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台灣演員的演變
※ 引述《ArkingChen (阿扁巴巴大俠)》之銘言:
: ※ 引述《icrose (人本,良心)》之銘言:
: : 2.香港電影黃金期,京劇圈貢獻良多 如尊龍 惠英紅 林正英所在的粉菊花戲團: : 于家班培養了成龍 洪金寶等大名鼎鼎的港片中堅
: : 不僅是這些香港長大的人,劉洵,50歲才來港,結果一樣大放光彩
: : ,憑借著的就是幾十年的京劇表演功底,新龍門客棧的表演,
: : 碾壓所謂千面影帝梁家輝,小時候就覺得他最出彩,
: 這個講的都太籠統。
: 一、中國電影工業始於上海,後因大時代動盪,不少幕前幕後專業人才移往香港,這是香: 港一度為華語影視工業龍頭的基礎。
我一講香港電影和大陸電影的源流問題,這里的覺青就說我蹭,
其實香港電影一直視上海電影為精神元祖,香港電影曾經評20世紀百大華語電影
把上海拍攝的小城之春排在首位
: 二、華語世界第一家電視台「麗的呼聲」自香港誕生,隨之成立的TVB無線電視,也比台灣
: 最早的電視台「台視」還早。TVB家大業大,加上電影人才流入電視台,因此70.80年代香: 港電視劇品質可以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 三、TVB開辦的訓練班又培養出一大批台前幕後人才,幕後有杜琪峰、王晶、林嶺東,幕前
: 就更不用講,黃金年代的港星十個至少有七、八個出身自TVB訓練班。
: 四、前文所提的戲班,也是在戲台娛樂式微後,紛紛轉進電影圈,為香港聞名於世武俠片: 、動作片類型注入大量人才。
: 五、我覺得這是更重要的原因—產業蓬勃,拍得量就大,但香港業界人就那麼多,因此導: 致同時間沒有兩三部電影在拍,都不是個咖。最有名的就是鄭裕玲,可以同一時間要拍九: 部電影,因此有「鄭九組」之稱。在這種給你大量試手,演壞了演差了日後都還有機會的: 環境,木頭都能練成影帝影后。
其實你以上說的,每個字我都知道,只是沒有講罷了,說多了他們說我掉書袋
邵氏乃至TVB從來就是以批量產品套路產品當做自己的運營模式
所以嘉禾等公司的崛起,人才的出走,就是1970-80年代從沒有斷過的事情
邵氏香港電影前夜1985年左右就死亡,也是一切皆是定數
電視節目周播甚至日播的模式,對編導的創意是死亡式壓榨,但是也因此孕育出
王晶許氏兄弟這樣的點子王,他們的電影就是以奇巧的創意和有些刻意但是的確情節多變而取勝
這就是我一直以來的重要心得,也是藝術界的重要議題
匠氣和文人氣的取舍,香港電影人就是從來不排斥自己的匠人身份,不厭惡無窮無盡拍攝套路片
但也因此,的確如你所言,磨練出了不說藝術成就至少百種角色或電影類型都差可完成的多面性演員編導
大陸商業電影的奠基者,比如馮小剛,美工出身,所以他姿態就懂得放的低一些
瘋狂的石頭 瘋狂的賽車導演,寧浩,其實是MV導演出身,更非導演專業科班出身
所以對琢磨商業技巧,也沒有太多科班自認為奔向大師的羈絆
大陸和臺灣的商業電影成就較低,和電影界文人身份過于自尊有關
: 例如張曼玉過去是香港小姐選秀出身,她剛出道的演技是爛到會被笑的,但就是一直有電: 影、電視劇的邀約,大量實戰經驗之下,演到開了竅,就變成世界級的影后了。
: 香港電影雖然有起有落,但至少還有一點傳承。例如台灣在70年代,其實動作人才不會輸: 給香港,很多香港功夫片、武俠片都會到台灣取景,聘用台灣的人才。但台灣始終沒有工: 業支撐,而且風向一變,專業人才就沒有發揮空間了。比如說柯受良是飛車特技好手,鄒: 兆龍也是武行出身,但他們在台灣沒有發展,只能轉戰香港。
: 另外我認為台灣有一個問題,就是2000年左右吹起的偶像劇風,造成整個劇種過於狹隘。: 其實這種師法日本的所謂「偶像劇」,在日本根本就沒有這種類型,人家日本是叫「趨勢: 劇」,選材不是只有小情小愛而已。既然台灣流行偶像劇,那就勢必只能讓沒有太多幕前: 經驗的帥哥美女擔任主角,真正有經驗的老演員只能轉眼甘草或配角人物。戲種的狹隘限: 制演員發展,也就很難有進步的可能。
崇日,去中,市場小成本壓力導致熱衷低成本現代劇。這都是臺灣影視倒退的多種因素
你只拍現代劇,服化道這個幕后產業及人才就先流失閹割,衰敗的開始
: 不過現在台灣是好很多了啦!自從有了串流平台,競爭的對手等於是全世界,也會逼著台: 灣努力跟上,題材也越來越多元化。
這結尾很像大陸式文體,結尾必然是無限光明在前方。
--
56個民族變裝合集
https://v.douyin.com/AAQ4f7v/
--
所以你還是不懂嘛...
最後一段的嘲諷沒錯 因為太慘了
有沒有懶人包
我只是想討論台灣演員的訓練是否有問題
大陸還能拿戲劇電影出來吐嘲 台灣有youtuber敢吐嘲
台灣戲劇電影?
你們在這邊寫電影史論文嗎
你不想聽論文,那答案就是:是,有問題。
這麼簡單易懂的回答你滿意嗎?
該不會有人認為台灣影劇不能批評吧 電影版幾乎都把
國片批評到比垃圾還不如了
香港演員也是一樣的問題 才會到現在還是那些老港片
演員在演
樓上不是喔,香港現在新一代人才輩出
現在香港最賣座的幾部港片 都是新舊混合
港片現在的問題反而是出不了粵語文化圈
57
首Po最近看了少年吔安啦,加上以前看一些舊國片的感覺 台灣以前演員口條並沒有不好啊,不論台語或是國語都能很有魄力很有感情 為什麼口條在現在世代的國片卻變成大家所詬病的點? 是台灣演員訓練的問題嗎? 還是台灣人日常講話真的就是有這種尬尬的感覺2X
我說兩條 1.產業死亡,沒有良好的產學教良性循環。 演員來源靠天分,沒有穩定的訓練體系,只會死亡螺旋,前任差,新人借連個鑒都沒有 只會更差 2.香港電影黃金期,京劇圈貢獻良多 如尊龍 惠英紅 林正英所在的粉菊花戲團5
這個講的都太籠統。 一、中國電影工業始於上海,後因大時代動盪,不少幕前幕後專業人才移往香港,這是香 港一度為華語影視工業龍頭的基礎。 二、華語世界第一家電視台「麗的呼聲」自香港誕生,隨之成立的TVB無線電視,也比台灣 最早的電視台「台視」還早。TVB家大業大,加上電影人才流入電視台,因此70.80年代香5
香港電影到底有沒有大範圍受京劇影響我不知道 不過我還滿確定 港片連續劇很多武俠劇的動作都很京劇 具體來說就是金庸啦,阿肥我港片金庸刷到快爛掉 (1994-2000TVB金庸) 我看他們那些大俠 大師出場、轉身動作尤其是轉身動作、表情等等都跟京劇滿像的 我以前就在猜這是不是港片演員受過專業訓練、訓練內容有京劇動作這樣12
關於台詞和口條這個問題,一部分的答案有牽涉到劇本編寫以及語言本身,因為近期模仿 犯有很多人討論到配音的問題,所以又po上來。 ↑這是我前幾年寫過的文章,關於近年來台劇為什麼似乎有不斷出現的台詞口條問題。 第一項是劇中資訊揭露處理有問題,這項更多是關於編寫方面的。也就是近年台劇的台詞X
就口音談口音,根本就討論不到實質 台灣電影的口音問題成爲問題,是因爲口音嗎,不是。 是影片總體缺乏吸引力,才會讓人挑三揀四 我把話題扯到香港,京劇,你們還是沒有領悟到意圖 上世紀初的時候,京劇的念白唱腔節奏就已經脫離了當年民衆的生活了,但仍然是最熱門19
我倒覺得在演員的咬字、口音、語氣之前,更重要的是台詞。 國片要看是什麼類型跟哪一位導演,但台劇過去有兩個大問題,第一個是說話的方式都不 是日常生活習慣的樣子,對觀眾而言聽起來就有違和感;第二個是常常很直覺地就用對話 來推動劇情進展,老是用這種方式,久了也會跟觀眾對於生活的認知產生分歧,也就是所 謂的「出戲」。
45
Re: [討論] 香港電影毀於濟公和大話西遊記得多年前曾經參加了<<甜蜜蜜>>在台灣好像院線重播的電影會吧。 導演陳可辛還有來講談 當時他就說,獲得各界高度讚賞的<<投名狀>>,其實是賠錢的。 賠錢原因就是因為,高估了台灣的票房。 他說,香港700萬人口,台灣2000餘萬。35
[討論] 香港電影是不是被韓國屌虐香港電影近五十年來被譽為亞洲好萊塢 產出無數知名演員和電影 有不少電影甚至被好萊塢借鑿 連韓國人都奉這些香港電影和演員為經典 曾幾何時31
Re: [討論] 香港電影毀於濟公和大話西遊升 : 直接斷了香港電影的後路 : 裡面王晶又沒提到大話西遊 標題寫得好像是一部濟公害的18
Re: [新聞] 馮淬帆怒批王晶「害慘很多人」 高喊:記推 tmlisgood : 王晶最紅時期根本不是香港電影黃金期,而是由盛轉衰 03/23 14:37 → tmlisgood : 的黑暗期,當初德寶、新藝城、嘉禾時期才比較像是 03/23 14:37 → tmlisgood : 黃金期 03/23 14:37 推 tmlisgood : 後來德寶、新藝城都倒掉,市面上充斥一堆王晶爛拍 03/23 14:40 → tmlisgood : 的戲,花幾個禮拜就拍出來粗製濫造的作品搞壞了市 03/23 14:40X
Re: [問卦]除了曾經的香港 其它小國電影都不紅到全球什麼叫連臺灣都做不到 臺灣那個爛樣子還好意思去跟香港比? 香港一堆影視大咖 李小龍成龍 五福星 周星馳 梁家輝 梁朝偉 李修賢 李子雄 臺灣有一個大咖嗎 說的出一個名字嗎? 八九十年代華人地區都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5
[專欄] 香港電影之死? 港片北上中國的「合拍片啟示錄」文章網址: 2020/07/03 李政亮 周星馳主演、導演陳嘉上在1992年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本片是在北京拍攝,劇中的 軍隊場面,則是借用了中國解放軍做臨時演員。1990年代後,香港電影透過合拍片與中國6
Re: [討論] 港片是什麼時候開始進入黑暗期的?香港的轉捩點在1993年 王晶雖說是周星馳的濟公在台灣賣不好造成台灣片商反彈 但是台灣片商早對香港製作方的囂張不滿 加上政府想要進入WTO與美國的301條款壓力所以也希望開放洋片 所以台灣開放洋片是遲早的事- 因為當初的所謂的臺灣演藝圈是全中國人才撐起來的。臺灣如此,香港也如此。 20年前,鄉民們的主流是認為外省人搶佔了絕大多數演藝資源,造成了本省人比例少、 出頭的少。現在看,以結果論倒推,不是外省人占資源所以本省人出頭少,而是全中國 選材的外省人更有優秀所以才出頭。 演戲的,林青霞,王祖賢,賈靜雯,都是外省人。
1X
Re: [討論] 寒戰是不是香港人最後的一口氣?看電影就看電影 不用扯這麼遠 什麼香港的最後一口氣 香港電影圈 其實最近這幾年出了很多好片 比如劉德華的拆彈專家2 論劇情 特效 動作 緊湊感都很棒 可以說把港片的整個層次又提昇了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