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請益] 憤青 sjw被現實打臉的電影??

看板movie標題Re: [請益] 憤青 sjw被現實打臉的電影??作者
chirex
(沒有銅鋰鋅)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 引述《cloning (南部台客)》之銘言:
: 最近剛好有篇報導類似這標題,
: 今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影片
: 《哈樂黛的愛與死》(英語: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 在wiki上描述這
: 影片是在説:
: “1940年代,美國政府將毒品戰爭種族化,盯上黑人爵士歌手比莉·哈樂黛,竭力阻止她演: 唱她個人的爭議性歌曲《Strange Fruit》。”
: 結果被爵士樂史專家Lewis Robert Porter在JazzTime上投書考證,當時美國政府既不阻止
: 她唱Strange Fruit,也沒興趣不讓她上台演出。抓她的原因就是禁藥管理局盯上她在使用
: 海洛英。在釋放她後,她還多次上台演出跟錄製Strange Fruit,完全沒什麼政府竭力阻止
: 的電影情節。
: Porter也找到電影改編Johann Hari書中引用的源頭是出自哈樂黛粉絲Julia Blackburn寫的
: With Billie一書內的情節,作者寫email問Julia關於這段鋪陳整部電影的內容,Julia回“
: to present a more rounded portrait of Billie”.
: 結果作者再透過其他哈樂黛傳記作者群、劇院演出記錄和政府解密檔案等等,發現Julia根
: 本是唬爛來的。
: 所以整部電影要塑造美國政府陰謀對付黑人想伸張民權的主軸根本是導演Lee Daniels根據J
: ulia加上Hari的幻想編出來宣傳BLM的。
: 出處: https://jazztimes.com/features/profiles/the-united-states-vs-billie-holid
: ay-vs-the-truth/

你提到這片就讓我想到『灣生回家』背後引發的爭議。

灣生這部電影本身的出發點是對的,

也真有此事。


但監製陳宣儒的身分跟引起的爭議,

卻掩蓋了觀眾該重視的部分,

反倒模糊了焦點。

當所謂的發起者的誠信受到質疑,

閱聽眾要如何去信任他的故事是否值得信任?

要如何去信任他們背後的動機?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103-dailynews-Wansei-Back-Home/
鄉愁、騙局、真假身份與非虛構書寫,《灣生回家》造假風波回顧
端傳媒記者 張淼 綜合報導 2017-01-04



利用人的善良而進行欺騙,這是最險惡的行為。身為《灣生回家》的支持者,我不能不感到失望,而且有一定的挫折感。因為這個事件並非只是身份造假,對於台灣歷史也構成很大的褻瀆。這是利用台灣人的歷史失憶症,才使謊言獲得了存在的空間。

---台灣作家陳芳明


大家會不會以為我們也是騙人的?

---《灣生回家》主要人物、86歲的家倉多惠子得知造假事件後聯絡導演黃銘正


作者刻意隱瞞身份、編輯如何查證?對公共利益的真相追求和尊重隱私權之間如何拿捏?馬克吐温分析過小說與歷史的真實與虛構異同,而「灣生故事是真實的、作者身份是虛假的」,其動機值不值得寬容?其功過值不值得三七開?說謊和誠實只是簡單的加強道德問題,還是更複雜的時代病?

--遠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


我們都知道灣生是真、紀錄片裏受訪者是真,所以或許,關於灣生的研究、書面記錄(甚至是紀錄片的拍攝),最好能重啟。唯有重製出真正的優質作品,才是面對這次風暴的積極作為。(當然,作者不能再是田中實加或陳宣儒了。)

--作家吳明益


台灣文壇盛行現代主義,本來就缺乏現實主義寫作的土壤。也就是說,對現實冷漠、忽視真實性,可能就是台灣寫作傳統的基因……紐約客的非虛構寫作,有事實查證的部門。張
贊波寫《大路》,專門用一章處理記錄者在拍攝、採訪時的身份問題。《野心時代》作者歐逸文說,他試圖說服他的採訪者,以便寫進他的書……出版社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呢?我認為不容迴避。你應該確認作者是否有虛構,採取的文體是什麼?而作者造假,出版社無法查證的情況下,當錯誤發生也難逃連帶責任,至少是一起認錯。

--八旗出版社主編富察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5.46.247 (臺灣)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