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兩棲登陸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兩棲登陸作者
antimag
()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32

新港級兩棲登陸艦 採用飛剪式艦首 所以速度快 適航性高
也不因為不是平底船頭就無法搶灘
它靠船頭34公尺吊橋去搶灘
https://tinyurl.com/y8fnfoya
請不要說他無法搶灘

有那麼多優點
為何新港級設計沒有很流行?
各國還是製造大量平底兩棲登陸艇
還冒出l-cat這種複雜的設計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45.103 (臺灣)
PTT 網址

mmmimi11tw07/11 23:43ˊ___>ˋ

moeliliacg07/11 23:52因為要維護那吊橋也不容易 而且在你付出了這麼多之後

moeliliacg07/11 23:52最大航速也不過是22節 在搶灘的時候速度又更低

moeliliacg07/11 23:53但是LCAC可是40~50節 空中的垂直登陸更是上百數百節

antimag07/11 23:54但平底船兩棲登陸艦跟新港級比 毫無優勢 但新港級不流行

JOHN11707/11 23:54兩棲攻擊艦為核心的立體化進攻帶來戰術革新,新港級這樣

JOHN11707/11 23:54的設計自然退出歷史,至於平底艇、氣墊船執行登陸戰還是

JOHN11707/11 23:54需要兩棲攻擊艦,都反映了登陸戰的轉變

moeliliacg07/11 23:57CP值的問題 垂直登陸+LCAC不是所有國家都玩得起的

moeliliacg07/11 23:57新港級相對傳統登陸艦優勢不夠大 成本的提升倒是確實

moeliliacg07/11 23:57

moeliliacg07/11 23:58另外除了少數國家兩棲能量是實戰需求外 多數國家是

moeliliacg07/11 23:58海外運補/人道救援/維和行動等需求 不一定需要那麼高

moeliliacg07/11 23:59的時效要求 因此便宜可靠的傳統設計或於輕裝時才高速

moeliliacg07/11 23:59行駛的設計還是有其用途的

OpenGoodHate07/12 00:40不是每個灘頭都能這樣搞,在美軍時是左右舷都有外掛

OpenGoodHate07/12 00:40浮橋碼頭跟LCM,在台灣好像沒看過這樣出場過

rommel107/12 00:45俄國的登陸艦還是用老設計 數量少

scotch07/12 00:51俄國一票也有艦艏門

scotch07/12 00:52Ivan gren級

kuma66022407/12 01:00無論平底LST或新港級登陸艦問題相同

kuma66022407/12 01:01進出耗時麻煩,太吃潮汐,雞蛋同1籃

kuma66022407/12 01:02“可以登陸”不代表實戰好用

kuma66022407/12 01:03有LPD/LHD後,很多國家希望

kuma66022407/12 01:03大船永遠不去灘頭坐著不動當靶子

kuma66022407/12 01:03躲在外海放出可犧牲的小車小舟小艇

kuma66022407/12 01:04就算舟車艇被打中也只犧牲1/N

kuma66022407/12 01:05更有錢就海量旋翼立體機動登陸

kuma66022407/12 01:05共通點是什麼,讓大船擺遠一點

kuma66022407/12 01:06誰管你用什麼招式能讓大艦登陸

kuma66022407/12 01:06有別招可用,沒必要幹嘛冒險呢?

kuma66022407/12 01:07擺到灘頭坐著就是靶子

kuma66022407/12 01:07越大的越不能冒險犧牲

kuma66022407/12 01:07我ok 你先請,就變成登陸艦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