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大哉問台灣的利率
以前
我所受的傳統經濟學教育
一直告訴我
資本邊際報酬率-折舊=名目利率
理由是如果前者比較高
就代表有套利空間
你會想要借錢去投資機器設備
然後因為借的人多
自然名目利率會上升
當然我也知道CECA也曾說
台灣現在的名目利率
會這麼低
是因為創業很困難
台灣不像30年前是高度成長的階段
這我是可以接受名目利率下降的
但是
房版一堆人在做的
借錢買房
因為租金投報率 大於 利息加持有成本
借錢買股
因為市場上一堆投報率大於2趴的好股票
對我來說
房子可以是一種資本
我把租金投報率當成
資本報酬率
我把股票殖利率類比成
資本報酬率
到底為什麼
這些擺明可以套利的事
會在台灣長期存在了
一二十年呢
有明顯套利空間的話
均衡利率不是應該上漲嗎?
更不要說名目利率扣掉通膨
將近於0 甚至是負的
請各位前輩回答
謝謝
--
Sent from nPTT on my iPhone 11
--
擺明可以套利? 笑屎 看你投資能力啦
40年2%內房貸擺明穩贏不輸 你看八卦製杖有覺得嗎
因為借的人還不夠多 銀行煩惱錢借不出去
一堆人談到借錢就嚇死 有能力套利嗎?
你以為股市賺錢很簡單? 不要看我們在股市賺錢就以為很
簡單好嗎
因為等著要被借的錢更多啊
負油價事件
IB大說的也是重點 一堆錢借不出去 利息自然低
台灣人太會賺錢然後存款 銀行滿手錢啊
“爛頭寸”
房地產的資金收納的太少
因為利息長期走下波,但是資產價格要翻漲被政府一直硬壓
所以產生龐大可以套利空間,主要是政府干涉
沒政府干涉,高雄單坪早就破百了
如果都進去的話不得了 目前爛頭寸是4個GDP
還在跟你30
台灣儲蓄額太可怕的高,這就是底氣
因為是小錢,你去跑uber也是擺明有套利空間啊,但仍撼動不
了僱傭市場。總經你要先看數字的數量級,這邊的神住豪宅線
下的房子,你說呢?
並且很多魯蛇搞不清楚狀況
你抗議房價太高不買房,把錢存銀行
其實你抗議失敗
因為你存的錢會被銀行借給我們去買房
美國企業定存也才770億美元
也就是2兆台幣
但是台灣央行那邊的定存有8兆
意思是借錢的人太少,才會有套利空間嗎?
樓上的不會唷…多數錢並未流到房市。或者你能分享今年從銀
行借了多少讓大家羨慕一下XD
銀行沒花掉的非現金流部分是美國企業的4倍 動動腦阿
台灣的銀行
多可怕
是台灣太會賺,外匯關係利率不會高
然後房價本來應該相對到一個價位,但政府幾巴亂干涉
造成房價長期被大幅低估
現金流
非去掉
人民又愚蠢,整天在什麼十年房價巡還沒硬追上去
所以長期房價低估,自然長期可以套利
所以美國政府才把台灣當盤子賣軍火阿
干 kuso太中肯 我們當盤阿
阿錢太多 政府又不讓大家屯太多房 怎能辦
這個儲蓄和一堆國家比要去掉70%,才算正常
不過因為干涉無法長久,所以房價會一直只漲不跌
啊你被大幅低估,跌屁,只會漲很正常
你他媽錢這麼多美國幫你花
原po去查查臺灣超額儲蓄率吧!整體投資根本不足
這個超額儲蓄是算單年
你一路累積 錢多到淹水了
是單年沒錯 但近幾年超額儲蓄都是誇張多
所以才會說政府舉債不足
還有償還本金啊
你實際操作房地產還要考慮現金流
所以很難收斂到利息+稅=租金
這個無套利空間的假設忽略了現金流的還本壓力
因為台灣都是自然人持有,如果都是財團就不一樣了
所以看懂的人,躺著賺錢,看不懂的曬太陽抗議還無效
不會有收斂不到的問題,只有收斂超高的問題
你看自由市場的,美國,應該,香港,新加玻
誰在收斂不到
只有收斂過頭產生泡沫,例如中國
資產這種東西,很容易炒過頭,不容易漲不夠
國際貿易買軍火來平衡一些出超壓力 畢竟我們又不想花錢自研
台灣政府強力干涉讓台灣長期漲不夠,是很神奇的
還有一個是多數中小企業根本沒那麼強的能力,你利
率調個一點他可
能就要趴下了,是在竹科上班的工程師比較多票還是
中小企業比較多
票不用講也知道
外國投資客看到都嚇到
要是你沒花掉 台幣早就強破天了
利率被逼著上去的時候,是不管很多企業的
韓國就是這樣,倒的不只是不動產
但是韓國不升息,他貨幣就崩潰了
最近崩潰的是阿根廷,可以看一下最近阿根廷變怎樣
通膨140%
因為存款還太多借的人太少
台灣人的存款不全是內需產業的錢,很多台商賺海外
、科技公司賺美
金
然後隔壁國家跑去買東西,因為貨幣貶更多
所以換阿根廷的貨幣去他們超商買東西,比自己國便宜50%
這就是如果韓國不升息的下場
這樣不就回歸到稅收太少的問題,你又不投資,又不花費,
那只好政府投資建設促進消費,建設好房價還是漲,果然雙
贏就是房版贏兩次。
根本沒空管你房地產和企業死活
台灣軍費太低錢挪過去搞經濟了 明明有防衛需求
因為台灣太多財商低的不敢借,你看八卦版
八卦版都是在反串,反觀八卦版沒有意義。
算起來台灣2022的超額儲蓄接近日+韓 存款大國
存款太高的意思就是人民投資意識不足,蠻慘的吧
存款大國+CPI不高應該會持續低利率好長一段時間吧?
貴,從來都不是它的缺點,而是你的缺點
幾次股市崩盤讓某個世代根本不敢碰股票,不然就是
菜籃族當沖小部
ceca請問有生之年看得到套利空間收斂消失嗎
位,賺個買菜錢
已經20年沒有科技大爆發了,大家都在修修補補,1%2%過日子
股票還是有風險,沒有穩贏這種事,只是勝算高,也
不是人人敢,看
40+5這麼爽的政策也能一堆人崩潰,所以才一堆人整
天哭要打房
台灣會有大地震阿,一堆房蟲只是忽略這風險,一但有風險
怎麼視為套利?
台灣有房的人多,自然房價漲符合多數利益,是沈默的多
數,政府不要反到被小部分的聲量影響,順著趨勢走才是
王道
昨天那場 了不起兩萬多人吧 事實證明 有房地年輕人也不少
又上課了XD,感謝
地震倒掉就都更發財了..XD
沒看到唯冠大樓屋主都發財了.
發生的事件要看阿....社會很危險的.
無論火災還是地震,屋主都會發財.
為啥?
阿就房價被低估阿.
如果今天唯冠大樓一坪100萬.
你地震倒掉就會虧不小一筆錢.
但問題就是價格太低,所以一倒掉重蓋新的.
靠新舊價差,就發一筆財,顆顆.
房價太低就會產生一大堆很有趣的現象.
這就是我們穩賺不賠,甚麼事情絕大多數都會造成房價噴的主因.
因為房價太低....白癡看不懂去死剛好而已.
問個問題 腹地被卡死的老公寓 這還有未來嗎?
無法都更的房子就要小心長期的出場機制.
樓上想說的是新竹大秘寶嗎
頭期?
無法都更的 除非你很熟 不然不要碰比較好
台灣很多問題根源是匯率長期阻升,導致貿易盈餘過高,導
致國內錢淹腳目
央行不阻升,台幣大概25-30波動,出口外匯就不會淹這麼
多新臺幣進來
彭總那那年代台幣30-35實在壓到太低,就是外匯操縱國
台灣幾大出口大廠都不是小Baby了,政府不應該再這麼保護
阻升大概就台灣人出國消費壓力比較大.
其他方面也沒特別不好.
看看北邊的日本...不但阻升還狂貶日幣.
企業保護就保護,韓國保護得更誇張.
差別只是,韓國一開始體質就很差.
畢竟打韓戰OOXX.
台灣一開始就很有錢,不要小看整個滿清帝國的錢.
阿你台幣那麼強幹嘛? 進口商又不會降價
那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外加外省人來台時帶入的大量資金.
大家都太小看滿清了,雖然被八國聯軍打的慘兮兮.
但,滿清很有錢,非常有錢,宇宙無敵有錢.
他最有錢的時候財富是第二名的好幾倍.
日本貿易逆差創新高,貨幣自然要趨貶
這麼多錢都跑去哪了,跑來台灣經濟奇蹟了,顆顆.
當然打仗花掉了大半,但台灣鼻屎大.
剩下的老本就創造台灣一路走來,體質都超好.
台灣歷史以來,任何的世界大波動,都震盪不大+國家財富穩定.
這可不是一般國家辦的到的.
看看菲律賓,當年亞洲第一大經濟體最有錢的國家.
一個操作不好就變成今天.
韓國如果炸掉,就是菲律賓化.所以韓國拚死要守住.
台幣強進口商不降價 民眾就會自己網購 搞一下私人代購轉賣
但台灣?你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
實際上就還是多了一些人搞小規模進口降價的貿易
國民黨的黃金助台論早就證明養百萬軍隊都不夠
即使是汽車你也會看到有人開小公司幫個人搞船運美國車報關
那是講講而已,你看台灣的財富再想想..XD
你以為光靠1970 1980 199x的經濟奇蹟可以累積這種體質?
怎麼可能..XD..太小看台灣有多有錢了.
而且1970 1980 199x這段時間經歷兩次產業重大轉型
你看台灣轉型很快,過渡期很小.
日本轉型到今天還在轉型..
當然你說台灣積體輕好轉彎.
但是好轉灣也沒這麼快阿.
你去看比台灣有錢的國家.
要嘛歐洲以前殖民國,要嘛產石油.
極少數城市國家例如新加坡/香港...那可是城市國家.
外加它們可是航運點上,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區.
你看過台灣這種型態的國家在台灣前面的嬤?
你應該沒看過吧.
有沒有想過台灣怎麼可以這麼強?
其他國家領導者都白癡嗎?一個白癡兩個白癡一兩百個白癡?
還是台灣領導者都天才??
你覺得我們領導者都是天才嗎..XD
另外台灣最厲害的就是.
能量還儲存很多沒使用.
我們龐大的外匯存底和超額儲蓄就是一種表象.
這種潛在能量,足以讓台灣在大型產業轉型個兩次.
韓國的話,她要是三星倒掉了,你看他會不會變菲律賓.
台灣經濟奇蹟說穿了,就是因為當時只有四小龍供應歐美日
市場,光聖誕燈泡都做不完
如果單純這種供應可以變成經濟奇蹟.
當時冷戰架構下,非西方陣營現在看確實很像白痴
不要說中國,現在越南印尼早就飛天了..XD
那種作法會陷入中產危機陷阱.
也就是目前中國撞到的牆壁.
台灣,台灣根本不存在這個障礙就走過去了.
馬來西亞也是撞到這個牆壁.
那個牆壁需要很多累積和一次大規模產業轉型.
因為以前只有四小龍供幾千萬人應歐美日,現在中印越幾十
億人加進來
先不講沒轉對方向掛點的例如菲律賓那種.
你要轉對方向,你也需要累積龐大的資金和資本.
你要知道當年也不是只有台灣韓國在幹,南美也在幹.
還有那個印度..XD...印度長期都被視為工廠,但是扶不起的阿斗
也不是他扶不起,是體質太爛,被殖民掏空後那麼龐大的國家.
你要爬起來,太沉重,需要非常龐大德時間累積.
基礎代工無法讓一個國家成為富裕國家.
中產危機陷阱就是這種型態最大的障礙.
因為你的薪資和資產上升,這些廉價代工就會轉移.
他為啥一定要用你?..
美國不能用墨西哥?巴西?歐洲不能用非洲?
所以你的利潤和薪資會被卡住.
你需要一個大型轉型...而這個大型轉型需要龐大的資金和資源.
以及,你要轉型必然有破壞,破壞後會產生龐大的金融黑洞要補.
中國目前不就撞到....
他大概會停滯在這種強度一段時間看怎樣調整.
推個聖誕燈泡!
資本主義世界很現實的..
西大,請問這可以怎麼解
而你在看台灣,當基礎代工撞到就升級.
升級都無縫接軌..
外加各種重大建設都直接搭配得好好的.
輕工業轉重工業(重工業很花錢又很吃基礎建設)
台灣產業有升級嗎 怎麼總覺得不夠高級 卡住了
重工業又轉電子業,電子業又調整成為半導體龍頭.
那個很厲害,人家大國家轉型一次都要二十年.
妳台灣三五年就轉過去了..
更厲害的就是硬體配套都直接跟上.
小船好轉彎吧 還是很有錢的小船
外加轉型的時候通常會衝擊外匯和債務.
台灣都不用煩惱.
有升級,從工安可以看出來
另外很多人把末端產品當作高級.
例如做汽車產業,要有品牌才叫高級,做零組件就很低級..XD
要知道,品牌是最危險的東西,說掛就掛,人家立刻取代你.
Ceca大看好這波AI繼續噴嗎?
但是,管你甚麼汽車品牌,你零組件都愛用本洲工業區的螺絲.
台灣真的是世界經濟奇蹟啦 不用看輕自己
就像管你手機甚麼品牌,高階的就愛用台積電晶片.
AI當然繼續噴阿 都還沒多熱
你現在還一堆人懷疑AI在噴啥小 那就還沒到頂
所以你煩惱台灣不做品牌幹嘛..XD..做穩扎穩打賺錢就好.
AI本質上來講他是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東西.
投資市場來講是因為一個"英雄"而產生時期性炒做.
不過因為實體產業炒做並不是很大,跟當年網路泡沫差很多.
所以泡沫化情況應該很不嚴重.
而投資市場炒做,這種要看後面有沒有其他英雄接力.
沒其他英雄產品接力,有可能沒多久就又炒別的去了.
想想前兩年的元宇宙..XD
阿就因為AI發展很平緩...炒做個一時,之後就失去興趣.
最好賺的是關鍵零組件吧 賣那種只能跟你家買壟斷市場的最
代工做的好也是品牌阿 只是一堆笨蛋只會看終端品牌成品
棒了:D
AI其實就像自動化,長期都會發展,但是曲線很平緩.
關鍵零組件或是器具或是設備或是材料,是一種市場壟斷.
台灣目前半導體就是吃這一塊.
噗,不阻升不然要怎樣,看著出口產業被打爛才高興?
升值到25:1,民眾買dyson便宜10%,但失業率也高10%,這
需要選嗎zzz
為啥只有半導體..因為台灣鼻屎大,吃半導體就飽了.
不然很多關鍵阿,例如電動車興起,那電池和馬達哩?
就別人吃啊,台灣不去搶..
因為台灣吃飽了.
就像藥廠,台灣也沒去搶,生物技術台灣也沒去搶.
想當年熱炒生物科技,一堆人以為台灣要吃那一塊.
結果...台灣不吃那一塊..所以一堆讀錯科系的高材生.
主要當然跟台灣重工業轉科技業有直接關係.
台灣生化沒那麼強,要搶也不是不行,但是成本要很高.
你要砸大錢去打基礎....
所以當時發現電子業就夠吃飽,就沒去搶生物科技.
押錯注的人,有同學念到博士,最後只好投奔海外.
台灣大企業主能力強 全世界認可 中小企業低調賺錢的
一堆
押錯注真的就只能去國外
前幾年疫情默默賺掃豪宅 今年升息景氣不好一堆跳出來
要貶值補助裝可憐 馬的蛋蛋麵
當小市民還有押錯風險 …感覺當船長很棒 又好開船又好肥
你不去炒就不會有學生去念 就更沒人能搞這個創業
教育培養人才已經是最便宜的投資了 而且還要長時間夠多人數堆
現在炒大數據人工智慧也是差不多 很多人去唸 產業有沒有需
求不知道
之前也有人跑去搞電動車電池 但搞到最後沒啥搞頭
對台灣而言,人民去念,當需要的時候轉型很快.
至於去念的人會不會找不到頭路,跟台灣"這個經濟體"無關.
政府永遠先顧自己..而不管你個人.
台灣廣設大學的意義也是為了配合產業轉型.
你看台積電全世界要設廠,哪邊最好?
是不是台灣...工程人才多,又吃苦耐勞,薪資又剛好.
覺得開船的很好開 真好
去美國德國日本都一堆毛.
本州工業區的螺絲 這個戳到笑點XD
阿這個基礎在哪?在台灣廣設大學!!!!
本州工業區可是台灣上一個產業的榮光..XD
只是大家忘了他過去的輝煌罷了.
你竟然找出廣設大學的好處了 囧 之前超賭爛廣設大學覺得只
有缺點沒有優點
沒看最近做滑軌的川湖 在路竹XDD 媽呀 股票狂飆
廣設大學對大學生很傷,但對台灣有大好處.
犧牲人民成就國家....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甚麼.
但你被逼著為國家做了甚麼.
投資有賺有賠 比如出租 你怎麼知道你租的會不會有兇殺案
至少對國家有好處 總經個經會有點相關嘛
我高雄人知道岡山那工業區超強啦 只是被戳到XD
雖然不符合本版價值觀,照c大的邏輯來看,政府其實應該
更大力抽稅防止資金湧入房地產,請注意是抽稅而不是打房
,金錢流動是沒辦法控制的只能用稅金盡力過濾,加大投資
更上遊產業,ic 設計,ip等高階產業,看看華為被美國爸
爸痛毆一頓還可以靠ip賺進大把鈔票。
你沒估算到政策法規以及心理預期的因素
抽稅先不論你選票掉光下一屆選不上外.
抽稅會大幅增加物價和生活支出.
稅金很容易回灌最末端消費者的.
外加台灣政府這麼有錢,抽那麼多稅幹嘛?
前不久稅還超收...XD.
抽稅抽過頭超收還要退還給人民,很麻煩.
所以現在限貸7成這種手段比較不會有抽稅問題 就減少資金過去
外加不動產又不吃資金.
資金對不動產主要的意義在於"催化劑"
但是除了"新建案"的營造成本外.
不動產不但不吃資金,還會吐資金給市場.
而現在頭痛的是人就不夠了你砸在上游產業也還是缺工
所以如果把不動產壓到跌,就是從市場回收資金.
弄不好會變通縮.
所以需要一個能把錢用在刀口上的政府吧,改善自來水
管,電力分配,行人空間,把台灣變成大家羨慕的島嶼
現在台灣就是缺底層的工.
但可以從外勞來補.
台灣不正在這樣幹..XD
一環扣一環,本國人都是高學歷,高等人才充足.
底層用外來人口來補...外勞政策已經多久了.
外勞政策只要開水閘就好,開多少來多少.
另外,台灣...你沒看到電線都地下化.
日本都沒辦法電線地下化.
老美也是靠外來人口做底層工作
最近電的問題比較有趣,但應該是時期性的.
反正後期不是靠火力就是靠核能..
而且台灣絕對蓋得起...所以不是錢的問題.
另外,台灣手機有HTC阿..XD
一度台灣股票龍頭呢..XD
電哦,看了公視介紹夏威夷的屋頂太陽能計畫,感覺台
灣抄的87%不像
華碩也算品牌阿.
太陽能成本太高,台灣產業用不起那種價位的電價.
夏威夷是海島,資源運輸成本高.
太陽能一次過去用個10~20年.比較方便.
台灣有品牌啦,捷安特,美利達啊
就像衛星廣泛使用太陽能,因為更換電池成本太高.
其實台灣在199x年開始,就在布局.
蓋個儲能廠就里長議員居民跳出來嚇的要死了
包含全民大學生,大量外勞等等.
就,執政者資金效率比不上私人企業
那個時間點就是重工業轉電子業.
不過台灣在198x~199x的重工業就已經奠定台灣富裕國家.
1970的時候則是中小企業為主和輕工業為主.
現在是執政者感受到全民大學生的缺點吧!每個都會查
法規、科學邏輯要求效率。
台灣重工和工具母機產業真的很有底氣
執政者無法愚弄人民是"政黨"的問題,不是"台灣"的問題..XD
大陸就是速成仔,精密度不足
中國要突破中產危機陷阱,還要累積勒.
沒那麼簡單.
他想從品牌和末端產業著手,以及服務業.
但是美國就針對這一點打壓.
中國很難走台灣這種路,因為中國太龐大人口太多土地太大.
我們拿千分錶量精度,大陸仔竟然說百分就可以…
他要走專業技術壟斷市場...那..不是兩三個產業可以養的活.
所以他只能從大國傳統的,搞品牌m搞末端商品和服務業著手.
但那個就會到國際市場上跟其他大國惡性競爭.
台股太妙了,研究一輪就會發現,怎麼這麼多產業台灣
都在世界排名內
因此沒那麼好稿...中國會在這個區塊停滯一段時間.
單純的製造業很難推升中國到富裕國家.
不知道台灣會不會發展到瑞士那種金融國家,最後走中
立國路線
台灣積體輕也有關係,只要抓到幾樣就吃飽.
台灣金融目前沒辦法,主要是兩岸問題.
當年錯過開放的機會,就沒機會了.
半導體當初發展,也是跟矽島計畫有關,當時還出現碩士
名額>大學的情況,但以結果來看,當時的投資以及人力
訓練,也提供後來發展相關產業的潛力
因為中國肥起來....198x 199x那時候有一個解放的機會.
中國 習還在基本沒救 慘喔
是啊,阿輝伯錯過用金融控制大陸的機會
大國陷入通縮 地方債臺高築 印錢都解決不了
中國內債問題還好,中國外債壓力不大.
不會 建商兩年前就發話了 房貸利率不能超過2%
但是想要靠品牌和服務業攀升到富裕國家.
這波AI再吃不到 基本GG了 被美國壓著打 美國還是猛啦
那個需要不少時間和投入.
AI影響還好,軟體這種東西目前追都很快.
硬體技術被美國封鎖比較痛.
不可能透過金融控制中國,金融跟政治無法區分,看看香
港,後來是誰控制誰,會有人覺得香港金融不強嗎?
陸股到底要不要救啊,谷底盤這麼久
要怎麼救? 都沒錢了怎麼救XD
我有一手港股180的阿里巴巴庫存,好慘
阿里爸爸裁員裁成那樣 GG
帳面腰斬一手就虧幾萬,繼續放者凹看看
中國金融是自我封閉,對外有另一套但也是受管制。你控制半
天也只是對外辦事處,進不去內圈的
對外就香港啊
如果c大是對的,那台灣最爽的就是資本家,央行和政府了.
樓上不用問c大,你說的全世界都通用
就21世紀資本論,資本投資收益大於勞力收入
川湖我知道是一流的鐵件公司但不知在路竹
在路竹阿 前兩年聽他們員工說公司要炒到500 還真的從30
0上500
路竹默默的,最好不要發現我XD
放在我股票自選裡面好久 都沒買 哭啊
好像很多廢廢不太清楚超額儲蓄13兆是什麼概念。今年2
023的年度總預算是2.5兆,白癡翻譯就是,你媽的現在
全台灣都變廢廢,吃老本5年也吃不完,安勒有清楚麼?
!一群白廢!
因為做不到 你問問你家裡有錢的長輩 房子5000萬
理財貸4000貸滿利息2.4%去買債買高收股賺利差要不要
你覺得你家有錢長輩會跟你說什麼? 作不到就是作不到
經濟學可以讓你賺大錢的話 台大經濟系每年畢業160個富翁
早就變成富翁量產系囉
會上來說 诶我當年念的哪本書是說怎樣的 真的都是厚問.
不用上千萬 貸個100萬2.5%投資都不敢了XDDDD
08年後的經濟和之前的有些不同
台灣人太會賺
老爸就是無貸主義,看我槓上加槓整天碎碎念
南光:Kris你在diss我嗎
智商157醫生自吹都在還錢不舉債 有救嗎?
對貨幣的安全感 現金為王的觀念可能100年都改不了
政府也樂觀其成 老百姓存愈多 政府的籌碼就愈多
遇到危機就變向一下 稀釋掉你的貨幣
然後貨幣愈貶值 大部份老百姓就更積極的存錢
本來存200萬才有安全感 一個疫情後變成存500萬才安全
形成一個無限收割的循環 有需要就拿你的存款稀釋一下
唉,怎麼討論還是沒有分人口結構
年輕人不買房是因為沒錢,
儲蓄率高是因為富老頭不花錢
收入兩極化,兩者要分開,
你們抱怨儲蓄率高,先說服家中長輩買AAA蘋果公司債,我看是
不可能啦
舉債若只是補貼 又不能增加GDP 政府資金也不能買股
沒有更好的去路 還債反而比較好
沒有更好的去路是這個政府蠢 動腦想啊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沒有更好的去路 那台灣就等著下去
55
[請益] 房屋貸款來投資,算是借錢投資嗎?投資上有一個觀念是,千萬不要借錢來投資 但如果今天狀況是這樣: 1.房屋是自有的,貸款都繳清了 2.因為工作的關係,可以借到很低的利率 3.有穩定收入27
[閒聊] 為何大多數人都反對ceca無限轉貸大法?常聽到周圍的人說 「買房就要背一輩子房貸」「有貸款就要盡快還清」「盡量別欠銀行錢」等等 感覺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很反對貸款 但來ptt看到ceca和一些人,甚至是瑞典百年貸款 又很支持開槓桿這件事 不論房貸或信貸 只要利率壓在2%左右21
[閒聊] 房租投報率多少的時候不值得投資以手上目前的物件來看 中都兩房加平車,市價大概1000 租金扣所有費用後約實拿22000 以頭期200 貸款800來算 當利率1.4 利息每月9333 年投報率7.6%18
Re: [請益] 囤房稅會讓租金上漲的由來?所有的金融行為都還可以用風險跟投報率解讀 1000萬的房產租金兩萬五,利潤約3% 在持有稅0的情況下 持有成本則是貸款金額或是資產價值x利率1.3% 最終投報率只有不到2%7
[閒聊] 我就問利率這麽低是崩三小利率那麼低 是崩三小 給有錢人套利的 租金或股利報酬率大於借貸利率是崩三小 為什麼價漲量崩6
Re: [新聞] 誰說包租婆好賺?專家喊「買股不買房 才這段話算是倒果為因 有錢人持有大量的股票,並不等同於買股票就會變成有錢人 有錢人持有大量股票的原因很多 有些是為了把持住公司的經營權 有些是在玩一些交易手法,透過金融制度產生更多的錢4
[請益] 實質利率=名目利率-通膨(預期)請問一下,實質利率=名目利率-通膨預期, 這三者之間,除了名目利率確定是確定已知外, 另外兩者哪個也是明確已知? 會這樣問是因為有些文在解釋趨勢變化的因果時, 讓我覺得很困惑。4
Re: [閒聊] 為了讓房市緩跌???你朋友的貼文恐嚇意味比較濃,但他從升息的角度來看並非完全不可能, 我也是從這次央行還升息覺得意外才特別去看core CPI: 是不是跟美國一樣有薪資-物價上升螺旋的感覺了,CPI普遍說法是說高基期的關係, 隔年就會降下來,原物料maybe是但薪水、房租顯然不是 再來假設真的物價上去了,央行也被迫升息那最終利率應該是?2
Re: [閒聊] 台北投報率低 誰在買?前面幾篇就有提到如果創業要跟銀行借錢的困難度,而且利率還不是1.31/1.4這種利率 #1XTt7341 #1XTsozzH 如果以一般貸款8成來說 台北一間房屋如果以3000計算,拿600給銀行可以借2400出來- TIP 或是 TIPS 你可以視為 實質利率 一般公式如下 名目利率-(通膨率+通膨預期)=實質利率 你可以把各期的公債視為名目利率 TIP或TIPS視為實質利率
8
Re: [心得] 台灣對比日本房地產有多貴,來,資料詳解9
[閒聊] 投資還是要量力而為9
[閒聊] 雙北的河濱公園比想像中厲害3
Re: [新聞] 打房發酵、七都預售解約349件 這都8
Re: [心得] 台灣對比日本房地產有多貴,來,資料詳解3
[閒聊] 現在各地還會出現預售個案創新高嗎?1
Re: [心得] 台灣對比日本房地產有多貴,來,資料詳解X
Re: [新聞] 央行前副總裁陳南光:房地產過熱導致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