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經濟部三接外推環保科學報告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Re: [討論] 經濟部三接外推環保科學報告作者
bulden
(要死的生魚片)
時間推噓 1 推:7 噓:6 →:31

※ 引述《takuminauki (史迪格里茲粉)》之銘言:
: ※ 引述《goetze (異教神)》之銘言:
: 好啦也不用等晚上
: 現在就打臉你吧
: 首先你應該是拿這篇報導的內容來質疑我吧
: 「在生態現況調查部分,海委會海洋保育署代表指出,中油報告中對殼狀珊瑚藻覆蓋率「: 跟我們(海保署)自己掌握的數據不太一樣」、「結論怪怪的」。雖然中油解釋,可能是: 取樣深度分界不同,但海保署代表會後表示,中油的回應並沒有解決疑問,會再請中油補: 件說明。」
: 首先
: 中油對於生態的調查,是委託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 是公立大學,而且與經濟部不是隸屬關係,所以基本是可靠的
: 證據:https://imgur.com/1FfJbDm.jpg

圖https://imgur.com/1FfJbDm.jpg, Re: [討論] 經濟部三接外推環保科學報告
: 第二
: 殼狀珊瑚藻覆蓋率是指殼狀珊瑚藻的其生長附著基質現況
: 證據:https://imgur.com/eWJurZJ.jpg
圖https://imgur.com/eWJurZJ.jpg, Re: [討論] 經濟部三接外推環保科學報告
: 所以我請問馬迷g
: 殼狀珊瑚藻覆蓋率數據上的差異
: 也就是中油的數據跟海保署的數據不同

剛剛有問你,儲槽蓋了沒!

你都沒有正面回答!

基本在大潭這個地方,研究最久的應該不是海洋大學!

而是張昭倫老師!

你可以去看張昭倫老師的研究報告!

這裡直接引用環境資訊中心的報導

=============================================================================陳昭倫說明,研究團隊曾以多音束測深探測儀掃瞄大潭藻礁G1、G2區,探測結果可確認

藻礁分佈的深度可達5-6米深,在更往外海的更深處雖可探測到礁體,但因人力物力及安

全考量,目前無法確定屬於何種礁體。而中油號稱配合2025非核家園政策,卻在這些水下

環境資產都還不了解的情況下就貿然施工,陳昭倫表示,身為科學家無法苟同。

=============================================================================

那我們來看看:

https://imgur.com/BmuLV37

https://imgur.com/ZRXv3rI

再對照外推的方案

https://imgur.com/IXtouH9

事實上,陳老師的團隊長年在這裡研究柴山多杯孔珊瑚,在他們的觀察發現,水愈深的

地方弄珊瑚群體就會長的愈大!

然後潮下帶是最適合柴山多杯孔珊瑚成長的地點!


: 對於三接環評是重點嗎???
: 假設中油的數據是覆蓋率3%
: 海保署的數據是2%
: 這樣的差異對於三接環評會有影響嗎???

很重要,你自己去看上面那張圖,本魯特地框出來的區域,去比對多音束聲納做出來

海測圖,就會知道2%和3%到底有沒有差別!


: 我只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是「殼狀珊瑚藻覆蓋率」
: 然後就急著跑來說你錯了
: 你只會刪文你只會切文~~
: 你壞壞你好綠你綠共
: 我只能說....可憐

你可能知道『殼狀珊瑚藻覆蓋率』這個名詞,但是本魯不清楚你知不知道這個名詞背後所

代表的意義;和其相對應於這片海域的關係。

光這裡的殼狀珊瑚藻就多達22種,每個不同品種的珊瑚藻都有其對應該生態系,從潮間帶

一下延伸到下潮間帶。

如果你不清楚,那本魯都把相關研究報告路徑貼出來了!

https://0rz.tw/YpHrq

再問一次!

儲槽蓋好了沒!

追問一個,本魯框選的那個區域,底部有無藻礁和柴山多杯孔珊瑚!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61.61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11:55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13:37

takuminauki11/09 19:13你到底在跳針什麼?

takuminauki11/09 19:13https://i.imgur.com/z0rmPxw.jpg

圖https://i.imgur.com/z0rmPxw.jpg?e=1636868160&s=0JN_V-N00tf77398JcRwuQ, Re: [討論] 經濟部三接外推環保科學報告

takuminauki11/09 19:14整篇文寫得這麼零碎 而且重點 也不簡單

也不知道你在跳針什麼,我框的那個區域是什麼東西! 我直接貼經濟部的圖。

https://imgur.com/IXtouH9

ShinozakiAki11/09 19:14那問一下,假如沒有突堤,是藻礁還是沙岸

藻礁是岩岸

takuminauki11/09 19:15 沒重點

多音束聲納海測圖直接貼給你了,要不要把LNG船的結構貼給你!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16:33

boogieman11/09 19:15扯這些有的沒的 共軍要登陸難道會為了環保繞過過這裡

boogieman11/09 19:15嗎?笑死人

共軍會先封你天燃氣進口的路線

purue11/09 19:16嗯 反三接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17:51

pkpkc11/09 19:17底部那些礁石應該是桃園海岸線退縮後沉入海中的藻礁

pkpkc11/09 19:18未來海岸線再繼續退縮的話 大潭跟觀新的藻礁也會被沖下海

海岸線再退縮,就要投消波塊了,最危險的應該是發電廠吧!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19:18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20:26

pkpkc11/09 19:20然後裸露出年代更久遠的藻礁

ShinozakiAki11/09 19:20現行的藻礁,是因為突堤效應,沙子不見,才出現的

ShinozakiAki11/09 19:21當地里長早就說過,那邊以前是沙岸

你自己去查柯金源老師的生態紀錄吧! 紀錄從1989開始!

ShinozakiAki11/09 19:21所有的藻礁剛好在前後突堤間,根本就是人工下才出現

takuminauki11/09 19:22你可以講一下經濟部的報告有什麼問題嗎

takuminauki11/09 19:22我只看到你跳針耶

你就自己看丫,你很利害的!

boogieman11/09 19:25所以那裡要設反登陸的防護堤啊 不要再打這個假議題了

boogieman11/09 19:25怎麼不去關心被中國漁船網刮壞的金門沿海礁岩?

boogieman11/09 19:25怎麼不去跟中國抗議馬祖消失的藍眼淚? 亂台左膠

pkpkc11/09 19:25沒有人類的話 那些千年藻礁就是大自然填海造陸的一部分

pkpkc11/09 19:26積沙成灘>長藻礁固灘>積沙成灘>長藻礁固灘 不斷地循環造陸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30:08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31:20

takuminauki11/09 19:36不過光那5-6米我就笑了 三接會推到1.2公里遠

takuminauki11/09 19:36平均水深會超過12米...

takuminauki11/09 19:36難怪你不敢正面跟報告對決XDD

原來你沒有看丫,三接外推是1.2公里這是你你講的吧! 平均水深是12米... 這是上面雷達偵測到的.... 對了,平均水深不是我說的. 然後礁石分佈多遠... 我是指以海岸線算起喔! 那LNG船吃水量多少!

belion11/09 19:41某樓真跳題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46:01

takuminauki11/09 19:48你自己說藻礁分布5-6米深的

原來你只看到這裡,沒有去看論文阿. 而且直覺以為藻礁只有G1.G2才有分佈丫. 早就叫你去看論文了!

takuminauki11/09 19:48請問1.2公里後水深幾米?

自己去看論文,我有答案也不想告訴你丫。 網址都貼給你了!

takuminauki11/09 19:48還再跳針阿XD

takuminauki11/09 19:49你整篇都沒有對經濟部報告作出正面對決 你只是在跳針

takuminauki11/09 19:51乖拉跳一百次針 還不如正面對決經濟部報告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19:56:00

takuminauki11/09 19:54對了我第一篇不都講了水越深 礁石越少嗎?

takuminauki11/09 19:54你還在跳針什麼阿XDD

你都不知道礁石往外海延伸多遠了,怎麼聊下去! 只信經濟部! 環差都要求補件了! 還是等補完件再來打我臉! 對了再問一個迴流池的平均深度是多少,漲退潮的落差是多少!

takuminauki11/09 19:57再多論文 你都不敢跟經濟部報告正面對決...

takuminauki11/09 19:57西西你也知道你理虧對吧

其實覺得你蠻可悲的,一直叫你去查論文是希望你本身有對資訊交叉比對的能力。 而不是只就單一資訊來源,即為權威! 我是沒有什麼理虧啦,因為我論文讀了很多篇,我會去比對來源! 來! 109年12月的海洋保育署的報告,國立海洋大學執行調查。

https://imgur.com/ktxHVQB

來!來!來! 你要的覆蓋率,是你說的3%~2%的差異嗎?難怪環評要補件!

https://imgur.com/5wvw2hW

大潭藻礁的部份

https://imgur.com/5UBX3yj

計算方式也貼給你了

https://imgur.com/5jHSEqJ

當然上面只是局部,研究團隊還分別從不同的季節和月份做出不同的記錄和統計! 報告貼出來了,對了我不是只貼封面和截段我想給大家看的!

https://0rz.tw/TXSlr

ShinozakiAki11/09 20:01永安漁港1971年北堤興建再往,總共突出150公尺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20:08:24

helphhh11/09 20:06我已經回你儲槽蓋了,可以看完文再回嗎?

蓋了幾座!預計整個完工之後,工業港會有幾座儲槽。 然後這個是不是填區還是即有礁石區域!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20:10:02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20:13:47

microsugar11/09 20:15bulden大,你太認真的,但是你遇到兵了

microsugar11/09 20:16刪切文大師除了跳針還是跳,牽涉到數據的都不敢回

microsugar11/09 20:16接下來他就會再拿出精神勝利卡,自行宣布打臉你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20:39:56

ShinozakiAki11/09 20:30藻礁根本就是人工下的產物,這假議題到底要吵多久

microsugar11/09 20:33人工下的產物,藻礁有幾千年了......

microsugar11/09 20:34所以意思是說,史前時代的人類就開始人工藻礁了....

microsugar11/09 20:34wacow,這種論點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takuminauki11/09 21:08幾座不是早就講了嗎 到底在跳針什麼XD

有嗎? 你一直叫我去面對經濟部的報告,要正面對決,問題是我正面對決了,結果你閃掉了! 你用的報告和我貼出來的數據差這麼多! 你要不要把你的出處網址貼出來! 然後儲槽的事,你說不會填海造陸。 問題是,經濟部的報告不是這樣子說丫! ========================================================================= LNG儲槽區13公頃,92年7月時,填海造地僅初步完成部分海堤及填築約2.5公頃用地 ,其餘均是環差通過後,才填開始築造。 ========================================================================= 所以造了沒有! 還是你要先解釋為什麼你拿的報告和我拿的不同!

※ 編輯: bulden (60.248.61.61 臺灣), 11/09/2021 21:23:30