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何指數投資者要打死不賣股票
目前自己也是使用指數投資
因為最簡單最不用花心思,每隔一段時間固定投入,不管當下的價格高或低,這樣最終一定會買到平均價格,再加上如果選到適合的國家或標的,大盤長期往上這個前提
不過有個問題還不太懂,可能需要未來再去看書研究的是:
一直買一直買,未來如果已經累積足夠財富
1. 什麼時候開始進行資產轉換?如何逐年資產轉換?(轉換過程太短可能引起稅務問題,太長可能又再度面臨市場波動)
2. 真正退休後的提領策略
以資產轉換來說,雖然每個學派策略不完全一樣,但大多建議越接近退休時,要開始把一部分比例的指數化部位,轉移到其他波動性更小的部位,例如美國公債或銀行定存
但要從退休前幾年開始轉換?可能就需要好好規劃,因為在轉換的過程中可能面對獲利造成的稅務問題
比方說累積了5000萬指數化部位,希望把3000萬轉移到債券,那要分成幾年進行?如果5年,每年600萬會不會引發稅務問題?如果10年,會不會在轉移的第7年指數化部位又適逢下跌,導致需要調整策略?
再來是提領策略,傳統的4%提領法,還是後來的動態提領?
感覺上指數投資的難處除了一開始在累積資產的過程中要抱得住跟嚴守自己的紀律以外,另一個需要花心思的就是在接近達成你的財富目標後,要怎麼去按部就班達成資產配置跟思考提領策略了
上面寫的很簡略,因為還有很多需要學習,讓大家見笑了,單純想提出來與大家討論看看以及請益
祝大家股票賺錢,早日財富自由,人生自由
--
說到股債配置 後來看了國外的一些分享 的確也有學者認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全股票」反而比股債配置更安全(他的論點是考 慮到債券可能輸給通膨等等) 所以即便是指數化仍然有許多不同細節的流派啊
※ 編輯: peacemetta (39.15.0.95 臺灣), 08/01/2024 11:22:39泥們都好厲害,
想猜高低點就不對這個味了
推薦你去上綠角的課,想省錢去讀大仁哥的書,生命週
期投資法的部分
退休後要3000萬的債,一開始就不該買到5000萬的股,
看到一次轉,還是新資金投入的時候順便慢慢調整也可
要先算好最終資產和目標配置
退休時想好股債比,要用錢就看哪邊超過就賣哪邊
如果是考慮通膨,配債沒意義;但如果是降波動...債
券似乎還行?尤其是你要是股票部位是TQQQ那種槓桿ETF
提領階段還有一個長壽風險要注意,搞不好壓力山大
活(自覺)爛透的我們人人都有機會晉身人瑞
所以個人傾向退休當月(不過我應該會申請延退)一次過
前10年就可以開始換了,把配息投入債券
轉投資高股息ETF,在盡可能保存本金下靠股息維生
高股息不行的,債卷擋的是衰退...
大仁哥的書有教50%再平衡超受用
衰退的時候,股息一樣衰退
真的大衰退時,只有少數類股也許可以逃的過股息衰退
那些類股也可以拿來避險,就看眼光了
定期在平衡 不要留到最後 有可能超過全股
再
注意只是有可能
每次再買的時候都可以進行資產轉換,想要慢慢換就
慢慢多買你想增加的
這些是一開始規劃好 之後嚴格執行 不要因為別人說什
麼流派就改變初衷
需要用錢的時候也可以賣,我一般先賣獲利最高的幾
隻,賣了比例下降,那也是一種再平衡
當然規劃時要花點腦力 可能要開excel粗略算算
退休後房地產就漲5倍了 還需要這麼麻煩幹嘛?
我新加坡一間condo
預估30年後新加坡人口突破1000萬人
人口密度超過 2萬/每平方公里
房價預估漲10倍 租金漲10倍
不要以為無腦看課程或影片就能找到答案
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取決於退休計畫 推修錢要花多少心
5000萬市價的condo就變5億
新加坡3房年租金目前200多萬 變2000多萬
謝謝指教
力盯投資組合 等等 者些都不是別人能幫你決定的
30年後新加坡也許就淹掉了
海平面上升也有可能多出很多航道
質押買債券 配息拿去補質押就隨時間轉換了
政大商學院教授周冠男-長期買進。今天新書剛上巿。
遵守長期買進,買買買不要賣。換你開 Maserati 跑
車。周冠男教授都已經力行証明指數投資是有效方法
。
每個人狀況不同 我是想明年才再平衡 股債開始有明顯
替代時
荷蘭全國國土在海平面以下 都還沒淹掉
新加坡租金報酬率5%
組屋租金報酬率10%
差不多下次衰退時
參考一下買借死,金雞母不要動
資產甚至持續給下一代繼續滾
我是看蜈蚣王的介紹ㄉ 感覺有搞頭
固定投入比低買高賣來回抽插賺的還少
地球暖化風暴會越來越劇烈
增值+租金報酬=遠超越sp500
謝謝指教
買借死已經持續投入 這觀念甚至可以給下一代
到時候的風暴會有多狂,不是現在可以估計的,而且多
出新航道,那個新加坡也就不需要了
畢竟只是臨時的資金停泊區,熱錢退潮要崩也是很快
買10萬機車前 先存20萬去買股 然後質借10萬出來 用
股息去還利息
怎麼變成台新大戰惹,打不贏就加入。我買新加坡房託
每年6%還行,買不起房子當房東也能過過乾癮啦
以前買LION S-REIT ETF(新加坡人應該都聽過這支),
台灣有投信出類似基金就改買台灣版基金惹
現在哥只買美國,只有美國長期向上
抓交替就回房版抓
不過comdo收租厚,以前去新加坡訪問就有聽過這招
沒在轉換的啊,就是下一代繼續玩下去。除非有更好的
用法了
窩這種窮鬼只能買證券化產品收租,跟買營建股87%像
不過台灣這類產品似乎叫好不叫座,兆豐的AUM太小、
UOB的也養不太大在30-40億台幣徘徊
condo收租才對,不過平民別難過,HDB Flat俗各大碗
長期買進這本書,不就是我的傻多終勝嗎?
不全然是,就台灣版《散戶投資正典》
退休就股7債3 我他媽絕對不會放定存 債3就是風險管
理 股7是拿來賺錢的
你賺的錢也是在幫下一代賺 幫你未來十年賺 55退休
以未來平均壽命大概可預期到90 你還有35年要活
所以才說以後人人百歲還真的不是夢,想死還更難
你有5000萬指數退休前移1000去高股息,1000萬去短
債就可以了啦
只要戶頭不是全0,超級歐印,有錢吃飯。真的是傻多
終勝啊。昨天那位80鎂*7000股山頂洗碗NVDL的蓋牌鄉
民。一個晚上就尻85000美金回來了。
重點是要多存一點去住銀髮村
我說的高股息是指退休生效當天一次賣掉轉進高股息,
所以65歲以前決不變動
例如退休生效日5000萬部位就當天一鍵賣出、一鍵買入
5000萬的0056+00713+00878
一個晚上尻幾百萬那是他大戶 其他散戶(like me)
就是乖乖等回檔投資指數 我沒炒股的天份
這樣算是變相的防止通膨吃掉退休資產並建好現金流
SG有condo這本錢也夠厚
其實買0050 SP500 也可 只要生活的錢夠就好 含息報
酬指數型還是贏高股息一點點
債和股交錯可以一定時間產生利差(因為股債有一定
SG HDB Flat也不便宜了,聯早之前說過百萬組屋很多
時間區間是漲跌相反的 美金定存同) 所以各存配置
主要是平衡長時間的均報酬…看事情只看一小塊 很
難知道大資金策略
照z大說法歐印新加坡reit就好了那麼累幹嘛
持續買進。生命週期投資法。買來看
剛好趁這邊我想詢問一個對於「再平衡」的問題,想
請了解的鄉民朋友賜教。再平衡我明白。在上帝視角
的狀況下。不管總財產增加,或減少,就是像翹翹板
一樣,調整成你自己可以接受的比例。55、64、甚至
82。但,就是這個But啊。人類可不是轉生者,沒有視
窗,沒有上帝視角。隨著產品槓桿倍數、借貸、損益
波動變化。就算懶一點半年調一次。嚴格說起來,我
其實很難確切確定我總財產到底有多少。我也只知道
我80%的錢放正二了,但這樣算180%曝險好了,然後我
要幹嘛? 我的總財產一直在變化啊。本意是指「定期
把曝險比例調整成定數嗎」? 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
。我可能常保戶頭活期只要有50萬現金救急就夠了。
正二膨脹就膨脹啊。隨著市場滾動繼續複利變大不好
嗎。
回答樓上的問題:再平衡分成定期調跟定比調兩種,哪
指數投資不就是要buy n hold 一直在池子內。直到要
退休時再來想轉換問題?
種好看個人。定期調就每月、每季、每半年甚至每年一
個時間點調整(我用這種,一般都聖誕節後隔一天)
定比調就是當兩者比例差距超過一定比例(例如5%)就調
一輩子別領 留給子孫
整,一般指數投資者記得是定期調整居多
我記憶中是這樣,話說Greenhorn有再平衡專文可以找
,還免費的
安不安全是看你用不用得到那筆錢,你抱不抱得住
還有你的提領時機,越靠近提領越怕股災。
如果離提領時間夠遠而你用不到,起浮也不怕
那只買股甚至正二也完全沒問題。不過這就是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的問題了,因此通常還是建議資產配置不全押
畢竟指數化投資的弱點就是那筆錢會變得很缺乏彈性
周教授能開瑪莎拉蒂是本業賺爆好嗎
指數投資只是抗通膨而已
這篇比前一篇有用多了
65歲如果有3000萬台幣,我個人覺得就可以退休,其
餘我會放在VOO
誰說的 ,我目前41歲,資產3700萬也還是繼續工作
沒有要退休阿
羨慕全職投資客
不用當社畜真好
退休這字眼的重點是 你工作為了啥= = 為了糊口/累積
資金等 面對現實不得不賣時間當打工仔的情況 這種工
作才有財富自由退休的說法..反過來 工作/事業是休閒
純粹成就自我 必要時可以全拋...這種工作永遠沒有退
休的一天..就跟遊戲玩家一樣 除非電子陽委 不然就是
活一輩子玩一輩子 玩到沒辦法玩為止(含電子陽委)
爆
首Po指數投資者不相信人有辦法高點賣出 低點買進 但只要看30周均線14
你 google 一下 200 SMA strategy 就可以找到很多探討這個簡單策略的文章 回測績效都有 指數投資者有很多種 持續買進也只是一家之言28
做任何投資交易前都應該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1. 這筆交易在賺什麼錢/這筆交易為什麼會賺錢 2. 該如何達成 對於投資大盤的人來說,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分別是: 1. 賺取股票的風險溢酬46
提高本業收入,指數投資穩穩的做,通常都能累積幾千萬的資產吧 不過這篇居然還這麼多推,看來股版寧願短進短出、沒錢但有快感是真的,然後還會鄙視指數投資無用 話說你懷疑指數投資,怎麼先不證明自己主動投資比較厲害呢?績效跟資產都沒貼上來啊 ※ 引述《froglilibon (立立蹦)》之銘言: :5
要先看誰會是指數投資者特質 指數投資者的特色就是不輸 什麼叫作不輸? 跑贏大盤叫贏 跑輸大盤叫輸 而指數投資者的目標總不會是不贏 那就是不輸90
先說我們指數仔都是低調、懶 其實低調跟懶的我,有點懶得回你這篇 但看到你說 MA30 週線抽插,就能躲崩然後低點買入,滿好笑的 懶懶的午後回一下 指數仔主要的買入策略主要是 Buy and hold/sleep15
長持且打死不賣指數基金的理由是預期指數未來會是上漲, 而上漲的理由如下: 1.通膨 2.對未來期待會更好(明天會更好) 3.雖然會大跌,但是彈升的幅度>跌幅10
還有一個重點是報酬率的計算 指數投資者最後應該會堅定的相信自己的投資計畫 而將錢照著計畫全數投入使其複利 但是很多主動投資人並沒有真的把全部的資金投入 這就會造成兩邊說的報酬率意義不相當
77
[請益] 退休後從ETF提領生活費的作法?目前的資產配置有房地產,定存股(台股),國外ETF(VT), 預計未來退休後生活費由這些資產的現金流提供, 房地產部分會有每個月固定的租金收入, 定存股部分就是每年的股利所得, 而國外ETF部分對於未來退休後的提領方式還沒有很明確的想法,72
[心得] 我的全市場指數投資及退休配置 Yr220210501 離開職場滿兩年, 本來沒想要更新現況(看到股板最近對指數投資一些爭議討論),不過想想 還是留個紀錄,至少讓有緣人看到還是有人用指數投資進行退休資產配置,當然會選擇指數 投資就是認為自己是普通人(指我自己)沒有選股/選時機能力,只追求市場平均報酬,絕對是 很平庸的報酬,永遠屬於小眾市場,有能力者or股神之類就請忍耐無視本文~~67
Re: [請益] 為什麼大家都在笑美債?其實買債就是看中穩定現金流 而且目前FED至少沒有放出升息選項 只是太多人想要短期看到FED降息從而 賺價差,但是債券本來就無法從短期幾個月 時間得到好看的報酬,要拉長時間至少以年57
[心得] 我的全市場指數投資及退休配置 Yr320220501 前言 : 時間過得真快,離開職場(2019/5月)已屆滿三年,又到全年度績效更新時間,持續留下紀錄, 這是以全市場指數投資為主軸進行退休資產配置,近一年標的物基本都沒有變動,然而有趣 的是第三年(2021/5~2022/4)整年績效持平,跟離職第一年一樣又做了一年白工...哈!!39
Re: [心得] 我的全市場(海外)指數投資及退休資產20200501 離開職場剛好滿一年, 由於這個版比較沒人分享退休提領方式, 我來野人獻曝分享這一年 個人經驗與心得~~也請各位大大指教 前言 : 一年前辭去工作, 曾留文如下 :37
Re: [問題] 為啥不推存股?我個人就是從存股 (2018股市八千多點開始到2020年底) 轉到指數投資的案例 一開始買一些大家熟知的定存股,股息在5%以上就買入 每年發股息時,的確感到開心與安心,而且隨著本金投入整體股息一直成長 但是遇到一些問題: 1. 心臟不夠大無法大量押注個股,以至於錯過了某些的確表現很好的個股22
[請益] 關於配息這件事有關股票或ETF配息這件事 對於年輕資產累積期間 不應該以配息為主要考量 而是以資本利得 就算有配息 也應該要股息再投入5
Re: [問卦] 40歲以下有人在自提6%?我啊 有一種東西叫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有分高波動低波動長期短期,基本概念就是分散風險 在多頭牛市這個時間點,大家都是股神,閉著眼睛都賺錢,會這樣認為很正常 但考慮長遠穩定性就需要資產配置4
Re: [請益] 有關etf提領的問題一、提領4%不是要你拿4%配息。而是這個數字根據研究 這個比例有較高機率能提領成功(提領30-40年死之前錢沒用完)。 這個高成功率的前提還是 退休之後投資於有一定成長能力的股債配置。如果是投資於只是拿 4%配息 但沒成長性的資產那成功率只會更低。因為3
[討論] 雨果:想靠指數化投資賺錢有2個關鍵指數化投資有兩個關鍵因子,一個是本金,另一個是時間,指數化投資要獲得不錯的獲利 ,第一最好本金要多,而且可以源源不絕的持續投入,第二是投資時間要夠長,10年都還 算短的,最好是從20年起跳來看投資績效。所以指數化投資最常被用來舉例的就是準備退 休金,因為對於45歲以下的人來說,距離退休還有好一段時間,但如果是現在已經60歲的 人,他也同樣適合用指數化投資來規劃退休金跟退休後的資金需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