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何維持身體狀態?
※ 引述《pttj ()》之銘言:
: 身為上班族一週跑步2~3次,每次看身體狀況4~5k,目前大約跑了半年。
: 覺得身體狀況最好分速大約可以到5:40,最差會到6:00左右。
: 跑完5k時間大約會差到約2分鐘。
: 感覺這樣分速差好像有點大,在業餘的跑者來說這樣算正常的嗎?
: 有沒有人可以分享維持身體狀況的方法?讓每次成績可以差不多。
你所謂的正常狀況其實不是合理的
人體的體能曲線應該是波浪向上的
/
/\ /
/\ / \/
/ \/
/
像這樣子有高有低 整體趨勢向上 直到一個高原期 但應該離你還很遠
訓練週期簡單來說應該是
訓練--疲勞--休息-超恢復
每次都維持同樣的強度 對體能的進步沒有太大
就算是業餘的跑者 也可以簡單的安排高低強度的訓練 對體能的幫助比較大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6.244.186 (臺灣)
※ PTT 網址
推
借問超恢復期就能增強訓練強度了嗎
84
[討論] 休息久一點幫助練的壯一點許多年來,健美愛好者及許多健美選手訓練都採用相當短的組間休息(<90秒),他們聲稱 較短的休息時間能幫助最大化累積訓練的代謝壓力(Metabolic Stress, 雖然現在一些新 的證據顯示了代謝壓力與肌肥大效果可能並沒有直接關係),也或許是根據某些肌肥大研 究指出阻力訓練採用短的休息時間相較於較長的組間休息能讓蛋白質合成相關的體內荷爾44
[情報] 阻力訓練訓練量相同下不同強度的影響如何設計出一個有效率的課表對於不論是提升肌力、運動表現還是肌肥大亦或是瘦身都是 至關重要的一件事。 設計課表時有許多不同的變因是我們要納入考量的,例如:訓練動作的選擇、動作的順序 、訓練頻率、組間休息時間以及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訓練強度"和"訓練量"。 在阻力訓練中"訓練強度(intensity)"通常主要是指阻力訓練動作的重量相較於1RM43
Re: [問題] 體能提升瓶頸: : 各位板上的神人神腿神肺大大們好 : : 小弟約三月開始做百岳訓練 : 幾乎每週末都去刷陽明山東西大縱走27
[建議]肌肥大訓練中安排肌力週期能提高增肌效果長年以來,只要提到肌肥大,大家一定都會說做8-12RM也就是約70%-80% 1RM的強度,因 為過往某些研究指出這是對於肌肥大效果最好的訓練區間,也因此大部分以肌肥大為目標 的訓練課表例如:健美式訓練等會將大部分訓練量都設定在這個強度範圍內,但近年來大 量的研究及證據 (Counts et al., 2016; Fink, Kikuchi, & Nakazato, 2018; Fink,25
[問題] garmin 今日建議訓練的根據是啥?自從去年底開始,好像手錶好像每次要跑步就跳出這個, 每天都會根據身體恢復度不同有不同訓練菜單,精神好訓練強度就比較強,睡眠不好或疲 累時建議訓練量就比較低,感覺準確性還蠻不差的, 很好奇它的課表菜單依據是啥,17
[心得] 沒那麼簡單 | 新冠確診後恢復訓練建議前言 你有確診過嗎?解除隔離後是否仍覺得新冠從未遠去 或是總覺得身體大不如前遲遲無法復原? 因為 COVID-19 很常侵襲到心肺系統,根據先前 SARS、MERS 的經驗12
Re: [閒聊] 等長訓練很適合沒時間的人?有人跑來跟我說你有引用我的發文,稍微回應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 引述《Radiomir (Radiomir)》之銘言: : 負重從 8~12RM 改為 16~20RM : 離心到最大刺激處停留 3~5 秒 抱歉有點看不懂8
[討論] 其實問題會不會是在體能有在外面跟甲組球員打過就知道 準啊 怎麼不準 射你滿臉豆花的各種準 更不用說罰球 人家只是板凳喔 所以職業層級的準度 根本不用懷疑6
[討論] 訓練強度照表操課和照感覺走的優劣目前絕大多數的阻力訓練計畫,不論目標是肌力、肌肥大、爆發力等,幾乎所有訓練計畫 都是使用__% 1RM為強度單位和前提去做設計,這種以單下最大反覆次數百分比(PBT, Percentage-Based Training)的去規劃重量的標準方法簡單方便,容易計算、規劃與紀錄 的特色讓這種方法蔚為主流,是現在不論是在運動科學界還是實際健身房內最常見的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