:17實力不夠當然要嘴 欺負小經濟體還是很行的

henrk06/13 11:20中國課徵高關稅就是中國利用政治力製造不公平市場

metroid010406/13 11:29加稅後中國電車大咖還是銷歐洲比較賺,中國大概也不

metroid010406/13 11:30會那麼快反制,比較可能拿這個來談其他貿易障礙

yesyesyesyes06/13 11:45推文一堆只會二分法 不知道是不是在反串

a1e06/13 11:51樓上大陸已經開始反制了,前陣子的大排量汽車關稅就是針對德

a1e06/13 11:51國出口到大陸的車,針對法國是白蘭地還有其他農產品

PRME06/13 12:00經濟學已經告訴你,加關稅就是國內消費補貼國內生產,還賠上

PRME06/13 12:00產業競爭力。

seemoon200006/13 12:03產業有沒有競爭力 其實是看領頭企業的實力

seemoon200006/13 12:04一流的企業會在各種環境條件下在全球繼續生存

seemoon200006/13 12:05關稅這些年來 各國主要都是為了保護就業

zxcbrian06/13 12:08經濟學也告訴你,傾銷會發生什麼事,中國這種不正常的

zxcbrian06/13 12:08競爭方式,當大家白痴?講那種話別笑死

roseritter06/13 12:09大不了打世界大戰嘛 沒事沒事

zxcbrian06/13 12:10講這種話都不會臉紅,講幹話還講的一本正經

ffbbhh06/13 12:17喔喔

good575506/13 12:50很多人不知道對岸很多品質好的傳產都是台港商嗎 就算是

good575506/13 12:50汽車業也是靠日德技轉(合資)起來的 跟台灣的國瑞裕隆

good575506/13 12:50一樣 只是台灣的設計能力比較差 對岸直接挖保時捷bmw的

good575506/13 12:50設計團隊過來教

km612tw06/13 12:56笑死 傳產早就被中國本土企業打趴了 還在台灣

km612tw06/13 12:57中國企業會創新提升技術 台廠只會哭著要外勞 炒房地產

km612tw06/13 12:58想辦法靠政府關係用法規捲死自己人 妨礙進步

good575506/13 12:59喔?可以舉幾個傳產創新的例子嗎

seemoon200006/13 13:01中國厲害的是鴻海那一套 每個環節都將成本最佳化

seemoon200006/13 13:02創新應該是比較少 都算是複製美國一流企業的產品

good575506/13 13:03就我所知對岸的傳產99%是複製貼上台港澳韓日德的模式

good575506/13 13:03然後把價格打下去 這樣叫創新?

good575506/13 13:05以高鐵為例 高鐵叫創新嗎 不就複製貼上日韓的模式

good575506/13 13:05日德

good575506/13 13:05不是全品項都有生產叫創新耶

DYE06/13 13:11中國高鐵專利占全世界70%

DYE06/13 13:12你馬神都評過

Coma06/13 13:16你馬神現在在崩潰禁止使用蘋果手機耶

good575506/13 13:21https://i.imgur.com/ZjKDJFd.jpeg

圖 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關稅

good575506/13 13:21不予置評...有濫竽充數嫌疑

DYE06/13 13:30馬神信徒對馬神崩潰也一定是不予置評

send9955506/13 13:31大陸企業esg普及率很高,光這點要另外找其他國家的企

send9955506/13 13:31業完全替代很難欸

KrisNYC06/13 13:40正確 零組件 尤其扯到電子相關件 亞洲供應鏈太強大了

KrisNYC06/13 13:42這個強大已經不只是便宜而已 可靠性與快速研發都屌打了

VSshow06/13 13:43歐洲品質,以卵擊石

metam06/13 13:49其實這篇不就說明老歐國家靠中國的便宜人力爽太久

calase06/13 13:55中國那個esg真正去過的台商應該都不相信…

bobokoko06/13 14:01工業革命以來,碳排放累積排放最高的就是西方世界,美

bobokoko06/13 14:01國還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然後現在又指著其他國家要替環

bobokoko06/13 14:01境買單尤其中國,根本雙標,殊不知這方面中國其實表現

bobokoko06/13 14:01優異,發展新能源車便是其中一個因素,產能過剩都是西

bobokoko06/13 14:01方國家的假議題,自己太懶惰,卻怪別人太努力

iwei093006/13 14:19哇 ptt被滲透多嚴重啊 呵呵

iwei093006/13 14:27中國有環保?中國給的碳排量數據 誰信誰傻蛋

Coma06/13 14:27竟然有人說世界最大污染源最環保XDDD

elvis3090106/13 14:32中國人均碳排大概是美國跟加奧的一半

elvis3090106/13 14:32當然比這三個國家環保很多

elvis3090106/13 14:33尤其中國還是世界工廠

Coma06/13 14:44中國人口是美加澳的幾倍?總量再怎樣還是最大啊,更別提還

Coma06/13 14:44一堆黑數,看空氣品質監測就知道多恐怖…

Adonis708806/13 14:48中國表現優異 XDDDD

iwei093006/13 14:48笑死 這時候就看人均碳排?真的有人會信這種數字?

Westzone06/13 15:06科科,真的強應該是像NV台積這樣加價賣..土共殺到血流

Westzone06/13 15:07成河是強在哪?殺越多引來越多關稅逞罰供應鏈照樣要跑

calase06/13 15:08先不提其他的,大家使用的車,電腦,手機,網路…關鍵技

calase06/13 15:08術全部都在歐美手上啊

iwei093006/13 15:09中國努力工作?努力吃草吧 吃草碳排最低

good575506/13 15:42中共把橋樑和污水處理的專利算在高鐵專利裡面 要怎麼評

good575506/13 15:42價 本來就亂算一通

piyopiyolee06/13 17:31又是那套中國市場大的論述

mussina2706/13 20:35中國車市內捲到現在向下殺價買一送一也救不起來的今天

mussina2706/13 20:35,放棄和不放棄有差異嗎?

shawncarter06/13 23:44照你這論調,反正對中國課關稅都是搬石頭砸腳,中國

shawncarter06/13 23:44越打越大尾,中或最贏,那中國被課重稅應該要放炮慶

shawncarter06/13 23:44祝啊,甚至應該要求再加倍關稅。但是事實上隨著對中

shawncarter06/13 23:44國脫鉤關稅這幾年發展下來,經濟出了問題的是中國,

shawncarter06/13 23:44股市屢創新高的是美國。

qmaper06/14 05:41中國國內品牌都捲到剩沒幾家了....

michael805106/14 11:39反共跟用中國貨是兩件事,說什麼台商都沒政府幫助,

michael805106/14 11:39那不就是阿共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