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未來白牌級距是不是會開始堆排氣量?
就我以前印象買菜車都是90cc 115cc
125cc就是當家旗艦車了
到現在才幾年而已
最基礎買菜車幾乎都是125cc級距
各家旗艦車款也開始變成155cc以上
應該多少跟法規有關係
要應付法規有
1.純電車
2.混合動力
3.加大排量
目前看川崎有上市黃牌級距的混合動力車
但是從成本來看
短期應該不太可能在入門小排量做吧?
而三陽目前消息看起有在研發
當前看起來直接拉大排氣量成本最低
車廠看起來也是這次輸你
下次就加大排氣量
這樣迭代幾款後
國產車廠的白牌級距旗艦車競爭市場
是不是有機會變200cc以上
--
成本,所以drg一代是有歷史定位的
歷史地位是force/smax啦
150-250是同個級距,沒有200的問題
七期有每公里1克co這項限制
排氣量越大 你行車模式這項越難達成
所以七期之後的法規 可能有一個極限嗎
極限就會蹦出一個八期了ㄏㄏ
排氣 車重 減碳的不可能三角
比較可能的還是增加配備
drg不管外型排氣量都是致敬force好吧
八期應該只會更嚴苛 如果這樣來看的話
是不是可以推算未來新車大致上會卡在哪
個排氣量
249剛剛好 省油我也要
省油兼顧動力,到最後就是堆排氣量
應付動力
他一台12萬的125cc和12萬的155cc,你
不會嫌155cc車太貴
當初2013第一批S妹9萬~
150-250同一級距,三陽自己說了不會
有158以上因為八期難過油耗,光陽已
經有246的ST250讓一堆舊RV換車,看三
陽要不要打自己臉也出一台,但目前看
不到可能性
不如把腳痛部的預算全刪了 反正都沒
在做事
省稅金149不好嗎?
其實現在的車看起來馬力是越來越大
甚麼未來?很早就開始堆了吧
覺得沒力是起步軟低速沒勁的關係
smax/force以後就一直蹦出來
最早是Tigra150的150.1CC,拉高排氣量同
時完美避開牌照稅,後來Y牌的SMax就直接
不演了,直接拉到155cc
force155晚S妹幾年才出
2013 年 6 月,全球戰略車 SMAX 拉開 150+
顯學級距,後面才有其他 150+ 主流車款長
類似的概念,當然應說的話更早還有 RCK
覺得5期在經濟效益跟環保達到平衡點,再嚴
格下去只是在擋進口避免被捲到產業團滅 。
Y牌151+跟其他家151+時空背景不同,主要
差在環保法規 2025年還有人在吹Y牌先知說
十年前Y牌就吵過一輪 那時候的結論是155
是為了要上高速公路
全球戰略車本來就不會只為了台灣市場弄這
級距,只是後來這級距就一直被保留下來。
就一切都是法規造成的
0..0
250王
好像本田小排量全球戰略車款就125 150
一直沿用
之前看到好像只有本田在不知道幾年後現
在車款依舊能一個標準 其他廠反而都不
能
*依舊能通過
20年前就有180級距了啊,RCK都算晚
的了
國外很早就不少16X~18Xcc了
山葉的155也可以說是致敬本田的152
cc
pcx不是也改160了?
嗯嗯,最早期是152後來變149再後來
2020年底再次改版成156就是我們現
在看到的PCX160
就只有第三代是149,其他代都是大
於151
會
為了”環保”只能堆排氣量啊 以後可
能要公升級時速才能跑100km 。
最早不是G妹嗎?
這級距很早出現,但沒變主流阿,SMAX 剛開
始也是被嫌得亂七八糟,後面跟 Force 賣爆
腳痛部不想讓人騎車,結果火力發電全開
,真環保
油電有一陣子了,而且就是小綿羊PCX
本田是48v要另外塞電池,印葉是12V
吃鉛酸電池,光陽也是,不知道山葉
的hybrid如果要進來會不會跟光陽的
衝突
最早當然不是Y牌,但話題性與銷量是Y牌造就
的,佛斯銷量起來代表帥就完事
嗯啊,馬車、勁戰、smax/force真的
都是出了之後該類型才流行起來
當年一開始看到smax還以為是什麼紅牌,
結果看到是白牌真是令人驚艷
現在的125馬力比4期之前的125還要大啊
woo115動力跟勁戰三代差不多XD
到251才值得
爆
Re: [閒聊] YAMAHA高階速可達怎麼輸兩陽了?原文吃光 台灣人真的被政府政策壓抑的很慘 看車用車的角度極端侷限 在台灣以外的正常國家 根據用途,機車從小50到公升級都是選擇82
[閒聊] 下個放上白牌速可達的安全配備會是甚麼呢如題,鼓煞到碟煞然後前後碟這段小弟沒跟到所以不討論 ABS方面,個人比較有印象的是雷霆王?(感謝鄉民指正應該是tigra) 我只知道Y牌一路到5代勁戰和2代smax才終於上ABS 當時ABS法規讓很多買菜車都配了一個前輪ABS,不過最後沒強制 如今的買菜車都以CBS為主,有些運動車款也會有CBS讓那些不喜歡電腦控制煞車的人選擇78
Re: [閒聊] 三陽從哪台車開始逆轉?這裡是畢業三年的老人 發個幹古文 記憶可能有錯 參考就好 當年剛上大學的時候還是四代鵝的天下 但JETS名聲漸漸有逆轉的趨勢 產品末期其實越賣越好 (其實RCS也不少 不過懂得都懂) 賽道上的表現也不錯 終結了神鵝多年在TSR的統治68
[閒聊] 中階車款越來越邊緣化?前陣子小老婆發布了2023銷售統計 (YAMAHA市佔剩15%.....) 其中提到 目前台灣機車銷售四大級距只剩下 1.入門買菜車 2.高階125 3.高階15033
[閒聊] 台灣重機級距的分類原本要PO買賣文但發現沒看清楚規則,故來幾篇文章大家討論討論 台灣的大重級距分類的詭異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覺 單純用CC數來分雖說沒有一定不好 但在稅金的基礎上就有一定落差(後續保險也是@@) 同時間的持有成本上,每年稅金如下↓31
[閒聊] 為何主流機車cc數變125-175 251-600觀察近年機車市場 小cc數數機車從50演變到100到125cc 近年旗艦車更是以150級距為主流 如155的force smax 158的drg 175cc的krv 而黃牌路權開放後26
Re: [閒聊] DRG車主是因為外型買單的?以下為自己腦補...看看就好XD DRG搞不好變成顛峰之作了,可能同系列再出個幾代 基本設定,引擎那些都不變,開始拉皮再賣個幾年,然後白牌研發開始停滯 從加入WTO以來,台灣生產重機也差不多10年 尤其國產重機速克達也越來越成熟 (檔車還是旁邊洗洗睡)18
[情報] 高貴紳士正式進入平民市場?Triumph和Bajaj Auto首款合作車高貴紳士正式進入平民市場?Triumph和Bajaj Auto首款合作車款有望於今年米蘭車展亮 相 Triumph近幾年來積極的想要打造一台入門車款,透過較容易入手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購買 。2019年,Triumph和印度第二大機車車廠Bajaj Auto簽下了合作協議之後,外界也在猜15
Re: [情報] 光陽RTS135 搶先曝光根據環境部使用中機動車輛噪音清冊最新的資訊中,透露了光陽新一代水冷雷霆車款 RTS 的相關消息。欸不是?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根據前陣子環境部合格清冊中的資料, 光陽提交了一台名為 RTS 134.2 cc 的車款;而在最新的噪音檢測資料中,赫然出現了兩 款排氣量不同的 RTS。2
Re: [閒聊] 對於排氣量125以上機車上快速道路我目前有白牌 黃牌 以及汽車 我個人認為125CC(124.9)這個級距是足以行駛"市區"快速道路的 也就是速限70公里以下的市區快速道路 再上去動力稍嫌不足 而且應該多個級距,例如淡藍牌(124.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