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 Dcard 數據窺見年輕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新聞] 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 Dcard 數據窺見年輕作者
HongYang
()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12

裡面有句話不錯,一個詞彙代表的是一個國家文化的底蘊。

不過台灣人向來都是很喜歡學國外,說難聽點是只想抄。

比較明顯的是連我們政府自己蓋出來的景點都在學國外的東西,每次主打都是什麼好像
來到日本,好像來到歐洲,外國觀光客來台灣看山寨版的幹嘛?

如果連政府都不會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有所尊重跟驕傲,並且用心的包裝及推銷出去,那
國民被其他國家的文化入侵就不要吵說是統戰。畢竟你沒有從小讓國民認為自己的文化
是最好的這種認知,他們就容易被國外經過包裝後的東西吸引並模仿。

鄰近國家舉凡日本,韓國都對會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並且包裝後推銷出去,台灣這方
面要再加油才行。

當年輕人大量觀看中國的流行文化,他就不會認為中國有什麼問題,並且會慢慢認同他
,從小開始影響是最厲害的。

就像綠粉只看三民自,藍粉只看中天之類的,這些都是長期洗出來的結果,且都毫無懷
疑的認為他們自己的論點才是正確的。


※ 引述《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之銘言
: 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 Dcard 數據窺見年輕人網路用語趨勢
: https://www.readr.tw/post/2836 READr (UDN互動新聞品牌) 廖元鈴
: 當中國在臺灣成為強勢流行文化
: 觀賞完串流平台的最新戲劇,打開通訊軟體呼叫朋友,準備一起玩連線手機遊戲;或
是打
: 開社群網站,瀏覽喜愛的明星資訊......這是當代年輕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 只是對今年 16 歲的高中生林俞淨(化名)來說,她看的節目是 明星大偵探、使用的

: 通訊軟體是微信、與朋友聊天的文字是簡體字、著迷的手機遊戲是 王者榮耀。
: 無獨有偶,現年 20 歲的南部大學生小妤(化名),手機裡常用的 APP 是微博、微信

: 騰訊視頻,用來關注她喜愛的中國藝人消息。
: 她們常把「視頻」、「閨蜜」、「打 call」等在中國流行的詞彙掛在嘴邊,並不特別

: 得在臺灣使用有什麼奇怪;被問到會不會使用「服務員」、「網民」等字詞時,還回
問記
: 者:「這不是大家都會用嗎?」
: 「閨蜜找我出門」、「他顏值擔當」、「這東西好種草」......當臺灣年輕人琅琅上
口的
: 字句離不開中國流行語,背後體現的是兩岸的文化交流,還是不對等的文化滲透?
: 一位在中南部教書近 10 年的老師吳子午(化名),在教學現場注意到學生使用中國
流行
: 語的頻率日漸增加。「平常上課互動時,學生就突然蹦出一句,『網紅』、『學霸』
、『
: 老司機』這種詞彙;當下提醒他們,這是中國來的詞彙,但學生大多不以為意,久了
也就
: 沒有特別提醒。」
: 但更讓吳子午疑惑的是:「為什麼學生放著臺灣有的詞彙不用,卻選擇這些中國詞彙
使用
: ?」
: 從 Dcard 論壇資料 窺見中國流行語滲透
: 不只吳子午感到困惑,以國內網路批踢踢(PTT)論壇為例,熱烈討論「中國用語」議

: ,多是關於「 [心情] 無所不在的中國用語」、「[問卦] 中國用語是不是深入低年齡
: 了」,顯示不少人已注意到中國流行語持續向年輕族群紮根的現象。
: 為了試圖解答這個現象,READr 鎖定臺灣時下主攻大學生族群的論壇Dcard ,抓取近
8年
: 間累積的 391 萬篇論壇文章,並藉由網路大數據專業「DailyView 網路溫度計」提供
: 中國用語聲量榜,找出歷年來 Dcard 上究竟流行著哪些中國用語。
: 從近 8 年的 Dcard 論壇資料中,我們找出持續被使用的中國流行用語,以 2020 年
為基
: 準,前 15 名使用頻率最高的中國流行用語分為「閨蜜」、「立馬」、「特好/特別
好」
: 、「網紅」、「顏值」、「小姊姊(小姐姐)」、「在線」、「奇葩」、「信息」、
「好
: 評」、「套路」、「老司機」、「學霸」、「佛系」、「視頻」。
: 從使用趨勢來看,2020 年前 15 名使用頻率高的中國流行語,在 2015 年至 2016 年

: 使用頻率飆升,接續幾年的使用率都居高不下。
: 舉例來說,像是「閨蜜」在 2014 年開始有人在 Dcard 上使用,2015 年開始出現次
數飆
: 破 3000 次,隔年更成長了 4 倍。無獨有偶,「網紅」、「顏值」、「單身狗」、「
: 妹」這些字詞,相較於前一年的使用次數,都以兩位數成長。
: 根據吳子午的親身觀察,READr 分析出的中國流行語百大表中,前 25 名的詞彙他都
常常
: 在教學場域裡聽到學生使用;另一位在北部國立高中任職的蔡老師教學時也有相似的
感受
: ,「這些字詞蠻常聽到的,同學們覺得有趣就會去說。」
: 為什麼中國流行語在年輕族群中日漸普及?若從 Dcard 個別討論版中國流行用語的使

: 次數可以發現,Dcard 歷年累積使用中國流行語最頻繁的討論版前三名,分別是 BL

: 追星(entertainer)版、戲劇綜藝(tvepisode)。
: 以 BL 版中使用「姨母笑」的為例,最早是源自於韓國的粉絲圈(又稱為飯圈),由

: 中國娛樂產業的明星藝人逐漸低齡化,使得該詞彙在 2016 年於中國廣泛流行使用,

: 並在 2017 年首度出現在 Dcard 的追星版,緊接著則是 2018 年的 BL 版。2019 年

: BL 版的「姨母笑」甚至成為當年度所有討論版中使用比例最高(26%)的中國流行語

: 除此之外,像是「pick」一詞原意為英語的挑選、選擇之意,隨後衍生為支持誰、喜
歡誰
: 的意思,成了中國「飯圈」的熱門術語。回溯源頭,最早也來自韓國。
: 2016 年至 2017 年開播的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101》,由於主打開放觀眾簡訊投票

: 決定哪些舞台上成員被淘汰、哪些成員可以晉級,首創性的養成類真人秀帶動了中國
網路
: 討論熱度,像是「你 pick 的人選出道了嗎」、「國民 pick」等詞彙。中國騰訊看準
: 內市場討論熱度,於 2018 年拿下正版授權,推出《創造 101》節目,培養新一代中
國女
: 團;而中國愛奇藝也在同年推出真人秀節目《偶像練習生》,由各大經紀公司推薦的
百名
: 男練習生,由全民票選出最終優勝人選,成為全民男團。
: 以追星版中的「pick」使用頻率,於 2017 年首度出現,之後每年都有人使用,於 2
019
: 年出現高峰。
: 由此可證,「姨母笑」、「pick」等字詞在 Dcard 的流行時間點,與中國流行娛樂時

: 趨勢相符。若把 Dcard 論壇語料視為臺灣年輕人的網路行為縮影,臺灣年輕族群學習
: 國流行語的主要來源便離不開中國的影視、娛樂節目、動漫遊戲等次文化(subcultu
re)
: 的流行。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07.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18274422.A.F42

leon77117004/13 08:42還好啦 現在一堆用語還是日文的 又沒啥

leo0013404/13 08:42認同

WTF111104/13 08:45推,台灣真的從沒好好對待自己的文化

retre7704/13 08:46的確如此,現在已經現象化了,5~10年後會更明顯

sky1on504/13 08:50台灣就是文化大熔爐,還不是一堆人說花惹發

brightest04/13 08:55豪斯登堡也是山寨歐洲 好嗎

tskier04/13 08:58推。就沒在認真推廣自己的特色啊!紐西蘭毛利人才多少,

tskier04/13 08:58他們小學不分族群教毛利語唱毛利歌曲,隨便一個人都可以

tskier04/13 08:59侃侃而談紐西蘭的原住民文化和象徵。因為他們知道比拚英

tskier04/13 08:59國文化輸人一大截,台灣呢?

anmico04/13 09:00會嗎?國小就有本土課程還有原住民客家語台語推廣

anmico04/13 09:03連越南印尼都有宣傳 強調民族融合

metal52104/13 09:03你是沒看過台灣的8+9登上國際舞台代表台灣嗎

anmico04/13 09:04早期受kmt教育的可能不知道現在國小教育蠻多元的

kohanchen04/13 09:57山寨版也是支語 台灣是說盜版

wilson343504/13 11:41有啦,我國小有本土語言的課程,不過你也知道,台灣

wilson343504/13 11:41人就是沒有要考試就不重視啦,有跟沒有差不多

andrewjet04/13 16:37什麼小瑞士、台版下龍灣、台版威尼斯殺小的,聽到都覺

andrewjet04/13 16:37得智障,台灣人永遠只會模仿跟國外的月亮比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